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博連讀』學制,學士、碩士、博士八年一次到位」,高雄女中史晏綺覺得大陸此一學制比國內好,所以決定赴陸攻讀醫科。而高雄中學十一名決定到香港或大陸讀大學的畢業生則著眼於香港的全英語環境、國際觀,以及大陸名校所在城市都已躋身國際城市。
史晏綺登陸求學的目標明確,一心想行醫的她同時錄取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臨床醫學系,北京大學尚未放榜。她仔細了解相關學制後,選擇上海交大,因為其「本(本科生,即大學四年)博(博士)連讀」學制比國內好。
她盤算過,在國內讀醫科七年,若再讀碩士、博士,恐怕要再七年,而「本博連讀」學制只要力拚,八年就能拿到醫科博士學位。另個動機是大陸的大學生很拚,置身其中會自我鞭策;上海是國際大都會,可拓展視野,建立人脈,提升自己未來在職場的競爭力。
雄中今年赴香港、大陸、歐美日求學多達十一人,歷年僅見。包括寒假前,盧秉彝獲紐約大學阿布達校區錄取、廖俊淵與趙恩宏進法國高等學院預備班、吳鎧均錄取日本立命館大學,其餘七人都決定赴香港及大陸求學,而他們的父母並非在大陸或香港工作的台商。
第一屆科學班畢業生魏庭燕同時獲台大、清大及北京大學、香港大學錄取,她說每個學校都很具吸引力;香港國際化程度高,適合未來就業,北大生命科學院的教授、教學品質及學費都符合理想,近日內將作出抉擇。
錄取香港大學的梁育綸和鄭名海、香港城市大學的王舜弘、香港中文大學的黃炳棨、上海交通大學的連憲成及上海復旦大學的路宗浩都認為,香港國際化高、港台交通便利,上海則是東西文化融合的國際城市,決定藉著求學培養國際觀。
赴海外求學人數年年成長,令雄中校長黃秀霞感慨很深,人才是國家的競爭力,各國為提升競爭力,爭取菁英人才就讀已是世界潮流。國內優秀的高中生提早出國求學的現象,值得教育界深思如何育才留才,不應戴著有色眼鏡看待菁英教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