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政策挑戰多 考驗政府智慧

新南向政策挑戰多 考驗政府智慧

為展望東南亞市場,蔡英文總統在總統府下新設「新南向辦公室」,但「南向」之前,國內對於東南亞人才的培育及雙邊文化理解,都還需要進一步盤點及溝通,台灣投資模式也必須超脫過去的經濟思維,除此之外,大陸當局本身的政治經濟影響力也可能會影響台灣「南進」空間,這些挑戰都考驗政府未來施政智慧。
◎南向舊策略 灌入文化新思維
蔡英文總統選前再三強調的「新南向政策」,在就職後緊鑼密鼓推動,除了在總統府轄下成立「新南向辦公室」外,也將成立「東協及南亞研究智庫」,展現新政府對「新南向」的期待。
但面向南方並不是新議題,早在20多年前推動投資東南亞國家的李登輝總統,就是中華民國「南向」的濫觴。當時正值大陸改革開放,昔日的貧窮大陸瞬間成為世界工廠,也吸引大量台商前往投資,而為了減緩「西進」趨勢,李登輝透過優惠貸款等措施推出第一波「南向政策」。
繼任的陳水扁及馬英九總統,在經貿上也都有往南邊發展的相關主張,所以「南向」其實是政府思考對外經貿的考古題,而基本戰略也不脫聯合東協國家與印度,平衡中共的理路思考。
雖然戰略思維不變,不過,總統府「新南向辦公室」主任黃志芳日前接受廣播媒體專訪時,刻意淡化「新南向」的政治敏感性。他強調,「新南向」政策並沒有要替代大陸市場,而是以人為核心、共同合作,做大東南亞市場的產業政策。黃志芳說:『(原音)新南向政策是很單純的產業政策,我們跟中國大陸在東協跟南亞優勢不一樣,它(大陸)推動很多大型計劃,像「一帶一路」、「亞投行」很多基礎建設計畫,我們優勢有很強的農業技術、水產養殖、造船、中小企業、技術職業教育,加上資通訊,這跟中國大陸在東協推動的產業並不衝突。』
◎以人為核心 新住民力量受矚
既然是以人為核心,那麼台灣看待東南亞的眼光可就不能跟過去一樣,以狹隘的單向經貿思考為出發點。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所長陳牧民表示,以人為核心的交流,必須超脫過去吸引僑生及招攬廉價勞動力來台的思維,台灣青年也應該去東南亞接接地氣,企業也不能只把東南亞當成生產基地,而是要聯合東南亞國家,共同打造經濟腹地。陳牧民說:『(原音)並不是把東南亞國家當成單純的生產基地,而是把東南亞國家跟台灣看成大的經濟腹地。現在新南向政策,人的交流不只是勞動力單向交流或吸引僑生而已,而是吸引菁英來讀書,也可以讓台灣青年去東南亞交流,包含留學、實習。』
開拓及連接東協市場是世界趨勢,但投資腳步已經落後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的台灣,未來還有插旗優勢嗎?黃志芳樂觀地表示,其實台灣在技術面上的軟實力還是很有競爭力。
但就算國內有競爭力的產業,如果沒有對接的溝通人才也是枉然,來自柬埔寨的新住民立委林麗蟬就說,政府要推動「新南向政策」,眼光就要先往內看,台灣有將近50幾萬的新住民人口,每一位新住民就是連結東南亞人際網絡的橋樑。林麗蟬說:『(原音)我們要知道自己已多少才能去外面打拚,我們人才培育上來,這些有東南亞血緣的二代,你怎麼培育他都是台灣人。重點是,不管未來怎麼推,他過去都可以幫助台商扮演在地橋梁也好,還有在地的人脈連結。』
從事多年新住民培力工作的林麗蟬也說,政府不是沒有新住民政策,但總把政策丟給移民署,但不是所有議題,移民署都能處理,這完全讓協助新住民的美意大打折扣,因此,她認為政府應該拉高層級,以跨部會平台方式處理新住民發展工作,在實務面上,新政府首要處理的就是對內介紹新住民,否則貿然推動相關政策,恐怕會造成族群對立。
◎印度崛起 新南向重中之重
除了東南亞在全球經貿市場逐漸扮演吃重角色,人口數排名全球第二的印度也不容小覷,甚至可以說是「新南向政策」的關鍵重點。
從國際格局來看,包含美國、歐洲、日本、韓國都積極搶進,台灣當然也不能落後,更何況台灣有具競爭力的資通訊產業;況且,從產業市場來看,印度各省分有不同語言及風俗,造成市場經營有一定難度,但這也提供具彈性特色的中小企業,進入印度市場的切入點。
擔任「台印國會議員友好協會」秘書長的陳牧民指出,台印雙邊貿易量並不高,許多數據都顯示雙邊合作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由於台灣與印度都是民主國家,這對兩國磋商各項議題都很有幫助,他認為,照目前印度與各國互動的情況來看,台灣應該採取「堆積木」方式,從各別產業洽談自合作協定,這會比以經濟體方式對談更有機會。陳牧民說:『(原音)我們可以不要談整體的自由貿易協定,而是按照不同產業類別去談,你用產業類別去跟印度磋商,不同類別可以談出自己備忘錄或是合作協定,就像是堆積木方式,堆起來,即使沒有台印自由貿易協定那名字但卻有內涵,台灣可能要用這種方式,這戰略可以配合現在的國會外交。』
陳牧民也說,「台印國會議員友好協會」是一個既可以與印度深度交流又可以迴避中共政治力干擾的機會點,他們將規劃在今年或在明年初,邀請企業一同訪問印度,要從國會議員角度,協助推動「新南向」。陳牧民說:『(原音)在今年內或明年初能組國會議員訪問團去印度的話,是能夠有台灣廠商一起參加,因為有廠商一起去,可以讓印度感覺台灣要跟印度經貿合作的誠意與實力。』
◎新南向難脫大陸政經問題 政府難以迴避
僅管新南向試圖藉由「以人為核心」降低兩岸政治敏感性,但大陸當局還是慣常以「一中原則」來論述兩岸關係,考量中共在東南亞的經貿實力,以及「一帶一路」、「亞投行」等經濟作為,東南亞國家莫不感受到中共的影響力,這很可能成為干擾台灣前進南方的變數。
台灣能不能分散對大陸市場的依賴,逐漸往南方前進,已經是不容易處理的經貿問題,如果大陸再藉「一中原則」對東協國家施壓,就算「新南向」只是如黃志芳口中說的產業政策,恐怕東南亞國家也不會對「新南向」輕易買單。
橫躺在「新南向」政策前面的,不只有國內人才盤點、尋找共同市場的經貿挑戰,還有北京政治因素的考驗,如何降低大陸對「新南向」政策的干擾,將會是政府無可迴避的挑戰。
而政府又該如何透過多邊槓桿,利用美國重返亞洲的力量、中印邊界的矛盾以及東南亞國家與大陸在南海主權的爭議,巧妙地前進南方,也將考驗政府的施政智慧。

南崁溪人工溼地 部落客推薦親子共遊

南崁溪人工溼地 部落客推薦親子共遊

(中央社記者邱俊欽桃園31日電)桃園市政府環保局在南崁溪畔設置的「南崁溪人工溼地」,因為擁有優美的河岸步道,並有台灣萍蓬草點綴,最近成為許多部落客推薦親子共遊的新景點。
桃園市政府環保局今天表示,南崁溪人工溼地在環保局的細心規劃下,加上「新勢礫間淨水設施」、「老街溪河川教育中心」,成為桃園市內親子遊憩,寓教於樂的好所在。
環保局表示,知名親子旅遊部落格「小腹婆大世界」版主日前在河川巡守隊志工的熱情邀約下,走訪桃園,參觀南崁溪人工濕地及老街溪新勢礫間公園,並於粉絲頁中大力推薦這2個分別位於南崁溪及老街溪畔的私房景點,也提供民眾休閒遊憩,親子共遊的好選擇。
南崁溪人工溼地位於蘆竹區光明河濱公園旁,除了擁有美麗的河岸景致外,也結合在地環境,成功復育瀕臨絕種的桃園藺、台灣萍蓬草、點頭飄拂草等桃園在地稀有水生植物。濕地來回長達5公里的運動步道,更是民眾散步、騎腳踏車運動的好地方。
環保局表示,為鼓勵民眾多利用環保局各項環境教育設施場所、學習並愛護地球環境,希望藉由部落客的介紹,發現桃園新景點。1050531

當中國品味升級 台灣剩台積電撐場

當中國品味升級 台灣剩台積電撐場

2016《天下》兩岸三地一千大企業調查,一千家企業2015年營收合計為234.7兆台幣、獲利為18.6兆台幣,與前一年相比,分別僅成長3.5%、0.9%。成為金融海嘯以來,最低迷的一年。
這數字不令人意外。去年台灣GDP僅成長0.85%,是6年來最差。中國的6.9%,更創下25年來最低增長。
趨勢一:中國內需品味升級
台企沒跟上 僅台積電逆勢擠進獲利十強
值得一提的是,因拿下蘋果A9處理器訂單而業績大幅成長的台積電,以3065.7億台幣,相當於中華民國政府兩個月總預算的驚人獲利,首度擠進最賺錢企業前十強。
台積電證明了,靠著世界領先的製造技術,半導體業也能與地產、金融,以及掌握13億人的壟斷性國企一樣,創造世界級的獲利。「這是非常值得驕傲的一件事,」長居上海的富蘭德林投資銀行董事長劉芳榮說。
然而,台積電的一枝獨秀,仍改變不了台灣企業在大中華經濟圈整體影響力逐步下滑的現實。
更怵目驚心的是,留在榜上的台企,過去在中國內需市場有傲人成就者,紛紛陷入成長停滯、甚至衰退與虧損。例如,兩大食品巨頭康師傅與中國旺旺,營收分別下滑11.1%、9.2%。
曾風光一時的女鞋品牌達芙妮,不但營收大幅下滑19.1%,甚至出現10年來首度虧損。
「這是因為中國的需求升級,」英商施羅德投信投資長陳朝燈解釋。
連續幾年的薪資飆漲,中國海外留學生大量回歸,加上90後世代逐漸成為消費主力,以及最重要的是,網路帶動的資訊、商品快速流通,幾股力量交織出一個大浪潮。中國消費者開始品味升級,追求高品質、健康和個性化商品。
統一集團與康師傅兩年前,還為了爭奪暢銷產品「老壇酸菜牛肉麵」的地盤,競相砸下重資,在泡麵碗裡附贈成本不菲的火腿腸,吸引注重CP值的當地顧客。 但統一隨即跳出流血補貼的漩渦,以小茗同學冷泡茶、海之言果味飲料等一系列標榜健康、個性的創新產品,殺出重圍。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啤酒市場。中國三大啤酒公司,青島、燕京、華潤,去年業績分別出現5%到21%的衰退。
陳朝燈認為是消費者品味提升所致,因為近來北上廣深等大城市,夜店、餐廳最受歡迎的是手工精釀啤酒。例如,最出名的北京大躍啤酒,有蜂蜜、肉桂、香蕉等數十種特別風味,印著「仇大苦深」、「掃墓人」等詭異名字的大瓶裝,一瓶可賣到上百人民幣。
趨勢二:網路生態圈衝擊加劇
電商滲透各產業 實體店鋪邊緣化
台商在中國零售業的「帶頭大哥」大潤發,已深陷暴風圈。在天貓、京東、一號店等眾多電商圍攻下,中國大潤發的母公司高鑫零售成長速度已大為減緩,而且去年獲利122.4億台幣,年減15.7%,是這家中國第一大量販店上市以來首度獲利下滑,亮起警訊。
中國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目前多數時間都放在旗下的零售網站飛牛網。目標是與阿里巴巴、騰訊集團三分天下,成為中國前三大網購業者。
但這目標難度極高。百度、阿里巴巴、騰訊,這中國網路「BAT」三巨頭,在本次調查首度攜手進入最賺錢的五十強企業。且三巨頭獲利總和,竟步步進逼鴻海與台積電的加總。
陳朝燈常利用空閒到鄰近的正大廣場等購物中心、百貨公司觀察市況。很明顯的,日益冷清,「我感覺百貨公司都在邊緣化,」他說。
陳朝燈表示,近來美國的熱門話題,就是電商的衝擊造就購物中心大量倒閉,「每年都幾百個、幾百個在消失,」他說,「美國同樣戲碼也會搬到中國上演。」…(完整報導,請見《天下雜誌》第598期 )

馬來西亞人最想加入國家石油工作

大馬人最想加入國家石油工作

(中央社記者郭朝河吉隆坡31日專電)馬來西亞著名人力資源網站JobStreet.com最新就業調查結果顯示,大馬企業巨擘國家石油公司(Petronas)壓倒國際公司蜆殼石油及大馬谷歌,成為大馬人最想加入的公司榜首。
JobStreet機構大馬區域經理祝郁盈宣布,國家石油公司連續兩年蟬聯為大馬人最想加入的公司榜首,並成功打敗國際企業,包括排名第二的荷蘭皇家殼牌集團(Royal Dutch Shell)及谷歌,證明大馬人仍對職場文化類似的企業較有認同感。
她說,儘管石油天然氣業目前正面對行業蕭條尷尬,但這次排行前兩名的皆是油氣業,證明大馬人長期認為這是最好的福利薪水待遇領域。
至於第4至第10的企業包括森那美(Sime Darby)、馬來亞銀行(Maybank)、亞洲航空(Air Asia)、雀巢(Nestle)、英特爾(Intel)、國家能源公司(TNB)及大眾銀行(Public Bank)。
前10名裡,6家為大馬公司,4家是歐美跨國企業。
祝郁盈透露,雖然受訪者嚮往這些大型公司,但也認為可能會面臨一些挑戰,包括更複雜的辦公室政治、升職困難、難以達到公司期望標準等。而許多大公司也面臨較難聘請到優秀人才問題,尤其銷售業、通訊科技等領域。
這項調查蒐集超過7900名各階層職位的人士,如總監、經理、資歷較深的員工、資歷淺的員工、社會新鮮人及失業人士參與這項網路調查。1050531

規模7.2地震撼全台 學者:隱沒帶內部型地震 能量還沒釋放完

今天下午1時23分基隆外海發生芮氏規模7.2大地震,深度達271公里,全台有感。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教授李錫堤在臉書上表示,這起地震告訴我們,台灣本世紀地震活躍期已走到了隱沒帶內部型地震,而這個活躍期還在持續中,內部型地震能量還沒釋放完,界面型地震還沒到。
李錫堤今天在臉書貼文表示,上世紀1909年4月5日台北直下80公里深處發生規模7.3地震,接著1910年4月12日基隆東方外海200公里深處發生規模8.1地震,這兩個地震都是隱沒帶內部型地震。再接著1920年6月5日花蓮外海發生規模8.1的淺地震,這是隱沒帶界面型地震。
李錫堤進一步指出,今天規模7.2的地震深度271公里,發生位置與1910年的地震相近,亦屬隱沒帶內部型地震。隱沒帶地震的特性如下:(1)震波衰減較慢,傳播較遠 (2)內部型地震高頻含量較高,盆地效應較不明顯 (3)界面型地震低頻含量較高,盆地效應較為顯著 (4)台灣東北隱沒帶地震的周期大約為一百年到百餘年。
李錫堤說,今天這起地震告訴我們,台灣本世紀地震活躍期已走到了隱沒帶內部型地震,而這個活躍期還在持續中,「內部型地震能量還沒釋放完,界面型地震還沒到」。大家必須提高防震警覺,做好防震的安全措施。

土耳其控俄國濫炸敘醫院清真寺 60死200傷

土耳其今天表示,俄羅斯戰機據稱對敘利亞叛軍控制的城市伊德利布發動激烈空襲,命中1所醫院和1座清真寺,造成超過60名平民喪生和約200人受傷。俄國斷然否認進行這次空襲。
土耳其外交部以電子郵件發布聲明,呼籲國際社會迅速採取行動,阻止俄國與敘利亞政權犯下的這種「不可原諒」罪行。
俄羅斯今天憤怒否認昨晚曾出動戰機空襲伊德利布市(Idlib)。國防部發言人發布聲明說:「俄國戰機並未在伊德利布省執行任何作戰任務,更別說是任何空襲。」
美聯社報導,伊德利布目前由幾路叛軍控制,包括蓋達組織(al-Qaida)的敘利亞分支努斯拉陣線(Nusra Front)。另一個團體地方協調委員會(Local Coordination Committees)宣稱,空襲造成約50人死亡。
敘利亞人權瞭望台組織(Syrian Observatory forHuman Rights)稍早說,空襲造成23人喪生,是2月同意停火以來當地遭受的最嚴重空襲。
這個組織的負責人阿在杜拉曼(Rami Abdulrahman)說,這次空襲的目標是伊德利布市內一些陣地,其中之一緊鄰醫院。他表示,死者中包括7名兒童,而死亡人數還可能升高。

地圖之外:47個被地圖遺忘的地方,真實世界的另一個面貌

地圖之外:47個被地圖遺忘的地方,真實世界的另一個面貌
《地圖之外:47個被地圖遺忘的地方,真實世界的另一個面貌》OFF THE MAP:Lost Spaces- Invisible Cities- Forgotten Islands- Feral Places- and What They Tell Us Ab

紐約時報暢銷榜、歐普拉雜誌選書、立場新聞年度城市學之書,售出全球十二國版權

網路如此發達的現代,Google Map、Wikipedia、衛星空照圖等資訊唾手可得,
讓我們產生了一種錯覺──認為地球上已無未知之處。
然而,真的是如此嗎?
這些未現身於地圖上的地方,告訴我們地理大發現或許尚未結束……

★ 現實考據與詩意狂想的完美融合,一本獻給所有地理、歷史、旅行探險愛好者的驚奇之書,一場讓你永生難忘的世界探尋。
★ 從城市到荒漠,從地底到天空,英國地理學家阿拉史泰爾.邦尼特以富有哲思及幽默的文字,帶你走出地圖,走進47個最迷人、最引人驚奇卻最不為人知的世界角落。
★ 各地點隨篇附有詳細經緯度座標,可與Google Map搭配閱讀:實際街景、地理現狀及照片,完全滿足探險樂趣。

以美酒聞名遐邇的中亞城市,為何成為一座世上最大的廢墟?
一座曾經是世界第四大的湖泊,怎麼會變成了沙漠?
至今未曾與現代社會接觸過的原住民部落,是什麼樣子?
一名土耳其男子為了裝修房屋,卻意外發現了曾有三萬人生活其中的地下古城!
愛琴海畔的希臘東正教隱修院半島,千百年禁止「雌性」進入,除了……母貓!?

「自有地理學起,人就著迷於奇特不凡之地。」即使進入了數位當道的年代,我們對來自遙遠異地之奇聞軼事的喜愛,從古至今未消。而英國新堡大學地理學教授阿拉史泰爾.邦尼特(Alastair Bonnett)秉持著他對「地方」異於常人的愛好及觀察,在本書中深入探索了7大類別--「失落的空間」、「隱密的地理」、「無主之地」、「死城」、「例外的空間」、「飛地與自立門戶的國家」、「浮島」、「曇花一現之地」,一共47個「地圖之外」的地點,其中包括--

在許多地圖甚至Google Earth上都有出現,卻被發現其實根本從未存在的「桑迪島」
因發展核武而與外界隔離、不被外人知曉的俄羅斯祕密城鎮「熱列茲諾戈爾斯克」
國與國之間,不屬於任何國家的邊境間地帶
失去政府控制、恢復野性的非洲海盜之城「霍表」
被都市探險隊發現的美國明尼亞波里地下城市
活人與死人共居的「城市」--「馬尼拉北墓地」
既是家,也是交通工具的巨大郵輪「世界號」
……

他不只從地理、歷史的角度深度探討,更以充滿詩意、哲學而幽默生動的文字描繪,帶領讀者前往這些地球上某些最不尋常卻又最不為人知的地點,拆解我們對「地方」的認知,重新認識你我所生活其中的這個世界。

這本書是當代的《馬可波羅遊記》、真實版的卡爾維諾《看不見的城市》,不論你是喜好世界探索,還是紙上神遊,《地圖之外》都會令你有所啟發、沉醉其中。這些地點,是比傳說故事更虛幻的真實世界,看了此書,你看地圖、看周遭、看世界的方式絕對會大不相同!

名人推薦

全球化的故事:商人、傳教士、探險家與戰士如何形塑今日世界

全球化的故事:商人、傳教士、探險家與戰士如何形塑今日世界
《全球化的故事:商人、傳教士、探險家與戰士如何形塑今日世界》Bound Together: How Traders- Preachers- Adventurers and Warriors Shaped Globalization

對於全球化支持者而言,
你可意識到全球整合中弱勢國家的人民正遭受剝削?
對於全球化反對者來說,
你是否只是抱持著狹隘的保護主義觀點?

無論是支持還是反對,
你可知道「全球化」並非近代資本主義的產物,
而是一段五萬年來本質不變的歷程?
以商人、傳教士、探險家和戰士等「全球化者」為核心,
將「全球化」置於千萬年來完整、複雜且豐富的脈絡中加以闡釋,
一部雄奇瑰麗、大師風範的扛鼎之作!

今天,人們對全球化的印象,是國際會議上大公司的首席執行長、政府高官與經濟學家極力宣揚的美德,是星巴克不時推出的咖啡新口味,也是遠在其他時區的二十四小時客服中心。不過,若全球化真如此美好,為何世界各地的農民組織、人權組織、環保組織與勞工組織會在世界貿易組織、世界銀行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會場高舉抗議標語,大聲譴責其罪惡?但若真如此邪惡,為何人類沒有群起而出,阻擋這段長達上萬年的發展過程?

從經貿角度看全球化,確實有助於人們理解這個由網路、手機和電視連接起來的世界;但世人在批判之前多半有所不知的是,早自五萬年前,人類從非洲散布至全世界後,就已藉由下列「全球化者」的力量而「全球化」了。

商人——通過貿易之網,數千年來,商人們將更廣闊的世界連接在一起:從駱駝商旅到季風吹動的帆船;從汽船到集裝箱貨輪,再到線上購物。

傳教士——佛教、基督教與伊斯蘭教的傳教士,將信仰帶到遙遠的角落,使異國土地上的千百萬人皈依;如今,新一代傳教士是非政府組織,則視環保與人權為其宗旨。

探險家——從迦太基將領漢諾到中世紀旅行家伊本.巴杜達,從馬可.波羅到麥哲倫,無數探險家擴展了人們的視野,催生了今天交融的世界。迄今,遊客與移民等現代探險家,借助現代交通工具建構了日益強大的紐帶。

戰士——從亞歷山大到成吉思汗,野心勃勃的人們征服了土地與人口,建立了種族混雜的基因庫,並傳播各種文化。而現今的聯合國維和部隊,也藉由武力將民主與自由理念傳布到全世界。

然而,「全球化」卻也逐漸成為一個爭議詞彙。在支持者眼裡,全球化是跨國公司的全球性經營,也是成千上萬人脫離貧困的機會。但在反對者看來,全球化卻意味著南美洲的熱帶雨林遭到砍伐,以及肯亞的咖啡種植農慘遭剝削。設法使邊緣人口融入全球化,鼓勵發展中大國繼續對外開放,同時遏制西方已開發國家民族主義與保護主義風潮的興起,將是未來全球性的挑戰。

《全球化的故事》一書追根溯源,不僅以清晰的思路與流暢的筆觸,沿著人類數千年的軌跡全面呈現,更比較了數千年前的進程和現今的發展,同時也提出對全球化的反思和批判。對於過分熱情的全球化支持者或過於悲觀的全球化反對者來說,本書都是必讀之作。

世界的盡頭:從西非到近東,從伊朗到柬埔寨,一場種族與文化衝突的見證之旅

世界的盡頭:從西非到近東,從伊朗到柬埔寨,一場種族與文化衝突的見證之旅
《世界的盡頭:從西非到近東,從伊朗到柬埔寨,一場種族與文化衝突的見證之旅》The Ends of the Earth:From Togo to Turkmenistan-From Iran to Cambodia-

地理戰略家羅柏‧D‧卡普蘭對第三世界的第一手觀察
 
人口壓力、環境惡化、疾病與種族文化衝突,
深入動亂紛擾的現場,直探第三世界核心問題
 
「這趟旅行的開始,我很天真。我還不知道答案會在一個人繼續旅行的時候消失,我還不知道隨著旅行繼續只有更加複雜,更多的相互關聯,以及更多的問題。」──羅柏.卡普蘭
 
經典雜誌總編輯王志宏:「卡普蘭所描繪的是被忽略的另一個真實世界,這趟黑暗之旅應是我們需要了解,需要去思索的。畢竟我們是世界,世界是我們。」
 
資深記者羅柏‧D‧卡普蘭的魅力在於擅長運用旅行文學的手法處理新聞議題,這是他用以理解這個世界的方式及範例。在前作《巴爾幹鬼魂》裡,他闡述了前南斯拉夫聯邦驚悚的解體過程;在《世界的盡頭》一書中,他親身走訪戰火衝突不斷的第三世界,從西非的賴比瑞亞、獅子山國到近東埃及,再轉至伊朗、印度,最後到達東南亞,試圖透過近距離觀察來探討這些國家從過去到今日所面臨的政治、文化、社會及種族等問題的真相……
 
深入現場的第一手觀察,直探黑暗世界的問題核心!
 
非洲,是卡普蘭觀察之旅的起點。他認為「二十一世紀的非洲就像二十世紀的歐洲,是我們不得不面對的問題。」這塊大陸聚集最多的人口、有最躁熱的天氣、最多瘧蚊引起的疾病,也是全球最貧窮的地方……而此地的犯罪率更是與人口、貧窮問題緊緊纏結著。
 
他以在阿必尚眼見的街頭畫面來詮釋非洲的沉重影像:一個裸體男孩在散停著巴士的終點站角落的垃圾桶裡到處覓食;一個全身只穿粉紅色內衣的女人用一支生鏽的釘子梳頭髮。她雙臂優美的曲線透露出她想在骯髒的臉上保留尊嚴的掙扎。
 
非洲,一個如同跳脫地圖之外的疏離世界。……
 
卡普蘭深入世界上最動亂地區、造訪象牙海岸貧民區、柬埔寨死亡集中營等等,他筆下所描述的是個長久以來被忽略卻真實的世界,不論其歷史的原罪為何,人口壓力、環境惡化、疾病、文化與種族衝突,是這黑暗世界共同面臨的問題。……
 
這是一本融合旅行見聞和國際觀察的作品,作者卡普蘭一直堅持的旅遊寫作是,應該必須面對真實的世界:「對於那些仍不相信我們正處於革命時代的人而言,我希望一份旅行文件能成為一種電擊治療。」

天翻地覆:資本主義vs.氣候危機

天翻地覆:資本主義vs.氣候危機
《天翻地覆:資本主義vs.氣候危機》This Changes Everything: Capitalism vs. The Climate

全球重量級作家、《No Logo》、《震撼主義》作者
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
────
最具顛覆性新作────

這時代最具影響力的一本書
也是一本顛覆思想的書 

★ 亞馬遜書店暢銷書第1名

人類即將面臨史上最嚴酷的災難劇變……
關於全球暖化與極端氣候
改變的重點不是碳排,而是資本主義!

為什麼地球以暴衝的速度持續暖化?
為什麼環保運動努力數十年卻成效有限?
為什麼換裝節能電器卻無法減緩暖化速度?
為什麼再生能源始終無法替代化石燃料?
氣候危機如何帶給我們更公平的經濟制度和更美好的生活?
──所有關於氣候危機的解答,都在這本書中!

歷史來敲你的門了,你要開門嗎?
娜歐蜜.克萊恩繼剖析自由市場遊戲規則的《震撼主義》後,著眼於攸關人類命運的危機──氣候變遷。她以深入的追蹤調查、實際的參與經驗和具前瞻性的觀點,加以感性筆法融合理性論述,告訴我們無止盡追求成長的自由市場經濟,如何讓人類陷入氣候危機。

克萊恩將環境議題的格局拉高,提醒我們以全球為範圍,用高於國家政策的視野,徹底改良已然失靈的全球經濟體系,不僅防止溫室效應擴散,也是改善全球貧富不均的根本解決之道。因此本書不僅談論環保,更關乎社會層面的根本變革。

揭穿氣候爭議的迷思與盲點
關於全球暖化我們知道的很多,但也知道的太少。至今仍有一群人為了政治與商業利益,堅稱全球暖化不存在;還有一群人妄想市場經濟能主宰地球命運,癡望綠色科技能扭轉暖化的未來;而我們賴以期待的環保團體,很可能正和黑心財團聯手榨乾地球資源。地球持續暖化,逼我們不得不重新思考現有的制度,追根究底危機的源頭並加以根除。

書中詳盡揭露當今過於妥協迂迴的環保中間路線、視災難為賺錢契機的資本主義、短視近利破壞生態的開發手段,以及各種粉飾太平的違心之論,洞穿它們背後的真實目的,解釋為何現有體系對氣候危機束手無策,甚至使之變本加厲?

起身改變世界,在世界改變我們之前
氣候危機是我們的絕佳機會,奮力掙脫習以為常的世界觀,徹底改造將人類帶入災難場域的經濟制度,讓長久以來的歷史傷口得到癒合。克萊恩提出已展開行動且激勵人心的社群案例,他們反抗魯莽的開發計劃,同時打造更公平的經濟體制。唯有集結群眾力量,重建地方經濟,保障基本薪資,才能遏止天災發生,修復崩潰的民主制度,並帶來更公平正義的社會。

這是一場全球公民覺醒的運動,「維持現況」不再是個選項,只有起身行動,才能開始改變。到底是氣候危機為地球帶來天翻地覆的災難?還是我們為破敗的經濟制度帶來天翻地覆的改變?未來正掌握在你我手中。

獲獎記錄

★《紐約時報》暢銷書、年度注目好書
★《金融時報》、《華爾街日報》、《觀察家週報》年度好書
★ 依利獨立新聞獎(The Izzy Award)
★ 希拉蕊.溫斯頓(Hilary Weston Writers’ Trust Prize)寫作獎非文學類得主

飢餓:從孟買到芝加哥,全球糧食體系崩壞的現場紀實

飢餓:從孟買到芝加哥,全球糧食體系崩壞的現場紀實
《飢餓:從孟買到芝加哥,全球糧食體系崩壞的現場紀實》

▍這是個食物資源最豐富,卻最飢餓的年代|失控的糧食分配正義第一手紀實 ▍
這個時代,不再有因匱乏而造成的飢餓,因為飢餓是人們的貪婪所造成。
食物供給系統的失衡、糧食浪費帶的無盡揮霍,讓「吃的不公」惡化蔓延……

//她沒選擇過她的未來,沒想過她的人生有可能和現在截然不同。
她從沒想過,或許她能夠擁有毋需擔心明天是否還有食物吃的人生。//

據估全球每年可生產能餵飽約一百二十億人口的糧食,這將近是全球人口的兩倍,那為何時至二十一世紀的現今──這有史以來生產最多糧食的時代,仍有超過十億以上的人們正忍受著飢餓或為營養不良所苦,諷刺的是,在糧食浪費帶上竟也有超過十億的肥胖及過重人口同時存在!

每一年,約三百多萬的孩童因飢餓相關的疾病而死亡,而同樣的疾病對一個有充足營養和健全醫療資源的孩子而言,並不會構成大礙,這樣的惡況居然發生在糧食資源過剩的地球上,這不是宿命,一個因飢餓而死亡的孩子是個被謀殺的孩子。

▍是誰在挨餓?又是誰在製造飢餓? ▍

我們都知道肚子餓是怎麼回事,也習慣了這種感受,生活中沒有比肚子餓這件事更為平常的事了。不過,對我們許多人而言,距離「真正的飢餓」實際上卻再也遙遠不過。

為了瞭解飢餓,為了訴說飢餓的故事,卡巴洛斯走遍印度、孟加拉、尼日、南蘇丹、馬達加斯加、阿根廷以及美國等地深入探訪紀錄,在這些地方,他遇到了很多因乾旱天災、戰爭動亂、極端貧窮、社會邊緣化,或甚至糧食市場的投機炒作等種種原因,而飽受飢餓煎熬的人們。作者筆下的故事,屬於飢餓的人們,這些處於極度惡劣環境並想方設法減緩飢餓感的人們,也屬於那些利用食物進行投機生意和政治盤算,而造成如此飢餓景況的人們。

▍兩百多年前的法國,因為飢餓而吹響了革命的號角,當年因飢餓興起的革命,至今兩百年後卻仍在上演。▍

自古以來,飢餓是促成社會改革、科技進步、革命和反革命的動力。世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比它更重要,更深遠地影響人類發展進程,也沒有一場病疫或一場戰爭比它殺戮了更多的人。至今尚無一場瘟疫像飢餓一般,如此致命,但卻又如此容易避免。

書中將一一揭示全球「飢餓」的成因,怎麼樣的運作機制讓超過十億人吃不到其基本所需?這是世界秩序下無可避免的宿命?有能力者怠惰和拖延的結果?少數既得利益者的獨門生意?一個正被解決中的問題?還是全體人類文明的失敗?

本書的內容也許會因太過真實而令人感到不適,也許大家能夠感同深受,作者筆鋒直指問題核心,不迴避去觸碰痛處,意欲掀起一場關於「食物分配正義」的全民革新運動!

「食物分配正義」的革新運動興起;全球糧食體系崩壞,你,不能無視!

前幾年,聯合國秘書長潘文基說過他那不斷被重複,且令人插不上嘴的一句話:不到四秒鐘就有一個人會因為飢餓、營養不良和相關疾病死去,每分鐘十七個,每天就是兩萬五千個,每年超過九百萬個人因此死去。

可是當必須闡述飢餓原因時,政府、知名的專家、充滿微笑的政客、國際機構和億萬富翁的基金會,經常重複著那五或六句咒語:天災、自然環境遭農業活動過度利用、氣候變遷、人為衝突、農業基礎建設不足、貧窮陷阱等等。在這些重複的理由中,只有飢餓有原因,貧窮只產生副作用。

書中將一一揭示全球「飢餓」的成因,怎麼樣的運作機制讓超過十億人吃不到其基本所需?這是世界秩序下無可避免的宿命?有能力者怠惰和拖延的結果?少數既得利益者的獨門生意?一個正被解決中的問題?還是全體人類文明的失敗?

本書的內容也許會因太過真實而令人感到不適,也許大家能夠感同深受,作者筆鋒直指問題核心,不迴避去觸碰痛處,意欲掀起一場關於「食物分配正義」的全民革新運動!(文/編輯部整理) 

歐洲綠生活:向歐洲學習過節能、減碳、廢核的日子

歐洲綠生活:向歐洲學習過節能、減碳、廢核的日子
《歐洲綠生活:向歐洲學習過節能、減碳、廢核的日子》

2011年福島事件發生後,德國於當年6月30日八座核能廠便停止使用,剩下的九座也確定到2020年都要全面關閉。雖然德國反核走了好長一段時間,經此事件第一次國會順利通過反核條款。可見德國對於環保意識已經是全體國民的意識。

反核和環保並非是只是口號,更是生活態度。比利時人的時裝品牌如Martin Margiela逐漸走入國際時裝市場,講求環保概念研發輕便、舒適、自然原料,反對不環保的尼龍布料。在飲食方面,也有20多個復古團體成為時尚,自定一星期吃兩次魚兩次肉,每天三蔬菜二水果,盡量食用時令的蔬果,並吃多少做多少,不浪費。

來自歐洲各國的作家提供歐洲各國的人民,對於環保和綠生活的思想態度和實際作為,可供正在努力反核和提倡環保的台灣一個參考。

本書特色
來自12個歐洲國度,28位作家,分別從衣、食、住、行等多方面提供全方位環保概念和做法。

單車生活救經濟:北歐可以,為什麼我們不行?!

單車生活救經濟:北歐可以,為什麼我們不行?!
《單車生活救經濟:北歐可以,為什麼我們不行?!》Bikenomics:How Bicycling Can Save the Economy

北歐可以,為什麼我們不行?
如果呼吸都成問題,我們還要發展、還有發展嗎?

騎單車,是解決眼前經濟難題的重要起步,
是每一個人馬上就可以開始做的事,
隨之而來,將改變我們的生活習慣、思考模式、以及共同的未來。
追求更好的社會,這是唯一的選擇。


40 年前,丹麥首都哥本哈根車滿為患,
今天,84% 的市民經常以單車代步, 34% 騎單車上下班,
除了北歐,巴黎、紐約、芝加哥、巴塞隆納等全球各大城市都在積極佈建單車道路網,
單車加入向來以汽車為核心的都市交通系統,
帶動相關產業與周邊社區繁榮,一種新的發展模式逐漸成型。

騎單車已經不只是休閒嗜好,而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
過去百年來由化石燃料所推動的經濟模式已瀕臨困境,
每個人在交通方式開始做出不一樣的選擇,
對我們共同的未來將會產生深遠的影響:
‧騎單車為自己省錢,還可以降低國家負債;
‧騎單車不會製造廢氣,有助舒緩能源帶來的發展困境;
‧騎單車促進個人健康,減低國家醫療資源負擔;
‧騎單車有利在地經濟,縮減城鄉差距。

最重要的,騎單車是一種公民行動,
開始騎在路上,我們會漸漸發現過去許多發展是「無效的」,
個人、社會、國家、和全球付出的成本遠遠大於我們所能承擔的,
情勢嚴峻,非一朝一夕可以改變,
而單車,正是每一個人可以做到的小小開始。

「十八世紀政治思想家湯瑪斯‧潘恩寫了《常識》(Common Sense),成為美國獨立運動背後重要的推力。艾莉‧布魯這本書猶如為我們迫切需要的單車革命也寫了一本《常識》,我們從小到大根深蒂固的認知──馬路是給汽車開的、單車干擾交通、汽車有助經濟發展──她一一破解,其實都是違反常識。《單車生活救經濟》有事實根據,同時也從個人經驗出發,既嚴肅又幽默,有扎實的研究,卻很好讀。它讓大家知道,單車革命不過是爭取常識而已。」
──彼得‧諾頓,《對抗交通:美國城市汽車世紀的破曉》作者

我們承受不起更多「發展」,
騎單車是個人可以承擔的「選擇」,
這個選擇可以確保我們生存得下去,
建立一個可以永續的生活方式和經濟模式。

◎ 騎單車為自己省錢,還可以降低國家負債
養車的成本是車價的三倍,還不包括停車、罰款等非經常性支出。
汽車行駛所需的基礎建設,興建與維護費用遠高於稅負收入,國家必須舉債,以丹麥為例,汽車行駛一英里國家要倒貼 0.2 美元,騎單車國家可以賺 0.42 美元;而且馬路興建愈多,愈刺激汽車數量,造成惡性循環。
‧興建汽車基礎建設的成本是單車的 50 倍。

◎ 騎單車完全不會製造廢棄,有助舒緩能源帶來的發展困境
美國太空總署二○一○年發表的研究精準指出,為解決碳排放量的問題,車輛,包括私人汽車和貨運卡車,應做為首要的改進目標。
‧根據科學研究,大氣中碳含量 350ppm 是地球維持生命發展的上限,我們最近剛超過 400ppm 的大關,而且將以每年 2ppm 的速度增加,全球暖化已加速進行中。
‧更進一步分析,能源還加劇經濟發展失衡:
──我們加油的錢,三分之二進到石油公司荷包,三分之一產油國家賺走;每一百萬的營收,石油公司只創造一個工作機會。
──道路的擴張和蔓延,也可以說是對國家對石油產業的補貼,政府甚至提供偏遠郊區開發商減稅優惠的政策,壓抑了我們交通的選擇,也確保了汽油消費需求不斷增長。

◎ 騎單車促進個人健康,減低國家醫療資源負擔
騎單車不會感覺在運動,但卻是可以讓人遠離許多疾病的良好生活習慣,根據研究,固定騎單車通勤的成人,擁有比真實年齡年輕十歲的平均體能,血壓、血糖、膽固醇都獲得較好的控制,罹患某些癌症,心臟病和糖尿病的風險都比較低,整體而言,比較長壽。
‧當我們開始動起來,就會活得更好,對健康與銀行存款都是,進一步可以有效降低國家醫療預算支出。

◎ 騎單車有利在地經濟,縮減城鄉差距
‧騎單車有利人們花更多時間與金錢在鄰近鄉鎮,有利在地經濟的發展,經濟學者喬・科特賴特 (Joe Cortright) 稱這個效應為「綠色紅利」(Green Dividend)。
‧以波特蘭為例,居民與其他類似都會區的一般居民相比,每天少開車 20% 英里,從減少開車所省下來的錢,一年加起來總共有十一億美元,其中大約有八億美元流回當地的經濟。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
《旅行的異義:一趟揭開旅遊暗黑真相的環球之旅》OVERBOOKED: The Exploding Business of Travel and Tourism

當旅人踏出腳步,
一場規模驚人的全球經濟、文化、生態大波動將隨之揚起。

從嗜好演變為產業,「旅遊」的影響無形中已和你我緊密相連

您可能不知道,觀光目前已是規模僅次於石油和金融、不容忽視的世界第三大產業,產值高達六點五兆美金,而且相關從業人數更多達全球總人口的十二分之一。在本書中,曾任《紐約時報》和《華盛頓郵報》特派記者的伊莉莎白∙貝克以實際行動走訪世界各地,觀察過去曾被大眾認為不過是種「嗜好」的觀光旅遊行為,如何變成一項規模驚人的「產業」,而旅遊又如何對全球各國的經濟、生態環境以及文化交流或衝突,產生深遠影響。

你的歡樂是我的痛苦「觀光」對國家究竟是毒藥還是靈藥?

•世界遺產吳哥窟因周圍旅館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日漸下陷,千年古蹟正緩緩崩解。當地政府為了觀光開發強制徵地,驅逐住民,但獲利的錢財卻是進了誰的口袋?
•水都威尼斯老城區居民人口僅六萬,每年卻被迫面對兩千萬觀光人次如潮湧進門前。眼看家鄉淪為擁擠卻空洞的主題樂園,威尼斯人如何反擊?
•遊輪旅行另人嚮往,但搭載人數動輒數千,航程中的髒汙廢水暗中排向何處?船東又如何大鑽法律漏洞,苛刻員工,謀取暴利?
•哥倫比亞捨棄為美國市場供應牛肉的畜牧業,國家轉而發展綠色觀光,為何反倒更加有利可圖,帶進大量外匯?
•波斯灣畔的杜拜金碧輝煌,但拔地築起這座夢幻之城的,竟是生活悲慘的南亞奴工;而從荒蕪之城變身大型購物中心的杜拜在贏得舉世注目之際,又失去了什麼?
•犀牛標價一萬美金,大象六萬,面臨嚴重盜獵問題的非洲尚比亞國家公園,何以邏輯弔詭地開放遊客付費獵殺動物,以求動物保育?
•當紅色中國大舉開放人民出國旅遊,對台灣和世界而言,帶著大把鈔票的來客會是財神上門,還是災難一場?

橫跨歐、亞、非、美四大洲,一趟探究「旅遊與觀光」的深度報導之旅,揭露歡樂與奢華之外的暗黑真相。

透過伊莉莎白∙貝克走訪十國四大洲的觀察、紀錄和訪談,「旅遊和觀光」這看似無形、規模卻是最為龐大,和你我息息相關,卻也可能最具破壞性的行為和產業,將在她深度與趣味兼具的豐富報導下,從社會公義、生態問題、文化侵略、經濟流動等角度,呈現出你我過去未曾深思的真實樣貌。

反造城市:台灣非典型都市規劃術

反造城市:台灣非典型都市規劃術
《反造城市:台灣非典型都市規劃術》City Remaking

每個故事都是一種行動,一種動員的技術。這些個案述說了特定社區或社群的生存故事。透過《反造城市》的實踐,我們逐步尋找到相對更公平、正義的解決方式。我們追求的目的是讓這些非主流力量持續發酵,在匯聚成主流的同時,做為一面鏡子,提供我們所處社會一個反省、檢討的機會。——劉可強(前台大城鄉所教授)

都市計劃不僅是在預估增加多少經濟成長率及就業率,它充滿了政治、社會、利益及道德的重要議題,絕不應由專家或行政官僚所獨占,它必須併入民主的過程中來決定它的方向,《反造城市》即是這樣的努力。十一個故事為我們展現了重新建構知識體系的可能性,並召喚人民的直接行動,一起來改造我們所生活的城市,為都市計畫注入一股生生不息的活水。——徐世榮(政治大學地政學系教授)

由下而上打造更公平正義的城市公共空間
挑戰公共/私有、開發/永續、中央/邊陲、城市/鄉村…的界線
安坑.新店.溪洲部落.土城.樂生.Chungshan…
農耕城市X夜市經濟X綠色游擊X都市更新X文化保存X社會正義

怎樣才是好城市?誰來定義好城市?

從十四、十五號公園到華光社區,從樂生爭議到大埔事件,從溪洲部落到○○○○○,在全球化的時代,我們追逐國際美好城市的榮銜,公園綠地、便捷交通、拔地而起的嶄新高樓,窄化為我們視野裡唯一的目標。為了這些競爭力,政府進行美其名為都市規劃,實際作為卻是Cities for Sale的手段:讓大資本進駐、清除邊緣族群的身影、抹除歷史紋理,彷彿眼不見為淨。

我們要問的是:這些名為公共的利益,是由誰決定的?一座城市的勝利除了經濟繁榮,還有其他選項嗎?人民的智慧如何可以幫城市靈魂注入多元的可能性?

《反造城市》試圖提出更兼容並蓄、思考更周延的非典型都市規劃術。抗爭往往只是部份案例裡居民初期的對應,更值得我們參考的是後來的具體行動和溝通技術;專業工作者與居民如何在制度與政治的縫隙中,保障社會正義的存在,成為其他社區可以仿效的先例。

既然人類許諾生活在一起,演化出「城市」這樣的人群形態,我們便應讓城市不僅僅是空間上的地理單位,還能名符其實,展現眾人群居的意義和價值,不論是對環境的尊重、對鄰人的共享、對民主的追求……

「造反」不是一種態度,不為反對而反對,「反」是改變,是可能性,是指引的方向,由邊緣改造中央的具體行動,人民的行動足以「反過來造就」更有機、更正義、更有活力的都市。

黑絲路:從裏海到倫敦的石油溯源之旅

黑絲路:從裏海到倫敦的石油溯源之旅
《黑絲路:從裏海到倫敦的石油溯源之旅》The Oil Road: Journeys from the Caspian Sea to the City of London

十多年的研究‧五千公里的追尋‧從亞塞拜然到倫敦‧從管線、鐵路到輪船
十九世紀中以降,人類的生活與石油已經密不可分。

你可曾想過──

地球遙遠的另一端,命運與管線、油田相繫的人,是因此致富或飽受其苦?
能源的命脈在複雜的政治、歷史、宗教、經濟的混合因素下,由誰掌控?

這是第一次有人走到源頭,為我們捎來能源生產與消費地貌的第一手消息;
也是第一次從能源的角度,把歐亞一世紀以來的恩怨利害翔實呈現。

數百年來,阿布謝隆半島一直是朝聖地,是火的神龕。從最近一次冰河時期以來,這裡的地縫就不斷漏出燃燒的天然氣。這裡是祆教最神聖的聖地,早在伊斯蘭教出現之前,祆教已經是這個地區的主要信仰。含油的岩石吸引人潮來此,他們不是來開採石油並且將其運到別處予以燃燒,他們來此是為了在岩石火海中崇拜火燄。當其他信仰陸續傳入此地──遜尼派與什葉派伊斯蘭教,俄羅斯東正教,馬克思主義與資本主義──半島的聖火逐漸轉變成一種可開採與出口的物質。

一條石油管線,讓「火的國度」亞塞拜然成功奠定「石油經濟」的發展導向。資源、資金、就業機會,為何替居民帶來的一切遠不如想像中美好? 一條不經過伊斯蘭國家的能源命脈,最大的獲益者是誰?石油管線與油輪航線如何將格格不入的民主國家(義大利、奧地利與德國)與強權政治國家(亞塞拜然、喬治亞與土耳其)綁在一起?

從裏海的油井、高加索山區小村莊到地中海的漁村、歐洲的重要都市……

這趟旅程穿越了這個重度依賴石油的當代世界的心臟,結合了旅遊寫作和調查報導,從一九二○年巴庫的革命一路寫到冷漠的現代倫敦,把化石燃料輸送的各個環節、你所不知道的面相忠實呈現。

被遺忘的古巴人——臥底記者在古巴20年的生活紀實 古巴是社會主義的天堂,還是集權主義的地獄?有悲,有喜,有熱鬧,有低俗,古巴歡迎您光臨

被遺忘的古巴人——臥底記者在古巴20年的生活紀實
《被遺忘的古巴人——臥底記者在古巴20年的生活紀實》

2008與歐盟恢復合作關係
2015與美斷交54年後復交
古巴——北韓之後最受矚目的話題國
歐巴馬破冰參訪讓世界聚焦
這個充滿神祕色彩的共產國度未來會如何?人民又有什麼期待?

深入哈瓦那街頭,以最貼近的方式感受古巴

古巴是社會主義的天堂,還是集權主義的地獄?
除了卡斯楚、格瓦拉、棒球、雪茄、爵士樂之外,還有什麼?
法國祕密特派記者,揭露百萬觀光客看不見的真實面貌,
有悲,有喜,有熱鬧,有低俗,古巴歡迎您光臨。

古巴象徵著一個新社會的夢想,即使這個國家是集權政體,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這裡有卡夫卡式的行政、無所不在的秘密警察,以及人民日常生活的種種手段。

古巴充滿祕密與陰暗面,政府對資訊控管嚴密,島國受媒體操弄,充斥各種旁門左道,一方面來自流亡邁阿密的反卡斯楚勢力,另一方面來自共產政府當局。沒有可靠的消息來源,當然也無從證實任何資訊。對一個記者來說,這裡是教導謙虛的學校,任何可靠消息或所謂獨家新聞……統統是騙人的。

這是一本極其難得的紀實報導。作者潛伏在古巴社會核心長達二十年,用第一手記錄揭開島國的面紗,告訴你數百萬名到過古巴的觀光客所看不見的真實面貌。

蔣勳在這的五百多個日升日落… 新池上人寫池上日記

「農民就是我的老師,他們讓自己謙卑到你看不到他。」 記者王騰毅/攝影

2016-05-30 08:48 聯合報 記者袁世珮/專題報導

分享
節氣「小滿」前夕,一群台北人,搖搖晃晃搭3小時的普悠瑪,來到池上,不為伯朗大道、不為金城武樹,是為了來驗收蔣勳的「功課」。
應台灣好基金會之邀,在東台灣的淨土、台東池上駐村,一年半後,交出著作「池上日記」與畫作展覽。
觀光客被躍然於畫紙上的滿眼鮮綠、書頁中的土地人情所震撼,但畫家說:「我的功課才剛開始。」
到巴黎找快樂? 一個夏天燃盡生命

作家在池上,感到快樂。 記者王騰毅/攝影

分享
蔣勳這樣級數的藝術家,該有怎樣的畫室?
車行過鄉間典型的房舍,這裡偏離了觀光的主幹道,很安靜,磚牆、斜頂、平房,狗狗悠哉地躺在路中間曬五月的陽光。在在提醒,這裡不是台北。
車子停在舊池上國中老師的宿舍。這裡就是蔣勳這一年半的「辦公室」,他的畫室。
在池上之前,他本來每年跑巴黎,在聖母院旁有個馬廄改的畫室。在巴黎之前,他困在東海大學的會議室裡。
從東海到巴黎再到池上,是一個對生命與生活自省的過程。
「我在東海做系主任時,大概是我最不快樂的時候。」蔣勳說:「我根本不是可以做行政的人。我喜歡這些愛畫畫的孩子,但為了他們,我就要去開訓導會議、教務會議、總務處會議,快瘋掉了。」
有一天,他在東海教堂前的草坪上,看到一個學生躺在那兒曬太陽,蓋著一本楊喚詩集,「我想到,我以前常做這樣的事,但做系主任七年,不再這樣做了。」於是他就辭了系主任,因為想不明白:「我幹嘛要這樣子?」
蔣勳打電話給已在巴黎畫畫的一位東海畢業學生魏禎宏。他告訴學生:「我好無聊,我為什麼做了不願意做的自己?為什麼要吊在行政系統上,我愛的就是畫畫而已。」
絆著他的諸多「為什麼」,在廿多歲的魏禎宏聽來,答案再簡單不過:「要畫畫還不簡單,你來巴黎啊。」
於是,蔣勳去了,下了飛機,被學生接到畫室,只見顏料已經擺好、畫布釘好、連兔皮膠都打上了。只愛畫畫的人,筆拿起來,就開始畫,蔣勳說:「那是我很快樂的幾個暑假。」
那時他只辭了系主任,還是專任老師,所以只能利用暑假去巴黎,連續六、七年。然後,蔣勳發現問題了,「暑假很短,我渴望利用暑假擠出創作,那是不正常的。」
他舉例,就像去年有朋友喚他去台南看「開到像瘋掉」的黃花風鈴木。他想,自己每年都去台南,為什麼去年特別好?但親眼所證,真是如此。「原來去年春天雨水少,花以為自己要死了,所以死命地開。」蔣勳說:「我在巴黎畫畫就是這樣子,像是一個月內要把所有畫都畫完。」

蔣勳畫出對池上的感受。 記者王騰毅/攝影

分享
他發現自己的「不正常」,問魏禎宏:「我這樣畫畫是不是很毀滅?」這年輕藝術家回應:「哪有人在巴黎畫12小時都不停?」像他,畫一個小時就去喝咖啡、再畫一個小時去吃東西。
蔣勳因為當系主任被行政工作纏到不快樂,於是到巴黎找回畫畫的快樂,結果又在心理上「逼迫」自己死命畫畫,還是不快樂,「我忽然覺醒,不該如此。」他停了兩、三年沒再去巴黎,轉移到淡水河旁的八里畫室,回歸「比較正常」的畫畫。
來池上用心學! 畫畫和生活融合了
「後來,來到池上,畫畫是天長地久。」畫家站在自然光裡,身旁未完成畫作上的綠色油彩,彷彿與光線揉和、再灑溢到水泥地上。
2014年秋天開始,這一年半的蔣勳,畫一畫就去喝四神湯、畫一畫就去喝杏仁茶,他終於發現:「原來畫畫跟生活是在一起,而不是像在巴黎那樣,彷彿一個夏天要把生命過完。」
蔣勳說,激情也沒有錯,但真正的生命是可以天長地久,兩者不同。他慢慢發現生命中是有東西可以細水長流的,在這裡,每天散步,聽到水聲、看到春耕,等待秋收,體會到農業的文明是天長地久的,像種子放在土地裡,要等待發芽、結果,必須經歷春夏秋冬,有其自然秩序。
蔣勳說:「孔子一直講他的哲學核心是仁,就是瓜子仁,是硬殼裡發生生命的部分,我感覺到,我到池上好開心,開始知道佛教說的因跟果,就是種子和果實,必須知道有個循環。」
蔣勳說,池上的農民,是他這一年半真正的老師,教會他怎麼在土地裡學習,而這是在台北的知識分子沒辦法教他的事,「知識分子有一種不自覺的傲慢,但回到土地,就必須謙卑,農民們所有工作都是彎著腰。」也是農民告訴他:「豐收時,最飽滿的稻穗都是彎著腰的、更接近土地,如果還傲慢地直立起來,就不是好的稻穀。」
他把在台北常說的米勒搬到這裡演講,聽眾就是農民,不像都市人看的是藝術、寫實主義、印象派,他們問的是:「你說這兩個農夫在收馬鈴薯嗎?我覺得是種馬鈴薯,那動作是種馬鈴薯。」蔣勳趕快去查,農民說的對。
「所以我說,我這一年半的老師是農民。他們看東西的角度和你不一樣,你說的是美術,他們說的是生活。」
農民在土地裡勞動半世紀,身上有一股穩定性,豐收時到土地公廟拜拜,而遇到歉收,一次焚風吹45分鐘,將所有稻穀變成空包彈,一年的努力白廢,他們還是去土地公廟拜拜。蔣勳自問:「我的知識分子的傲慢,可以這樣嗎?成就好,感恩,如果不好,還能感恩嗎?我可能怨怒,可是他們永遠感恩,他們覺得永遠要敬天地,因為其中有你不知道的因果,」
蔣勳自認,長大的過程一直有偶像,可能是托爾斯泰、貓王、披頭四,「我現在的偶像是農民。原來真正的偉大是回到平凡做人、做平凡到別人不知道的人。他們讓自己謙卑到你看不到他,我現在要學習這一點。」
「這是農民的智慧。這功課我做了一年半,畫展和池上日記是我第一個交出來的成績。但這功課我才做了第一課,還沒做完。」畫展開完,蔣勳還要再住下。
城鄉往返平衡 彩色池上混台北灰
會見台北客人的前兩天,蔣勳才從巴黎回來,時差難免造成人的困倦,但他依著習慣,一早,在太陽出來之前,去了大坡池散步,拍下夏荷最嬌豔的照片。
這樣的照片,他手機裡有4700張,「這一年半來,我有目的地拍下照片,記錄立春、春分、立夏、小滿、秋分,各個季節,我在學習自然秩序、土地倫理。」
這個時節的來客,滿眼盡是綠油油,一如他架上的畫,還領受不到池上當地人選定的代表色金黃色。蔣勳說:「那是因為豐收的記憶太美好。小滿這個節氣,稻子在抽穗,綠中已經有點黃,嫩嫩的黃剛出來,再兩周就是金黃,那是豐收季。那個黃對池上人來說,是很美好的記憶。」
但他眼裡的池上不只是黃,還有各種顏色,稻穀的金黃與油菜花的嫩黃也不一樣,大坡池晨間的荷花就有著夏天的嫣紅。每個季節的顏色都美。
那台北呢?美的專家想不想就答:「灰吧。有部分是因為心情,人的焦慮、低沉、灰暗、沒有夢想。」蔣勳這次畫展裡有兩個人像,是他自台北捷運拍了回來畫的,無色彩。
但即使如此,目前有四分之一時間在台北的蔣勳,打算將比例調到各半。「我樂於往返城鄉之間」,他說,每次花3小時坐縱谷火車,一點都不累,還覺得很快樂,沿路看著山、雲、海的美,就拿起手機貼著窗錄影。
「我來池上之後更愛台北。雖然聽不到柏林愛樂、看不到張作驥的『醉生夢死』,看不到誠品可以買到的一些好書,但都會有都會的美。」他更能體諒捷運上的人可能有的疲倦、職場的焦慮,似乎比池上的農民更苦、承擔更多生命的壓力,「我想寫詩歌、畫,給他們更好的安慰。」
沒有東海、巴黎時的不快樂,現在是理想生活嗎?蔣勳不掉入絕對形容詞的陷阱:「人沒有絕對的理想生活,這只是一種平衡。我住久了,也想回台北,想聽柏林愛樂,還是有知識分子的嚮往。但台灣很小,3小時就到了,不困難。」
他舉一位自台北東移的羅正傑為例子,「人們說,30歲怎能離得開職場?可是他離開了,來到這裡,去別人的田幫人鋤草。他在台北的設計工作可以賺大錢,但他知道賺大錢不是他的生命目的,所以調整自己,一年有四分之一時間回台北,享受都會的文明,這就是一個平衡。」
蔣勳一再強調羅正傑的故事,「不是要台北的年輕人放棄都會生活到池上,不是放棄,是調整。有很多工作可以透過視訊、網路,可以在鄉下做,有這麼好的空氣、食物。你可以過另外一種生活,但不斷掉與都會的生活。」
他想調整為一半時間在台北、一半時間在池上,想做為兩地溝通的角色,「繁華與樸素是可以對談的,希望都會的人有更多機會認識池上,池上的年輕人可以到台北。」
這樣,蔣勳還是有一半的時間可以親近柏林愛樂,也有一半的時間,可以在這擁有台北少見的大窗與自然光的畫室裡,畫出他在池上的感動。
復刻童年老家 體悟出下本書主題
這裡是國中老師的宿舍區,像三合院一般,右邊一排給單身教師住、左邊給帶眷教師,蔣勳的畫室是這些老師的共同客餐廳,前院、後院夾著中間簡單的一廳二室。非常樸素。
蔣勳受訪地方在附近,稍大、也不真大,簡單的老家具,從紗窗望向裡間是大通鋪。非常樸素。
這裡是台灣好基金會給他駐村的地方。「他們一直覺得這裡這麼簡陋,很對不起我。」蔣勳說:「但我為什麼在四個地方中選擇這裡,因為這是我童年的家。」父親是省政府糧食局公務員,所以他一直到留學前都住在公家宿舍裡,與兄弟睡一個通鋪,姊姊妹妹3個女生睡另一間。
類似的居住環境,但生活的內涵當然不一樣了。蔣勳在池上這個意外復刻了童年老家的舊宿舍裡,想到下一本書的主題:「我們有了什麼、沒有了什麼」。
他成長的年代,沒有電視、冰箱、電話,什麼都沒有,他是慢慢看著這些東西出現,到了現在的孩子,是生下來時,生活裡就有這一切。他想寫這種對比。
蔣勳記得,鄰居有了第一台冰箱,進口的,就放在客廳正中央,全社區的人都來參觀。冰箱主人大方說:「家裡有剩菜都拿來冰沒關係。」明明那時窮到沒有剩菜,各家各戶還是故意剩一點,專程送過去冰。
他也記得,第一家有電視的鄰居,大同電視,有拉門的那種,就在電視前鋪張蓆子,全社區都坐在那裡看,看到唱國歌;第一家有電話,全部的人都去打電話,主人家也樂於去通知誰家有電話來。
「這一切都像是一種儀式,台灣從貧窮進步到富有。我們是這樣成長的,慢慢從『沒有』到『有』。年輕一代不知道這個過程。」
蔣勳自認是1949年後的「政治難民」,3歲跟家族逃離大陸,到馬祖再漂流過來,從一無所有、到有,「所有的『有』,我都會去敬拜感謝。但現在的孩子,所有的『有』都是理所當然,沒有就罵。他們比我這一代可憐多了,因為他們是怨怒的。」
例如年輕人在意「22K」。蔣勳回憶從巴黎回來,第一個工作是到雄獅美術當編輯,薪水是2500元,他很滿足。雖然現在想想,老闆免費在公司附近給他一個房間住,其實是讓他的家和工作分不開,有點上當,但當時沒有抱怨,覺得快樂。
「1976年的忠孝東路四段216巷,晚上還可以被青蛙吵醒,相信嗎?」蔣勳歎:「台北改變多大。這改變,大家不自覺,我們失去了自然秩序,接著是人與人的倫理。」他想從他看到的半個世紀,去撰寫台灣經歷了什麼過程。
「我25歲之前,吃的菜、穿的衣服都是媽媽做的,那是真正的名牌,那時從不擔心食安問題。」蔣勳思考,台灣是不是走得太快了,把一些優質的東西丟光了,「幸而這些東西,在池上還找得到。」像他去人家家裡喝雞湯,好喝,其實只因裡面放了自家醃了14年的橄欖。
寫「池上日記」 教外地人尊重生活
駐村一年半的蔣勳,眼裡看到池上的真善美,自然和外地人不一樣,「觀光人潮擋不住。伯朗咖啡、金城武招來的觀光客比我多得多。」他認為要用對的方式去溝通,例如「池上日記」,就是教外地人試著慢下來,尊重這裡的自然秩序與土地倫理,不要去破壞。
「金城武樹荒謬得不可思議。」蔣勳搖頭,剛插過秧的秧田被踩得一塌糊塗,農民欲哭無淚,而觀光客霸道野蠻,竟說:「你為什麼不插個牌子說不准踐踏?」幸而鄉長後來限制車子不能靠近,只能走路。
即使是他自己,也反省著。記得剛到池上時,也不自覺帶著「知識分子的傲慢」,曾經畫畫到晚上七點,找地方吃晚餐,沒有一家餐廳開著,「我的傲慢在於沒尊重這裡的生活。」
現在他知道一定要趕快把晚餐解決掉,因為人家8點就上床了,才能早上4、5點就起床工作,這就是池上的生活秩序,「他們即使開餐廳,也還是池上人,觀光客不能霸道地晚上11點去敲門說要吃飯。」
來到池上,就要尊重這裡的自然秩序、生活秩序,在這裡一年半的蔣勳,才能自豪說:「我是池上人了。」
蔣勳池上地圖
逛街像走灶腳 「店東都是我朋友」
池上的鬧區,就是火車站前的一條中山路,在非旅遊旺季的周四,連本地人都少見。
蔣勳帶著台北客人穿梭在街道兩側,像導覽,更像「走灶腳」。因為這些,都是他的朋友、他吃飯、交遊的地方。
走走池上 0919-342-026
蔣勳逕自帶著客人走了進去,好一會兒,主人羅正傑才從外頭回來,拎著一袋不知是草或垃圾的黝黑東西,一雙赤腳還帶著田裡的土。
羅正傑本是台北人,設計師,3年前騎車經過池上,就決定辭了台北工作與生活,以月租一萬元租下一甲子老房子,修整後,變成一個百坪的工作室兼開放空間。任何人可以走進店來,拿本他以前心愛到要包封套的書,自助倒杯白開水,坐下來看到天荒地老。
蔣勳坐在人家的檯上,自在晃盪著腳:「他是我的偶像,他不是放掉都會生活,那樣太悲壯、破釜沉舟似的,他是調整。因為他相信,在這裡可以實現一個夢想。」

蔣勳在這裡覺得自在。 記者王騰毅/攝影

分享
穀倉
梁家穀倉,肩負讓藝術在池上深化的重任,現由元智大學團隊在設計,與池上人開會,討論出最具地方集體記憶的方案。還在初步整理,內部還有稻草,還會漏水,但已有了池上人群相、老街景照片。

穀倉牆上的池上人群相、老街景照片。 記者王騰毅/攝影

分享
大坡池
2012年,蔣勳受邀在此朗讀詩作,逢大雨,池邊搭了舞台,雨棚上積滿了水,背景是大坡池、以及池水後隱在雨霧中的海岸山脈。
當地居民告訴蔣勳,大坡池是地震震出的水池,池中有野生鳥類、有荷花。池水東是秀麗的海岸山脈、西有雄壯的中央山脈,四季、晨昏,風景都不一樣。他每天早上去散步,一如其他慢走、慢跑或騎車的池上人。

蔣勳每早去大坡池散步。 記者王騰毅/攝影

分享
吉本肉圓 08-986-5160
三代經營的老店,四神湯征服了蔣勳的胃,幾乎天天報到。但懂得生活的店家,偶爾一休就半個月,跑出去玩了。

蔣勳在多家店有這樣的詩稿。 記者王騰毅/攝影

分享
田味家 08-986-5566
這裡的杏仁茶是蔣勳每晚睡前的安神良品。老闆家原本開瓦斯行,女主人張力尤會送瓦斯,也會做道地客家杏仁茶,還是「黑色騎士」,與羅正傑、賣舒食飯糰的黃清譽等7個人,一起做著讓池上更好的事。

田味家 08-986-5566這裡的杏仁茶是蔣勳每晚睡前的安神良品。老闆家原本開瓦斯行,女主人張力尤(圖右)會送瓦斯,也會做道地客家杏仁茶,還是「黑色騎士」,與羅正傑、賣舒食飯糰的黃清譽等7個人,一起做著讓池上更好的事。 記者王騰毅/攝影

分享

蔣勳喝杏仁茶、說故事。 記者王騰毅/攝影

分享
池上書局 08-986-2046
說起來,就是那種要兼賣很多文具的鄉下書店,但小小書店還設有蔣勳、林懷民等人的專櫃,老闆簡博襄還是國內少有的管風琴調音專家,蔣勳來到池上,就是他跑進跑出,手工設計打造了畫室、畫板。

小小書店也有人文風情。 記者王騰毅/攝影

分享
多力米店
池上175公頃無電桿的稻田,要記老闆梁正賢一筆功勞,半世紀的農人,有著有機、鄉土與文化的概念。還捐出家傳穀倉,未來會是池上美術館。

蔣勳自豪:我是池上人了。 記者王騰毅/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