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12-14 15:05 聯合晚報 編譯彭淮棟/綜合報導
這些程序性的路障嚴重阻礙女性參政,主要包括以下諸項。
●身分證:投票要出示國民身分證,而沙國婦女歸其男監護人(丈夫)管理,大多只能以監護人的家庭證為身分證。沒有監護人同意或陪同,她們什麼事都不能做,包括出門、工作、上學,遑論投票。
●居住證:沙國婦女大多與家人同住,必須持家庭證及其他相關居住文件,向當地一名經過政府授權的錄事申請居住證。那些錄事並非規律上班,有的是知識不足而誤事,造成許多女性無法參與選舉。
●時間:投票時間只有一天,而這個國家禁止女性開車,女性必須極端細心規畫行程,一個差池,就別投票了。
●候選資格之爭:競選期只有兩周,合格候選人的名單在兩周的最後一天才宣布,被列不合格的候選人沒時間上訴。
●候選資格審查不透明:候選人資格由內政部專斷決定,為何上榜為何落榜,沒解釋。
●選戰活動縛手綁腳:本次選舉,男候選5938人,女性只有979人,而且女榜公布,全國選委會立即公布性別隔離的選戰區,規定她們不得展示她們的照片,並且必須指派男性代表她們與男選民互動。
以上種種,帶出一個問題:這些限制反映的是當局缺乏真正的政治開放意志,還是傳統的社會與官僚局限?
專家說,女性以缺乏真正的改革為由而抵制選舉,絕非上策,因為抵制只會確保既有勢力繼續主宰一切。參與的價值遠勝抵制。許多當初不給女性的權利,都是先爭取獲得承認,然後繼續鼓吹,然後擴大。
總而言之,透過接觸,而非隔離與孤立,來打造覺醒,是遠更有效的策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