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奇萊雅族以銅雕入口意象 訴說族群歷史

撒奇萊雅族以銅雕入口意象 訴說族群歷史

中廣新聞網 – 2013年5月31日 下午12:31

原住民族「撒奇萊雅族」,有「火神之子」的稱號,早年因為戰役關係而隱姓埋名成了阿美族的一支。2007年他們正名成功,並持續推廣傳統文化,「撒奇萊雅族」群居人數最多的是在花蓮市的國福里,又稱「撒固兒部落」,今年爭取到花蓮市公所的經費,設置入口意象,龐大的銅雕作品,展現「撒奇萊雅族」火神之子的精神(梁國榮報導)



在頭目黃德勇的祈福儀式下,撒固兒部落的入口意象正式啟用。市長田智宣說,以火炬、銅雕等圖像,依序藉由「平原的火花」、「隱姓埋名」、「重返榮耀」的作品,來訴說「撒奇萊雅族」歷史的意象雕刻,氣勢磅礡的作品,展現出「撒奇萊雅族」人的精神


「撒奇萊雅族」原本是花蓮市奇萊平原最大的原住民族群,大約在1805年發生加里宛事件,「撒奇萊雅族」對抗清朝官兵,幾乎滅族,因而躲藏在阿美族之下,這一躲就是一百多年,2007年在李來旺校長的推動下,正名成功,也陸續恢復傳統祭儀,他們的豐年祭是向火神祭祀,以熊熊烈火代表族群的傳統精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