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定辦得到」:難民潮如何改變德國 (下) 

【德國現場】「我們一定辦得到」:難民潮如何改變德國 (下) 

2015-09-23 18:10:50 聯合新聞網 udn Global

文、攝影/林育立

大量德國民眾加入義工的行列,為剛抵達的難民伸出援手。圖/作者提供

分享
梅克爾宣布的新難民政策,有一項針對從敘利亞等中東國家難民的方針:由於目前看來,戰火平息遙遙無期,難民在德國住下來後,可能好幾年不會返鄉,甚至把家鄉親人也接過來;因此,政府應該加快他們難民資格審查,協助他們上語言課和就學,及早接受職業訓練和進入就業市場,不能像過去一樣,因為程序拖延和語言等種種障礙,耽誤他們的未來。
九月初,梅克爾還為此到柏林的一所中學,參觀所謂的「歡迎班」,坐下來跟這些還不大會說德文的學生聊天。為了改善外國人和難民子女的德文程度,幫助他們在抵達德國的一年後,能夠跟同學一起上課,柏林的中小學現在已經有四百多個這樣的班級。
「德文是各族群在德國和平共處的前提,這些孩子的學習動機很強」,梅克爾在結束訪問後表示,「這樣具有前瞻性的做法,值得全國的學校效法,給這些孩子美好的未來,是我們共同的責任。」
德國強勁的經濟和良好的生活環境,近年吸引許多同屬歐盟的東歐人和南歐人來找工作,政策上也對各國具有一技之長的人招手。在全球主要工業國家當中,德國移入減去移出的人口數,已經超越加拿大、澳洲、英國等傳統上移民嚮往的國家,僅次於美國。尤其是柏林、漢堡、慕尼黑、法蘭克福等大城市,早就已經是名符其實的移民社會。
既然決定要收容更多難民,民意也不贊成難民光拿補貼而不工作,德國政府的新作法是用更開放和正面的眼光來看待難民,把難民視為未來的德國人,透過就學和就業的輔導措施,讓難民成為經濟的利多。
生產賓士汽車的戴姆勒(Daimler)公司總裁蔡澈(Dieter Zetsche),近日在參加德國汽車業的盛會-法蘭克福車展時就說,「當然不是每個難民都是優秀的工程師、技師或企業家,不過他們既然把所有的人生都拋在腦後,想必會非常積極工作,這些人正是我們戴姆勒和德國其他公司正在找的人」;他說,「八十萬難民對德國來說當然是很大的數目,但處理得好的話,搞不好就像一九五零年代來德國打工的數百萬外籍勞工,為德國下一波的經濟奇蹟打下基礎。」
▎排外情緒與德國抉擇
歐洲的難民危機,在九月初男孩陳屍沙灘的照片傳開後,才受到台灣的普遍關注。但事實上,早在今年上半年,歐洲難民問題就愈演愈烈。大海沒有牆,卻處處暗藏危險,地中海成了難民的墳場,淹死的難民超過兩千人。雖然義大利的難民營和德國的收容所都人滿為患,歐洲各國擔心國內的選民反撲,傾向驅逐難民,不願聯手面對問題。排外的匈牙利政府對難民不友善,讓局勢更加惡化。
蜂擁而至的難民潮,也刺激歐洲潛伏已久的排外勢力。今年夏天七、八月,德國每隔幾天就有難民收容中心和難民住宅遭攻擊和縱火。尤其住在鄉下的民眾,對信仰伊斯蘭的中東難民備感陌生和恐懼,排外氣氛特別強烈,連署抗議政府在住家附近設置難民收容所。還有人口出穢言當街羞辱難民,連大城市如柏林,也傳出有人在地鐵上對難民的孩子撒尿。
排外人士在德國社會雖然是少數,但他們利用臉書等社群媒體串連上街,在各大媒體的粉絲頁上發表對難民的仇恨言論,指控難民搶走德國人的飯碗,極力煽動排外情緒。

用來收容難民的貨櫃屋,遭排外人士縱火。圖/歐新社

分享
眼看局面難以收拾,影響力廣大的新聞雜誌《明鏡週刊》,特地在八月最後一期,製作了兩個疊在一起可以翻閱和自由選擇的封面:「黑暗的德國」用的是難民住宅在熊熊烈火中燃燒的照片,字體呈現和編排方式,讓讀者聯想到納粹奪權前夕,全國各地被極右派激進份子縱火的猶太會堂;另一個封面「光明的德國」,則是民眾為難民小孩舉辦的園遊會,他們開開心心將五彩繽紛的汽球放到天空。兩個封面的副標一模一樣:「我們現在的選擇,決定我們將來的生活。」
所以,相較於歐洲其他國家,德國近來在難民政策上改採主動,原因除了燃眉的難民危機,背後主要動機,還是來自於廣大民意對政府的期待。愈來愈多民眾對難民住宅一再被縱火感到羞愧,期盼政府以實際行動幫助難民。在梅克爾宣布德國願意接納難民後的第三天,民調顯示就有七成的民眾考慮當義工,九成打算捐錢,難民一抵達火車站,民眾就爭相去搖旗吶喊表示歡迎,一改過去對難民的漠視。
LaGeSo是柏林衛生暨社會局的簡稱,也是柏林登記和處理難民事務的主要機關,九月上旬我去了兩次,看到的畫面就是德國全國目前的縮影:現場人山人海,但機關人力吃緊,不少難民等了一個禮拜還進不去,焦急和無奈全寫在臉上。可是從早到晚,還是有熱心民眾送食物和衣物來。難民人手一支智慧型手機,方便逃難時定位和聯絡家人,因此有熱心人士提供免費的充電插座和寬頻網路。教會團體也在場分送嬰兒車和玩具,還有義工陪小孩踢足球。
柏林市政府與教會合作,去年底就在中央火車站附近的空地,搭了一個充氣大帳篷,最多可容納三百名難民過夜。雖然僅雇用十二名正職員工,卻有一千兩百名民眾自願到場幫忙。這一年來,如果沒有公民社會和民眾的付出,德國根本無力應付這麼多難民。
柏林在地大報《每日鏡報》,最近特別推出「我們如此光明」的專欄,報導民眾自動自發協助難民的「好榜樣」:有到處募款、天天買手機電池和衛生紙等難民急需品,分送給難民的善心人士;有陪難民孩子做作業的大學生;有排班到收容中心義診的自主醫生團體;有組織難民球隊的足球教練。看來,許多德國人下定決心捲起袖子,以實際的行動來拒絕黑暗。

排外人士在柏林的中央火車站前示威,抗議難民潮湧入德國。圖/作者提供

分享
▎難民潮改變德國
離開收容中心去搭地鐵,我的對面正好坐著兩位少女,腳上穿著新買的球鞋,有說有笑地分食一包洋芋片;到了下一站,一對年輕的男同志情侶,在車門關上前一刻才趕上車,忍不住興奮地擁抱熱吻;過沒多久,耳後傳來柏林地鐵熟悉的聲音:「有零錢可以給我嗎?」一名看起來三十多歲的失業年輕人,搖著杯子裡的硬幣,沿著車廂向乘客乞討。
對德國充滿憧憬的成千上萬難民,把梅克爾的照片當成聖母像抱在胸前,歷盡千辛萬苦來歐洲追求更好的生活。當他們到達夢想的國度後,看到的除了富裕,還有刺眼的貧富差距和毫不彆扭的同性伴侶,內心有什麼感受?好不容易拿到難民身份,才發現房子和工作沒有想像中好找,而且有些人對他們還很不友善,原本的期待因而落空,誰能幫助他們面對挫折?
更進一步來看,男女平等的觀念在德國根深蒂固,同居和未婚生子對多數人來說理所當然,漫畫家不只揶揄耶穌基督,也喜歡挖苦穆罕默德。這些深受父權體制和伊斯蘭文化影響的難民可以接受嗎?如果他們住下來,沒有改變原來的價值觀,他們的子女卻在德國如此開放和自由的環境成長,家裡難道不會常常發生衝突?
從德國媒體的這些提問,不難想像接下來幾年,原來的住民需要多少好奇心和同理心,相對新移民也要付出多少努力,才能順利融入這個,語言和文化與他們母國截然不同的國度。這絕非難民署加快審查作業、或各級政府在明年編列一百億歐元(三千七百億台幣)廣建收容中心和難民住宅所能解決。梅克爾因此一再提醒民眾要有心理準備:難民融入德國是「一條很長的道路。」
令觀察家感到意外的是,自從德國宣布願意對難民伸出援手以來,除了在奧地利邊界重新設置的關卡,讓來往民眾感到不便外,德國在過去這兩個禮拜出奇的平靜。儘管工作量爆表,邊境警察還是耐心的為每天抵達國門的上千名難民採指紋和登記。火車站還是可以看到歡迎難民的氣球和看板,民眾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尤其年輕世代和退休老人,信念似乎特別堅定,自願協助難民的熱情不減。
白天只要路過LaGeSo一帶的地鐵站,就可看到連英文也不會講的難民在問路,拖著行李上氣不接下氣、手上還抱著小孩的難民,自然而然成了街景的一部分。之前不少人預言,難民數量大幅增加,將造成社會大眾恐慌,結果沒有成真。
「大家不要忘了,我們在(福島核災後)很短的時間內就決定要廢除核電;今年是兩德統一二十五週年,我們走了很多前人沒走過的路,」梅克爾在八月三十一日、如今看來是歷史性的記者會上這麼說。言下之意是,連廢核和統一這麼困難的事,德國都能克服了,難民的問題難道不能解決?「我們一定辦得到!」,這句話一連講了兩遍,德國的公民社會果真全都動起來。
戰爭迫使流離失所的人民,前仆後繼湧入歐洲。對安穩生活的嚮往和堅定的求生意志,連鐵絲網和鎮暴水注也擋不住。當前的難民危機,唯有歐洲國家共同面對才可能解決,德國充其量只能以身作則,不可能一肩挑起。不論接下來局勢如何演變,可以預見的是,這波二戰以來規模最大的難民潮,將在未來幾年徹底改變德國的面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