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分會會長Jun M. Sanchez原是桃園電子廠的廠工,SMI台灣分會創辦迄今已有550位會員分布全台,但其中有許多因周末仍須工作,只有約70位會員定期參加活動。社團創作的詩多以英語及菲律賓國語Tagalog語寫成,參加者每個月都要依據訂出的主題寫出詩作,成員詩作會定期在一些專屬於菲籍移工的期刊或雜誌上刊登。每個月的第三個主日彌撒後,一些活躍的社員會聚集在有小菲律賓之稱的「Chung Shan」台北市中山北路上,聖克里斯多福教堂旁邊的公園朗讀自己的詩作,討論協會當年度的重要活動或與同伴分享生活點滴。
另一個在台發展時間較短的印尼寫作社團為KPK(Komunitas Penulis Kreatif,作家創作社群)。KPK總部在印尼萬隆,台灣分社於2015年5月在台中公園舉辦成立大會,是繼香港、日本、馬來西亞、南韓之後成立的海外分社,現任社長Tari Shasa平時在彰化從事看護工作,也是在台印尼母語雜誌”TIMedia”的記者,曾獲得第三屆移民工文學獎優勝。
較特別的例子是印尼閱讀推廣組織「TBM Rumah Ilmu Taiwan」(知識之家),TBM是印尼文Taman Bacaan Masyarakat縮寫,直譯為「社區圖書館」。TBM是來自雅加達的移工進修學校BHAKTI JAYA INDONESIA(CLC)底下的計畫之一,2013年開始在基隆設置第一個行動書櫃,雖然沒有像一般文學社團有定期發表作品和安排寫作課程的活動,但每週日會在台灣各地擺設行動書攤,提供移工閱讀母語的空間。
TBM也會為團體裡的移工學生出版個人故事的合集,鼓勵印尼移工記錄在台灣工作的生命經驗,2016年出版” Seribu impian di Formosa”《福爾摩沙一千個願望》和” Goresan Pena Formosa”《用筆刻劃福爾摩沙》兩本故事合集,書封分別為101大樓和龍虎塔,都是移工印象深刻的台灣地標。對於想嘗試創作的移工而言,TBM是另一個可以接觸文學的環境。
TBM學生故事合集,左為《福爾摩沙一千個願望》,右為《用筆刻劃福爾摩沙》。TBM Rumah Ilmu Taiwan出版。
臺灣旅客常到牛車水的麥士威美食中心造訪知名的天天海南雞飯,隔了一條小巷,就是鮮少人會發現的城市規劃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這個免費參觀的博物館,向來自全世界的旅客展示新加坡的野心,整個主題以「small island」(小島)與「big plans」(大計畫)貫穿。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展區裡頭,規劃此館的都市重建局不避諱地展示星國預計如何「填海造陸」。
今年三月,越南《青年日報》(TUOI TRE NEWS)的兩名記者,揭露了這場新越砂石運輸背後的弊端。根據〈追蹤越南輸往新加坡的砂〉專題報導指出,過去十年,作為一個需要資金的發展中國家,越南在未經縝密規劃的情形下,出口高達6700萬噸的砂石;2009年,越南政府貌似開始進行管制,但2013年後,獲得許可的輸砂廠商卻並未自己抽砂,而是將許可權以各種形式「販售」給其他公司,於中間賺取利潤。
而最詭異的是,砂石的單位出售價格跟合約上所載明的落差,舉例來說,針對兩艘出口砂石往新加坡的船隻,為了逃稅,德龍進出口公司(Duc Long Co)跟海關申報的價格是每立方公尺1.3美元,但合約上寫的交易價卻是4.6美元,面對記者的登門拜訪,這家貿易公司的負責人只承認合約價確實為4.6美元,但拒絕評論有關於價差的任何提問。
柏林經濟法學院(Berl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Law)的學者Maria Franke,在她2014年的研究報告中抨擊,搾取自身砂石賣給新加坡的國家,舉凡印尼、柬埔寨或越南,都是這個區域中的開發中國家,然而這個輸砂的貿易過程,卻沒有讓這些國家變成更有發展,相反地,他們在許多方面承受諸多成本,結果卻是將新加坡送到更高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