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北方乾旱 大陸啟動天河工程能空中調水

領銜「天河工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網路照片)

領銜「天河工程」的中國科學院院士王光謙。(網路照片)

2016-09-11 18:39 聯合報 記者林則宏╱即時報導

大陸又有科技新創舉,為解決北方地區長期以來的缺水問題,中國大陸正研究啟動一項名為「天河工程」的跨區域空中調水計畫,一旦成功將可望有效改善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現狀,解決中國水資源時空分布不均的問題。
據新華社與中新社報導,「天河工程」論證啟動會暨第一次專家組會議9日至11日在青海省西寧市舉行,十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和中國工程院院士院士及部分高校、科研院所專家參加。
該項目由北京清華大學與青海大學聯合團隊主持,旨在分析大氣中存在的水汽分布與輸送格局,進而採取人工干預手法,實現不同地域間大氣、地表水資源的再分配。
「天河工程」領銜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青海大學校長王光謙表示,觀測結果顯示,在大氣邊界層到對流層範圍內存在穩定有序的水汽輸送通道,可將其稱為「天河」。
王光謙指出,「可在中國三江源的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的分水嶺實行空中調水,改變雲水資源在兩個流域間的轉化,以增加黃河流域的降水量。這種天基跨流域調水新模式被稱為『天河工程』」。」
王光謙說,「我們首先將通過對大氣中水汽含量及『遷徙』路線的監測,掌握水汽『遷徙』規律,並在有條件的地區進行人工干預,解決北方地區地表水資源短缺的局面。」
中國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莊國京表示,近30多年來,中國北方地區主要河流徑流量總體呈下降趨勢。據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2025年中國北方地區將可能面臨物理性缺水。
作為大陸國家重要戰略性工程,「南水北調」東線、中線工程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北方地區缺水問題,但西線工程由於海拔較高、地形複雜、生態脆弱等原因,尚處於論證階段。「因此,尋找和探索新的水資源調控理論和方法勢在必行。」王光謙說。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航太科技集團公司科技委員會主任包為民認為,「天河工程」及未來南水北調「空中走廊」的構想,有助於實現青藏高原地區生態效益最大化,促進全中國特別是北方經濟社會發展。
他說,「這種新方案,對於改善黃河流域水資源短缺現狀,開拓黃河流域水資源來源,對於保護三江源生態安全屏障及整個黃河流域經濟社會騰飛具有重大作用。這項工程的應用前景非常廣闊。」
「天河工程」團隊成員、青海大學水利電力學院常務副院長魏加華表示,「天河工程」團隊現在已經開展了雲監測衛星及星座初步論證、地面實施系統初步構想,針對雲水資源監測需求完成了有效載荷需求分析及衛星初步方案,開展了採用火箭、導彈實現中遠端人工降雨實施方案的研究。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