200年石滬坍 師傅頂寒風搶修

苗栗後龍沿海保留2座歷史200年的石滬,11月初獲縣府登錄為文化景觀,不過,母乃石滬最近出現崩塌狀況,地方再度號召老師傅搶修,連日來頂著冷冽強風搬石搶修,即使受傷也都盡心盡力,希望讓石滬回復原來的風貌。

苗栗縣後龍鎮母乃石滬因表層塌陷,老師傅連日冒寒風趕工搶修。 圖/外埔里長許素瑋提供

分享
合歡、母乃石滬歷史悠久,漁民利用高低潮差等特性圍捕魚蝦,是地方特色文化資產,更成為苗栗縣文化景觀,無奈石滬維護不易,8月因颱風受創出現2個大缺口,老師傅與志工搶修多日才修復。
較北邊的母乃石滬近日出現崩塌,範圍長約50公尺、高約1公尺,身兼石滬資能永續維護協會理事長的外埔里長許素瑋說,母乃石滬不曾使用混凝土,遭到經年累月掏空,最近表層坍塌,若不趕緊處理會更難維護。
許素瑋說,這幾天天還未亮就上工,她帶著十多名老師傅搶修,「低溫還可以穿暖點克服」,但現場考驗更嚴峻的是冷冽強風,「風很強很大,每個人都被吹得東倒西歪」,抱著石頭一跌倒,更是摔得不輕。
「無一倖免,個個皆殘兵」許素瑋說,考量工作環境嚴酷,傷兵不斷,昨天改以較年輕的師傅為主,但仍有老師傅不慎跌傷、傷到骨頭,令人心疼,不過大家沒有抱怨,仍然努力搬石修補,預計最慢明天可以完工。
她提到,合歡、母乃石滬是本島少數完整的石滬,且仍在使用中,登錄為文化景觀,卻由後龍鎮公所管理,希望鎮公所、協會多點溝通,不要漠視這珍貴的文化資產,才能讓石滬完整永續。
鎮長朱秋隆說,過去因為一些誤會,鎮公所被列為石滬管理機關,已向縣府提出訴願,希望改由協會管理,以協會為主,鎮公所從旁協助,例如爭取維護經費等,對石滬的管理會更恰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