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張勳騰/苗栗報導〕
2012-11-09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明天上午在三義鄉鯉魚潭國小舉辦「巴宰族過新年民族文化」,有「走鏢」、「銅鑼舞」、「牽田」及三項特有民族藝術文化;泰安鄉公所明、後天也在雪霸國家公園舉辦泰雅文化祭儀活動,有傳統竹屋競技、泰雅祭儀,還有紋面國寶共同為泰安祈福。
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理事長潘英琦說,巴宰族是平埔族中的一族,主要分布台中市后里、神岡區及南投縣埔里鎮、新北市三重區、三義鄉鯉魚潭村等地,全國約有七、八千人。
每年農曆十一月十五日是巴宰族祖先「過新年」的日子,連續十一年都邀請全國巴宰族人齊聚在鯉魚國小提前歡慶新年,今年有古文物展示,首次展示台中后里台地出土石器物,讓巴宰族古文物收集愈來愈完整。
巴宰族過新年有「走鏢」、「銅鑼舞」、「牽田」及三項特有民族藝術文化,重頭戲是所有與會老老少少圍成大圓圈,一起進行「牽田」祭祖儀式,族人手牽手、心連心,為傳承巴宰族文化盡心力。
補充
補充
鯉魚潭聚落(Taba)簡介
鯉魚潭聚落位於苗栗縣三義鄉最南邊的鯉魚社區內,隔大安溪與台中市后里區彼鄰,巴宰族人大多住在上山下附近。鯉魚潭早昔是巴宰族祖居地蔴糬舊社原屯之地域,是巴宰族人的鹿場曠野,族人稱這地區為內社(taba)。族人潘大猷於乾隆26年(西元1761年)開始入墾鯉魚潭,一直以來族人居住於這魚、山產豐盛且生態完整的寶地,直到西元1842年(道光22年),才有客家族群,進入巴宰族領域租地開墾,之後才是閩南族群的到來,如今是一個『巴、客、福』多元文化融合的地方。
鯉魚潭聚落致力於族群文化復振與永續傳承,自2003年起即訂於每年之國曆11月第二週週六在三義鄉鯉魚國民小學舉辦「巴宰族過新年文化傳承」活動,邀請全國巴宰族聚落、縣轄各族群、鄉轄各社區共同參與活動。聚落內另設有『巴宰族部落文化聚會所』,所內珍藏展示之各種文物包括:一、巴宰族古文書,二、巴宰族固有漁獵器具,三、巴宰族文化相關書冊,四、巴宰族詞典、傳統歌謠集,五、母語教學教本與成果,六、歷年活動成果專刊,七、鯉魚潭基督長老教會古文物,八、早昔各種農耕器具與傢俱等。
埔族與巴宰族群簡述
一、平埔族簡述
近年來頗為熱門的「平埔族」,其實應該稱為「平埔族群」,因為他們是數支言語習俗相異的種族之總稱;而且和現在的原住民九族(或十族)一樣,都是屬於南島語系民族;所謂「南島語系民族」,指的是分佈範圍北起台灣、南至紐西蘭、西到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東達南美洲西邊的復活島之間,使用南島語的各民族,根據最新的研究,學者推測他們的原居地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或台灣)。
近年來頗為熱門的「平埔族」,其實應該稱為「平埔族群」,因為他們是數支言語習俗相異的種族之總稱;而且和現在的原住民九族(或十族)一樣,都是屬於南島語系民族;所謂「南島語系民族」,指的是分佈範圍北起台灣、南至紐西蘭、西到非洲東岸的馬達加斯加島、東達南美洲西邊的復活島之間,使用南島語的各民族,根據最新的研究,學者推測他們的原居地在中國大陸東南沿海(或台灣)。
平埔族群的分類,各家學者甚有出入,普遍來說,大致可分為:噶瑪蘭(Kavalan)、凱達格蘭(Ketagalan)、道卡斯(Taokas)、巴宰(Pazeh)、拍瀑拉(Papora)、巴布薩(Babuza)、洪雅(Hoanya)、西拉雅(Siraya)、馬卡道(Makatau),簡略介紹如下:
噶瑪蘭族,19世紀前主要分佈於蘭陽平原;40個左右的部落,以蘭陽溪為界,分散於溪北、溪南海拔大約5-10公尺的低濕平地上。荷蘭時代的人口,約有1萬人左右﹔漢人入蘭時(1810年),則為5千人上下。道光、同治、光緒年間,由於生存競爭壓力大,族人除在宜蘭境內小幅移動或遷往今三星鄉外,不少人亦遷往花蓮,開創新天地。
凱達格蘭族,是馬賽人、雷朗人、龜崙人三群人的總稱。馬賽人,主要指北濱地區的金包里、大雞籠、三貂三個社群;雷朗人的分佈,以大漢溪、新店溪流經的臺北平原為主;龜崙人,大致散居在林口台地的南崁溪流域、大漢溪中上游到桃園一帶。
道卡斯族,指鳳山溪到大甲溪之間新竹、苗栗、臺中縣地區的原住民;即清代以後,所謂的竹塹社、後壠五社與蓬山八社等三大社群。
巴宰族,為清代中部地區歷史舞臺上最活躍的民族;以岸裡、朴仔離、阿里史、烏牛欄四大社群為主,分佈在環繞豐原,北起大甲、南到潭子、東至東勢、西迄大肚山,大安溪與大肚溪之間的地域。
拍瀑拉族,主要有大肚、水裡、沙轆、牛罵四社;地理分佈上,係在大肚溪以北、清水鎮以南、大肚臺地以西的海岸平原。
巴布薩族,有東螺、二林、眉裡、半線、紫仔坑、阿束、馬芝遴、巴布薩等社,大致分佈在大肚溪以南,到濁水溪以北的地域。
洪雅族,分佈在北起臺中縣霧峰、南迄臺南新營以北的地帶,可以分成Lloa、Arikun兩支,約有十三社。
西拉雅族,一般又區分為兩群:西拉雅四大社──即原住於臺南平原的新港、大目降、蕭壠、麻豆四社,及大武壠四社──原住於臺南縣烏山山脈以西,曾文溪流域平原地帶的頭社、霄里、芒仔芒、茄拔四社。
馬卡道族,原住於鳳山地方高屏溪到大武山腳的廣大平原上,即清代文獻中非常著名的「鳳山八社」。
二、巴宰族群簡述(摘自程士毅所撰文章)
1. 起源
巴宰族(又稱巴則海族)是台灣平埔族的一支,自稱Pazeh,意為「糯米」,糯米是漢人製作年糕、麻薯主要材料。巴宰族岸裡社人原居住「麻薯舊社」,可見此族很早已與漢人接觸,漢化較深,在荷蘭時代,就已經有幾個主要部落,如:tarranogan、auran、balis、poaly之記錄)。巴宰族古代分為岸裡社(含麻薯舊社)、掃栜社、樸仔離社、阿里史社、烏牛欄社等五大社群系統。各有各的土官、通事,其關係對等。
巴宰族至嘉慶之後,共有兩次大規模的遷移,第一次是發生在嘉慶九年,向北移入宜蘭平原,第二次則是在道光三年移往埔里。此次的大遷移中,巴宰族則分別建立了大馬璘(今埔里愛蘭里)、烏牛欄(愛蘭里)、阿里史(鐵山里),此三個聚落因位居烏牛欄台地,所以稱作(烏牛欄三社),另外又有大湳(大湳里)、蜈蚣崙(蜈蚣里)、牛眠山(牛眠里)、守城份(牛眠里)等聚落,因位居眉溪,因此又稱作眉溪四社。
原先分佈在豐原、神岡一帶的巴宰族人,是十分驍勇善戰的族群,因為幫助清朝官府平定了許多地方戰亂,頭目被清朝乾隆皇帝封為潘姓,而且賜了官位,後來族人被漢人騙走土地,遷移到偏遠埔里,壓迫了當時的原住民布農族和泰雅族人,最後卻也逃不掉被漢人同化的命運。今日的巴宰族主要分佈在苗栗鯉魚潭、豐原大社、埔里愛蘭台地,而主要皆以教會為主軸之主流文化,只有少數不到3%為非基督教。
2. 宗教
巴宰族最早祖先神稱為Abababau(字源:Aba父親;Abau祖父;Baba伯舅),乃祖靈崇拜,扮演教誨規範角色。後在清代統治下產生『番太祖』Aputatawan(字源:Apu祖母;Apuwan阿婆祖先;Tata伯姨姑母)之神像,身穿清朝官服,手執番刀扮演著守護戰神角色(因當時族群互相戰爭)。
1870年9月間埔里烏牛欄社潘開山武干在打獵時因獵槍走火而受傷,傷勢相當嚴重,被人扛到大社,暫住親家交根阿打歪之宅屋,正值大社社民傳講府城高明醫生的事,因此他決定前往府城就醫。後來他在府城馬雅各醫生的醫館療傷二個多月。這期間他也聽到一些基督教信仰的真理,返社後就將他所聽所聞的事傳開了。開山武干開啟了台灣中部宣教大門,他藉著介紹族人陸續到府城就醫外,也積極邀請宣教師到埔里來傳道,並且陸續建立了台灣中部最早的五間教會(都是平埔族的):大社教會、烏牛欄教會、鯉魚潭教會、牛睏山教會、大湳教會等,奠定了中部基督教宣教的基礎,也看見了早期醫療與宣教是息息相關的。
3. 節慶
巴宰族以農曆十一月十五日為「祭祖日」,亦即俗稱「過年」。此前一週須先上山打獵、溪中抓魚,醃製存放。當日舉行「走鏢」(馬拉松賽跑),人數不一定,於限定時間內跑完,冠軍者可奪鏢旗,成為族內第一勇士,並受喝采與獎賞。
當日晚上,族人攜幼扶老至奪鏢者家中慶功,由長者敲鑼引眾人至廣場「牽田」,即共同圍在火堆成圈,唱Aiyan(祭祖歌),並慢走轉圈及跳舞,老者帶頭唱,眾人跟著唱,累的自動下去休息。此活動因分合遷徙沈寂百年後於1999年開始恢復舉辦(日據時代曾舉辦過一次),至今每年仍進行中,但節目更加豐富。
至今巴宰族過年節慶活動內容包括:古文物展示、原住民舞蹈表演、母語歌謠表演、「走鏢」(五公里賽跑)、「牽田」(團舞歌唱)等,中午還提供了巴宰傳統餐點,宴饗族親之外,也歡迎一般民眾參加,會場上各種表演可以看到八、九十歲的部落老人,青壯的中年人和開朗質樸的兒童及青少年。因為篤信基督教,大會開始一定由牧師祈禱後揭開序幕,結束前也一定由牧師祝禱後才圓滿結束。
4. 語言
一直到日本時代,埔里大多數的平埔族群仍然保有部分傳統風俗與祭典,但是經過「皇民化運動」時期的禁止,以及戰後國民政府不再承認平埔族群也是原住民族的一部份,甚至於刻意漠視的情況下,多數平埔族群就如同<貓霧拺番曲>(埔里大肚城平埔族的祭祖歌曲)中所唱的一樣:「忘了自己的語言,就不再是『番人』。」了。
只有本族因為有教會定期的聚會,族人不斷有聯繫,而且有許多耆老一直關心族群文化的延續問題,從早期大社教會潘永安長老(已故)、牛眠教會的潘郡乃長老(已故)、愛蘭教會潘萬吉長老(已故)、潘榮章長老等,到現在的大社教會潘秋坤長老、潘仁德長老、潘稀祺牧師、愛蘭教會潘金玉姐妹、潘啟端長老、潘明昭長老、潘俊雄醫師、大湳教會潘順長老、潘萬年長老、潘隆川長老等、牛眠教會潘永歷長老、潘應玉長老、鯉魚潭教會潘大和長老、潘大州長老等等,在他們不斷呼籲與用心保存之下,使得本族至今仍保有相當程度的語言、傳說、文化與風俗。
鯉魚潭教會一直以來對於信仰十分重視,即便有很長一段時間因為人口的遷移而使得教會聚會人數銳減,但卻仍然堅持維持應有的聚會,從未間斷。近十年來民族意識的抬頭,鯉魚潭教會為延續自身的民族文化,成立了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持續舉行巴宰族過新年的活動,邀請族親參與,並與苗栗縣其他族群與社區交流。每年11月第二個星期六為舉辦此活動的時刻,不僅有重要的走鏢(越野賽跑)及母語詩歌、舞蹈表演,更重要的是通過此活動連結族人的向心力,並將文化繼續發揚傳承。
巴宰族過年是在農曆的11月15日,過去大概都是在二期稻作收割完畢之後,舉行過年活動,白天舉辦「走鏢」(類似越野賽)活動及其他技藝比賽,晚上則舉行「牽田」活動,族人圍坐在火堆旁,唱著傳統歌謠(Ayan),手牽手跳舞通宵達旦。牽田是巴宰族的年祭或說頌祖祭,是尋根及緬懷祖先,追念過去的祭典活動。「走鏢」主要的目的在鍛鍊勇士有強壯的體魄,堅忍的體力與耐力,以悍衛家鄉族人生命與財產的安全,奪鏢者則是英雄與光榮的象徵。在這兩者活動當中不可缺少的就是銅鑼舞。銅鑼舞是由一人攜銅鑼帶頭敲打,其他族人則跟著銅鑼聲跳舞,代表著豐收以及勝利者的心情與姿態。為延續巴宰族這項文化傳統,自2003年起,鯉魚潭教會與苗栗縣巴宰族群協會在苗栗縣三義鄉的鯉魚國小共同舉辦巴宰族過新年的活動,為配合現代繁忙的社會發展,故將過新年活動由過去的農曆十一月十五改為每年新曆的11月第二個星期六舉辦,每年邀請大社、愛蘭的族親一同參加此盛會。
1. 起源
巴宰族(又稱巴則海族)是台灣平埔族的一支,自稱Pazeh,意為「糯米」,糯米是漢人製作年糕、麻薯主要材料。巴宰族岸裡社人原居住「麻薯舊社」,可見此族很早已與漢人接觸,漢化較深,在荷蘭時代,就已經有幾個主要部落,如:tarranogan、auran、balis、poaly之記錄)。巴宰族古代分為岸裡社(含麻薯舊社)、掃栜社、樸仔離社、阿里史社、烏牛欄社等五大社群系統。各有各的土官、通事,其關係對等。
巴宰族至嘉慶之後,共有兩次大規模的遷移,第一次是發生在嘉慶九年,向北移入宜蘭平原,第二次則是在道光三年移往埔里。此次的大遷移中,巴宰族則分別建立了大馬璘(今埔里愛蘭里)、烏牛欄(愛蘭里)、阿里史(鐵山里),此三個聚落因位居烏牛欄台地,所以稱作(烏牛欄三社),另外又有大湳(大湳里)、蜈蚣崙(蜈蚣里)、牛眠山(牛眠里)、守城份(牛眠里)等聚落,因位居眉溪,因此又稱作眉溪四社。
原先分佈在豐原、神岡一帶的巴宰族人,是十分驍勇善戰的族群,因為幫助清朝官府平定了許多地方戰亂,頭目被清朝乾隆皇帝封為潘姓,而且賜了官位,後來族人被漢人騙走土地,遷移到偏遠埔里,壓迫了當時的原住民布農族和泰雅族人,最後卻也逃不掉被漢人同化的命運。今日的巴宰族主要分佈在苗栗鯉魚潭、豐原大社、埔里愛蘭台地,而主要皆以教會為主軸之主流文化,只有少數不到3%為非基督教。
巴宰族最早祖先神稱為Abababau(字源:Aba父親;Abau祖父;Baba伯舅),乃祖靈崇拜,扮演教誨規範角色。後在清代統治下產生『番太祖』Aputatawan(字源:Apu祖母;Apuwan阿婆祖先;Tata伯姨姑母)之神像,身穿清朝官服,手執番刀扮演著守護戰神角色(因當時族群互相戰爭)。
1870年9月間埔里烏牛欄社潘開山武干在打獵時因獵槍走火而受傷,傷勢相當嚴重,被人扛到大社,暫住親家交根阿打歪之宅屋,正值大社社民傳講府城高明醫生的事,因此他決定前往府城就醫。後來他在府城馬雅各醫生的醫館療傷二個多月。這期間他也聽到一些基督教信仰的真理,返社後就將他所聽所聞的事傳開了。開山武干開啟了台灣中部宣教大門,他藉著介紹族人陸續到府城就醫外,也積極邀請宣教師到埔里來傳道,並且陸續建立了台灣中部最早的五間教會(都是平埔族的):大社教會、烏牛欄教會、鯉魚潭教會、牛睏山教會、大湳教會等,奠定了中部基督教宣教的基礎,也看見了早期醫療與宣教是息息相關的。
當日晚上,族人攜幼扶老至奪鏢者家中慶功,由長者敲鑼引眾人至廣場「牽田」,即共同圍在火堆成圈,唱Aiyan(祭祖歌),並慢走轉圈及跳舞,老者帶頭唱,眾人跟著唱,累的自動下去休息。此活動因分合遷徙沈寂百年後於1999年開始恢復舉辦(日據時代曾舉辦過一次),至今每年仍進行中,但節目更加豐富。
至今巴宰族過年節慶活動內容包括:古文物展示、原住民舞蹈表演、母語歌謠表演、「走鏢」(五公里賽跑)、「牽田」(團舞歌唱)等,中午還提供了巴宰傳統餐點,宴饗族親之外,也歡迎一般民眾參加,會場上各種表演可以看到八、九十歲的部落老人,青壯的中年人和開朗質樸的兒童及青少年。因為篤信基督教,大會開始一定由牧師祈禱後揭開序幕,結束前也一定由牧師祝禱後才圓滿結束。
一直到日本時代,埔里大多數的平埔族群仍然保有部分傳統風俗與祭典,但是經過「皇民化運動」時期的禁止,以及戰後國民政府不再承認平埔族群也是原住民族的一部份,甚至於刻意漠視的情況下,多數平埔族群就如同<貓霧拺番曲>(埔里大肚城平埔族的祭祖歌曲)中所唱的一樣:「忘了自己的語言,就不再是『番人』。」了。
只有本族因為有教會定期的聚會,族人不斷有聯繫,而且有許多耆老一直關心族群文化的延續問題,從早期大社教會潘永安長老(已故)、牛眠教會的潘郡乃長老(已故)、愛蘭教會潘萬吉長老(已故)、潘榮章長老等,到現在的大社教會潘秋坤長老、潘仁德長老、潘稀祺牧師、愛蘭教會潘金玉姐妹、潘啟端長老、潘明昭長老、潘俊雄醫師、大湳教會潘順長老、潘萬年長老、潘隆川長老等、牛眠教會潘永歷長老、潘應玉長老、鯉魚潭教會潘大和長老、潘大州長老等等,在他們不斷呼籲與用心保存之下,使得本族至今仍保有相當程度的語言、傳說、文化與風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