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格陵蘭島名字的來歷有這樣一個故事。相傳古代,大約是公元982年,有一個挪威海盜,他一個人劃著小船,從冰島出發,打算遠渡重洋。朋友都認為他膽子太大了,都為他的安全捏一把汗。后來他在格陵蘭島的南部發現了一塊不到一公裡的水草地,綠油油的,十分喜愛。回到家鄉以后,他驕傲的對朋友們說:“我不但平安的回來了,我還發現了一塊綠色的大陸!”於是格陵蘭(GreenLand)便成為了它永久的稱呼。格陵蘭島以217.5萬平方公裡的面積堪稱世界第一大島,全島約4/5的地區在北極圈內,格陵蘭島全年的氣溫在0度以下,有的地方最冷可達到零下70度!
因為終年隻有雪,沒有雨,除西南沿海等少數地區無永凍層,有少量樹木與綠地之外,格陵蘭島盡是冰雪的王國。站在格陵蘭島上吟誦“千裡冰封,萬裡雪飄”可以找到十足的感覺。全島 85%的地面覆蓋著道道冰川與厚重的冰山。千姿百態的冰山與冰川成為格陵蘭的奇景,對著它們展開豐富的聯想,你會覺得自己一會兒置身於劍拔夸張的古戰場,一會又到了萬馬奔騰的原野。格陵蘭島的冰塊內含有大量汽泡,放人水中,發出持續的爆裂聲,是一種非常好的冷飲劑。人們將其稱為“萬年冰”。這種冰既潔淨,純度又高,在嚴熱的夏日喝上一口“萬年冰”是種難得的享受。格陵蘭盛產“萬年冰”,冰層平均厚度為2300米,僅次於南極洲的現代巨大的大陸冰川。
格陵蘭島共劃分為3個地區18個市,西格陵蘭地區15個市,北格陵蘭地區1個市和東格陵蘭地區2個市。全島共有99個居民點。居民有5萬人左右,平均每平方公裡有一個人,是世界上除了南極洲以外人口密度最小的地方。大部分格陵蘭人是愛斯基摩人和歐洲人的混血種:他們體形修長,長著藍眼睛與黃頭發。土著愛斯基摩人長得很像蒙古人,他們黑頭發,眼睛是深棕色,體形矮胖,面孔寬闊,十分適宜於島上的生活環境。愛斯基摩人住的房子叫作“冰屋”,因為島上到處皆冰,所以隻能用冰造房子。他們在冰山合適的部位鑿出類似於中國北方窯洞似的屋子,用大塊的冰砌成半圓型,房子還設有“冰窗”與“擋雪牆”。冰屋十分漂亮,但我們住一夜恐怕就會因寒冷而死。愛斯基摩人之所以可以長年住在冰屋裡,是因為他們有一種特制的衣服——“阿奴拉古”。阿奴拉古風吹不透,雨打不濕。穿著它在零下幾十度的冰天雪地裡睡覺也安然無恙。為了有足夠的熱量抵御嚴寒,愛斯基摩人吃生肉,他們將獵取到的動物,諸如羊、鹿、海豹、狐狸、鯨魚、北極熊等剝皮后生吃,漁獵到的鰭魚、蝦、格陵蘭大比目魚和?魚等也被活生生地吞到肚子中去。
主婦們不用為做飯耗費精力而發愁,她們將節約出的時間制做阿奴拉古。先是將馴鹿皮用嘴咀嚼,一遍又一遍,嚼得越好越保暖。這種咀嚼的過程稱作“鞍化”,阿奴拉古就是用馴鹿皮經過模化縫制而成。制做阿奴拉古是愛斯基摩婦女的主要生產勞動。
雖然遠離大陸,但現代化的大潮同樣席卷了格陵蘭。愛斯基摩人也搬出了“冰屋”,住進了一種現代樓房—世紀營。它是格陵蘭獨有的冰下城市,居民們靠一種叫作“冰上電車”的有軌小型車輛在冰層的隧道中往來穿梭。世紀營與世界上別的地方的現代化建筑並無什麼區別,隻是在建造上費力得多。20世紀70年代開始,丹麥政府投資興建的世紀營改善了愛斯基摩人的居住條件,電的普及使他們告別了用海豹或鯨魚油點燈取暖的生活。
格陵蘭島地處北極圈內,當地居民有260個24小時生活在極晝與極夜之中。太陽從5月份升上天空就不落下去,到了7月25日落下去又不肯出來。極夜的景色十分美麗,星光閃爍,一輪明月高高挂在空中,沉沉夜色籠罩下的格陵蘭成為晶瑩剔透的銀色世界。凝視著茫茫夜空,經常可以看到各種各樣的極光。極光的美麗堪稱自然光之首,它們有時像五顏六色的蝴蝶翩翩起舞﹔有時像孔雀開屏展示羽翼﹔有時如成群動物受到驚嚇而狂奔﹔有時如滾滾紅潮在翻滾,有的極光細如游絲,輕盈素淡﹔有的狀如彩帶,在舞蹈者的手中上下飄飛。令人眩目的極光使觀者心醉神馳,深深地感覺到自然創造的難以用人工超越的美。
- 留言者: *小騰*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08-09-14 14:33:52
喔
我好羨慕他們喔
都可以住在冰上
不像我們
都跟陸地為舞
熱ㄉ時候都會受不了
不像他們那
天天都可以很涼爽阿
如果有機會ㄉ話
真想去那見識一下 阿
我是國205班
30號
許小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