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門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Yemen),一個位處於阿拉伯半島南部的國家,北鄰沙烏地阿拉伯,東接阿曼,南瀕亞丁灣(Gulf of Aden),面積55.5萬平方公里。僅管葉門掌握連接紅海與印度洋、歐洲與亞洲航線的門戶亞丁港,但在國內政治宗教惡鬥的紛擾下,此地成為恐怖組織的淵藪溫床,政府也無力解決日益惡化的00貧窮問題。 《聖經》時代的古老王國
葉門的歷史源遠流長,早在3000年前的《舊約聖經》時代,聖經即記載示此地存在示巴王國(Sheba),7世紀成為阿拉伯王國的一部分。如今,葉門境內民族以阿拉伯人為主,阿拉伯文為官方語言,2600多萬國民中高達99%的人口信奉伊斯蘭教,其中65%為遜尼教派,而35%為什葉教派。
示巴女王會見所羅門王的油畫
葉門原以農業和放牧為主,但過度放牧使得土壤沙漠化,缺水問題日益嚴重。現代葉門依賴石油開發做為國家經濟來源,產值約佔國家GDP的25%、政府財稅收入的63%。此外,棉花、咖啡與阿拉伯茶等經濟作物也做為出口貿易主要商品。但耕地用來大規模種植經濟作物,導致葉門國內糧食常不能自給。除了缺水、缺糧之外,葉門還有高失業率與高出生率等嚴峻的民生問題。
葉門北部的咖啡園
南北分分合合的歷史
近代的葉門充滿戰爭與分裂,冷戰時期南、北葉門更自立門戶。早在一次世界大戰後葉門北部地區即脫離奧斯曼帝國、宣布獨立,並在1962年經革命成為親西方的「阿拉伯葉門共和國」;而南葉門原是1839年英國殖民亞丁灣後吞併南部哈德拉毛數十個酋長領地形成的「亞丁保護地」,後英國撤出,南葉門在1970年成立親蘇聯的社會主義國家「葉門人民民主共和國」。
首都沙那的清真寺
冷戰結束後,南、北葉門在1990年合併成為今日的「葉門共和國」,由薩利赫(Ali Abdullah Saleh)出任總統,然兩地區原領導人難以達成協議,一度爆發內戰。1999年薩利赫經選舉成為民選總統,任期7年,並於2006年連任。
阿拉伯之春起義
長期無法解決的經濟與民生問題,加上政治腐敗,促使葉門人民響應2011年阿拉伯之春運動,要求執政長達21年的薩利赫下台。民眾發起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活動,進一步演變成部落武裝與政府軍對峙。醞釀已久的「南葉門運動」(Al Harak)趁機坐大,欲脫離葉門獨立。
沙那的示威抗議
2011年10月薩利赫宣布即將下台;同年11月,在聯合國和多國的斡旋下,薩利赫在沙烏地阿拉伯首都利雅德(Riyadh)將政權移交副總統哈迪(Abd-Rabbu Mansour Hadi)。
僅管葉門人民在阿拉伯之春中,成功讓強人薩利赫下台,但葉門國內情勢仍然動盪。什葉派武裝團體「胡賽組織」(Houthis)掌控西北部的薩達省(Saada),南部則有高舉分離主義旗幟的武裝部落,境內更有恐怖組織「阿拉伯半島基地組織」(AQAP)。
哈迪總統
現任總統哈迪迫於無奈把政府體制改為聯邦制,仍然無法阻止國內情勢陷入內亂。2014年9月胡賽組織佔領首都沙那(Sanaa),今年1月包圍總統府邸,總統哈迪被迫逃往南部最大城市亞丁,繼續行使職權
位處海峽咽喉 葉門牽動全球油價
葉門的全球原油產量排名不過第39位,但為什麼會讓沙烏地阿拉伯與波灣盟邦願意大舉出兵,使中東地區捲入新一波動盪?葉門重要的戰略位置足以影響國際油價,位在南面的曼德海峽是連接北非、歐洲的最短路徑,一旦受阻,將大幅增加原油運輸時間與成本,遠端的亞洲市場也將受影響。
《彭博社》報導,葉門石油出口不過占全球供應量的0.2%,且自從2013年什葉派反抗軍青年運動展開動亂起,葉門的產油量就不斷下滑,本週卻使國際油價大漲5個百分點。美國能源署數據顯示,2013年葉門均產油量約13.3萬桶,占全球排名39,2001年產量攀至巔峰時每日產油44萬桶以上。
【葉門與沙國接壤】 但更重要的是,葉門與全球最大原油出口國沙烏地阿拉伯接壤,坐落在波斯灣原油輸出航線的關鍵位置,其與沙國相夾的曼德海峽是連接紅海和亞丁灣的唯一隘口,也是全球第4大吞吐量的港口,每日約有380萬桶原油要從此地經過。CMC Markets首席策略師史布納指出,此處一旦被封鎖,將會導致波斯灣與蘇伊士運河間運輸受阻,必須繞行到非洲南端,增加運輸時間與成本。
而蘇伊士運河和相鄰的蘇邁德油管也是連接紅海與地中海的要道,歐洲與北非的石油也都必須經過此地。若曼德海峽受阻,石油運輸將全部卡在紅海,或者得繞至南非,無法以最短距離通往亞洲市場。
【沙國芒背在刺】 在能源產業擁有超過30年經驗的Vautrain公司經營者佛特蘭表示,葉門幾千桶原油不容易引起關注,但對沙烏地阿拉伯上百萬桶原油的影響卻不容小覷,而沙國也一直擔心葉門的動亂會擴散。因此,國際石油輸出國組織領頭羊沙烏地阿拉伯,面對青年運動攻陷並癱瘓政府,也不得不帶頭發起空襲。
佛特蘭說,雖然青年運動造成的動亂短期內會造成全球油價飆漲,但長期下來給青年運動撐腰的伊朗,卻有機會掌控沙烏地阿拉伯和伊拉克,因此不惜發動第二次波斯灣戰爭。【取自台灣醒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