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女作家赫特穆勒 獲諾貝爾文學獎
【台灣醒報記者楊舒婷綜合報導】2009諾貝爾文學獎,由呼聲很高的德國女作家赫特‧穆勒(Herta Müller)獲獎!曾撰寫過長篇小說《風中綠李》(Herztier)、小說《狐狸當時已經是獵人》、圖文拼貼畫集《衛兵拿起他的梳子》的赫特‧穆勒,果然如媒體所預測獲得此獎。台灣目前有其作品《風中綠李》的中譯本。
《風中綠李》由時報出版,陳素幸翻譯。小說敘述的是一群朋友的故事,這其中有學生、老師和工程師。他們在獨裁政權下瓦解崩潰,爾後選擇自殺。書中以第一人稱的我的童年片段及經歷,構成了一段段敘述這幾位死者的故事。所有的故事在主角和敘述者的聲音之間來回擺盪,所有的故事都讓人對事實與謊言、正義與欺瞞,有更進一步的省思。
現年56歲的赫特‧穆勒是在1953年於羅馬尼亞出生,因其「以精煉之詩歌、直言不諱的散文形式,細膩描繪了一群流離失所者的生命歷程」,而獲得文學獎殊榮。她的作品多描繪羅馬尼亞專制制度對人性的摧殘傷害,以及她身為知識份子在流亡過程的感受。
雖然今日頒獎現場沒有電話連線,但頒獎人轉為傳達她的感言:「非常欣喜(overjoyed)」。
公布獎項的頒獎人於現場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她以非常特別、突出的方式,描述自己的成長故事,也有很強烈的故事性,語言表現極度優秀,充分展現其作品特質。
截至2008年,文學獎已頒發101屆,另有七屆從缺,累積得獎人數為105位。其中有四屆為共同得獎情形,包括1904年普羅旺斯詩人米斯特拉爾(Frédéric Mistral)與西班牙劇作家荷西‧艾徹戈雷(José Echegaray)、1917年丹麥小說家卡爾‧吉勒魯普(Karl Gjellerup)與龐德比丹(Henrik Pontoppidan)、1966年以色列作家亞格農(Shmuel Agnon)與德語詩人奈莉‧薩克絲(Nelly Sachs)、1974年瑞典小說家伊凡‧約翰遜(Eyvind Johnson)與瑞典詩人哈利‧馬汀森(Harry Martinson)。
此外,首屆得獎者為出版詩集《孤獨與沉思》的法國詩人普錄多姆(Sully Prudhomme)獲獎;最年輕的得獎者為1907年獲獎的英國小說家吉卜齡,以《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聞名於世,當年42歲;最年長的得獎者則為撰寫《金色筆記》(The Golden Notebook)的英國作家萊辛,2007年獲獎時已88歲,雖獎項來得晚,但總算是實至名歸。
相較於其他領域,女性文學獎得主共有11位,分別是首位瑞典學院女院士、1909年獲獎的拉格洛芙(Selma Lagerlöf),撰寫《惡之路》、於1926年獲獎的義大利作家黛萊德(Grazia Deledda),1928年獲獎的挪威小說家安德森(Sigrid Undset), 1938年的美國作家賽珍珠、1945年的智利詩人嘉布瑞拉‧密斯托拉爾(Gabriela Mistral)、1966年德語詩人奈莉‧薩克絲(Nelly Sachs)、1991年的南非作家娜丁‧葛蒂瑪(Nadine Gordimer)。
另外尚有1993年的美國非裔作家董妮‧莫里森(Toni Morrison)、1996年的波蘭詩人辛波絲卡,曾撰寫《鋼琴教師》一書、於2004年獲獎的德國作家葉利尼克(Elfriede Jelinek),與2007年英國作家萊辛。
(圖片來源:博客來網路書店)
德國女作家荷塔.慕勒 獲諾貝爾文學獎
中國時報【楊明暐/綜合報導】
瑞典學院八日宣布,在羅馬尼亞出生的德國女詩人、小說家以及評論家荷塔.慕勒(Herta Muller),以其「濃郁的詩歌,誠摰的散文,描繪出無依無靠者的內心視野」,獲得二○○九年諾貝爾文學獎。慕勒現年五十六歲,是有史以來第十二位榮獲諾貝爾文學桂冠的女性。
近年獲頒諾貝爾文學獎的女作家有:二○○四年奧地利的艾芙烈.葉利尼克及二○○七年英國的多麗斯.萊辛。慕勒是今年諾貝爾獎第四位女性得主,使二○○九年成為歷屆諾貝爾獎女性獲獎人最多的一屆。
描繪極權壓迫 今年得獎別具意義
慕勒將於十二月十日前往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領取一千萬瑞典克朗(約台幣四六二○萬元)獎金。她得知自己獲獎後,透過德國卡爾.翰澤爾出版社發表聲明:「我很驚訝,到現在仍無法相信。現在我無法多說什麼。」
荷塔.慕勒出生在獨裁者希奧塞古鐵腕統治下的羅馬尼亞,且身為德裔少數族群,對極權壓迫有切身體驗,這一特點也反映在其作品對鐵幕生活的描述。今年正逢東歐共黨政權垮台廿周年,慕勒獲頒諾貝爾文學獎可謂別具意義。
寫作風格獨特 具不可思議的力量
瑞典學院常任秘書恩隆德說:「慕勒寫的東西有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她的風格非常非常獨特。只要讀上半頁,你就立刻知道這是荷塔.慕勒的作品。」
「她總想訴說一些事,部分原因是她身為羅馬尼亞受迫害異議人士的背景,但也因為她與自己的國家,與那個政權,與多數人使用的語言乃至與她的家人,形同陌路。」
慕勒主要是用德文寫作,多部作品已被翻譯成英文、法文、西班牙文等其它文字,較著名者有《風中綠李》(The Land of Green Plums,中譯本由時報出版公司出版),《護照》(The Passport),《單腿旅行》(Traveling on One Leg)、《約會》(The Appointment)等。
彌補美國傷口?得主國籍受矚目
今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國籍格外受矚目,這是因為去年瑞典學院前常任秘書恩格道爾曾公開批評美國作家只關注自己的文化,未曾真正參與世界範圍的文學對話。有些人揣測,這番話太傷美國人感情,因此委員會今年可能選出一位美國作家以茲彌補,不過得主揭曉後,美國作家只能繼續等待。
獲悉摘諾貝爾文學獎桂冠 慕勒激動無法言語
(路透斯德哥爾摩8日電)生於羅馬尼亞的德國籍作家慕勒女士(Herta Mueller),以文學作品記錄下希奧塞古(Nicolae Ceausescu)獨裁政權的殘暴和高壓。她在得知自己獲得2009年諾貝爾文學獎榮銜後,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瑞典學院(Swedish Academy)常任秘書英格朗(Peter Englund)告訴路透:「她非常、非常高興,說喘不過氣來,感覺不是真的,激動到無法言語。」
他還說:「不過她對我承諾,12月(出席頒獎典禮)再見面時,她會知道該說些什麼。」
英格朗表示:「他的寫作風格有股紮實的力量,傳達驚人的訊息。一部分來自於她在羅馬尼亞遭迫害的成長環境,以及被自己祖國視為異端的背景。」中央社(翻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