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高二第三冊L2東北亞補充資料~平壤和華府過招 北韓下一步5重點一次看

2017-08-31 21:51中央社 首爾31日

北韓試射飛彈引發國際間緊張和關注。 美聯社
北韓試射飛彈引發國際間緊張和關注。 美聯社
平壤29日試射中程飛彈飛越日本上空後,北韓和美國之間再度劍拔弩張。自非典型總統川普上台以來,美國和諱莫如深的平壤政權長久以來對峙關係越演越烈,絲毫無降溫跡象。
北韓下一步為何?法新社整理5大重點一次看。

●發生什麼事

平壤於過去2個月內,頭兩次成功試射洲際彈道飛彈,射程似可達美國多數地區,還揚言將連發多枚飛彈「包圍」美國太平洋屬地關島。
川普則發出末日式警告,威脅以「烈焰和怒火」對付,聲稱已「裝彈上膛」。川普政府一再表示,軍事方案是「檯面上選項」。
北韓發射飛彈飛越日本,平壤稱,這是揭開更多發射行動的序幕。

●北韓下一步

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指示對太平洋試射更多飛彈,沒理由不把他的話當真。北韓去年發射一枚飛彈落在日本專屬經濟海域,引發驚慌和譴責,接下來幾個月,北韓變本加厲。
分析家說,北韓下個升高緊張的動作可能是同時發射多枚飛彈飛越日本上空。也可能發射一枚飛彈,飛行距離超越29日的2700公里。關島距離北韓約3400公里。

●美國軍事干預

專家警告指出,美國軍事干預不太可能,至少目前如此。儘管如此,美國在南韓派駐2萬8500名美軍,對於和北韓可能爆發衝突備妥詳盡軍事方案。軍事方案包括鎖定核子目標的限定精準攻擊,以及幹掉金正恩和其他高級領袖的先制「斬首」攻擊。
韓戰結束後平壤在非軍事區挖掘地道,核武和傳統火砲據信都部署在地底,躲避攻擊。
第一波打擊不太可能摧毀北韓所有核武,且平壤部署大量火砲,南韓首都首爾在射程內。首爾地區人口約1000萬,距離非軍事區僅55公里,即使傳統方式回應也足以造成大量死傷。
儘管川普放狠話,不少人同意前白宮首席策士巴農(Steve Bannon)的說詞。巴農告訴「美國展望雜誌」(American Prospect):「沒有軍事解決選項,門都沒有。」

●北京立場和更多制裁

聯合國安理會8月通過第7輪北韓制裁案。決議案雖獲得安理會成員一致通過,包括俄羅斯和北韓唯一盟友中國,但能否發揮作用要看北京。華府一再要大陸對北韓強硬,但北京擔心金正恩政權垮台。
北京和莫斯科支持「雙暫停」,北韓停止試射飛彈,美國和南韓則停止聯合軍演。但這可能讓北韓擁有華府不容許的軍事實力,美國批此提議將會鼓勵惡劣行為。

●談不談

北韓最近射彈挑釁後,川普推文說:「美國一直和北韓對話,並支付他們勒索款項,長達25年。對話不是解決辦法。」國防部長馬提斯(Jim Mattis)卻說,「我們從未排除外交解決方案」,國務卿提勒森(RexTillerson)也一再表示,他希望說服平壤重返談判桌。
平壤堅持核武議題不上談判桌。分析家說,北韓強化軍事實力,提高未來談判籌碼。平壤迄今已進行5次核子試爆,去年就2次,並稱已取得彈頭微型化和重返大氣層技術。
首爾東國大學(Dongguk University)教授高有煥(Koh Yu-hwan)告訴法新社,北韓本週試射已釋出「明確訊息」,亦即在沒發展出射程可達美國的核子飛彈前,平壤當局不會重返談判桌。
他指出,平壤認為一旦握有這項利器,「將讓北韓在任何談判占上風」。

3年3千萬 花蓮文化局要重現布農族人舊社地景

2017-08-31 16:33聯合報 記者王燕華
花蓮縣卓溪鄉拉庫拉溪流域百年前曾有12個布農族舊社,日據時期族人被迫遷下山,舊社群落隨之荒蕪。花蓮文化局爭取到3千多萬元,將分3年在八通關越嶺古道沿線的佳心舊社重建地景,包括傳統家屋、小米耕地、部落道路等都希望重現世人眼前,傳承布農老祖宗的生活智慧,也回復布農族人的歷史記憶。
「拉庫拉庫溪流域布農族舊社溯源與重塑計畫」分成兩個子計畫,其中「布農族傳統營建技術暨佳心舊社地景修復試作計畫」委託台東大學南島文化中心辦理,今天在卓溪鄉公所辦說明會。
文化局表示,拉庫拉庫溪流域百年前曾是東部布農族人狩獵游耕的祖居地,400餘平方公里的流域內,有大分、馬西桑、太魯納斯等12個社。日據時期的1934年至1936年間,布農族人被迫遷到海岸山脈西側,舊社頹圮。
經向文化部爭取3200萬元經費,文化局辦理「再造歷史現場專案」3年期計畫,以布農族人為主體,加入人類學、考古學、建築學等專業領域學者,進行流域內舊社群系統性調查與佳心舊社地景修復工作。
根據文史資料,佳心舊社當年有約20間布農石板家屋,如今已遷居卓溪鄉卓清村,由於時間久遠,仍存留家屋記憶的耆老不多,這次專案預計先辦理傳統營建技術傳習工作坊,再搭配人類學田野方法,以文獻回顧、口述歷史訪談、實地踏查以及建置GIS地理資訊系統等研究方式,待課程結束後,著手修復舊社地景。
文化局表示,修復內容包括石板家屋、倉庫、部落道路、小米耕地等。文化局長陳淑美期許舊社調查成果能協助建立東部布農族人的歷史文化論述,傳承百年前布農先人智慧。
花蓮拉庫拉庫溪流域曾有12個布農族舊社,至今仍留有舊社遺址。圖/趙聰義提供
花蓮拉庫拉庫溪流域曾有12個布農族舊社,至今仍留有舊社遺址。圖/趙聰義提供
花蓮縣文化局擬3年計畫要重現佳心舊社地景,今天在卓溪鄉公所辦說明會。圖/卓溪鄉公...
花蓮縣文化局擬3年計畫要重現佳心舊社地景,今天在卓溪鄉公所辦說明會。圖/卓溪鄉公所提供
花蓮拉庫拉庫溪流域曾有12個布農族舊社,縣府文化局擬訂3年計畫,重現當年佳心舊社...
花蓮拉庫拉庫溪流域曾有12個布農族舊社,縣府文化局擬訂3年計畫,重現當年佳心舊社地景。圖/趙聰義提供
花蓮拉庫拉庫溪流域曾有12個布農族舊社,至今仍留有舊社家屋遺址。圖/趙聰義提供
花蓮拉庫拉庫溪流域曾有12個布農族舊社,至今仍留有舊社家屋遺址。圖/趙聰義提供

普高二第三冊東南亞補充資料~集體勞動,集體創作:移工在台灣的文學社團活動

2017/08/31 12:29:37 聯合新聞網 國立臺灣文學館

作者/宋家瑜(國立臺灣文學館約聘人員)
多數台灣人對移工文學的認識,建立在「移民工文學獎」、「外勞詩文比賽」等民間與政府為移工舉辦的文學競賽,但無論是得獎作品的特色、還是每年大量來稿的現象,都只是移工在台灣的文學表現其中一個面向。事實上,東南亞移工在台灣已經進行長達近20年的文學結社活動,若要認識移工文學,從移工社群在台灣進行文學結社活動的特色看起,或許會有不同的想法。
移工在台成立的社團屬性非常多元,一人同時加入多個組織是常態,台灣常見的移工社團有中小型的宗教性社團、募款回鄉籌建孤兒院的同鄉會,這些團體除了讓移工在異鄉找到心靈慰藉、增進社會意識,積極的社團參與也能讓他們在社群網絡裡尋找不一樣的社會位置。大型的移工文學社團多半為國際性的組織,更多的則是即興結社。但移工社團創立頻繁的現象也意味著長久維持的不易,許多組織發展幾年後皆面臨核心成員歸國而解散,或因幹部不斷更新導致團體始終在組織工作的過程。
目前確切得知台灣尚在運作的文學社團僅有菲律賓移工詩社SMI及印尼移工文學社團FLP、KPK,這三個社團因為是國際性組織,在許多國家設有分社,組織基礎穩固,也因為有系統的請國內作家學者授課,許多文學社團的成員除了在母國發表文學作品,也在移民工文學獎、外勞詩文比賽屢屢獲獎。

菲律賓詩社SMI(菲律賓國際詩人協會)

東南亞移工最早在台灣的文學活動可從1999年在台灣成立分社的菲籍移工詩社SMI(Samahang Makata International, Taiwan Chapter,菲律賓國際詩人協會)談起。SMI是國際性的詩社,因為菲律賓勞動人口外移的關係,在台灣、香港、新加坡、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黎巴嫩、美國、加拿大、希臘、以色列和巴基斯坦等國皆設有分會。
菲律賓國際詩人協會。
菲律賓國際詩人協會。

台灣分會會長Jun M. Sanchez原是桃園電子廠的廠工,SMI台灣分會創辦迄今已有550位會員分布全台,但其中有許多因周末仍須工作,只有約70位會員定期參加活動。社團創作的詩多以英語及菲律賓國語Tagalog語寫成,參加者每個月都要依據訂出的主題寫出詩作,成員詩作會定期在一些專屬於菲籍移工的期刊或雜誌上刊登。每個月的第三個主日彌撒後,一些活躍的社員會聚集在有小菲律賓之稱的「Chung Shan」台北市中山北路上,聖克里斯多福教堂旁邊的公園朗讀自己的詩作,討論協會當年度的重要活動或與同伴分享生活點滴。

印尼文學社團FLP(印尼筆社)

2007年台灣的印尼移工人數逐漸多於菲律賓移工,成為台灣最大的移工輸入國,2011年2月FLP(Forum Lingkar Pena,印尼筆社)台灣分社正式成立。FLP是1997年由印尼知名作家Helvy Tiana Rosa在雅加達成立的文學組織,成立至今已擁有超過兩萬名會員,除了開設線上寫作課程,亦常態性舉辦文學競賽、出版全球印尼寫作者的創作作品。
印尼筆社FLP的全稱為Forum Lingkar Pena。
印尼筆社FLP的全稱為Forum Lingkar Pena。

FLP全稱”Forum Lingkar Pena”的Forum在印尼文是「論壇」的意思,平時社員在FLP的facebook社團頁面互相閱讀和點評彼此作品是社團運作的常態,沒有租借實體場地上課或開會。這和菲律賓詩社SMI的活動模式有很大差異,因為SMI全稱” Samahang Makata International”的” Samahang”是Tagalog語「組織」的意思,活動方式還是偏向傳統集會結社的概念,每個月要集體聚會朗讀詩作。對照SMI在台北的菲律賓生活圈中山北路定點聚會的創作方式,FLP在城市裡沒有特定活動的空間,卻體現了當代移工社團盛行的空中社群(on air community)交流模式。
FLP台灣分社最初並非由印尼移工發起,是由印尼留學生與移工共同籌辦的,首屆會長為印尼留學生Tina Yanesh。2014年由印尼移工Justto Lasoo接任會長,Justto在台中從事焊接工作,也是在台印尼母語雜誌”IndosuarA”的記者。加入FLP台灣分社必須繳交自傳及入會費新台幣100元,社長會集結幾名組長收集閱讀資料,安排社員定期閱讀不同文體的作品,邀請印尼知名的作家在社團評比大家上傳的文章。核心幹部每個月會訂定不同主題讓成員寫作,質量好的作品會由社長推薦給印尼母語雜誌” IndosuarA”刊登,增加社員作品的曝光機會。
FLP台灣分社內部也會舉辦文學競賽,目前已經出版三本得獎作品集,2015年出版的” Aroma Rindu” 《想念的味道》為第三本作品集,收錄18名在台移工的小說創作。不少文章產量高的成員,會選擇自費出版自己的作品。自費出版的普及是印尼文學場域特殊的現象,通常這些作品會透過社群或線上方式販售。曾獲第一、二屆移民工文學獎的社員Erin Cipta便將得獎作品與其他創作收錄在自己的小說集,書名和書封的靈感源自她在第一屆移民工文學獎獲獎的小說〈業豐與Carlos的故事〉。
左為FLP第三本得獎作品集《想念的味道》,Forum Lingkar Pena ...
左為FLP第三本得獎作品集《想念的味道》,Forum Lingkar Pena Taiwan出版。右為FLP社員Erin Cipta自費出版的小說集,Erin Cipta出版。

印尼文學社團KPK(作家創作社群)

KPK是印尼文學社團「作家創作社群」的簡稱。
KPK是印尼文學社團「作家創作社群」的簡稱。

另一個在台發展時間較短的印尼寫作社團為KPK(Komunitas Penulis Kreatif,作家創作社群)。KPK總部在印尼萬隆,台灣分社於2015年5月在台中公園舉辦成立大會,是繼香港、日本、馬來西亞、南韓之後成立的海外分社,現任社長Tari Shasa平時在彰化從事看護工作,也是在台印尼母語雜誌”TIMedia”的記者,曾獲得第三屆移民工文學獎優勝。
台灣分社一開始只有四名社員,她們透過facebook號召其他印尼移工加入,成員滿30人後開始和KPK萬隆總部申請線上課程的事宜,並且邀請出版詩集的作家教導社員創作。社長Tari在2015年和其他兩位移工朋友自費出版一本在印尼移工圈子很受歡迎的散文遊記”Babu Traveler”,Babu是印尼文女傭的意思,書名直譯為《女傭旅行者》,顧名思義就是由三位在台灣工作的印尼「女傭」,紀錄她們走訪台灣各地旅行的經驗,帶領讀者透過「女傭的視角」認識台灣之美。
在移工圈很受歡迎的《女傭旅行者》,內容圖文並茂,介紹台北五分埔和牛肉麵。Tari...
在移工圈很受歡迎的《女傭旅行者》,內容圖文並茂,介紹台北五分埔和牛肉麵。Tari Shasa、Jassy Ae、Janita Chandra出版。

印尼閱讀推廣組織TBM(社區圖書館)

印尼閱讀推廣組織TBM照字面直譯,為「社區圖書館」的意思。
印尼閱讀推廣組織TBM照字面直譯,為「社區圖書館」的意思。

較特別的例子是印尼閱讀推廣組織「TBM Rumah Ilmu Taiwan」(知識之家),TBM是印尼文Taman Bacaan Masyarakat縮寫,直譯為「社區圖書館」。TBM是來自雅加達的移工進修學校BHAKTI JAYA INDONESIA(CLC)底下的計畫之一,2013年開始在基隆設置第一個行動書櫃,雖然沒有像一般文學社團有定期發表作品和安排寫作課程的活動,但每週日會在台灣各地擺設行動書攤,提供移工閱讀母語的空間。
TBM也會為團體裡的移工學生出版個人故事的合集,鼓勵印尼移工記錄在台灣工作的生命經驗,2016年出版” Seribu impian di Formosa”《福爾摩沙一千個願望》和” Goresan Pena Formosa”《用筆刻劃福爾摩沙》兩本故事合集,書封分別為101大樓和龍虎塔,都是移工印象深刻的台灣地標。對於想嘗試創作的移工而言,TBM是另一個可以接觸文學的環境。
TBM學生故事合集,左為《福爾摩沙一千個願望》,右為《用筆刻劃福爾摩沙》。TBM...
TBM學生故事合集,左為《福爾摩沙一千個願望》,右為《用筆刻劃福爾摩沙》。TBM Rumah Ilmu Taiwan出版。

在公共空間擺設書攤的TBM也是與台灣民眾最接近的文學團體,台中的TBM設在火車站前的東協廣場和「1095文史工作室」合作提供書籍;台南的TBM設在台南公園,每月第二個禮拜日和「Nan-Nan南南」一同擺設書攤。分布全台的TBM,讓北、中、南的印尼移工都有機會讀到母語書籍,也讓更多台灣人認識移工文學。下次若週末走訪火車站周圍的公共空間,不妨留意看看是否有擺滿東南亞書籍的攤位、以及專心閱讀的移工,主動試著和移工朋友聊聊台灣、聊聊文學,相信會有很特別的收穫。
每週日下午,台南TBM會和「Nan-Nan南南」一同在台南公園擺書攤。 粘力元
每週日下午,台南TBM會和「Nan-Nan南南」一同在台南公園擺書攤。 粘力元

南亞也鬧洪災 今夏逾1200死

孟加拉、印度、尼泊爾 受災人口4100萬

〔編譯周虹汶/綜合報導〕今年夏天的雨季在南亞地區已經造成超過一千兩百人死亡,但當地廿九日又見季節性降雨超量引發的洪災,大水未退加上搜救資源有限,罹難者數目恐持續增加。
  • 印度人口最多的孟買市,廿九日降下驚人豪雨,全市瞬間變成水鄉澤國,導致不少通勤者只能涉水返家。包括鐵路交通在內的孟買大眾運輸三十日仍無法完全恢復正常。  (路透)
    印度人口最多的孟買市,廿九日降下驚人豪雨,全市瞬間變成水鄉澤國,導致不少通勤者只能涉水返家。包括鐵路交通在內的孟買大眾運輸三十日仍無法完全恢復正常。 (路透)
南亞屬典型熱帶季風氣候,雨量集中於六至九月雨季降下,以致水旱災頻仍。但今年洪災特別嚴重,加上後續引發的山崩,孟加拉、印度和尼泊爾受創尤深,根據聯合國估計,至少有四千一百萬人受到直接影響。
印度洪災主要發生在東半部面孟加拉灣的阿薩姆邦、比哈邦、奧里薩邦、西孟加拉邦等地區。不過,位於印度西海岸、人口逾兩千萬,居全球第五的印度金融重鎮孟買市,廿九日也下了一整天豪雨,水深及腰,車子全泡在水裡,讓當地人二○○五年七月廿六日眼見單日降雨量高達九四四毫米奪走逾千條性命的水患夢魘重現;雨勢雖在卅日趨緩,但交通依舊一團亂,不得不停班停課。目前已知至少六人不幸罹難。
國際人道組織「紅十字會與紅新月會國際聯合會」(IFRC)在尼泊爾首都加德滿都也見到當地「多年來最嚴重的洪災」:成千上萬屋舍被毀,上百人遭大水無情捲走;搜救人員因此出動大象,讓牠們蹚入打旋的水流,並用竹子、蕉葉編船筏救人。不過,至今仍有許多人下落不明,部分家庭深覺無望,還沒見屍就已幫失蹤的親人辦了喪禮。
地勢低窪的孟加拉在今年雨季則有三分之一土地淹水,IFRC聲稱當地一.六五億人有超過八百萬受到影響,罹難者至少一四○人,受損或全毀房屋則有將近七十萬幢,災情嚴重程度為四十年來之最。2017-08-31

這地方真實存在! 沙漠蒸發池美得令人屏息


美國科羅拉多高原上竟有23個顏色繽紛的太陽能蒸發池。(擷取自NASA)
2017-08-17 11:18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美國太空總署(NASA)近日公布一張照片,這是從國際太空站拍得,美國猶他州摩押市(City of Moab)的空拍照,其中以23個呈梯田狀排列、色彩繽紛的太陽能蒸發池最為吸睛。
  • 當地屬高原型沙漠氣候,僅在科羅拉多河谷處長有豐富的綠色植被。(擷取自NASA)
    當地屬高原型沙漠氣候,僅在科羅拉多河谷處長有豐富的綠色植被。(擷取自NASA)
NASA指出,拍照地點位於科羅拉多高原,鄰近鹽湖城與丹佛兩大城市。照片看上去雖然荒蕪,但這片土地卻富含礦物質。因此,人們在這裡建立蒸發池,透過天然的太陽能將水分蒸發,藉此取得溶於水中的鉀鹽,後者是農業中常見的肥料之一。
這23個相鄰的蒸發池總占地400英畝,每個小池顏色各異,這是由於人們在池中添加用以增快吸熱速度的藍色染料,在蒸發過程各階段所顯現的顏色均不相同導致。其中深色的池子水位較高,顏色越淺代表已析出越多鹽分,而淺棕色的池子則幾乎完全乾燥,僅留下最終產物-鉀鹽結晶待採收。
除蒸發池外,該張照片也顯示了高原型沙漠的景色,科羅拉多高原平均海拔為1200米,其中切割高原的科羅拉多河卻沖刷出深邃的峽谷,河岸附近顏色較深處布滿豐富的綠色植被,在棕褐色的大地上畫出一條綠線,也孕育了無數生機。

普高二第三冊東南亞補充資料~砂石網羅:與天爭地,新加坡填海造陸的內幕

砂石網羅:與天爭地,新加坡填海造陸的內幕

2017/08/04 萬宗綸

擴大領土的必要性,很少會受到新加坡人民的質疑,譬如擁有享譽國際的濱海灣金沙酒店無...
擴大領土的必要性,很少會受到新加坡人民的質疑,譬如擁有享譽國際的濱海灣金沙酒店無邊際游泳池,也是坐落在填海造陸的土地上。 圖/Flickr@Brian Jeffery Beggerly

在一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小蝦的世界,新加坡一定要成為一隻『有毒的蝦』。
——李光耀,新加坡開國總理
新加坡,世界上填海造陸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多達22%的國土透過填海而成,現在面臨柬埔寨政府宣布停止販售砂石;這個一向以注重生態保育之「花園城市」自居的城市國家,遭指控間接導致鄰近國家的環境惡化。
自從1965年獨立建國以來,新加坡政府就非常意識到國土狹小(581.5平方公里)這件事,也不斷向人民提醒新加坡的迷你有多麼不利於這個國家的競爭與發展,透過如此憂患意識的培養,星國政府將這樣的論述昇華到人民應當如何與政府「共體時艱」,乃至於合理化限縮集會自由云云。

新加坡,世界上填海造陸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多達22%的國土透過填海而成。 圖/路...
新加坡,世界上填海造陸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多達22%的國土透過填海而成。 圖/路透社

擴大領土的必要性,很少會受到新加坡人民的質疑,舉例來說,樟宜機場本身就是建設在造陸之上,用於機場的造陸砂土耗費新台幣475億元。金沙酒店與大榴槤濱海藝術中心周遭的區域,也都是填海而成。
新加坡的土地計畫以半個世紀為期來策畫,每十年會進行一次檢討。在2030年以前,星國政府預計讓新加坡的國土大小提高到300平方英里(777平方公里),截至2016年的最新統計,目前星國的面積為719.2平方公里,換言之,在接下來的十三年間,新加坡將會創造出五分之一個台北市的面積。
臺灣旅客常到牛車水的麥士威美食中心造訪知名的天天海南雞飯,隔了一條小巷,就是鮮少人會發現的城市規劃展覽館(Singapore City Gallery);這個免費參觀的博物館,向來自全世界的旅客展示新加坡的野心,整個主題以「small island」(小島)與「big plans」(大計畫)貫穿。其中很大一部分的展區裡頭,規劃此館的都市重建局不避諱地展示星國預計如何「填海造陸」。

新加坡是世界上填海造陸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多達22%的國土透過填海而成。圖為建設...
新加坡是世界上填海造陸比例最高的國家之一,多達22%的國土透過填海而成。圖為建設中的濱海灣花園。 圖/美聯社


與海爭地的濱海灣花園,已成為新加坡「永續發展」的品牌象徵;但這樣的發展,竟建設在...
與海爭地的濱海灣花園,已成為新加坡「永續發展」的品牌象徵;但這樣的發展,竟建設在鄰國的環境破壞,這真的「永續」嗎? 圖/美聯社

▌無限的夢,有限的砂

根據學者估計,填海一平方公里,需要7000萬噸的砂石,相當於4.5座台北101的體積。新加坡填海造陸計畫使用的土方,有來自於自身的礦場與海床者,或者挖掘隧道後生產的砂石,但這蕞爾小島的土方終究無法滿足自身需求,於是,重度仰賴鄰國砂石的新加坡,成為世界最大的砂石進口國之一。
由於從鄰國購買能節省運輸成本,馬來西亞與印尼曾是新加坡重要的砂石供應國,不過,隨著新加坡長得愈來愈大,這兩國開始擔憂:有朝一日,新加坡的土地會非常貼近馬屬與印屬島嶼。
同時,也因為馬印兩國開始進入大興土木的建設階段,砂石內需增加,於是在1997年,馬來西亞禁止了兩國間的砂石交易。數年後,先有馬來文媒體砲轟輸砂予新加坡是「出賣國家」,又有馬國英文媒體質疑,新加坡的填海造陸計畫將威脅到柔佛的經濟成長,壓根就是在破壞「廖內-新加坡-柔佛」三角的經濟夥伴關係。
隨後在2003年,馬來西亞針對星國政府在大士(Tuas)與離島德光島(Pulau Tekong)的填海造陸,一狀告上國際法庭,控告新加坡侵犯領土及破壞柔佛海峽的海洋環境,造成柔佛漁民漁獲量減少、馬屬船隻損壞等罪狀;兩國先後舉行多次雙邊協商,並在2005年達成和解。
同屬「廖內-新加坡-柔佛」三角關係的一員,另一個砂石供應的國家印尼,在馬來西亞中止輸出砂石後,佔了新加坡90%的砂石需求,但隨後也在2003年禁止沿海砂石輸出,並授權其海軍砲擊廖內群島至新加坡水道上的走私船;接著在2007年,印尼停止一切類型的砂石出口。
從歷史上來看,新加坡與兩個穆斯林鄰居的關係一直不大好,小區域內砂石來源斷絕後,星國政府可能也不感到意外,所以轉而將目光放到更大的區域,如中南半島的柬埔寨、越南與緬甸等地。儘管必須支付更多的運輸成本,但星國沒有放棄變大,向更遠的國家進口砂石。

馬來西亞與印尼曾是新加坡重要的砂石供應國,不過,隨著新加坡長得愈來愈大,這兩國開...
馬來西亞與印尼曾是新加坡重要的砂石供應國,不過,隨著新加坡長得愈來愈大,這兩國開始擔憂:有朝一日,新加坡的土地會非常貼近馬屬與印屬島嶼。圖為為新加坡採運砂石的印尼民丹島。 圖/路透社


填海一平方公里,需要7000萬噸的砂石,相當於4.5座台北101的體積。 圖/法...
填海一平方公里,需要7000萬噸的砂石,相當於4.5座台北101的體積。 圖/法新社


馬來西亞針對星國政府在大士(Tuas)的填海造陸,一狀告上國際法庭,控告新加坡侵...
馬來西亞針對星國政府在大士(Tuas)的填海造陸,一狀告上國際法庭,控告新加坡侵犯領土及破壞柔佛海峽的海洋環境。 圖/路透社

▌越南砂,消失的龍蝦

首先是越南。越南政府自2009年因為環團的抗議而一度停止抽砂,2013年卻又鬆綁規定,授權十家特定廠商在特定條件下輸出「鹽砂」(saline sand),但光是今年一至二月,就有多達四十艘船隻運送砂石至新加坡的德光島(新加坡的阿兵哥新訓地點)與機場附近的樟宜村,砂石總量高達90萬餘噸。
今年三月,越南《青年日報》(TUOI TRE NEWS)的兩名記者,揭露了這場新越砂石運輸背後的弊端。根據〈追蹤越南輸往新加坡的砂〉專題報導指出,過去十年,作為一個需要資金的發展中國家,越南在未經縝密規劃的情形下,出口高達6700萬噸的砂石;2009年,越南政府貌似開始進行管制,但2013年後,獲得許可的輸砂廠商卻並未自己抽砂,而是將許可權以各種形式「販售」給其他公司,於中間賺取利潤。
龐大的抽砂產業主要集中在越南中南部。在這利益可觀的體系下,受苦的往往是當地居民,舉例而言,文峰灣(Van Phong Bay)一項已出口700萬立方公尺砂石的抽砂計畫,在2016年因為居民激烈抗爭而停擺,許多仰賴捕撈龍蝦維生的越南漁民,因為抽砂導致的水質惡化,面臨捕不到龍蝦的困境,甚至部分民宅因為抽砂造成海岸倒退,而面臨崩塌的危機。

不良企業不顧生態私自抽砂導致水質惡化,許多越南漁民因而面臨捕不到龍蝦的困境。 圖...
不良企業不顧生態私自抽砂導致水質惡化,許多越南漁民因而面臨捕不到龍蝦的困境。 圖/路透社

這兩名《青年日報》的記者,喬裝成觀光客,透過偷窺的方式,確認那些他們在越南目擊的輸砂船,再次在新加坡工程基地現蹤。
而最詭異的是,砂石的單位出售價格跟合約上所載明的落差,舉例來說,針對兩艘出口砂石往新加坡的船隻,為了逃稅,德龍進出口公司(Duc Long Co)跟海關申報的價格是每立方公尺1.3美元,但合約上寫的交易價卻是4.6美元,面對記者的登門拜訪,這家貿易公司的負責人只承認合約價確實為4.6美元,但拒絕評論有關於價差的任何提問。
當新加坡網路媒體Mother Ship拿著這則越南媒體的專題,詢問新加坡國家發展部的發言人時,得到的回應僅是,「我國政府嚴格控管,以確定合約簽署方提供給新加坡的砂石,符合所有來源國的規範。」

我國政府嚴格控管,以確定合約簽署方提供給新加坡的砂石,符合所有來源國的規範。」 ...
我國政府嚴格控管,以確定合約簽署方提供給新加坡的砂石,符合所有來源國的規範。」 圖/路透社

▌柬埔寨砂,貪腐

隨著馬印越三國都在砂石出口上祭出程度不一的限制,柬埔寨漸漸成為新加坡的砂石主要進口國之一。不過,2009年,柬埔寨總理洪森因為「不想成為柬埔寨環境惡化的歷史罪人」,因而祭出砂石出口禁令,卻耐人尋味地留下了一個例外——「阻擋水路的砂石可以開採」。
這不免讓大眾質疑,家族企業跨足砂石開採業的洪森,是否能夠拋開自己的裙帶利益,真心為了環境保護說話?例如洪森姪女的公司,在湄公河長達四公里河畔享有抽砂權,對此洪森卻表示:那是為了解除湄公河岸土石鬆動的問題,並且要促進航運。
為了揭開砂石業的弊端,柬埔寨的環保團體《Mother Nature》雇用了一間新加坡律師事務所,協助調查兩國砂石運輸的非法開採機密,並準備以蒐證來的資料,向新加坡政府提告。《Mother Nature》創辦人Alex Gonzalez-Davidson不諱言,他們最終就是要讓新加坡政府覺得從柬埔寨進口砂石會「惹得一身腥」,進而停止從柬國購買砂石。
根據聯合國與新加坡的統計資料指出,2007至2015年間,新加坡一共從柬埔寨進口了7億5200萬美元、7200萬噸的砂石,然而柬埔寨官方登記的,卻只有550萬美元、280萬噸,這表示有超過7億4000萬的價值人間蒸發。
面對《Mother Nature》的質疑,柬國政府將矛頭指向非法開採,撇清一切政府需要負擔的責任,聲稱毫不知情,且已經盡力清除國內一切非法開採活動,最後將球丟給了星國政府。

2007至2015年間,新加坡一共從柬埔寨進口了7億5200萬美元、7200萬噸...
2007至2015年間,新加坡一共從柬埔寨進口了7億5200萬美元、7200萬噸的砂石。 圖/美聯社

然而,柬埔寨人權中心的報告卻再度披露柬國政府玩弄兩面手法,一方面禁止砂石開採,一方面又持續販賣開採牌照給業者,隨後又對他們開罰。《Mother Nature》指出,光是2015年,柬國政府就透過這樣的手法,包含牌照費、罰款等等在內,賺進了770萬美元的收入。
與越南的情形相同,開採砂石對海洋環境造成的劫數,直接影響到柬埔寨當地人的生計。《Mother Nature》的年輕成員Thun Ratha將自己全身埋進沙子中,以行動藝術的方式,展示一般人的生活如何受到飛沙走石所掩沒,並同時質問不見的上億美元,到底去了哪裡?
面對質疑,柬國礦物能源部的發言人只說,每個國家與機構都有不同的規則、不同的資料紀錄方式,所以他無從得知,究竟是聯合國的登記系統有錯,還是新加坡或柬埔寨的紀錄有誤,礦物能源部不宜對有關事務進行評論。
新加坡國家發展部也再次跳針:「我國實行嚴格措施確保本地砂石供應商符合現有條例,供應商必須持有從獲准地區採砂石、遵守採購地環境保護法律,及擁有合法砂石出口准證等相關文件。」
《今日東協報》(ASEAN Today)採訪了一位西南方小島Koh Sralau島的漁民,他過去每天捕蟹可以賺進50元美金,但是自從砂石開採活動影響海洋生態後,魚蟹的捕獲量不斷下降,現在他每天賺不到10元美金。此外,《今日東協報》發現,水質汙染後造成的食安問題,讓鄰海居民的生活基本所需受到不小的影響,甚至能看見大規模的遷村。
Mother Nature放話,他們要新加坡政府了解到,新加坡做為區域的砂石進口中心,直接影響了柬埔寨人民的生活環境。不知是否害怕環保團體繼續追查,柬埔寨政府於2016年底先是暫停砂石開採活動,更在今年七月宣布基於環境保護原因,柬埔寨決定全面禁止出口砂石。

自從砂石開採活動影響海洋生態後,柬埔寨的魚蟹的捕獲量不斷下降。 圖/美聯社
自從砂石開採活動影響海洋生態後,柬埔寨的魚蟹的捕獲量不斷下降。 圖/美聯社

▌新加坡,區域的環境保育先鋒?

新加坡一向稱呼自己為東南亞區域的環境保育領導者,也在牽涉到自身環境的「跨國霧霾議題」上,不遺餘力地譴責鄰國焚林作為,不惜透過東協解決霧霾汙染,然而在砂石開採議題所牽扯的他國環境退化上,卻三緘其口。
裝做沒事的新加坡政府,將進出口活動推卸為為私人企業商業契約的責任,而政府只確認相關文件是否合法,卻忽略就算是私人企業的商業行為,最終砂石的去向,也是為了填出星國政府的新加坡夢。
譬如,在1997年就已經停止輸出砂石的馬來西亞,竟然到了2008年,在新加坡的官方統計中,都還出口了300萬的砂石給星國,星國政府卻不覺有異,只認為出口商提供的開採牌照真假與否屬於「他國內政」;2010年,更有34名馬來西亞公務員,因接受砂石走私業的賄賂與性招待而被逮捕,難道在跨國貿易中,新加坡作為知道買到「贓物」的買家,毫無一絲道德責任?
柬國停採砂石後,2016年12月,新加坡隨即宣布,對於德光島西北部的填海計畫,星國將前所未有地採用荷蘭「攔海拓地」(polder)的做法,原因不是星國終於「良心發現」,而是面對鄰國紛紛停止輸砂,新加坡必須想辦法減少仰賴外國自然資源;而「攔海拓地」透過築堤封閉一塊水域,慢慢將其水抽乾形成陸地,據信耗資較低、也有較低的環境成本。
柏林經濟法學院(Berl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Law)的學者Maria Franke,在她2014年的研究報告中抨擊,搾取自身砂石賣給新加坡的國家,舉凡印尼、柬埔寨或越南,都是這個區域中的開發中國家,然而這個輸砂的貿易過程,卻沒有讓這些國家變成更有發展,相反地,他們在許多方面承受諸多成本,結果卻是將新加坡送到更高的位置:
(新加坡)忽視(砂石)出口國的社會經濟成本,以便於自己有更進一步『廉價』的成長,在通往核心大國的梯子上,爬得更高。

在殘酷的競爭世界,新加坡一定要成為一隻『有毒的蝦』...嗎?。圖為新加坡南部的港...
在殘酷的競爭世界,新加坡一定要成為一隻『有毒的蝦』...嗎?。圖為新加坡南部的港口城市丹絨戎巴葛。 圖/路透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