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抗乾旱、氣候變遷 非洲「猴麵包樹」成全球新興超級食物

 《小王子》故事中,星球上巨大的「猴麵包樹」生長速度驚人,必須每天清理新長出的樹苗。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抗旱的猴麵包樹產品在全球市場的需求日益增長,研究發現其果實還具有多種健康益處。猴麵包樹生長在非洲大陸,也為當地人提供賺錢的來源,不過採摘果實的人們表示,他們賺的錢不足以維持生計。

法國經典名著《小王子》故事中,巨大的「猴麵包樹」生長速度驚人,若不每天清理樹苗就會撐爆整個星球。不過現實生活中的猴麵包樹,由於具備抗旱的生長特性,在氣候變遷引發的乾旱導致許多主要農作物死亡後,其產品已經成為新興的超級食物,在全球市場的需求日益增長。

猴麵包樹又稱猢猻木,原本生長在非洲大陸,即使在乾旱或火災等惡劣環境也能生存,因其強韌生命力而被稱為「生命之樹」,主要分布於南非、肯亞、蘇丹等地。

專門研究非洲食物和藥用植物的民族植物學家Gus Le Breton表示,猴麵包樹果實在非洲已經有數千年的食用歷史,發展為全球貿易中的超級食物並非偶然。

美聯社指出,研究表明猴麵包樹果實具有多種健康益處,既是抗氧化劑,又是維生素C及鋅、鉀、鎂等必需礦物質的來源。

美國於2009年宣布,將猴麵包樹粉列為作為食品和飲料的合法成分,至於歐盟則是在前1年即已宣布合法。有植物學者為了讓外國人接受這種酸澀的味道,也開始於西方和亞洲國家進行推廣。


如今,中國、美國和歐洲成為猴麵包樹粉的最大市場。荷蘭政府的進口促進中心預估,2027年全球市場規模可能達到100億美元。

另外像是可口可樂和百事可樂等跨國食品公司,也已經開設使用猴麵包樹成分的產品線,在歐洲被用於調味飲料、穀物、優格等物品。

不過雖然猴麵包樹貿易在全球逐漸興起,但在種植猴麵包樹的非洲辛巴威,卻無法幫助當地民眾改善經濟狀況,根據美聯社報導,採摘果實的工人賺的錢仍不足以維持生計。

辛巴威的經濟學家Prosper Chitambara認為,由於採摘果實的工人中有部分是兒童,缺乏談判能力,因此這種困難的局面可能會持續。

辛巴威政府出口機構Zimtrade表示,對於猴麵包樹採摘者獲得低廉報酬表示遺憾,目前正在考慮與農村婦女合作建立加工廠。

美眾院通過維吾爾及西藏政策法案 籲中國停止鎮壓少數民族

 2024/2/16

(中央社記者江今葉華盛頓15日專電)美國聯邦眾議院今天通過「維吾爾政策法案」,並通過修訂「西藏政策法案」。前者要求行政部門增設維吾爾事務特別協調員,以保護維吾爾文化與語言,後者指出美國政策是西藏法律地位未定。

眾院今天以414票贊成、6票反對,壓倒性通過「維吾爾政策法案」(Uyghur Policy Act)。

法案授權國務院任命一位維吾爾事務特別協調員(Uyghur Issues Special Coordinator)向代表中國維吾爾族與其他受迫害少數民族成員的人權倡議者提供資金。國務院也應確保外交人員能接受維吾爾語培訓,並確保向駐北京大使館與領事使團派遣一名維吾爾語外交人員。

法案也呼籲中國政府承認並努力確保維護新疆維吾爾與其他少數民族的獨特文化、宗教和語言,並停止在新疆各地針對和平表達其民族、文化、政治或宗教認同者的鎮壓、監禁與拘留。

法案提案人、眾院外委會印太小組主席金映玉(Young Kim)透過新聞稿表示,維吾爾族與其他少數民族僅因為他們的身分,在中國共產黨領導的集中營中一再遭到壓制、拘留、監禁、酷刑與洗腦。美國必須透過言語與行動表明,反對維吾爾族種族滅絕與中共一再的虛假訊息、脅迫與虐待。

在通過「維吾爾政策法案」後,眾院隨後也以392票贊成、28票反對,通過「促進西藏與中國爭端解決法案」(Promoting a Resolution to the Tibet-China Dispute Act)。

這項對2002年「西藏政策法案」(The Tibetan Policy Act)的修正法案,將西藏定義為包括西藏自治區與青海、四川、甘肅與雲南省藏區。法案指出,美國政策為西藏與中國之間的衝突尚未解決,西藏法律地位仍有待依循國際法確定。

法案要求,美國西藏議題特別協調員辦公室的目標,應包括努力確保美國政府聲明與文件反駁中國政府與中共有關西藏的虛假訊息,包括有關西藏歷史與機構的虛假訊息,並授權該辦公室採取行動反擊。(編輯:馮昭)1130216

以軍突血洗黎巴嫩!CNN:以色列在玩「高風險遊戲」恐迎災難

 記者詹雅婷/綜合報導

以色列與黎巴嫩真主黨在過去這一年持續衝突,但近期一周大幅增加攻擊力道,部分消息稱,以色列正尋求「加劇衝突以求情勢降級」的手段迫使對手屈服以達成外交解決方案。CNN形容,以色列對黎巴嫩真主黨使出新戰略,正在玩一場高風險遊戲。

CNN報導,加劇衝突以求情勢降級(escalate to deescalate)是個非常危險且可能存在缺陷的口號,或許這是為了欺瞞美國盟友,讓美國相信外交解決管道仍是以色列的目標。

▲▼ 黎巴嫩真主黨的呼叫器(BB Call)集體爆炸。(圖/路透)

▲黎巴嫩真主黨呼叫器集體爆炸。(圖/路透)

如今以色列與真主黨之間的技術鴻溝已明顯揭露,歷經呼叫器(俗稱BB Call)、對講機爆炸事件,可見真主黨必須借助20年前的技術躲避以色列間諜軟體監控,以色列還具備滲透通訊設備供應鏈的能力,釀成大規模死傷。不只如此,真主黨在黎巴嫩南部的據點遭到多次空襲,指揮、控制、士氣、裝備遭重創破壞,然而在此之際,以色列地面部隊此時尚未出動。

所謂的降級在哪裡?CNN指出,以色列大概是希望真主黨受到如此嚴重損害之後,擔憂黎巴嫩平民還會遭受進一步傷害,決定同意撤至利塔尼河(Litani River)以北,進而讓以色列平民能夠重返以色列北部的家園。然而在歷經過去這一周的爆炸事件與以色列空襲,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Hassan Nasrallah)即便把上述做法視為戰略性手段,暗示這是拯救黎巴嫩的唯一選擇,難度相當高。

▲黎巴嫩真主黨領袖納斯拉勒 。(圖/路透)



以色列似乎已徹底掌握真主黨的通訊,可能比檯面上更加瞭解真主黨的想法,或許認為真主黨歷經敘利亞內戰之後已被削弱,納斯拉勒最終必須讓步。相反的,以色列也可能算到納斯拉勒已被逼入絕境,也就是不得不發射火箭彈攻擊以色列城鎮,一旦爆發更大規模衝突,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也只能給出令人難以信服的辯解:是黎巴嫩先挑起事端。

在加薩,以色列已表現出對平民附帶傷害的漠視,如今任何暴力升級對於黎巴嫩人的影響將會是把雙刃劍,即在對以色列新仇舊恨加劇之際,也會激起人民對真主黨為黎巴嫩造成破壞混亂的敵意。對以色列戰爭內閣來說,真主黨無論選擇撤退或是遭到轟炸,可能都沒有那麼重要。只不過在區域暴力事件的教訓是,未來數十年期間,往往會以意想不到、更加野蠻殘酷的方式,對施暴者產生反噬。

CNN也稱,疲憊不堪、四分五裂的以軍,若與經驗豐富、憤怒的真主黨爆發全面地面戰爭,將會為以色列帶來災難,且這正是真主黨擅長、正在等待的結果。

伊朗總統:真主黨無法單獨對抗以色列 不容黎南成為下一個加薩

 Newtalk新聞 |洪聖斐 

以色列猛轟黎巴嫩釀558死!夜攻真主黨據點 逾百婦孺遭殃

 責任編輯 李如茜 報導

發佈時間:2024/09/24 21:40
以色列昨天針對黎巴嫩真主黨(Hezbollah)據點發動大規模轟炸,造成自2006年毀滅性戰爭以來最慘重傷亡,已知558人喪命,其中包括50名兒童。以軍今天宣布,已再次發動數十波空襲打擊真主黨。

法新社報導,以色列聲稱襲擊黎巴嫩全境約莫1600個疑似真主黨的據點、造成「大批」好戰分子死亡後,以軍徹夜空襲黎巴嫩南部。
另一方面,真主黨今天說,已發射大批飛彈攻擊以色列軍事基地。數小時前,真主黨發射180枚拋射物與一架無人機進入以色列空域,致使以色列北部城市海法(Haifa)居民飛奔進入避難處所躲空襲。

以色列軍方說,今天上午10分鐘之內,超過50枚拋射物射向以色列北部,不過其中大多數被攔截。

以軍說,今晨已針對真主黨的基礎設施發動更多空襲。
黎巴嫩衛生部長阿比亞德(Firass Abiad)表示:「截至目前,衛生部統計558人死亡,其中包括孩童50人與婦女94人。因昨天空襲而喪命的人,即使不是全部,絕大多數都是人在家中又手無寸鐵的一般民眾。」

本月稍早以色列聲稱以軍的火力將由加薩走廊轉向集中於黎巴嫩後,以軍在名為「北方之箭」( Northern Arrows)的空襲行動中聚焦打擊真主黨。(中央社)

菲律賓再派海防艦赴仙賓暗沙 持續抗陸宣示主權

  

繼5天前撤回部署在南海仙賓暗沙的唯一公務船之後,菲律賓海岸防衛隊已派遣另一艘船艦前往,以在與大陸對抗之際持續宣示主權。

仙賓暗沙近月來成為菲中兩國在南海的新衝突點,雙方船艦發生多次衝撞。 法新社資料照片

仙賓暗沙近月來成為菲中兩國在南海的新衝突點,雙方船艦發生多次衝撞。 法新社資料照片

菲律賓國家安全顧問安約(Eduardo Ano)今天在甲美地省(Cavite)出席活動時向堵訪的媒體記者說,海防隊已經派艦前往仙賓暗沙(Sabina Shoal),但因天候惡劣暫時在中途躲避風浪。

安約並未透露這艘船艦的細節以及目前在停泊在何處,僅強調菲律賓軍方、海防隊、漁業部將持續派船到「西菲律賓海」(West Philippine Sea),共同捍衛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

「西菲律賓海」是馬尼拉當局對於南海菲索區域的稱呼,範圍涵蓋菲律賓向南海延伸出去的200海里專屬經濟區;菲律賓援引「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主張可獨享這片海域的資源。

菲律賓4月中旬派遣海防隊巡邏艦馬格巴努亞號(BRP Teresa Magbanua)長駐仙賓暗沙,監控大陸是否有填海造島的行為。但在中方多次阻斷運補行動且直接衝撞之後,馬格巴努亞號已於9月15日撤回母港。

仙賓暗沙近月來成為菲中兩國在南海的新衝突點,雙方船艦發生多次衝撞。

由於菲律賓撤回馬格巴努亞號之前,沒有先派其他船艦更替,外界擔心將重蹈黃岩島對峙事件的覆轍。安約表示,菲中兩國在仙賓暗沙並沒有高度對峙,且兩國外交部持續對話,都有降低緊張的意願,兩事件不宜相提並論。

2012年,菲中公務船在黃岩島對峙,菲中在美國協調下達成同時撤船的「口頭協議」,但根據菲國外交官的說法,菲方撤離後,中方船艦卻違約進駐黃岩島潟湖,菲國就此失去了黃岩島的控制權。

媒體詢問是否有和白宮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Sullivan)討論過仙賓暗沙緊張局勢?安約答稱,兩人最近的對話是在8月20日,但雙方幕僚人員幾乎是每天都有聯繫。

安約說,蘇利文8月下旬訪問大陸時,有向中方轉達了菲律賓對南海爭議的想法和立場。

被問及菲律賓是否考慮要求美國在西菲律賓海護航?安約說,總統小馬可仕(Ferdinand Marcos Jr.)指示要靠自己,而且菲方也不希望因第3者的加入而升高緊張。

安約補充,菲律賓已調整在西菲律賓海巡邏的策略,但同樣未透露細節。

紐西蘭白島火山2019年爆發釀22死 法院判管理公司有罪

  

紐西蘭白島2019年火山噴發造成22人喪生,多數是遊客,紐西蘭的法院今天開庭審理說,負責管理白島的公司Whakaari Management Ltd.一項違反健康及安全法罪名成立。

紐西蘭白島2019年火山噴發造成22人喪生,多數是遊客。路透社

紐西蘭白島2019年火山噴發造成22人喪生,多數是遊客。路透社

路透社報導,白島(White Island)火山爆發時,島上有47人,其中許多人被灼熱的氣體和火山灰嚴重燒傷。職場主管機關在事發後於2020年11月對13個當事人提出指控,其中6個當事人認罪,包括直升機和遊船業者。除上述管理公司外,其他當事人的指控均被駁回。

法官湯瑪斯(Evangelos Thomas)判定代表業主管理白島但並未承擔旅遊活動的Whakaari Management Ltd.犯下一項違反健康及安全法罪名。另一項指控被駁回。

法新社報導,這家管理公司因未能充分保護遊客而判有罪,另一項被駁回的指控則與確保島上工作人員安全有關。

湯瑪斯表示,這家公司屬於控制和管理火山的職場,因此需要具備必要的專業知識,例如火山學和健康及安全專業知識,以評估相關旅行產生的風險。

湯瑪斯說,「這是公司應該採取的合理可行步驟,確保履行職責」,但卻沒這樣做,是「一大缺失」。

Whakaari Management Ltd.和另外6個認罪的當事人預計將於明年2月被判刑。

這些當事人面臨最高150萬紐元(約新台幣2890萬元)的罰款。

法院在為期10週的審理期間獲悉在災難發生前,白島的業主每年從遊客身上賺進約100萬紐元。

去年5月,紐西蘭國家緊急事務管理局(National Emergency Management Agency)已確定無任何不當行為。

自火山爆發以來,任何旅遊船隻或飛機都已不允許上島。

獵人可合法撲殺500萬隻袋鼠 澳洲國寶引生態平衡難題

 Zoe 2023-03-28

袋鼠澳洲來說有著重要的象徵意義,不僅出現在國徽上,也成為國家航空機尾上的圖案。然而,CNN報導,澳洲允許持有執照的獵人獵殺數百萬隻袋鼠。

據政府及野生動物專家表示,某些種類的袋鼠數量過多,需定期捕殺才能保護土地以及其他本地物種的生存。目前,持有執照的獵人能夠將袋鼠屍體加工處理,藉由賣獸肉、獸皮來賺取費用。

澳洲袋鼠行業協會(Kangaroo Industry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KIAA)為主要的產業機構,數據顯示,獵殺袋鼠後相關產品可出口至近70個國家,商業價值每年可達2億澳幣(約1.33億美元)。

數十年來,袋鼠皮因其柔軟性和耐用度而被用於製作高級足球釘鞋。然而,今年3月,美國運動品牌大廠Nike以及德國公司Puma皆宣布,將逐步淘汰袋鼠皮革(K-leather),轉而使用合成替代品。

兩間公司在聲明中並未提及動物權利的考量。但,動保團體將其視為多年以來倡議的勝利成果。

最新的政府數據指出,在五個允許商業獵捕袋鼠的州——新南威爾斯州(New South Wales)、昆士蘭州(Queensland)、維多利亞州(Victoria)、南澳州(South Australia)、西澳州(Western Australia)——共有3650萬隻袋鼠在數量控制的範圍內。今年,這些州的獵捕額度加總為大約500萬隻。

澳洲首都特區(Australian Capital Territory,ACT)是澳洲首都的所在地,去年開始試用由美國政府所開發的免疫避孕疫苗「GonaCon」,以控制野生動物族群,包含東部灰袋鼠(eastern grey kangaroos),希望能隨著時間減少須被撲殺的袋鼠數量。

ACT環境部長雷貝嘉.瓦薩拉蒂(Rebecca Vassarotti)認為,族群控管對整體生態的平衡是眼下必要的,「我們對袋鼠數量進行管理的唯一原因,是出於生態和環境的需求。」

在澳洲有許多對生態平衡相當重要的野生動物,「我們確實必須進行有系統的管理,也才能確保永續的袋鼠族群。」

針對袋鼠的撲殺行為成為一大爭議,如何有效控管袋鼠數量並且不讓生態失衡,也成了澳洲的難題。動保團體認為,撲殺不僅是不人道的行為,也應禁止袋鼠貿易的行為。

袋鼠產品被納入澳洲與歐盟自由貿易協定的談判範圍內,澳洲農業部長默里.瓦特(Murray Watt)表示,目前政府正在努力擴展新市場,包括台灣越南泰國

終於有護照!沙烏地阿拉伯取消女性旅行限制

 沙烏地阿拉伯政府於20198月批准的新修正案,允許該國所有婦女可以「像所有公民一樣」申請護照,21歲以上的女性可以獨立旅行。在此之前,沙烏地阿拉伯女性必須獲得男性「監護人」的批准才能獲得護照,無護照的女性則需使用男性監護人護照的其中一頁,因此她們無法在沒有監護人陪同的情況下旅行,而男性監護人可能是女性的父親、丈夫、兄弟或其他男性親屬,甚至是兒子。《沙烏地公報》報導這項改革賦予了婦女更大的自主權和流動性,稱這一決定是沙烏地婦女權益的大躍進。沙國首位女性駐美大使Reema Bandar Al-Saud也在社群網路上表示意見:「解除旅行和護照禁令是該國對性別平等的明確承諾」。


  因為對女性設有許多限制,沙國長期受到國際譴責。近一年多來,沙國政府將許多限制解禁,例如開放女性「可以進入足球場看球」、「可以從軍(非戰鬥角色)」、「可以取得駕照」等,如今婦女也不需再經過男性監護人的批准,就可以出國旅遊。


  沙國政府表示,他們正致力促進女性「與男人平等」以及女性賦權,允許女性投票、從事更多的工作(甚至是政府職位),例如2015年在市政選舉中,女性首次投票,且至少有17名女性當選。這些現代化政策都是沙國王儲穆罕默德.本.薩勒曼(Mohammed bin Salman)放寬保守社會準則的計畫,除開放各種權利外,還有其他文化上的改革,包括沙國的第一場影展及第一場音樂會。

  但由於沙國遵循伊斯蘭教瓦哈比派,依舊存在多樣嚴格限制,該派在教義上極端保守,在公共場所中有許多性別規範,由宗教警察強制執行。直到現今,婦女仍然需要男性監護人的許可才能結婚或離婚、開辦企業、獲得醫療保健。在法律地位上,沙國女性與未成年人相同,而且她們在法庭上的證詞比男性的證詞更不被採納。批評人士表示,在沙國廢除監護制度之前,改革都只是美化而已。

參考資料:華視新聞(2019/08/02

國際油價暴跌之際 OPEC再度下修今、明年全球石油需求成長預期

 鉅亨網編譯段智恆 綜合外電  2024-09-10 22:20

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周二 (10 日) 公布月報顯示,該組織再度下調今、明兩年全球石油需求成長預期,為連續第二次下修預期。原油市場疲軟的前景進一步凸顯石油輸出國組織與夥伴國 (OPEC+) 在平衡市場方面遇到的挑戰,上周在國際油價跌到今年新低後,OPEC + 延後原定在 10 月的開始增產計畫至 12 月。

截稿前,11 月交割的布蘭特原油期貨下跌 1.14%,至每桶 71.02 美元;10 月交割的西德州原油期貨下跌 1.06%,至每桶 67.98 美元。


具體來看,OPEC 預估今年全球石油需求每日將成長 203 萬桶、明年每日將成長 174 萬桶,分別低於先前預估的每日 211 萬與 178 萬桶。儘管雖有下調,但相較其他石油機構預測,OPEC 仍是在高峰。另外該組織還預測今年總需求將達到每日 1.042 億桶、明年將達到每日 1.06 億桶。

根據外媒報導,中國是 OPEC 此次下調的主要原因,OPEC 將今年中國石油需求成長預期從每日 70 萬桶下調至每日 65 萬桶,同時指出,這個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使用的石油正面臨經濟挑戰和轉向使用綠能的阻力。

不過 OPEC 仍在報告中說,展望未來預料中國經濟成長會有良好支撐,只是房地產業的不利因素,以及液化天然氣 (LNG) 卡車和電動車的日益普及,可能會拖類未來柴油與汽油的需求。

市場分析指出,各家石油機構對今年需求成長強度的分歧比以往更大,部分原因是對中國經濟成長的看法不一,另一方面則是對全球往乾淨能源過渡的速度觀點不同。

另有媒體報導,OPEC 對全球石油需求的樂觀預測與其上周延後增產至 12 月的決定相互矛盾,也與近期油價持續下跌形成反差。油價暴跌在 9 月 6 日報跌,布蘭特原油期貨收自 2021 年以來新低,抹去今年的所有漲幅。

根據 OPEC 位於維也納的研究部門的報告,恢復生產是迫在眉睫的。 OPEC 的數據表明,石油全球庫存正在迅速減少,除非 OPEC 增加供應,否則今年第四季可能面臨超過每日 300 萬桶的嚴重短缺。

但是 OPEC 的行動與其數據並不相稱,彷彿缺乏信心,而這並非首次——去年年底,該組織也曾預測全球石油供應出現前所未有的短缺,但布蘭特原油油卻下跌 19%,最終該組織不得不實行新的減產協議。

石油輸出國組織

 石油輸出國組織(英語:Organization of the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是一個由12個國家組成的政府間國際組織,於1960年9月14日由五個創始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烏地阿拉伯委內瑞拉)在巴格達成立。如今其總部位於奧地利維也納(1965年遷入),目前有12個成員國。截至2019年,OPEC的石油產量占全球產量的38%、全球探明石油儲量的71.8%,可以對先前由「七姊妹」跨國石油公司主導的全球原油價格產生重大影響。

OPEC的既定使命是「協調統一成員國的石油政策與價格、確保石油市場的穩定,以確保為石油消費國提供有效、經濟而穩定的石油供給,為產油國提供適度的尊重和穩定的所得,為石油業投資人提供公平的報酬。」[5]該組織也積極研究國際石油市場風向,參與發布大量油市動向資訊。目前,OPEC成員有:阿爾及利亞赤道幾內亞加彭、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利比亞奈及利亞剛果共和國、沙烏地阿拉伯(實際領導者)、阿聯和委內瑞拉。前成員有:厄瓜多印度尼西亞卡達安哥拉


OPEC的成立標誌著國家對自然資源主權的轉折點,其決策在全球石油市場和國際關係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戰爭或內亂導致石油供給中斷時特為尤甚。20世紀70年代,石油生產的限制導致石油價格暴增、OPEC賺得盆滿缽滿,也給全球經濟帶來長遠的影響。在80年代,OPEC開始為其成員國制定生產目標:一般來說是通過減少石油產量使價格上漲。該組織2008年和2016年的裁決減少了供過於求的石油供給。

備註

2022年台灣進口原油總計2.97億,前五大進口國別為(1) 沙烏地阿拉伯(33.9%)、(2) 科威特(21.2%)、(3) 美國(20.4%)、(4)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8.3%)、(5) 阿曼(6.8%)。

2022年台灣進口液化天然氣總計1,995萬噸,前五大進口國別為(1) 澳大利亞(37.0%)、(2) 卡達(26.1%)、(3) 美國(10.6%)、(4) 巴布亞紐幾內亞(6.6%)、(5) 印度尼西亞(5.5%)。


使館遭炸掀波!伊朗揚言封鎖荷姆茲海峽 第3次波灣戰爭「如箭在弦」

 Newtalk新聞 國際 吳賜山綜合報導發布 2024.04.11 

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的伊朗駐敘大使館1日遭到空襲。傳出包括伊朗革命衛隊(IRGC)旗下菁英團體「聖城部隊」3位高階指揮官在內,至少13人身亡,伊朗指控以色列是幕後黑手矢言報復。伊朗革命衛隊海軍司令表示,「伊朗不會在遭到襲擊的情況下仍不還擊」,特別是如果遭到攻擊或威脅,將考慮封閉連接波斯灣和印度洋的唯一水道「荷姆茲海峽」(Strait of Hormuz)。而若是伊朗真的採取封鎖行動,恐怕必然引爆第3次波斯灣戰爭。



《路透社》(Reuters)報導,荷姆茲海峽是全球最繁忙的水道之一,全球1/3的液化天然氣和近20%的石油會經由該海峽運送,可以說是中東地區的「油庫總閥門/咽喉」,伊朗威脅關閉海峽的動作將造成全球石油供給價格震盪。

伊朗在1984年因伊拉克襲擊伊朗喀爾格島的油碼頭和油輪,引發「兩伊戰爭」,當時曾宣布關閉荷姆茲海峽,禁止所有海上運輸,美國介入干預。另外,2007年12月和2008年1月伊朗快艇和美國軍艦在荷姆茲海峽發生了一系列海軍對峙,伊朗同樣以「封鎖荷姆茲海峽」作為要脅,美國第五艦隊則稱「美國不會允許伊朗劫持世界近1/3的石油供應」,在2008年7月與盟軍發動「硫磺行動」,至8月中旬在波灣集結超過40艘戰艦(不包含潛艦),美軍部署包括2艘航空母艦在內5個打擊艦群。


【以巴衝突】22死30傷 以軍再襲收容平民學校

 2024-09-22

(加沙、耶路撒冷22日訊)以色列與黎巴嫩衝突持續升溫之際,仍繼續空襲加沙。位於巴勒斯坦加沙北部的加沙城,一所收容數千名巴勒斯坦平民的學校週六遇襲,造成22人死亡,30人受傷。

加沙衛生部透露,死者包括13名兒童及6名婦女。以軍指,空襲擊中巴勒斯坦哈馬斯在學校設立的指揮中心,並形容這次行動精準打擊。

另外,以軍在加沙南部還空襲加沙衛生部一個倉庫,造成4名工作人員死亡、6人受傷,部分人員傷勢嚴重。

加沙衛生部週六發佈最新數據,自去年10月新一輪以巴衝突爆發以來,以色列在加沙的軍事行動已造成逾4萬名巴人死亡、逾9.5萬人受傷。

以軍搜查西岸辦公室 半島電視台被令關閉45天

卡塔爾半島電視台週日表示,其位於約旦河西岸城市拉姆安拉的辦公室遭以軍搜查,並被勒令關閉45天。

路透社報導,半島電視台直播以軍進入辦公室搜查的情況,對方向一名電視台員工提交一張暫停營業的軍令,訊號之後就被中斷。

曾以威脅國安為由封殺

勒斯坦記者聯合組織發聲明譴責以軍的行動,指傳媒一直揭發以方侵犯巴人罪行,批評以軍的任意決定是新一輪損害傳媒工作的行為。

以色列政府此前亦曾以威脅國家安全為由,下令封殺半島電視台在當地的運作,並於5月大舉搜查其位於耶路撒冷的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