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廖?玉、郭佳容╱綜合報導】
201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8日揭曉,由現年67歲的白俄羅斯女記者兼作家斯維拉娜.亞歷塞維奇(Svetlana Alexievich)摘下桂冠,獲頒8百萬瑞典克朗(約台幣3248萬元)獎金,她同時也是第一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女記者。
代表作《車諾比的悲鳴》
斯維拉娜代表作《車諾比的悲鳴》是台灣唯一翻譯出版的作品,她在核災發生25年後,訪問上百名受核災影響的民眾,呈現他們心中揮之不去的恐懼與憤怒。
負責頒發諾貝爾文學獎的瑞典學院,推崇斯維拉娜「複音書寫的作品是當代痛苦與勇氣的紀念碑」,瑞典學院常務祕書丹尼爾斯女士說,斯維拉娜花了近40年研究蘇聯時期的人民,但她的作品並不僅記錄歷史,還具備「永恆的特質」,詳細描繪蘇聯時期與後蘇聯時期人民的靈魂。
得獎感言:喜悅又憂慮
斯維拉娜得知獲諾貝爾獎後,坦言同時覺得喜悅又憂慮:「我立刻想起伊凡.布寧(俄國作家,193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與巴斯特納克(俄國作家,1958年得主,以《齊瓦哥醫生》傳世)。另一方面,得獎的感覺很美妙,也有點讓人困擾。」
成長於白俄羅斯
斯維拉娜1948年生於烏克蘭,父親為白俄羅斯人,母親是烏克蘭人。她在白俄羅斯長大,畢業於明斯克大學新聞學系,曾在數個地方報社擔任記者,後來在首都明斯克擔任文學雜誌的特派員。
批判風格迫流放異鄉
她擅寫報導文學,透過訪談當事人的方式,記錄二次世界大戰、阿富汗戰爭、蘇聯解體、車諾比核災等重大事件。由於獨立報導與批判風格,導致她與高壓統治的白俄羅斯總統魯卡先科政權關係不佳,她遭受壓迫,電話被竊聽,也不能公開露面。2000年,她離開白俄羅斯,先後住在法國巴黎、瑞典哥德堡、德國柏林,2011年搬回明斯克。
她在1985年出版首部著作《戰爭中悲慘的女性臉孔》,記錄蘇聯時期女兵參與二戰的回憶,亦成為「烏托邦之聲」系列首部作品,「烏托邦之聲」記錄二戰蘇聯至俄羅斯普丁時代的變遷,備受國際矚目。
文學獎╱深入現場 她拆穿政治謊言
亞歷塞維奇是一百一十一位諾貝爾獎文學獎得主中,第十三位女性得主,卻是第一位以報導文學拿下諾獎的「記者作家」。俄羅斯文學研究者歐茵西為此振奮不已,她認為,此次諾獎評審顛覆小說必然是「虛構」的迷思,頒給一位「真實生命的寫作者」。
「她的書寫介於小說和報導的邊界,而這種書寫諾貝爾不曾獎勵過。」歐茵西說,文學界總認為寫作必須「創作」,作家必須擁有高於記者的想像力,將真實轉化為虛構,讓紀錄提升為文學。只有亞歷塞維奇勇於打破界線,寫小說卻宣示「我只寫真實的事情」,「我不需要虛構,因為真實的生活已充滿生活的真相。」
亞歷塞維奇寫二戰、阿富汗戰爭與車諾比核災。不只考察文獻,更深入現場、訪談當事者或親友,將這些人物變成作品主角。歐茵西說,「第一手報導」常流於瑣碎冗長、求真而放棄美學,亞歷塞維奇卻憑才氣將報導提升到文學的高度。
亞歷塞維奇深入核災災區車諾比、探訪政府封鎖的戰場。「男人都未必有這種勇氣!」歐茵西認為,亞歷塞維奇以女性纖細、感性的特質描寫戰爭、核災,「讓讀者看到迥異於男性的角度」;作品沒有框架、打破所有文體的界線,還曾獲得「最佳政治寫作」。
歐茵西指出,亞歷塞維奇生於苦難、又遭政府迫害、流亡巴黎;堅持「說實話」拆穿政治謊言,一生以接近弱勢、醜惡、政治傷害為使命,努力把真相帶到世人面前。
歐茵西所參加的中華民國筆會,象徵意象是一支筆折斷一把劍。她認為亞歷塞維奇做到了這點。
亞歷塞維奇生於白俄羅斯。這是一個屢受政治壓迫的邊陲小國,卻因諾貝爾獎大放光芒,一夕之間讓全世界認識它。「有人幫他們發聲,而有人聽到了,這就是文學的力量。」歐茵西認為,台灣可從亞歷塞維奇獲獎得到啟示。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