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化不該等於西化,國際觀也不該等於西方觀

文:何則文(90後學子,畢業於中興大學歷史系,現於外貿協會培訓中心受訓)
在一家連鎖藥妝店,兩個來自菲律賓的移工在二樓藥品部想選購東西,她們兩個看不懂中文,用英文跟店員詢問。
那是個女店員,她看到兩個菲律賓人叫她,臉上的厭惡之情溢於言表。她沒有回這兩個菲籍移工,她轉頭向另一個同事說:「你來講,我不想跟她們說話。」我看到這一幕震驚極了。我觀察這兩個移工很久,她們似乎也有感受到自己受到的不友善待遇。
下了樓梯,她們準備去結帳,我就在隊伍後面繼續觀察。她們又用英文像櫃台店員詢問折扣,這個店員更不耐煩了,她直接用中文講說沒有什麼折扣這種事情。
輪到我了,那店員的臉龐露出一抹跟剛剛完全不同的微笑,很誠懇的問我需不需要辦張會員卡,或者要不要加價換購折扣商品。我愣住了,我不知道為什麼我何德何能能享受這樣的尊榮待遇。是因為我身為台灣人嗎?不,我想不是。
出了那家店,那兩個菲律賓女孩繼續聊天,我聽到她們講電話,用流利英文跟朋友對談,原來她們根本不是移工,她們兩個是來台灣找朋友的大學生。
這時候我也羞愧了,我忽視他們身上時髦的穿著,只因為她們的菲律賓外表,就認定她們是移工。我愣在那門口,有點不知所措,原來我也是歧視的共犯。我一直以為,我是非常有國際觀的人,我才發現,那只是我的幻想。
讀歷史系的我,以前常常沾沾自喜,因為我了解很多西方國家的政經局勢跟歷史背景。我可以跟同學吃飯時滔滔不絕講起烏克蘭跟俄羅斯的愛恨情仇,以及俄羅斯怎樣從基輔羅斯經過彼得大帝以後變成東歐甚至世界強權,我喜歡跟同學分享我對德國歷史的喜好,告訴他們鐵血宰相俾斯麥的奇聞軼事,甚至談拜占庭滅亡後西亞局勢的轉變。
因為我讀大學時學過這些西方歷史,我還能選到中東歐史,甚至歐洲的身體法制史這種冷門學科,然而,即便我知道羅馬人對奴隸的法律觀,我卻不知道寮國的首都在哪。
Photo Credit:Willy Verhulst CC BY 2.0
寮國首都永珍。
我在學校時完全不了解東南亞,從來沒學過越南曾經被中國統治一千年,到五代時才獨立,我也不知道清邁原本是個獨立王國,被緬甸入侵過,後來跟泰人聯合驅逐緬人,成為泰王國的屬國,一直到19世紀末才正式被曼谷直接統治;比起曼谷,清邁人跟寮國更接近。我不知道越南南部曾經是個印度教王國占婆,一直到近代才被北方的安南王國所滅。我也沒聽過元朝的真臘風土怎樣詳細記載柬埔寨的地理人文史料。
在這個距離菲律賓飛機航程只有兩小時,越南不到三小時的小島上,比起研究西方的學者,很少東南亞專家,幾乎沒有什麼東南亞通識課程。
當每年有幾乎3,000個高中生在選修德語作為第二外語,想增強自己競爭力時,卻不知道在台灣德國人不超過1,000個,而且德國是歐盟最高比率能以英語溝通的國家。而從家鄉來台灣的越南移工卻有十萬人,加上新移民跟其後代,台灣越南人將近四十萬;光是越南人,就逼近原住民總數了。
當很多有為的年輕人每天看BBC跟CNN,試圖了解國際局勢,知道西方政經變化,討論希臘負債問題,伊斯蘭國暴行,卻很少人知道,年度「香格里拉對話會」亞太安全會議在新加坡舉行,會中各國代表對中國填海造陸表達不滿。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所謂國際觀變成用西方的人角度去看世界。伊斯蘭國的確是世界大事,但不只遠在幾千公里外的燒毀古蹟暴行需要被關注,就在我們南邊幾百公里的菲律賓總統阿基諾抵達日本會見安倍要聯日抗中也值得我們了解,但是台灣的新聞可以說隻字不提,全然不知。
台灣國際新聞大多是翻譯西方媒體,卻少與鄰近的東南亞華文媒體合作;一個在東亞的國家,不以臺灣為主體、用同心圓觀點從東亞角度看世界,反而把自己困在這島上,用別人的眼睛看世界
在泰國,從小就會教育東協各國的知識,讓孩子知道自己身在一個各國密不可分的世界,甚至到大學,布告欄都會有東協十國簡單會話教學。我在清邁的書店驚訝他們的童書竟然是東南亞各國的傳說故事。東南亞國家知道彼此是亞細安(ASEAN)大家庭的一份子。在學校時的歷史,就會介紹其他鄰國的情況,文化,政經局勢。到了各國的節日,孩子們會穿上鄰國的服飾,體驗該國習俗。
在這個天真爛漫的小島,歷史教育卻始終圍繞在有沒有夠本土化,要用中國中心觀還是台灣主體優先,沒有人提到另一個重要的盲點:台灣的人文教育,能讓學生了解這個世界嗎?
不要說東南亞,就連韓國,也很少台灣人知道,韓國曾被漢唐統治過數百年,而李氏朝鮮的冠服,其實就是明代的禮制。台灣人對韓國的了解,都是從韓劇跟韓流衝擊而來。這其實是很值得反思的。
台灣人常常自詡是善良熱情的,然而,這是真的嗎?一個長居台灣的英國友人就曾直接告訴我:「台灣人並沒有對所謂的外國人熱情,而是只有對白人而已。」網路上甚至許多所謂西方人在台灣的社群網頁,直接點出台灣人嚴重的種族歧視。
而一個在美國土生土長的第三代華人,有英語教學碩士,來台灣應徵幼兒園英語教師,卻被直接回絕,理由只是:「你不是白人,家長希望看到小孩給白人教。」反而許多來自非英語系國家,只因長相就獲得青睞。這在西方國家,已經是違法的嚴重種族歧視。
我一直很好奇,真的有個旅客會批評造訪的國家嗎?台灣真的風景美人善良如此嗎?還是這只是深植在華人心中的天朝思想,當我們沾沾自喜認為台灣小吃多好吃,人民多善良時,會不會在外國人眼中這種自豪其實就跟韓國起源論一樣不可思議?
連國小生都知道這是個全球化的時代,80歲的阿公阿嬤都能講出要有國際觀的論點,但是什麼是國際觀?什麼叫做全球視野?如果我們連鄰居長什麼樣子,發生什麼事情都不知道,就算對西方政經局勢有多深刻的見解,會不會只是像住在山邊的,人每天談論大海的廣闊,卻連屋外的樹林長什麼樣子都不知道呢?
現代化不等於西化,而國際觀也不等於西方觀。我淺薄地認為國際觀不代表自己懂多少外語,不代表去過多少國家,造訪過多少地方,而是對自己身處的世界有了解,知道發生什麼事情。就算只是就坐在電腦前,或者滑著你的手機,你也可以很有國際觀,只要願意去認識、了解就在我們身邊不同的人事物,思考自己在世界的定位,我們才有機會帶著台灣走進世界。
location_southeast_asia-01_1024

1 則留言:

  1. J304 24
    台灣人真的太崇洋 說甚麼白人種族歧視嚴重
    我們自己不還是貼著白人的冷屁股
    對我們好東南亞的朋友卻沒正眼看過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