柬埔寨成為近幾年台商搶進的東南亞市場,圖為台商投資的榮益製衣廠。 記者屠惠剛╱攝影 |
崑洲的承銷商、金邊證券,是家台資券商。若跟有上千檔股票的台股相比,柬埔寨證券市場還在起步階段;但金邊證券董事長張景順說,要來柬埔寨發展,就得趁早,他在柬國股市還在摸索階段就先行卡位,新住民二代,也應該一樣。
張景順來柬埔寨廿三年,他自認是台商在此的黃埔一期,三個小孩是台、柬混血兒,兩個在柬埔寨出生,在柬埔寨念完幼稚園才回台灣,國中畢業後即回柬埔寨;「台柬新住民二代若要回來發展,最好在小孩子一開始起步,就讓他們回來。」張景順說。
「年輕人提早回來,才知道機會在哪裡。」張景順說,他的確希望自己的小孩在柬埔寨發展,才讓小孩在受教育階段就提早來;因為要在這裡發展,就必須先認識當地、了解市場,「起步要早」最關鍵。
對新住民二代來說,留在台灣,也有很多發展機會,但張景順認為,台灣經濟規模畢竟比柬埔寨大許多,「若要做一番事業,在這裡,或許更有機會」,因為柬埔寨不像台灣那麼競爭。
柬埔寨股票市場起碼要等到二○二○年,規模才會出來,但張景順的理論是,不管對投資者、想回來發展的新住民二代,重點都是「提早進來,才有優勢」,等市場都成熟了,再來,其實就晚了。
張景順建議,想回來發展的新住民二代,中、英、柬語,一定要流利,再來就是專業知識和資金;他指指金邊證券辦公室中的年輕柬國員工說,這裡的年輕人都有很高的求知欲,上班之餘還經常補習。像柬埔寨有間補習學校,學生高達六萬人,光在金邊,就有十二個校區,主要是補英文,一個月收入高達三百萬美元。
【2014/08/25 聯合報】
「新住民二代要出來闖天下,你要拿什麼跟別人競爭?」柬埔寨金邊最大的商場,是台灣人開的「大都會廣場」。商場老闆、福洋投資總經理洪創明說,在台灣長大的台柬二代,一路成長都是「台灣模式」,要來柬埔寨發展,至少要想辦法先轉換成「柬埔寨模式」。
「從投資者角度看,我寧願用本地懂華語的人,因為我要的,他們已經很熟悉,你(新二代)卻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洪創明說,新二代「熟悉的是台灣,不是柬埔寨」,這中間的落差,會很大。
洪創明說,目前柬國勞工基本薪資約一百美元,但多懂一種語言,老闆會加薪,若會中、柬、英三國語言,薪水可提高到三百美元、約九千台幣。
「語言是謀財的基本條件,過去大家下班就學英文,現在日商也來了,金邊開了許多日文補習班。」洪創明說,在柬埔寨要具備多種語言才能生存,新二代要來,最起碼柬語一定要會。
柬埔寨的經濟成長,主要是由外商主導的貿易帶動活動;洪創明說,外商當然希望能找熟悉市場的本地人,這樣進入市場比較沒有障礙「所以,你(二代)要回來競爭,要先想好,你的優勢是什麼?」
若真想在柬埔寨白手起家、闖出天下,還是「能力」定勝負,不管是否新二代皆然。洪創明說,相對台灣而言,柬埔寨的投資門檻還沒有那麼高,若能抓住本地市場供需的「缺口」,本身有條件、又願意打拚,柬埔寨仍值得放手一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