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二冊L8高科技知識產業

資訊化社會與高科技知識產業
一、 資訊化社會
1.            資訊化社會的產業活動à集中在資訊的創造、處理和傳播。
2.            資訊革新à人類改變記錄或傳輸各種文字、聲音、影像等資料和訊息的工具及方式。
3.            資訊傳播的發展過程Ú資訊革新五階段:語言→文字→印刷→電信廣播→電腦網路 
農業社會
工業社會
資訊社會
(1)    交通運輸不發達
(2)    受距離限制大
(3)    面對面的溝通
(1)    報紙、電報、電話、廣播、電視出現
(2)    資訊傳遞的距離障礙減弱
(3)    傳遞數量大,突破面對面的限制
(4)    傳播工具主要由政府或媒體企業控制
(5)    資訊流通呈現單向交流
(6)    世界性的交流常受時差的限制
(1)    電腦、通訊衛星和網際網路發展
(2)    越地理空間的距離障礙
(3)    傳遞的範圍無遠弗屆
(4)    視訊會議使工作效率提高
(5)    資訊交流逐漸轉為雙向或多向
(6)    時差的限制逐漸消失
 結果:時空收斂、進入資訊化社會、知識產業興起。 

4.      資訊化社會特徵à
人際關係和社會組織改變、依賴網路地理空間重組全球化國家不對等依賴關係增強
知識產業興起

資訊商品發展快速且迅速普及
(1)         資訊產品推陳出新快速,產品的生命週期變短。
(2)         資訊科技成為行動通訊業生產的產品與提供消費與交易商品的管道。
(3)         隨著資訊科技的發展與產品價格日漸低廉而普及於一般大眾。
勞動結構的轉型
(1)   資訊化職業及白領職業的人口比例相對增加。
(2)   在資訊化社會,只要利用資訊創新即為知識產業的範疇Ú知識產業興起
空間概念的重塑à時空收斂、虛擬空間
(1)         傳輸工具革新à時空收斂à人流、物流、資訊流日益快速Ú距離和時差障礙減弱Ú文化、生活方式迅速交流Ú區域間的異質性減弱。
(2)         國家間不對等的互賴增強
(3)         網路空間à成了產業競爭的新戰場。

工作的彈性化
(1)   在都市中已可隨處見到行動工作者的身影。
(2)   彈性工作者利用攜帶式設備,隨時、隨地即時工作à工作空間與時間彈性無限。
(3)   全球地理空間使用配置和越區競爭合作得以實踐。
人際關係與社會行為的改變
(1) 網路社會促成新生的社會行為à改變人們對於時間與空間的概念Ú出現時空壓縮與時空輻散現象。
(2) 資訊科技à取代人與人面對面溝通,提高了效率,但人情交流趨於淡薄。
5.      結合資訊科技地理學的工具à
 (1) GPSà提供使用者所處地點的經緯度
(2)    GPS+GISà可做定位、導航。
(3)    RSà用在環境監測、災害防治、提供宏觀的視野

二、資訊科技的發展與知識經濟的形成
1.      資訊科技發展的影響
網路間的資源快速流動à各種創新與研發成果快速擴散到各地並被模仿à產品的生命週期大幅縮短à市場的競爭更加激烈à各種產業不斷地研發與創新à知識產業的興起,並成為經濟結構的主體
2.      知識密集產業類型 特徵 高知識密度、持續研發創新。
    高科技產業 例:半導體產業、電子產業 
    知識密集型傳統產業 例:奈米陶瓷科技、基因農業 
    知識密集型服務業 例:技術顧問公司 
     教育文化產業 例:補教行業、電影工業 
(1)   知識密集新興產業à電腦、生物科技
(2)   知識密集教育文化產業à線上遊戲、高等教育、戲劇、動漫
(3)   知識密集傳統產業à有生產履歷的農產品等。
(4)   知識密集服務業à金融保險、理專等
3.      知識密集產業的特徵
(1)   不斷的推陳出新,提供新產品與服務。
(2)   將新觀念實體化、商品化。例如:電腦的重量更輕,但功能大幅加倍。
(3)   只要有創新,知識經濟沒有行業的限制
4.      知識經濟發展的要素:貿易自由化、資訊化、知識資本、知識產權。
    知識產權:專利保障了知識產權,並使私人企業更願意投入研發工作以謀利。

三、  高科技知識產業的生產特徵
1.高度研發與創新投資
2.產品生命週期短
3.研發成果不僅支援生產,更是高利潤的商品
4.產品個人化且需滿足資訊化社會的需求
5.產品愈好愈便宜,交貨時間短
6.高風險
7.製造與服務一體化
四、高科技產業的區位
區位聚集
集中在幾個主要高度發展國家和地區
研發型:研究機構或大學附近
製造型:接近機場且擁有良好的市場資訊
區位移轉
1.空間分工鏈所形成之產業區位移轉
導入期
成長期
成熟期
衰退期
美國研發
日本商品化量產
授權技術轉移臺灣、南韓
整廠輸出至泰國、馬來西亞再至中國
2.產品生命週期縮短對高科技產業區位移轉的影響
美國        技術移轉或直接投資生產      中國
(新商品開發國)                           (最低生產成本的地區)

區位混合
整合研發、生產和製造、協同生產廠商的集中,而出現區位混合,故在選址時,儘量以同時具備多種優越條件的區位為主
兼顧研發和生產,若有區位條件改變而使廠商遷移,便會造成大量協同生產廠商出走

五、高科技知識產業的部門區位Ú

部門
特徵
著重資訊流通的總部區位
1.      負責重要的投資決策,管理與協調是總部最重要的任務。
2.      區位選擇的特性:
(1)    位於全球運輸和通訊網絡上
(2)    鄰近其他企業總部,有助於彼此面對面接觸。
3.      全球主要都市因對外連結性高,擁有高比例的跨國企業公司總部
4.      跨國企業於鄰近海外製造地或市場設立區域總部Ú作為地方與母公司協調與消息匯集的媒介
仰賴人才投入的研發區位
1.      創新中心Ú主要研發區位Ú需高度仰賴高科技與知識人才
2.      支援性研發中心Ú適合地方的生產,提供技術的支援
3.      地方性整合研發中心Ú符合各地市場需求而設
4.      跨國企業的研發活動朝向亞洲地區擴散Ú隨著市場擴大,以特定國家或區域內的產品需求為研發對象
分布零散的銷售部門
1.      是最多、最分散的單位Ú為了服務各地的市場。
2.      銷售部門設於研發中心附近Ú協調產品開發與地方市場的需求
各有所屬的生產部門
1.      生產區位的選擇會因產業特性而異
2.      高科技知識產業產品進入成熟期後,生產部門移至工資較低的海外中心

1 則留言:

  1. 高科技知識產業是現代社會的主流! 普10121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