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邱奕統/大園報導〕市長鄭文燦昨天到大園區許厝港濕地視察,他表示將依「濕地保育法」設立「許厝港濕地生態公園」,做為環境教育使用,也讓民眾參觀濕地、鳥類、紅樹林等豐富的自然生態;他指示農業局規劃及籌備,明年公告成立「許厝港濕地生態公園」,將是全市第一個以「濕地生態公園」命名的公園。
全市首個以濕地生態公園命名
許厝港濕地位於大園區海邊,屬於海岸型濕地,以桃廿六道路為界,東北至埔心溪出海口,西至數子林濱海野溪出海口,海岸線約十公里,面積九六一公頃,當初因為許厝港泥沙淤積,自然演變成濕地型態,民國一百年被列入國家級重要濕地。
民國100年 列入國家級重要濕地
農業局指出,濕地是候鳥南遷、北返的重要休息棲地,每年九月至翌年五月的候鳥過境期間,常見上千隻水鳥聚集,是國內知名的賞鳥勝地,也獲得「國際鳥盟」評為重要的野鳥棲地,根據調查,鳥類種類多達一八○種,包含瀕臨絕種的唐白鷺、諾氏鷸、黑面琵鷺、遊隼等,自然生態資源豐富。
除了鳥類,農業局也發現濕地內有澤蛙、盤古蟾蜍、黑眶蟾蜍、小雨蛙、貢德氏赤蛙、拉都布氏赤蛙等兩棲類生物,植物更多達一○九種,還有魚類、底棲生物等,並可看到牡蠣礁、紅樹林、沙丘等生態景觀。
不過,由於許厝港濕地緊鄰大園工業區,自然生態常受不肖廠商偷排污水影響,也常面臨海中垃圾及漂流木的威脅;鄭文燦表示,濕地生態公園將禁止車輛進入,不能進行大規模開發,只會做少量的必要公共設施,並將木棧板、自行車道及步道修復,並編列預算進行濕地垃圾清理、設施維護等工作。
他說,附近的內海國小也將成立「許厝港生態教室」,培訓解說員進行濕地生態介紹,市府也委託學術機構針對鳥類、蛙類、螃蟹、植物等各種生態進行調查,製作文宣摺頁,讓解說內容更豐富,農業局也與經濟部水利署第二河川局討論,處理海岸漂沙等問題。
農業局表示,去年委託台大進行許厝港保育再利用計畫,今年二月已將計畫成果送到營建署,如果順利,最快在明年就可以公告成立全市第一個濕地生態公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