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工業發展

經濟重建期
時間:1945年~1953年。

  • 概況:台灣社會雖然在政治上相對穩定,但經濟上卻面臨困局。
  • 經濟貧困的主要原因有:

    • 台灣在二戰後期遭到美國轟炸,半數以上的工廠遭到摧毀,生產力受到嚴重破壞。
    • 戰後台灣工業資源極為缺乏。
    • 戰後中國財政困頓,缺乏足夠資本進行重建。
    • 二次大戰期間,大量台灣生產物資被日本人在戰爭中消耗,導致戰後台灣資源匱乏。
    • 戰後中國大陸的惡性通貨膨脹影響到台灣,貨幣濫發造成物價飛漲。
    • 國民黨自大陸撤退來台時,超過100萬人隨之遷移台灣,爆增的人口為台灣社會帶來巨大壓力。
    • 與中共的軍事對抗造成軍事支出居高不下,政府幾乎無力從事投資性支出。

  • 重大措施:重建 台灣經濟

    • 在1949年起進行金融幣制改革,5月切斷和中國大陸貨幣的匯率聯繫,6月發行新台幣。
    • 1949年~1953年起陸續推動土地改革,例如: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等政策,增加農業生產。
    • 善用大陸來台人士中的經濟技術人才,填補了日本技術人才的空缺。
    • 美援的介入:1950年韓戰爆發,美國決心防堵共產勢力擴張,因此對台灣展開大規模援助。自1950年~1965年共經援台灣14.8億美元,為台灣經濟發展提供了莫大的助力。

  • 改善結果:台灣經濟穩定下來,通貨膨脹受到控制,民眾的基本生活所須也得以維持。

進口替代時期

  • 時間:1953年~1959年。
  • 背景:軍事費用高,人口急速成長,農產品出口佔總出口80%以上,呈現農業國家面貌。
  • 重要措施:

    • 一方面發展農業,一方面透過肥料交換、擴大農工差價方式,將農業所得引導到工業。
    • 1953年實施第一期經濟建設計劃,發展勞力密集輕工業,以替代進口商品。
    • 採取提高關稅、限制進口、外匯管制等方式,扶植民營企業,特別以紡織業為重。
    • 1959年起對生產過盛的紡織業採取促進出口政策,並改革外匯管制增加產品競爭力。

  • 結果:到1959左右,百姓生活已有改善,工業以每年10%以上的成長率快速發展。

 出口擴張時期

時間:1959年~1973年。
  • 背景:美國等先進國家正欲將勞力密集產業外移,尹仲容、嚴家淦等技術官僚為吸引外人投資,決定採取自由開放、鼓勵出口等政策,由出口帶動生產。
  • 重要措施:

    • 1959年底制定「19點財經改革措施」,採取較自由的經貿政策、降低關稅、放寬進口、單一匯率等改革。
    • 1960年公佈「獎勵投資條例」,以減免租稅方式吸引外資來台。
    • 1966年成立加工出口區於高雄,而後在楠梓、臺中相繼設立,外人投資大幅增加。

  • 結果:

    • 台灣成為美、日兩國的加工基地,兩國來台投資額佔總投資額60%以上,也形成台灣對日本的巨大入超與對美國的大額出超。
    • 自1963年~1972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超過10%,被稱為「 黃金十年」。
    • 1963年台灣對外貿易首次出超,開始有了外匯累積。
    • 台灣逐漸由農業社會轉為工業社會,電器、紡織、塑膠等輕工業快速成長。

第二次進口替代時期
時間:1973年~1979年。
  • 背景:1973年與1975年連續爆發石油危機,全球經濟陷入不景氣。台灣因生產成本劇增、出口大幅下降、退出聯合國等因素使投資意願下降。
  • 重要措施:

    • 發展重工業、化工業,建立自主經濟體系,進行大規模公共投資。
    • 1974年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包括交通、電力等基礎工程,及鋼鐵、石化、造船工業。

  • 結果:

    • 台灣所得成長持續提高,也為台灣石化業與重工業打下良好基礎。
    • 台灣晉身亞洲四小龍之列。

產業升級與國際化時期


時間:1979年至今。
  • 背景:1979年台灣又受石油危機影響,故轉而發展耗能少、低污染、高附加價值產業。
  • 措施:

    • 1979年制定「十年經濟建設計畫」,將機械、電子、電機、運輸工具列為「策略性工業」。
    • 1980年設立新竹科學園區,以優惠鼓勵投資高科技產業。1997年再成立台南科學園區。
    • 1984年的「十四項建設」與1990年「國家建設六年計畫」,以公共投資促進產業發展。
    • 1990年公佈「產業升級條例」,發展通訊、資訊等十大新興行業。
    • 自由化與國際化:1983年放寬進出口與投資限制;1987年新外匯條例實施,人民得以自由持有及運用外匯;1989年開放民間設立新銀行;逐步推動公營企業民營化。

  • 結果:台灣所得不斷提高,1970年代末期已開始受世人矚目,1980年代末已成為經濟大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