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過石斑魚!友善海洋 從餐桌做起

放過石斑魚!友善海洋 從餐桌做起

  • 了解魚的「身世」,吃海鮮也能保護海洋生態。

  • 深海魚、底棲魚種少選,多吃養殖、洄游魚類。

上市場挑選魚貨時,你會考慮什麼?多數人會看看魚眼睛、戳戳魚身,確定這條魚是否新鮮,或者問老闆「這魚怎麼賣」。但魚市場內其實藏有很多「博物學」,每條魚身上都有想不到的身世背景。

年關將近,海鮮是年夜飯上必備的食材,但挑選時除了考慮食材新鮮度、價格,今年或許還可以從「友善海洋生態」角度思考。

專家建議,選購白帶魚最好選擇表面較亮的,因表面維持光亮的白帶魚多是透過魚釣捕捉,對環境衝擊較小。圖/廖運志提供

挑哪種魚,對環境更友善?


挑哪種魚,對環境更友善?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博士廖運志建議,盡量吃數量較多、較小型、成長速度較快的魚種,顏色則建議選「銀白色」。例如中小型洄游性魚類,如白帶魚、竹莢魚、秋刀魚等。

因為洄游性生物捕撈方式,不是採用對環境傷害大的底拖網,數量較多、繁殖速度也較快;比顏色深的底棲性魚類,如野生石斑、石狗公等,更為友善環境。

鎖管、軟絲等因捕撈方法友善,也是挑選過年食材時的好選擇。廖運志說,軟絲棲息環境靠近岩礁,只能用釣的,對環境影響較小;但不建議採買花枝,因花枝生活在海洋砂質底層,被拖網一撈「一網打盡」,近年數量已銳減。

另外,養殖魚類比野生撈捕的好,但建議選食用植物性飼料的魚種,如吳郭魚、虱目魚等,少吃以魚粉或下雜魚為飼料的養殖鮭魚、鮪魚。

至於過年常吃的黃魚、白鯧,都是買之前要「想清楚」的魚種。白鯧因撈捕方式容易破壞棲地,黃魚則因是以小魚、魚粉等飼料養殖,兩者都是選擇「黃燈」,購買前可多思考。

圖左為扁鱈、圖右為圓鱈,兩種都是民眾常見也常吃的「鱈魚」,但這兩種「鱈魚」,其實都非真正的鱈魚,扁鱈多是大比目魚,圓鱈則是智利海鱸等魚種。圖/廖運志提供

扁鱈、圓鱈都不是「鱈」?


扁鱈其實不是鱈魚、多利魚又是什麼魚?民眾買魚時,心裡常對市售海鮮名字感到困惑,廖運志說,其實市面上很多販賣海鮮名字都「亂取」,例如扁鱈其實是大比目魚、圓鱈是智利海鱸,有些是油魚,讓民眾很混亂,建議政府先從進口、養殖端要求市場名需與學名相同,為海鮮「正名」。

他說,真正的鱈魚現在數量較少,台灣市面上也不多,但民眾多半分不清楚。而網購、店家內常見的多利魚,是從越南進口的鯰魚,但名稱會讓大眾混淆,也會有管理、品質控管上的問題。

軟絲、鎖管等海鮮因捕法友善,是挑選過年食材時的好選擇。圖/廖運志提供

挑魚有「撇步」


廖運志建議,民眾選擇海鮮時,最好選擇有水產品認證的商品。現在政府已推動水產養殖產銷履歷,捕撈漁貨也有民間團體比照國外推動認證,讓消費者購買時能清楚知道來源、魚種、捕撈方式等,可以多參考。

但傳統市場的魚貨較少有指標可參考,廖運志提供挑魚「撇步」。他說,有些魚種從外觀就可以判別捕撈方式,例如白帶魚,釣上來的白帶魚,外表較光亮;以底拖網捕撈的白帶魚,因魚身會與網子摩擦,魚身上的鱗粉會磨掉,外表會較暗淡。

雖然並非每種魚都可以用外觀判斷,但若民眾能一點一滴累積判斷知識、從自身做起,每個人都能成為保護海洋的一份子。

底拖網捕撈方式一次會撈起大小魚,漁獲無選擇性,很多漁獲都是棄獲,又無法再野放回海洋,造成浪費。圖/廖運志提供

海鮮挑選原則


1.常見種>稀有種
2.銀白色>有色彩
3.洄游種>定棲種
4.不買以魚粉或下雜魚為餌料的養殖魚(如蝦、鮭、鮪等),選擇以植物性餌料的養殖魚(如吳郭魚、虱目魚)
5.買食物鏈底層的海鮮(如蛤蠣、扇貝、櫻花蝦等)

OK海鮮vs. NG海鮮

建議食用避免食用
蛤蠣蝦蛄
九孔花枝
扇貝野生石斑
魷魚圓鱈
軟絲黑鮪
竹莢魚野生烏魚
秋刀魚鰻魚
沙丁魚鯨鯊
資料來源/中研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海鮮選擇指南」

聯合報/洪欣慈 報導
聯合報/林新輝、楊政勳、呂紹齊 製作
主圖/廖運志 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