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縱論/發展軟體 打造台灣新經濟

新政府已鎖定亞洲矽谷、智慧機械、綠能科技、生技醫療、國防工業為產業重點方向,期望能打造新經濟模式。然而,在軟體正吞噬全世界(software is eating the world)的時候,先進國家多是選擇擴大對軟體科技的投資、加強軟體人才培育。寄望政府打造創新產業之際,也要注意到軟體才是新經濟產業的共同核心,在發展五大創新產業的同時,需要同步提升台灣軟體競爭力。
近年來,全球產業多聚焦網路與共享經濟等新經濟模式,本質上這些都是以軟體科技為核心驅動的產業。不論是以電商平台取代傳統零售通路的Amazon,改變計程車運輸生態的Uber,顛覆傳統影片租賃業的Netflix,他們從商品自動推薦、車資定價、車隊調度、到線上租片跨螢觀看等,這些新型態的商業模式,主要驅動力量都是電腦軟體。
另一方面,科技新興領域,如物聯網、車聯網、機器人,或者跨領域潛力產業,如科技金融、智慧醫療等,也都高度仰賴軟體技術。像機器人雖是硬體產品,但其智慧程度需要透過人工智慧、機器學習等尖端軟體技術,才能加以實現。隨著新經濟的快速發展,軟體所帶動的網路與智慧服務,已大幅取代硬體終端產品,成為推升市場的主要動能。
當一家家跨國硬體製造商,如Nokia、Motorola、SHARP、Panasonic紛紛出現經營困難,所呈現的就不是個別企業經營問題,而是硬體產業出現典範轉移。當消費者上網目的是瀏覽社群、購物、遊戲、搜尋資訊,硬體裝置—不論電腦或手機,都只是不同型式的上網裝置而已。這樣一來,長期為傳統3C硬體製造商代工的台灣產業,無可避免受到挑戰。
台灣硬體產業想要突圍,一是等待新的硬體需求,如智慧汽車、VR虛擬實境裝置出現,不然就必須走向智慧化,靠軟、硬整合來驅動更多創新,以求更接近終端市場。例如:聯發科藉由車用電子技術,攜手中國圖資公司布局車聯網;鴻海分別入主SHARP與Nokia,從代工擴展到品牌。台灣電子大廠顯然已經體認到,不能只有硬體,而不發展軟體;不能只有代工而不貼近市場。
新政府所提五大創新產業方向,本質上也都需要靠軟體去整合與突破。以智慧機械為例,台灣廠商除了開發工業機器人的硬體零組件,更值得期待的是能發展出機器人軟體,甚至具備智慧工廠整體設計規劃實力,這些都非常仰賴軟體技術。再者生技醫療,不論檢測儀器、醫療設備、未來的智慧醫院,都少不了軟體系統。還有就算不是高科技產業,現有傳統產業也面臨電子商務衝擊,需要軟體與網路來進行產品銷售與客戶服務,沒有足夠優秀軟體人才,這些未來都不能實現。
軟體產業發展非常仰賴人才素質。很多成功的軟體都只要少數幾個優秀工程師即可開發出來。令人欣慰的是,儘管軟體產業一直並非台灣主流,但台灣的軟體團隊力爭上游,已有愈來愈好的成績。二○一五年台灣新創產業總募資金額達新台幣一百五十億元,較二○一四年成長一百八十一%,其中大部分獲得投資的都是軟體與網路團隊,顯示台灣軟體團隊很有實力,且成長動能一直存在。
在剛結束的Google全球開發者大會中,台灣一口氣就有PicCollage、Framy、KKBOX三家出色的軟體開發商獲得重點介紹,吸引全球目光關注。
台灣要維持硬體產業的競爭力需要發展軟體,新政府發展五大創新產業更需要軟體。很多企業現在都面臨找不到軟體工程師的困境,加速培育軟體人才,恐怕是新政府不可忽視的要務。
相較過去軟體人才被視為是支持其他產業的支援人力,現在要翻轉想法,將軟體人才作為主導,發展以軟體為核心的新經濟產業。高等教育在這波改變中當然絕不能缺席。教育軟體人才應以多元能力培養出發,加強產學連結,才有機會用軟體為台灣創造新一波經濟動能。

2016-05-22 03:12 聯合報 簡立峰(Google台灣董事總經理

3 則留言:

  1. Pu103 35 曾珩愷2016年5月23日 下午6:35

    台灣需要加強產學連結培育軟體人才,
    才能提升台灣五大創新產業競爭力

    回覆刪除
  2. 台灣曾經被其他國家嘲諷著
    說是只會做硬體 軟體一竅不通
    而現在 也是時候反擊了!_pu103 #42 劉軒

    回覆刪除
  3. 發展五大創新產業,將軟體人才作為主導,發展以軟體為核心的新經濟產業。
    使台灣在國際檯面上更能露臉
    PU103 38 黃睿揚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