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吉斯重創緬甸滿月 專題報導之三
軍政府高壓統治 民眾等待黎明(中央社仰光五日專電)五月二十七日,緬甸民主運動領袖翁山蘇姬的軟禁再延長一年。這一天,仰光平靜如常,通往翁山蘇姬寓所的道路一如以往有軍隊戒備。但看似平靜的仰光,正默默等待新的機會。
翁山蘇姬是諾貝爾和平獎得主,曾在一九九零年領導在野黨贏得國會選舉,理應成為政府領袖,卻從一九八九年起數度遭到軟禁,最近一次是從二零零三年五月底開始,逐年延長。
面對緬甸高壓極權的軍政府,一位仰光居民告訴中央社記者說:「緬甸人在等、在看、在聽。」這位男士說,緬甸人民謙和有禮,但對政府的不平一直沒有停止過,許多人都在等待機會。
去年九月緬甸僧侶走上街頭和平示威,抗議政府調漲油價、公車票價。軍政府流血鎮壓之後,仰光看似恢復正常生活步調,但民怨未曾平息,今年五月二日至三日熱帶氣旋納吉斯重創緬甸,重災區怨聲載道。
這場緬甸史上最大的天然災害過後,緬甸政府救災遲緩,又遲遲不讓國際組織參與救援,多數災民只能自力救濟。外界都在觀察,緬甸社會積壓的不滿與怒氣,是否可能演變成為類似去年的抗議示威。
只是,軍政府嚴密監控任何集會,一位居住仰光超過十年的台商認為,在子彈的威脅下,短期內可能不容易再發生示威活動。
去年九月在仰光和瓦城等地持續幾週的抗議示威,經常是由社會地位頗高的僧侶帶頭,因而有人稱這波罕見的抗議活動為「袈裟革命」,它是在民眾收入普遍偏低而物價高漲的背景下爆發。
實際走訪緬甸,多數遊客都會對當地居民的收入之低感到驚訝。一般緬甸工人每月收入僅緬幣三萬元(約新台幣八百元),公司行號的上班族最多也僅有八萬到十萬緬幣(新台幣二千一百元到二千七百元)的收入。
在緬甸搭公車一路到底在去年九月袈裟革命之前只要五十緬幣,如今要兩百緬幣;到政府開設的加油站加油,一加侖一千五百緬幣,但這是限量的,到黑市加油,一加侖要價六千緬幣。
問起緬甸當地居民,普遍的答案是三、五萬緬幣的微薄薪水幾乎不夠使用,只能想盡辦法增加收入。
這次造成十幾萬人死亡和失蹤的風災,也凸顯緬甸軍政府的孤立與鎖國,一張國際關係的圖表清楚呈現在世人眼前:緬甸政府不信任聯合國和西方勢力,東南亞國家協會居中協調無力,中國和緬甸的主要鄰國印度和泰國則採姑息立場。
納吉斯重創緬甸之後,美國、法國和聯合國救援團隊被拒於門外,東協國家包括向來與緬甸友好的泰國,也無法在第一時間對緬甸提供援助。
這段期間,東協扮演重要協調角色,但中國和泰國仍照常與緬甸做生意。
五月十九日,東協國家在新加坡就緬甸風災援助問題召開緊急會議的同時,泰國外交部長諾帕多與緬甸軍政府簽約發展緬甸土瓦深水港以及用來轉運歐洲與中東貨物的基礎建設計畫。
五月二十八日,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與大宇國際公司簽訂緬甸石油與天然氣探勘合作協定。
即使多年來西方國家對緬甸實施經濟制裁,緬甸軍政府依然故我,納吉斯風災之後,緬甸再度成為國際社會注目焦點,緬甸流亡海外民主人士呼籲國際社會持續對軍政府施壓,督促東協國家和特別是中國、印度等國,迫使緬甸政府敞開大門。
緬甸學生民主陣線前外交事務秘書翁奈歐最近指出,緬甸軍政府自我孤立於國際社會、人民之外,但這樣的鎖國孤立不會持續太久,緬甸人期待總理添盛死後一個可能的新政府、新政權。
只是,緬甸要走向民主之路,恐怕還有一段路要走,在那之前,緬甸民眾只能隱忍和等待。970605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