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的世博」 農民和公民社會發聲
2015-06-06 10:00:16 中央社 米蘭5日專電
米蘭世博主題「滋養地球,生命的能源」,探討農業、飲食與環境,但餵養廣大人口的農民,在絢麗的展館間卻沒有容身之地。
公民團體在米蘭市中心推出「人民的世博」,發出基層的聲音。
人民的世博(Expo dei popoli)發言人德薩沃(Giosue De Dalvo)說,「我們要填補世博的空洞,提供滋養地球的不同處方,在大品牌主導的官方世博,小生產者幾乎沒有空間,我們要讓農民、漁民發聲。」
他還說,當前的飲食鏈拉長,但權力集中在少數跨國公司手中。7大公司控制全球7成的種子市場,4大貿易商掌握75%的穀類交易。
衣冠楚楚的官員、食品工業者在米蘭郊區的華麗展館,衣衫樸實的農民和運動者在市中心簡單的會場裡,雙方沒有見面,卻隔空交火。
歐洲聯盟農業高級專員霍根(Phil Hogan)在世博的農業部長會議上說,因應人口增長,在2050年前,全球必須增加60%的食品生產,因此必須更快創新、優化生態農業,發展不傷害環境的農藥和肥料。
然而,著有一書「浪費:全球糧食危機解密」的史都華(Tristram Stuart)在人民的世博表示,「生產更多的食物以餵養地球,不僅是錯誤的,甚至是我們面對的最大威脅。」
史都華說,全球食物生產已經超出人類的需求,問題在於食物浪費,例如為了滿足英國超市訂單,肯亞農人丟棄不合規的豆莢,即使當地資源有限。
英國每年丟棄超過1400萬公噸食物,是歐盟中食物浪費最嚴重國家。
人民的世博由「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食物主權國際計畫委員會」(IPC)和「大地之母」等50個全球最有影響力的農民運動和公民團體組成,3到5日間,共有超過150位各國代表與會。
德薩沃指出,「當聯合國決定永續發展指標和對抗氣候變遷的全球協議時,我們就希望藉著米蘭世博聚焦人權和地球資源有限的議題。小農、家庭農業餵養了約7成的全球人口,人民的世博就是要聽見他們的聲音。」
此外,也邀請公民團體、專家討論生態農業、團結經濟、永續消費、自由貿易,以及告別石化能源等在官方世博很難深入討論的議題。
「人民的世博」 捍衛生物多樣和種子交易
2015-06-06 08:41:04 中央社 米蘭5日專電
沒有宏偉的展館、耀眼的螢幕,來自世界各地的農民和公民組織在米蘭市中心舉辦「人民的世博」。「慢食」和「農民之路」批評,跨國公司和自由市場破壞生物多樣性斷農民生路。
「慢食」(Slow Food)組織創辦人派帝尼(CarloPetrini)說,「很矛盾,只有有錢人才可以享用美好而乾淨的食物,而不是每個人的權利。」
他接著指出,「問題在於自由市場實際上與宣稱的幾乎沒關係。所謂自由市場像是把狐狸放進雞籠裡,任由狐狸為所欲為、恣意屠殺。如我們所知,狐狸是從卑微者的身上榨取財富,農人、漁民在自由市場的掌摑下受苦。」
他表示,「相反的,我們應該伸手保護小生產者,不只因為他們餵養多數人,更因為他們保存了生物多樣性。」
派帝尼批判,種子是集體共有,不該有專利權,食物也不該淪為商品,急劇擴張的自由市場正在摧毀地方農業社群、破壞生物多樣性,並讓農民挨餓。
他還說,「基改作物必須為許多貧窮國家農民的困境負責,當一個國家面臨進口基改作物的競爭,很難保有糧食主權。科學不該高高在上,而是要與傳統的知識平等對話。」
「農民之路」(La Via Campesina)全球秘書長、辛巴威的農人孟波夫(Elizabeth Mpofu)說,「農夫是我們的時代最好的研究者。我們要重新成為主人,決定自己要種什麼、如何種植。捍衛在地的種子、知識和農法,這才是糧食主權,如同我們祖先的作法。」
她批評,「那些自稱最優秀的人讓我們陷入窘境。他們在米蘭世博裡宣稱在滋養地球,但事實上是小農養活了多數人。」
農地掠奪在非洲相當嚴重,政府為了吸引外資,經常迫使農民遷徙,而小農經常無法與受到補助的進口食品競爭。孟波夫問說,「傳統種子消失、農民失去土地,我們怎麼允許這樣的事發生?」
補充
2015年世界博覽會是於義大利米蘭舉辦的世界博覽會,日期為2015年5月1日到10月31日
「潤養大地,澤給蒼生」是米蘭市申辦2015年世博會的主題。這包含了技術、創新、文化、傳統與創造性,以及它們怎樣同食物與飲食協調。鑒於全球新形勢與新問題,2015世博會將進一步發展前幾屆世博會引入的主題(例如薩拉戈薩2008年世界博覽會的水主題),主要關注點放在全世界居民獲得健康、安全和足夠食品的權利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