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爾街日報十日以長文報導,標題為「美中要打經濟戰,全球無一倖免」,美中脫鉤已步入新階段。全球各地均將感受衝擊。美國總統川普對中徵高額關稅,將把當世前兩大經濟體推入兩敗俱傷的對壘,並可能拖累全球經濟。
自中國大陸二○○一年十二月加入世貿組織(WTO)以來,從中國取得價廉商品的管道,已深深融入以消費為中心的美國經濟。
去年中國約占美國進口商品總額的一成三,中國是包含智慧型手機、玩具和工業零組件在內的各種商品來源地。很多美企的業務均圍繞此一管道建立。
不少美企雖漸適應川普第一任起實施的高關稅,但要是川普第二任的新關稅長此以往,這些美企將面臨完全喪失前述中國生產管道的風險,這對美國消費者將是翻天覆地的變化。近五年來,美國人民已因百分之廿四的通膨備感壓力,接下來通膨恐進一步攀升。
另對中國而言,中美爆發全面貿易戰,代表中企被拒於全球最大消費市場美國的門外,而中國經濟近年來正靠出口成長,來彌補房地產泡沫破裂、國內消費不振造成的影響。該報並引述經濟學者看法報導,如今中國需轉向刺激消費,否則經濟成長將停滯。
德意志銀行經濟學家十日,即川普突宣布暫緩對等關稅、但中國除外的翌日,在致客戶的研究報告中寫道,全球正走向前兩大經濟體間無序的經濟脫鉤。
國際信評機構穆迪副首席經濟學家德里提斯表示,美國從中國進口的諸多商品,像電子商品,難以在其國內或從其他國家的供應商找到替代品;轉移這些生產也需時間精力,還得付出若干成本。
滙豐駐香港首席亞洲經濟學家范力民直言,中國過去幾十年取得巨大成功的成長模式已到極限,這場貿易戰將在今後一年使中國經濟成長率減少一點五至兩個百分點。若他國也加入美國行列聯手抵制中國出口,中國經濟成長受產能過剩的衝擊恐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