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鏡防洪計畫 歐盟推「還地於河」

還地於河,其他國家是怎麼做的呢?陳君明、黃訓湧帶我們去德國看看,在德國巴伐利亞邦的20年防洪計畫中,自然滲水是最重要的防洪措施,像為了減緩流經慕尼黑市的Isar河水流速,讓河水有更充裕的時間下滲,水利單位把河岸的水泥去除掉,河道中增設沙洲讓河道更彎曲,甚至在河道旁增加大量的生態濕地、滯洪地區,讓暴雨能有個緩衝地帶,不至於瞬間淹沒聚落,民眾也能有足夠的時間避難。

從200年前的古地圖上,可以明顯看到流經慕尼黑市,原本擁有眾多沙洲的Isar河,經過多年的整治,變成筆直的河道,兩旁更多了許多建築物,而Isar河的支流Partnach河,更看得出自1861年到1988年,人口擴張,與河爭地的情形。

據統計全巴伐利亞約9成的河川,在過去兩個世紀,被整治作為水力發電、運送木材、航行船隻等用途,直到1970年代,人們才開始反思該如何對待河流。

Isar河計畫主持人 Wolfgang :「大約從1970年代,德國開始重視有關自然生態和自然保護的問題,人們開始想說,過去截彎取直的這些河川,是不是也應該恢復成過去自然的樣貌,在非市中心,人口沒有這麼多的地方,盡量把河拓寬,增加更多的綠地,讓人民有更多親近水和綠地的可能。」

而德國巴伐利亞邦政府所提的20年防洪計畫,也呼應著恢復自然河川的思潮,在靠近人口密集區,像Isar河流經慕尼黑市段,便進行了8公里的還地於河計畫,不僅敲掉水泥邊坡,更拓寬河道,降低洪峰高度,讓河水能順利流過。

慕尼黑市水利局 水利工程師 Thomas :「像Isar河這種大河,以前治水時用大的堤防,盡可能的縮減河道,好讓旁邊的土地可以運用,現在的做法是,希望讓堤防可以退回去,當然會涉及私人土地的取得,當然沒這麼容易,但仍然做了一些還地於河的措施。」

雖然巴伐利亞邦總面積有7萬平方公里,但由於大部分土地都密集耕作,要取得恢復自然河川的土地,並不容易,因此像Weichs鎮附近的Glonn河,便在河岸設置了大小不一的濕地,讓河水能流入濕地,形成另一個河川生態系,而在洪水期又能變成滯洪池,緩衝洪水流速。

巴伐利亞政府師法自然,把早期密集使用的河川地、溪谷,一點一點的還給河流,希望用這樣的方式,更有效的減緩極端氣候下所帶來的洪災。【取自客家電視臺CH17】

 2010/8/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