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玉玲陪越南移工回家
作者林欣誼╱專訪 | 中時電子報 – 2014年10月16日 上午5:50
中國時報【林欣誼╱專訪】
社運工作者顧玉玲曾以《我們》記述菲律賓移工故事,相隔6年,她再交出20萬字的《回家》,這次她以異鄉人身分進入越南,探訪從台灣打工返鄉的越南移工們,以長年的觀察與跨越國界的情誼,細細織就出這本情感豐厚的書。這天約在台北車站,顧玉玲邊笑邊拉著人就衝到大廳中央地板坐下來,直接席地受訪,不為別的,因為台北車站多年來禁止移工在此聚集,直到不久前才開放禁令的「地權」,她一屁股坐下、蹭掉鞋子,暢快自在。
顧玉玲表示她與書中主角最長相識15年,期間她參與工傷協會、台灣國際勞工協會、人民火大行動聯盟等工作,見證了他們來去遷徙的辛酸路;她也曾數度造訪越南,2009年、2013年各在北越停留2個月,成本書主要素材來源。
在流連他們農村家屋、與她們共享眠床的數十個夜晚,顧玉玲以動人的筆,細膩描繪出他們從出外打工到返鄉,面對一個又一個人生關卡的身影。
比如北寧鄉村第一批赴台的阿草和五姊妹們,都是為全家生計出外拚搏的女子,幸運地掙夠了錢回家團圓,更多卻是涓滴薪水全被家用給吞蝕光,返鄉後發現先生賭博、或疑心另一半外遇,長年缺席導致親子疏離,趕不上父親喪禮成了一輩子的痛。
也有年輕小伙子來台擔任廠工不幸受傷,遣返還得費時打官司要回補償,然殘疾也幾乎斷送了之後的求職路;各有家室的男女移工在台感情相依,返鄉又是一次離別的考驗。
儘管每個人物都飽嘗辛酸,但顧玉玲寫來,卻是勇氣更勝悲情。她帶著微笑說:「因為我沒把他們當受害者,他們的弱勢,是我們的錯誤政策所造成,但他們本質是強韌的,他們需要的不是幫忙,而是能夠自己做主。」
這也是為何她要踏進他們的國度,描述他們剝除了在台身分,回到家後「完整的樣子」,包括堅強與脆弱。但她不假裝中立,書中表露她的視角與觀點,對這人那人的好惡,也帶著台灣的脈絡,審視越南正在進行的經濟崛起與失落。
投身工運20多年來,顧玉玲坦言國家政策進步緩慢,但她很慶幸自己這一代比起上一代運動者,更有機會和對象生活在一起,這些都是無形的累積,不能以運動成敗論,她更覺有責任感為他們記錄下這些人生起落,「但凝視異鄉,照見的無非是自己的偏見與侷限,我感謝他們慷慨地接待我、開放給我他們的人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