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大學成立「台灣極地研究中心」 致力極區與永續科學研究

 2023-08-15

因應日益加劇的全球暖化、氣候變遷議題,中央大學在跨足北極圈三年研究之後,今年正式成立「台灣極地研究中心」(Taiwan Polar Institute),長期與國家海洋研究院及波蘭哥白尼大學合作,致力於極區暖化與永續科學議題研究,善盡台灣的國際社會責任。

中央大學「台灣極地研究中心」首任主任將由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倪春發教授擔任,他同時也是中央大學北極探索隊之總領隊,副主任是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錢樺教授,在挪威冷岸群的「台灣極地研究站」主任則由張文和專案助理教授負責。

台灣極地研究中心倪春發主任表示,台灣科學團隊前進北極,除科學的目標之外,設置研究中心,將有助各項整合性的研究,作為一個服務平台。台灣也將從以往資料的「接收者」轉換為資料的「提供者」,將蒐集第一手觀測的寶貴資料貢獻國際社會,在全球暖化、氣候變遷上爭取國際的發言權。

「地球是一個相當複雜的交互系統」錢樺副主任說,各種系統交互作用涵蓋了地球的各種層面,從太空、大氣、地質、水文、海洋、生物到人類活動,共同塑造了地球的動態環境。中央大學具有整合性的優勢,各個子系統均有完整的人才、設備和技術,可以了解交互作用之關係,對全球暖化更能縱觀全局,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錢樺教授進一步指出,這種交互作並非線性作用緩步發生,而是到達一個臨界點之後就開始全面崩壞,國際期刊《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最新研究指出,深海環流流動速度已漸趨緩,其中一部分的墨西哥灣流處於1600年來最弱狀態,且可能最快會在2025年瓦解,屆時恐怕會對全球氣候造成浩劫。

此外,隨著氣溫上升,極地地區的永凍層開始融化,導致被凍結的土壤變得更加活躍。這種融化可能釋放出囚禁在其中的微生物,包括可能令人聞之色變的病毒。倪春發主任說,台灣在這時跨足北極研究,是一個很好的時機點,極端天氣和病毒肆虐,讓身在亞熱帶的我們都深有所感,北極之探索研究,將有助於解開各種科學之謎。

這是一張圖片
波蘭籍的中央大學專案助理教授張文和將擔任在挪威冷岸群島的「台灣極地研究站」主任。照片張文和老師提供

這是一張圖片
中央大學張文和助理教授空拍的北極冰川消融情形。照片張文和老師提供

俄烏戰爭兩年半死傷100萬人 人口損失造成長期破壞性影響

  季晶晶/綜合外電

俄烏戰爭打了兩年半,死傷人數估計高達100萬人。俄羅斯烏克蘭在戰前就苦於人口萎縮問題,未來料將為此付出巨大代價。


俄烏都對傷亡人數保密,所以外界沒有確切數字。道瓊社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今年稍早,烏軍估計共8萬人喪生,40萬人受傷。西方情報單位則估計俄軍死亡人數近20萬,受傷40萬。


人口損失將對兩國造成破壞性的長期影響。人口數才俄羅斯四分之一不到的烏克蘭會更慘。


俄羅斯總統普亭早已宣稱,扭轉俄羅斯長期人口下降趨勢是當務之急;外界揣測普亭侵略烏克蘭的背後動機之一,是吸收其人口來壯大俄羅斯。克里姆林宮已在占領地展開俄化運動。在烏東皫頓巴斯,出售資產和其他交易現在都要求要有俄羅斯公民身份。


研究歐洲人口的政治學家Ivan Krastev說,戰前,普亭增加俄羅斯人口的單一最有效作法就是2014年併吞克里米亞,俄羅斯因此增加了240萬人。

但戰爭會改變人口結構並破壞勞動力。俄烏戰爭爆發後有60多萬俄羅斯人出境,主要是有能力移居海外的較年輕專業人士。

烏克蘭上次人口普查是2001年,那時有人口4,800萬。人口學家和政府官員估計,2022年初,包含克里米亞在內的被占領區,烏國戰前人口降至4,000萬。戰爭爆發後有600多萬人逃離烏克蘭。

Ptoukha人口研究所的研究員Oleksandr Gladun對烏克蘭戰前人口的估計是較高的4,200萬人,約2,900萬人住在政府控制的領土。

除軍人死亡外,烏克蘭出生率也創新低。今年上半年死亡人數是出生人數的三倍:政府公布這段期間約25萬人死亡,僅87,000人出生,新生兒比去年同期少9%。2021年同期間有超過13萬名的新生兒。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至今拒絕動員通常是戰鬥主力的18至25歲男性,據傳原因之一是這個年齡層多半尚未生育,如果新兵死亡或喪失工作能力,該國人口前景將更暗淡。烏軍平均年齡高於43歲。

今已發生超過25場火災!澳洲西部森林大火 數百消防員出動

  

數以百計消防員今天在澳洲西澳州首府伯斯附近與失控的森林大火搏鬥,當局敦促火場附近居民撤離。圖為去年12月22日,澳洲西澳州發生叢林大火,消防隊員正在撲滅悶燒的樹木。歐新社資料照

數以百計消防員今天在澳洲西澳州(Western Australia)首府伯斯(Perth)附近與失控的森林大火搏鬥,當局敦促火場附近居民撤離。


路透社報導,消防部門表示,這個幅員廣闊的州今天發生超過25場森林大火,伯斯以北約60公里的鄉村郡金金(Gingin)和附近的奇特林(Chittering),面臨大火快速蔓延的危險。


由於聖嬰現象,加上與颶風、乾旱、熱浪和野火等事件相關的事件,澳洲正處於高風險森林火災季節。

西澳州消防和緊急救援署(Department of Fire and Emergency Services)發言人表示,240名消防員正在撲滅大火,目前火災處於緊急級別,這是最高威脅級別。

西澳州消防和緊急救援署在官網表示:「如果道路暢通,請立即前往更安全的地方。」

昨天爆發的大火已燒毀了417公頃(1030 英畝)的森林。

澳洲天氣預報員今天發布熱浪警報,西澳州部分地區出現「極端火災危險」。

根據天氣預報數據,伯斯預計最高氣溫為攝氏35度,比該市1月份平均最高溫高出3度以上。

凱道抗爭2644天後,原住民族回家的路還有多遠?——巴奈.庫穗與《巴奈回家》

 2024/06/20

在總統府周邊紮營抗議將近八年的創作歌手巴奈與伴侶那布終於回家了。這2644個日子裡,他們讓許多人關注到原住民族傳統領域議題,讓「沒有人是局外人」進入公眾意識。隨著5/20新任總統賴清德上任,她對前總統蔡英文長達七年多的監督與抗議也結束了。投身抗議前線的生活中,巴奈仍持續唱歌、表演、做音樂,這些年,她獲得很多,也失去一些東西,那些她寫在新書《巴奈回家》裡的,都是希望大家不要忘記的事。

如果時光可以倒回,巴奈.庫穗(Panai Kusui)說,或許,她就不會參加七年前那場就職典禮演出與總統府音樂會了。

2016年,她在中華民國總統就職典禮暨慶祝大會上,以木吉他自彈自唱的形式,演唱文夏填詞的日曲翻唱台語老歌〈黃昏的故鄉〉,以及胡德夫的〈大武山美麗的媽媽〉。同年8月1日的原住民族日,時任總統蔡英文以元首身份代表中華民國政府向台灣原住民族道歉,並宣布設置總統府原住民族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委員會。

自16世紀起,台灣島便遭受不同外來政權的殖民統治,四百多年來,這是第一次有元首對原住民族公開道歉。

巴奈當然知道這是多麽歷史性的一刻,身為卑南族與阿美族混血的她很清楚原住民族文化在當代如何苟延殘喘,以及,一位原住民族的孩子,一生會承受多少社會大眾的誤解、忽視與歧視。

創作歌手巴奈.庫穗(Panai Kusui)。

她真的對蔡英文充滿期待,所以她去唱了就職典禮,甚至唱進總統府,成為「2016總統府音樂會」的演出嘉賓陣容,每次都是一人一吉他的acoustic,簡單卻真摯,也是多數歌迷最熟悉的巴奈——招牌的木吉他貼滿民運貼紙:反核、農漁永續、反美麗灣開發、圖博獨立雪獅旗⋯⋯歌手性格剛烈、直言不諱,渾厚歌聲卻又極致感性溫柔,她用自己最擅長也最喜歡的唱歌,祝福蔡英文上任。

音樂會那天,蔡英文親口對巴奈說:「你想見我,就隨時來見我。」這句話的意思是,接下來,關於原住民族轉型正義的事,歡迎隨時給予意見與回饋。

但這七年,她始終無法見到蔡英文本人。

沒有人是局外人

一切都從唱完總統府音樂會的三個月後說起。

2017年2月18日,中華民國原住民族委員會發布《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總統府官方新聞稿寫說:「初步估計將可以劃設80萬公頃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從0到80萬公頃,是原住民族土地邁出歷史正義與轉型正義的第一步。」

這是一道隸屬總統府的行政命令,無須國會檢驗。該命令發布不到一周,以巴奈、依斯坦達霍松安.那布(Istanda Husungan Nabu),以及前原民台台長馬躍.比吼(Mayaw Biho)等人為首的「原住民族轉型正義小教室」(以下簡稱原轉小教室)率先帶頭表達不滿,因為該內容與蔡英文向他們所承諾的方向不符,更違背2005年陳水扁政府時期制定的《原住民族基本法》——該法第4條明定:政府應依原住民族意願,保障原住民族之平等地位及自主發展,實行原住民族自治;其相關事項,另以法律定之。

原轉小教室成員們聚集在凱達格蘭大道的臺北賓館圍牆外,以「凱道部落」為名,進行定點抗議,巴奈率先公開抨擊政府背信與政策失格,要求撤回《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以及原民會主任委員夷將.拔路兒必須下台。他們以表演接力、講堂座談、藝術行為參與等溫和手段進行抗議與倡議,以「一起陪原住民族劃出回家的路」、「沒有人是局外人」作為抗議口號。

在結束「凱道部落」抗爭的520前夕,巴奈帶著新書《巴奈回家》與我們重回凱道,講述這七年多的故事。

凱達格蘭大道露宿700天後,原轉小教室被警察以暴力驅趕,被迫遷往二二八和平紀念公園一帶,安置三百多天後,其帳篷又被時任台北市長柯文哲視為違規物拆除,在沒有遮蔽物的狀態下,巴奈和那布仍堅守不離,期間多次罰緩,夫妻倆也都把當成公園露宿的「租金」算了。

巴奈說,權力者必須實踐自己的政治承諾,因為自己公開支持過蔡英文,便有責任監督由她領軍的政府、對她提出抗議,因此這場最終未獲政府接納與回應的抗爭,以新任總統賴清德520上任那天為終點。巴奈終於要回家了。

在這長達2644天的抗議行動裡,她始終維持著音樂人的身份與工作:2017至2018年抗議期間,露宿凱道的巴奈直接在午夜時分的街頭旁錄音製作EP《凱道上的稻穗》和《凱道巴奈流浪記》;2020年個人專輯《愛不到》獲得金音獎「評審團獎」時,她高呼鼓勵所有音樂人謹記能夠講真話的自由。

延伸閱讀:探戈與她的溫柔抵抗:專訪巴奈《愛,不到》

2023年,巴奈有感於台中一名原住民族國中生遭受霸凌所引發的跳樓自殺事件,找來巴大雄合作單曲〈你說你又沒有推他〉;去年年底推出與音樂鬼才柯智豪合作的台語專輯《夜婆Iā-Pô》,入圍本屆金曲獎「最佳年度專輯」、「最佳台語專輯」與「最佳台語女演唱人」三大提名。

集創作歌手、社運倡議者、母親等角色於一身,巴奈說:「我的確是一個複雜的女人。」假如真要寫自傳的話,她或許得花上好幾本的篇幅。

但她決定從原住民族身份開始講起。

《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2024,時報出版發行。

在結束凱道部落前夕,巴奈和共同作者徐璐以自傳形式寫下《巴奈回家:凱道.二二八公園的二六四四天》一書,書裡不僅記載著自己作為原住民族的自我認同過程,更重要的,便是紀錄這七年間關於原轉小教室抗爭的來龍去脈,縱使訴求未果,有很多事,她還是想讓下一代、下下一代看見。

原住民族為何需要轉型正義?

然而《巴奈回家》記載的何止七年,2644天所構成的光景,就是多數原住民族的生活縮影,社會總是如此對待他們,縱使整個時代正朝著值得肯定與認同的多元價值邁進,但原住民族議題依舊像被遺棄的孩子,乏人問津。

「一般人大多不會理解或明白,為什麼我們(原住民族)要抗議?」巴奈說道,「大家看到新聞大概都想說:『哇,政府對原住民族很好耶,80萬公頃的土地,好多喔。』你們在吵什麼?」

這即是問題所在,就學術界長期調查與研究,台灣原住民族歷史裡被侵佔的土地面積應為180萬公頃,剩下的100萬公頃呢?

所謂的原住民族傳統領域並非指「土地所有權」,在理想的架構裡,當現今固有的私有土地被劃入傳統領域時,原本的土地所有權並不會改變,只有當土地要進行商業性大規模開發時,例如興建遊樂區、大飯店或自然資源開採時,需要徵求部落的知情與同意,讓原住民族能夠在祖先居住過的山林聚落裡孕育文化,而小規模私人非營利的土地使用則不在此規範。

此舉乃是基於對歷史文化的尊重與保護,亦符合2007年《聯合國原住民族權利宣言》的目的——政府應當該與原住民族共同處理關於開發、地方分權與多元文化的問題與討論。

而這顯然不符合政府允諾原住民族的方向——甚至連導正到正確的道路都稱不上,似乎這片島嶼上所有關於轉型正義的事,都走向一個不盡理想的遺憾。

巴奈在路旁跳舞,與我們分享她刻在身體裡的部落舞樂。

照巴奈的說法,因為台灣原住民族就只佔總人口2%而已,投票怎麼投,最多也就2%,「沒有政黨會在意這2%的票。」何止政黨,就連媒體也是。

在民主社會裡,媒體所提出的報導與觀點能影響各種議題在公眾議程的重要性,提供人民未來投票的選擇依據,但對多數媒體而言,行車紀錄器新聞或許比原住民族議題來得重要。

「其實,會經過抗議帳篷前稍稍停下來的人、看看我們在做什麼的人,也就是2300萬人口裡面非常、非常、非常少數的人,我真的很感謝所有關注過我們在幹什麼的人。」

巴奈說她抗議不是為了社會溝通,因為社會溝通是政府要做的事。她想要讓大家知道,原住民族轉型正義並非在爭討代表金錢資產的土地所有權狀,因為根據《原住民族基本法》,政府已經返還原住民族的「諮商同意權」,但必須有實際的空間可以行使,而這些空間不分公私有,必須完整劃設,才能讓土地孕育出文化,而2017年頒布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卻無法達到這個目標。

「文化的美好是給世界的禮物,消失會很可惜。」巴奈說。

她今年55歲,人生裡從來沒吃過一餐小米,「我從小看的、吃的,都跟你們(漢人)一模一樣,原住民族的文化已經死掉了。」要讓文化復甦只有一個辦法,讓它回生生地回到原本存在的地方。這一點,是她從伴侶那布身上所看見的真理。

之所以弱勢,是有人造成的

出身布農族巴喜告部落的那布,自1990年代迄今便積極參與原住民族社運。2002年起,他每年都會花上一個多月的時間上山,徒步回到內本鹿的部落原址,進行文史調查與石板屋重建。這裡講的上山並非一般認知裡循著登山步道上山,而是重裝走過危崖峭壁、穿越深林的探索考察。

那布好想蓋回一棟自己的家。

提到伴侶那布,巴奈笑得像個孩子,她說,即便這麼多年過去,她到現在還是覺得身邊這位男人十分帥氣。

延伸閱讀:我們要回家了——當巴奈重返布農族傳統領域「內本鹿」

回家二字,對有家歸不得的人來說很難,但對無家之人更難。那布位於內本鹿的祖屋被燒過兩次,一次是1941年,當地布農族被日本政府驅趕並放火,燒光家屋跟農作,阻止原住民族回家。

第二次是國民政府來台,蔣介石將日本政府佔領的原住民族祖居土地以一紙「概不歸還」的行政命令,通通收為國有地,內本鹿被林務局規畫種植經濟作物苗圃,為了整地又再被燒毀一次。

這只是眾多傳統領域案例的冰山一角,但大抵來說,原住民族千百年來的居住地與家園,是這樣子突然變沒有的。

原住民族在這座島的深山林蔭中生活,與大自然找出一套和諧共存的法則與規矩,然而在被殖民政權趕下山後,祖靈宇宙的世界觀根本無法對應華人儒家規範,他們更無法將天生獲得與後天學習的技能應用在城市裡,原住民族無法站在既得利益者所設計的遊戲起跑點上,從而受迫變成邊緣弱勢,受人誤解、忽視與歧視,失去優勢與依歸,在一代又一代裡惡性循環。

所以對台灣原住民族來說,尋根的意義,就是回家——回到我們祖先本來住得好好,但卻被殖民者平白無故奪走的家園。

巴奈想起她第一次跟著那布上山回家,看著那布的表哥與其他布農族後裔,他們虔誠地、熟練地肢解一個野生動物,然後將食材變成美味的燻肉,整個過程是一項尊敬自然、重視平衡的文明表現,「那個畫面,那個過程,就是一個文化,多麽有生命力。」

「有人說批評我們只會找小英抗議,錯了,我們(原住民族)一直在街頭,以前國民黨政府時期就在了。」巴奈說道。

這樣的文化不會發生在柏油路上、不會出現在鋼筋水泥大樓裡、更不能坐在冷氣房裡高談闊論地假設、做決定。「你只要把我們的歷史空間還給我們就好了,沒有狩獵、採集的地方,死掉的文化怎麼活得回來?而不是砸錢搞什麼族語認證或基金會。」巴奈忿忿不平地說,總說要讓原住民族走向自治,但假如連文化發生的土地都沒有,是要怎麼治?

「有人說批評我們只會找小英抗議,錯了,我們(原住民族)一直在街頭,以前國民黨政府時期就在了。」巴奈回憶道,2011年,馬英九政府發布「愛台十二項建設」計畫,其中一項就是將花蓮縣光復鄉太巴塱部落的平地森林,交由台糖改建成「大農大富平地森林園區」,引起原住民族與社運人士群起抗議。

同樣的,這又是一樁違背《原住民族基本法》、不尊重歷史與土地的開發案例。

那一年,巴奈和那布也來到現場聲援。夫妻倆在抗議前一晚就抵達,與隊伍開會商議,包含布條內容,以及抗議的流程與手法,巴奈回憶道:「隔天,我們還搭台糖官方的接駁車去現場,我還故意抱了一把小吉他,搞得我們是要去現場玩的,沒有,我們是去罵馬英九的。」

歷史總是一再地重演,如今,結束抗議的巴奈,對未來僅有憂心而已,「我對未來並沒有什麼期待。」巴奈淡淡地說,「但就覺得⋯⋯下手輕一點吧, 不要那麼急,慢慢來嘛,我們人類一定得要這樣一直開發嗎?生活只能被資本主義綁架到這種程度嗎?」

飄零在外的七年裡,巴奈似乎更清楚地認知到,當前政治的遊戲規則離原住民族實在太遠了,以首都台北舉例,12個行政區,每一區都有好幾位代議士,但原住民族沒有以族為單位的代議士考量,這使得國會裡的原民聲音小到微不足道。

「我是Pinuyumayan(卑南族)混血,Pinuyumayan在地球上只有一萬多人耶,人那麼少,連選出一個代表都不允許,這要如何進到國家的政治核心裡和大家平起平坐?我們能不能選一個Pinuyumayan的酋長或代議士,讓他代表我們進到政治裡講事情。」

巴奈自嘲,這七年對自己來說像是場鍛鍊,她原是不善言談之人,如今談吐卻能如此義正詞嚴又清晰分明,一切由來於抗議期間,腦袋不得不一直思考著轉型正義的反射習慣。

「表達自我」是巴奈寫歌、唱歌的動機,她認為這股原動力來自對社會不公不義的抵抗,而創作者必須誠實地面對一切。

她是一步步慢慢變成今天的模樣。多年前,魔岩唱片創立者Landy(張培仁)的一句「你對原住民族現在的處境有什麼感覺?」令巴奈獲得啟示,那時她正接受蘭陵劇坊創始者卓明的表演訓練。透過身體開發與心靈的自我提問,原本只是單純熱愛唱歌的巴奈,突然有了創作的動機。

「我非常需要表達自我,只是唱歌是我的形式而已,因為我有太多話想講,就算沒有人要聽我唱歌、票賣不出去,我還是會自己往前走、做音樂。」

歌手,母親,原住民族

所以她始終認為創作最重要的是誠實,而在誠實之前,先要有為自己表達的意願。

巴奈在一個原住民族歧視性字眼被視為娛樂日常的年代裡長大,花了好多年才找到自己是誰,從「柯美黛」到「巴奈.庫穗」,那股創作的意願來自一種抵抗,抵抗那些社會的不公不義,「所以我不講假話,我會尊重所有人,但我不會管你是誰,我只跟你說實話。」

如此性格連對自己女兒也是如此。女兒出生那年,巴奈想為她寫首歌,寫了11年都還沒寫完。2011年3月福島核災事變,巴奈看到這則新聞,腦海裡的詞曲立刻有譜,最終完成〈沒關係〉:

My beautiful baby/山垮了/海灘被買賣了/從古老的以前來的風/被污染了/人的心也被污染了/被利益收買了/我怎麼能對你說/理所當然對你說/昧著良心對你說/沒關係

很多人問巴奈,這不是寫給孩子的歌嗎?何必這麼激烈,「我說,我就是要這麼激烈。這是一首會做惡夢的搖籃曲。我們創作、唱歌,就是要表達些什麼啊。」寫給孩子的搖籃曲,也是提醒大人,應該要盡全力給孩子一個安心長大的環境。

巴奈笑道,其實一首歌的時間真的很短,千言萬語怎麼可能用一首歌的時間唱完?她希望至少一次能說好一件事,倘若無法聚焦,她就會放在心裡收好,再想想。

巴奈與金獎製作人柯智豪(圖左)合作,耗時14年才釀成的台語專輯《夜婆Iā-Pô》足以在台灣民謠史添上一筆,專場將於6/21(周五)於Legacy舉行。(圖片/錦川音樂提供)

因此她寫歌如釀酒,用時間釀,磨了近十四年才完成的台語專輯《夜婆Iā-Pô》亦然,製作人柯智豪以巴奈的歌聲為繆思,2009年寫下專輯的第一首歌〈入漿〉(Lip-Tsiunn),最終寫完〈夜婆〉(Iā-Pô)已是2023年。這張專輯以柯智豪擅長的爵士風情為骨幹,融入民間音樂元素,每首歌的背景皆以台灣農村社會的風景、動植物命題,台語是巴奈第一個學會的語言,她也將台語視為母語,整張專輯以舊時代女性視角做出發,精心設計的編曲鋪陳包裹著巴奈歌聲,將人聲與樂器融為一體,為台灣民謠專輯樹立典範。

原住民族沒有文字,而是用行為、歌曲,以及對自然環境的認知與理解,去紀錄生命的形狀,巴奈永遠記得小時候部落祭典的樂舞時刻,這些樂舞看似簡單實則不容易,眾人牽手得牽緊,否則人群會斷,但又不能握痛人,然後要不斷地移動、起立、蹲下,並且記住順序與合聲聲部地歌唱⋯⋯每首歌舞都是為了向祖先報告近況,她好喜歡那種人與人之間緊密依存的安心感。

所以縱使對新政府不抱持任何期待,但巴奈越來越重視身邊的人,例如為她出書的作者與編輯、歷年與她在創作路相知相惜的音樂人,以及抗爭路上相挺過的夥伴與群眾,她會帶著這份情感繼續唱歌。

如她戴的那頂獵鴨帽,那是那布表哥的遺物,她承接了這項物件、別上花圈,戴著它繼續前進。

《巴奈回家》裡描寫好幾段了巴奈落淚的場景,她說自己愛哭,一點小事都能落淚,採訪過程裡,她回憶了很多過往的悲傷與感動,卻沒有哭,與她唱歌時的狀態如出一徹,淚水只在眼眶裡打轉,因為能流露出來的,只有歌聲與情感。在淚乾以前,她還有很多話想說,還有好多歌要唱。


守護最大單體岩石! 澳洲籲請Google刪除烏盧魯岩頂照片

澳洲巨岩烏盧魯(Uluru)又稱艾爾斯岩(Ayers Rock),自2019年10月27日起全面禁止遊客攀爬。(歐新社)

 2020/09/26 11:21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澳洲巨岩烏盧魯(Uluru)又稱艾爾斯岩(Ayers Rock),為當地原住民阿南古人(Anangu)的聖地,曾為澳洲必遊景點,但經阿南古人長期請求,澳洲政府在2017年頒布禁令,自2019年起正式禁止遊客攀爬。對此,有遊客想出用Google地圖「虛擬攀爬」妙招,而澳洲官方也正式提出請求,籲請Google將烏盧魯岩頂的照片自街景功能移除,該公司已同意要求並著手進行刪除作業。

根據《CNN》報導,Google Maps擁有幾張使用者上傳的烏盧魯岩頂照,其他人可以透過街景功能觀賞這些在禁令頒布以前拍攝的照片。

對此,阿南古人呼籲澳洲國家公園局(Parks Australia)能提供協助移除這些照片,以守護烏盧魯的神聖性,而負責管理澳洲自然資源的公園局也向Google提出移除照片的請求。

針對這項要求,Google回應強調,「我們十分理解烏盧魯卡塔丘塔國家公園(Uluru-Kata Tjuta National Park)對阿南古人的神聖性」,強調該公司「支持這項請求,同時正在著手進行刪除作業」,更強調「一收到公園局的請求,我們就刪除了這些使用者提供的照片」;但截自本稿出稿前,相關照片仍能在Google Maps上看到。

烏盧魯在1981年被聯合國列為為世界自然遺產,該岩高328公尺,為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岩石,每年約有30萬人次來訪,但大批遊客也帶來大量破壞,使將烏盧魯視為聖地的阿南古人心疼不已;應阿南古人長期請求,澳洲政府下令自2019年10月27日起全面禁止遊客攀爬,違者將處以630澳元(合約1萬3千元新台幣),同時可能面臨起訴。

紐西蘭Zespri挺過極端氣候 如何打造850億外銷傳奇?

 去年紐西蘭遭逢霜害、颶風、最熱的冬天等極端氣候,導致全球銷量僅1.33億箱,較前一年度下滑27%,短短一年,Zespri即宣示2025年可挑戰2.6億箱、營收858億台幣目標,這個全球農業界優等生,是怎麼克服天災挑戰?

 

51歲的安德烈與太太德蓮娜(Andre&Dalena Rochat),原本是建築師與空姐,為了追求更自然愜意的生活,從瑞士搬到紐西蘭,成為奇異果農夫已經16年了。他們說,去年是格外辛苦的一年。

他們找尋的美好日常,座落於紐西蘭北島豐盛灣地區的陶朗加,綿延數公里的海岸,是「全紐西蘭最美的海岸線」;這裡也是紐西蘭最大的出口港口。

距離陶朗加半小時車程的蒂普基小鎮,宜人氣候加上火山灰地質,擁有紐西蘭七成的奇異果產量,被譽為「世界奇異果之都」。

原以為走出新冠疫情陰霾,一切好轉。但厄運才來,2022年勞動力嚴重短缺。

去年紐西蘭遭逢霜害、颶風、最熱的冬天等極端氣候,在奇異果該開花時遇大雨,結果數不佳。結果全球銷量僅1.33億箱,較前一年度下滑27%,成為2014年遇到PSA細菌疾病後的新低。

 極端氣候下的即戰力

Zespri執行長馬蒂森(Dan Mathieson)指出,今年很樂觀,預計出口1.8億箱的奇異果。明年,應該可達成疫情前訂下的2025年2.6億箱、營收858億台幣目標。

總能克服各種天然災害、國際競爭的Zespri一直是全球農業界的傳奇。

以果農合作社之姿,銷售至50多個國家,「Zespri是國際第一家將農業當成工業經營(可大量複製)的品牌,」屬於教案級的商業案例,台灣經濟研究院副院長周霞麗表示肯定,「農民能在不同土壤、濕度的環境,種出品質一致的奇異果,很少見也很厲害。」

台灣大學管理學院產學發展副院長謝明慧長期研究Zespri,這家農民合作社厲害之處,在於監理、治理、管理三者兼顧;管理成長策略中,研發新品、供應鏈與市場拓銷等方向都有成績。

為什麼能在極端氣候下,快速復原?

研發新品種與病蟲害管理是Zespri最大的祕密武器。

在紐西蘭奇異果育種中心(Kiwifruit Breeding Centre)的實驗室,有100公頃的研究果園。

中心每年栽種3萬棵種苗,挑選符合消費者喜愛口感、有豐富營養、適合保存,且能長途運輸等條件的奇異果。平均每千棵種苗,僅留下2至3棵,可說是萬中選一。

例如極酸、辣味等不討喜滋味,就不會上市;尺寸如櫻桃大小的Kiwiberry,甜味細緻,卻因外皮嫩薄,易在運送時破皮,北半球市場較難買到。

紐西蘭-寶石紅-奇異果-Zespri紐西蘭寶石紅奇異果。(吳雨潔攝)

預測10年後氣候,栽種耐旱品種

再從育種、栽種、商品化前測試到商品優化,每個階段各經過5年時間。送到消費者手上,從測試到上市,研發過程至少20年。

上架後,市場決定一切。曾有偏甜的鮮甜綠果,即因喜歡綠果的消費者多半嗜酸,逐漸退場。

謝明慧注意到,過去,新品種的開發,從甜度、口感等消費者喜好,更多了因應氣候變遷的生長韌性等方向。

Zespri首席行銷、創新與永續發展長史天駿(Jiunn Shih) 透露,為了降低極端氣候的影響,他們現在研發的條件是根據10年後的氣候預測,那時可能更熱、更缺水,所以得培育更耐旱、更耐高溫的品種。

針對突然的急大雨,強化藤蔓健康強度,培養對抗豪雨水災、泡水後不易腐爛的韌性等。

Zespri過去在紐西蘭種植,但每年有半年的產季缺口,為了打造全年供應,合作社開始吸引義大利、日本、韓國等地農民加入種植。2025年紐西蘭之外的產地產量,將佔總體四分之一。 

但這難不倒Zespri,因為即使在紐西蘭,北島與南島的天氣也不同,種苗本來就不同。

由空姐變身果農的德蓮娜,分享Zespri重視數據的親身經驗。合作社會根據長期溫度、雨水觀測統計,建議不同的種植照顧方式;更重要是智慧化的田間管理,例如田間設置感測器,便知道什麼時候要澆灌多少水。

可否收成,需由專業的檢驗評估決定。採摘後的每顆奇異果,都接受實驗室的重量、硬度、色澤、甜度等多項指標評估,確認品質後,才送到包裝廠,由機器整理、自動分級、貼標。

數據種植,用工業方法做農業

準備發貨階段,透過貨櫃溫度調節,使奇異果進入休眠狀態。送往各國後,由當地市場的品管檢驗,才正式發售。無數次的確認,一切都以數據控管。

Zespri安排各地果農互相參訪、教學相長。德蓮娜舉例,果農間非常團結、不藏私,有果園的部份區域陽光不充裕,一位果農嘗試用鏡子反射陽光,發現效果不錯,便將此技巧傳授給韓國果農。

管控也包括病蟲害防治。周霞麗分析,奇異果藤蔓曾在十多年前遭遇PSA細菌疾病,導致產業受挫,那之後,Zespri建立了危機管理SOP,從訊息傳遞、風險評估到防範等機制,降低錯誤發生。

史天駿舉例,幾年前,義大利曾出現另一種藤蔓病害,導致花朵凋萎,研究發現是水量太多。去年紐西蘭遭遇颶風,部份地區淹水,Zespri便快速運用義大利經驗,調整種植細節,減少災損。

與全球接軌,打造零碳排奇異果

有了好產品,最後才是行銷。Zespri擅長凸顯產品特質,也能打破消費者慣性,創新各種食用奇異果的方法,譬如食用時機。

台灣人習慣晚餐後吃水果,Zespri全球產品行銷、創新與永續發展經理布拉奇福(Paul Blatchford)建議,在早餐時段補充足夠的膳食纖維,選擇有飽足感,可減少攝取高熱量食物,蘋果、柳橙不錯,但首選當然是營養密度高的奇異果。

不過,作為一個外銷型水果,Zespri王國最近也有新挑戰。

Zespri有43%的碳排放來自運輸,必須減少。去年發布創新資助計劃(ZAG),每年投入200萬美元的基金,邀請解決方案提供者和合作者,幫助奇異果減碳,譬如用永續燃料船運輸。

史天駿補充,為了達成2050年淨零目標,目前88%包裝已可回收、可重複使用或可堆肥。他們也在研發,如何在果園用更少的水?減少更多的包裝?繼續為減少碳排放努力。

紐西蘭奇異果育種中心-紐西蘭-奇異果-育種紐西蘭奇異果育種中心研發出各品種奇異果。(吳雨潔攝)

毛利諺語說,「我的力量不在個人,而是集體(My strength is not as an individual but as a collective.)。」這也是Zespri的經營目標。

從種植的果農、研發的科學家、檢驗的實驗室,到包裝、運輸與行銷等。鏈結周遭產業、整合上中下游打造的Zespri system,成為無法快速複製的商業模式。這個系統,即使面對天災,也一樣發揮韌性。

(責任編輯:宋玟蒨)


【燃燒的澳洲系列報導】煤礦的代價:澳洲長年出口化石燃料加速暖化

 2020-04-20 採訪報導陳寧陳慶鍾

2019年,澳洲人經過了一個痛苦又漫長的夏天。延燒五個月的森林野火,吞噬了上千萬公頃的森林,還有數千棟房屋。奪去三十多人的寶貴性命,十億隻野生動物也命喪火場。這場史無前例的大火,讓許多民眾意識到,氣候變遷不是預言,而是現在進行式。澳洲長年以來,靠著出口化石燃料賺取外匯的政策,引來質疑聲浪。

出口煤礦利益與勞工生計 讓能源轉型增加難度

位在雪梨北方,兩個小時車程的紐卡索爾市,有著全世界煤礦出口運量最大的港口。開車前往港區,沿途就能看到一座座堆積如山的黑煤,準備運往世界各地。每天,來自獵人谷地區的煤礦,經過數百公里的鐵路運輸,一路來到運煤碼頭。

根據統計,澳洲的再生能源比例,預計2020年底,可以達到23.5%,雖然國內對化石燃料的需求正在減少,但仍源源不絕向世界各地輸出。澳洲的煤礦出口量,位居世界第二,僅次於印尼。

儘管澳洲有越來越多民眾,呼籲政府應該停止採礦,來減緩氣候危機。但現實的是,能源轉型步伐較慢的國家,仍然高度依賴燃煤,作為重要的能源來源。對環保人士而言,期待的則是截然不同的路徑,他們呼籲,澳洲應該盡快終結煤礦產業,藉此促使各個燃料煤進口國,積極加速能源轉型。

這樣的訴求,也引發另一場辯論,煤礦業的產值占了澳洲GDP的3.5%,五萬多名勞工賴以為生。如果把礦場關了,失業礦工該怎麼辦?綠黨主張,能源轉型同時,政府應該透過擴大公共投資,協助礦業勞工從褐色產業,轉型到綠色產業。

德國已經在2018年,關閉國內最後一座黑煤礦場,並且宣布將在2038年全面淘汰燃煤發電廠。為了保障相關產業的勞工權益,德國政府編列四百億歐元預算,來協助勞工轉業。

儘管環保人士認為,德國經驗值得澳洲借鏡,一間來自印度的企業,阿達尼公司,卻正準備要在昆士蘭州內陸,開闢全澳洲規模最大的煤礦礦場,這項舉動,引發了全澳洲近年來規模最大的環保運動。

目前昆士蘭州的鮑恩盆地,已經有許多正在開採的煤礦礦場。阿達尼公司預計在更內陸的加利利盆地,開闢一處面積將近28,000公頃的礦區,在60年的開採期限內,開採23億噸煤礦,並建造一條200公里長的鐵路,將煤礦運往位在鮑恩鎮的港口。反對開採煤礦的抗爭者認為,運煤鐵路一旦建好,等於為加利利盆地地底的煤礦,打開封印,未來煤礦可以源源不絕送往碼頭,載往海外,有如將地球推上氣候變遷的失速列車。

澳洲大堡礁  陷入珊瑚白化危機

昆士蘭州東部沿岸的大堡礁,也可能成為阿達尼的受害者。綿延兩千多公里的大堡礁,是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總面積幾乎跟日本一樣大。每年吸引將近兩百萬人次遊客造訪,也為人們帶來豐富的漁業資源。然而,它不只受到頻繁往來的運煤船干擾,年年高升的碳排放,不斷暖化的氣候,也讓大堡礁陷入白化危機。

位在昆士蘭州的詹姆斯庫克大學ARC珊瑚礁卓越研究中心,是全世界最頂尖的珊瑚礁生態研究機構之一,中心主任泰瑞.休斯長期研究氣候變遷對珊瑚礁的影響,做為大堡礁的守門人之一,他一次又一次向世界發出警訊。

2016年,休斯教授的研究團隊,曾經搭乘小型飛機,從空中調查大堡礁,總飛行距離超過9,000公里,檢視超過900座珊瑚礁體,瞭解白化規模有多大。2020年3月,再度進行了大堡礁的空中調查。初步發現,今年發生白化的範圍,比起2016年、2017年,更往南延伸。

珊瑚體內住著許多共生藻,它們行光合作用,提供珊瑚養分,也讓珊瑚有著鮮豔的色彩。但是只要海水溫度異常,低於18度或高於30度,共生藻就會離開珊瑚,留下白色的骨骼。在2016到2017年,兩次的白化事件中,已經有一半的珊瑚死亡,休斯教授指出,繼續使用化石燃料,只會讓大堡礁的處境更加艱困,而且澳洲出口的煤礦,有很大一部分橫跨了大堡礁分布的區域。

畫面提供 Gergely Torda(ARC Centre of Excellence for Coral Reef Studies)


每個微小的抵抗,仍然有著聚沙成塔的可能。除了站上第一線,用肉身阻擋工程進行,澳洲各地反對阿達尼採礦的市民,也正在使用另一種方式,杯葛和阿達尼有合約關係的其他企業。

間接杯葛的手法,讓反阿達尼運動在澳洲各地遍地開花,也延燒到海外,例如為阿達尼運煤鐵路供應號誌系統的德國企業西門子,就成為抗爭目標之一。今年2月,多位環保人士特地遠赴德國,在西門子的年度股東大會上,極力呼籲西門子不要成為氣候變遷的推手。

在全球氣候運動的推波助瀾下,越來越多企業意識到,燃煤的代價,不如想像中便宜。台灣用於火力發電的煤,仍有一半來自澳洲,面對氣候變遷的威脅,台灣不該再置身事外。對化石燃料撤資的行動,也在台灣漸漸發酵,2019年,玉山銀行宣布,未來將不再投入燃煤電廠融資案,台灣大學也宣布將調整校務基金的運用,對高碳排產業撤資。煤已經不再是門好生意。

在機會之窗關閉前,該如何做出改變?這個問題的選擇權,不只掌握在澳洲人手中,也和每個仰賴化石燃料生活的人,息息相關。

近八成澳煤礦行業工作將在2050年前消失

 大紀元2023年10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天睿澳洲悉尼編譯報導)一份最新報告顯示,昆士蘭煤炭行業將成為全球受衝擊最嚴重的領域之一,僅次於中國山西和印尼的東加里曼丹。

美國全球能源監測機構(GEM)週二發布的報告稱,隨著煤炭資源逐漸枯竭,全球煤礦行業的大量工作會消失。

澳洲是全球領先的主要煤炭生產國之一,由於高度的機械化,直接在礦場工作的人僅有5.1萬。

澳洲礦場充分利用了無人機監測、無人駕駛卡車、輸送系統和自動化採煤機,這意味著在澳洲每生產一噸煤,只需要98名工人,而在中國需要404名,波蘭需要822名。

根據目前運營中的煤礦數據,預計到2035年,全球煤礦行業將有近50萬人失去工作;到2050年,全球近100萬與煤礦相關的工作將消失,其中包括澳洲煤礦行業四分之三的工作。

例如,新州獵人谷的亞瑟山煤礦(Mt Arthur)將在2030年關閉,這個礦場大約有2000名工人。

這些以煤炭經濟為支柱的社區需要制定過渡計劃。雖然大多數預測表明過渡到可再生能源將創造出更多職位,但這些工作可能不會出現在同一社區,並且可能需要廣泛的再培訓。

責任編輯:宗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