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第一冊L5台灣氣候補充資料~寒流愈夜愈冷 北部體感溫度探零下2度

 2020/12/30 

(中央社記者張雄風台北30日電)氣象局氣溫統計,截至晚間9時,全台最低溫在東引攝氏6.9度,本島則是富貴角7.6度最冷;台北市今晚至明晨低溫約6至7度;中部以北部分地區今夜至明晨體感溫度可能探零下2度。

中央氣象局表示,今天至明年1月1日因寒流影響,各地氣溫明顯偏低,局部地區有10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今晚至明天局部地區有6度以下氣溫發生的機率。

根據氣象局統計資料,截至晚間9時,本次寒流最低溫在連江縣東引鄉,溫度為6.9度、其次為馬祖7.5度、富貴角7.6度,而富貴角仍是目前本島最低溫。

氣象局表示,各地區因降雨、風力因素,體感溫度會不太相同。根據氣象局網站,北市中山區晚間9時氣溫約9度、體感溫度約6度;新北市石門區體感溫度約1至2度,今夜至明晨可能達零度或零下2度的體感溫度,提醒民眾注意保暖。

氣象局表示,今天下午5時許,本島平地測站都已創今年入冬以來的低溫紀錄,且仍在持續下降,愈晚愈冷;台北市今晚至明晨低溫約6至7度,沿海空曠地區、近山區平地可能會更低1至2度;南部、東南部低溫約9至10度。

氣象局指出,從元旦白天起,會漸漸回溫到1月3日,但1月4日有東北季風南下,又會開始降溫,這波東北季風預估影響至1月6日,主要在北部、東半部有降雨機率;溫度方面可能會有大陸冷氣團等級,仍有不確定性,需再觀察。

此外,氣象局晚間9時15分發布大雨特報,東北風明顯偏強,今晚至明天花蓮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編輯:陳仁華)1091230

國一第一冊L6台灣水文補充資料~因應潛在缺水危機 高雄力推水資源再利用

周怡賢 2020年12月21日

台灣身為海島國家,雖然降雨量豐富,但由於地形、降雨時間過度集中在夏季,再加上降雨地區分布不均的情況下,可供取用的水量非常少。且氣候變化影響日趨上升,將面臨更多的乾旱現象。除此之外,身為「工業首都」的高雄,「水」更是必不可少。正因此

環境與經濟問題,高雄受制於限水之苦,近年來不停強調廢水回收再利用,就是因應缺水危機的有效手段之一。

 

為了應對此劣勢,高雄市政府在2018年完成國內首座再生水廠「鳳山溪污水處理廠」 (後更名為鳳山水資源中心)建設。由原先污水處理系統新增再生水處理系統,可將廢污水回收效率提高至75%以上,是全台灣第一座把民生汙水處理成工業用水的再生水廠。不僅可提供臨海工業區每日4.5萬噸再生水的使用,還可以解決工業遇到乾季時所遇到的缺水問題,為高雄未來產業發展提供穩定供水。

 

鳳山水資源中心主要單元設施有原水池、快濾池、UF過濾系統、RO處理系統、再生水產水池,產出的再生水可以提供臨海工業區每日約四分之一的需水量。而水再生利用的功能在於將排水區域之雨水、家庭污水及事業廢水,經回收處理至合乎各用途別之水質標準後,達到回用之目的。以生活常見的廢水為例,當民眾使用水,生活汙水就會從家庭管線流到汙水處理廠,經過三級的汙水處理後就會變成放流水。如果將原先要排放的放流水經過原水池、砂濾池、UF膜、RO逆滲透過濾,藉由多個步驟的程序處理就可以將水質淨化到可以再次利用,因而轉變成可用的水源-再生水。倘若摻雜不可溶於水之廁紙或其他異物的民生污水進到再生水廠時,會經由污水處理程序中攔污機撈除,收集後運至焚化爐焚燒。

 

鳳山水資源中心運用UF中空纖維薄膜系統,濾掉水中微粒、細菌和病毒和以RO 逆滲透膜,濾掉離子物質。(高雄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除了鳳山污水處理廠外,廠區內也打造具備鯨魚意象設計的水科技教育館,並結合臨近的鳳山公園、保安濕地公園等景點,打造成10餘公頃、兼具環保教育和景觀生態的水資源觀光園區。水科技教育館透過展覽並結合聲光科技,讓民眾能化身飛天小水滴參觀鳳山水資源中心,提升學習珍惜水資源的成效,擁有節約用水的意識。水科技教育館也結合高雄各國中小學的教育課程,讓妥善運用水資源的觀念納入地方教育之中。

 

水利局也呼籲民眾勿將垃圾或異物丟入馬桶,除減少家戶中馬桶阻塞,也可降低污水下水道系統的負荷。一起來共同維護作為城市內重要公共資產,更為城市進步象徵的污水下水道系統。

 

在鳳山水資源中心周邊興建水科技教育館,打造新型態水資源園區。 (高雄市政府水利局提供)

 

自鳳山水資源中心啟用後,提高廢污水回收效率至75%以上。目前,每日可穩定供應4.5萬噸再生水給臨海工業區使用,未來預計可擴增至日產5.2萬噸之再生水,為高雄產業發展奠定穩固的基石。但也有專家預測,大高雄地區將會在2031年時出現嚴重的用水缺口,為了避免此狀況發生,除了鳳山水資源中心之外,高雄未來將會陸續設置臨海污水處理廠、岡橋污水處理廠以及楠梓污水處理廠,分別供應給臨海工業區和橋頭科學園區。此舉能消除以往工業用水排擠民生用水的疑慮,也能降低高雄旱季的衝擊。

 

高雄首度齊聚猶太人慶光明節 頌讚紀念戰勝黑暗神蹟

 

記者謝宜汝/採訪報導】每年的「光明節」(Hanukkah),猶太宗教機構「Chabad Taiwan」會在台灣舉行光明節慶典活動。「Chabad House」是一個國際組織,帶領世界各地猶太人回歸猶太信仰,雖然他們所舉行的活動比較不會特別找非猶太人參加,但是光明節是對外公開的慶典,猶太人家家戶戶會點燈台放在窗台或門口,和他人分享「光」。

「Chabad Taiwan」於高雄舉行光明節慶祝活動。

「Chabad Taiwan」於高雄舉行光明節慶祝活動。(圖/謝宜汝攝影)

今年的「Chabad Taiwan」特別在光明節期間(十二月10-18日),首度於十二月16日晚間,在高雄舉行慶祝活動,也讓大家看見,原來台灣南部有這麼多的猶太家庭,與台灣人生活在一起。

「光明節」(Hanukkah)為期8天8夜,是猶太教中最著名的節日,其字面含義是「奉獻」,因為神曾經用超自然的力量,幫助猶太人從安提阿古四世的暴政中奪回聖殿。猶太人潔淨聖殿後第一件事是燃點燈台,雖然油的量只夠點燃一天,然而卻一共燃亮八天,這個奇蹟如神向民眾顯明,光明必會戰勝黑暗,神與我們同在。因此猶太人除了以光明節紀念,還會燃點「九燈燭台」(Hanukkiah)、吃「油炸麵團」(Sufganiyot)、「炸薯餅」(laktes) ,見證神蹟。

光明節慶典美食油炸麵團(Sufganiyot)。

光明節慶典美食油炸麵團(Sufganiyot)。(圖/謝宜汝攝影)

高雄猶太人齊聚歡慶光明節

現場參與的猶太人,有在高雄瑞豐夜市開以色列美食攤「TUTU FALAFEL」的Ofer Avgil(歐費爾)、有在中山大學學習國際貿易的學生,還有打算長期在高雄定居的以色列家庭。每一個人齊聚於此,為的就是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一同頌讚、慶祝光明節。

Carol與先生和寶寶合照。(圖/謝宜汝攝影)

Carol與先生和寶寶合照。(圖/謝宜汝攝影)

「Chabad Taiwan」的拉比Shlomi Tabib受訪時表示,他來到台灣十年了,照顧猶太人是他的使命,今年不只在台北舉辦,也在高雄舉行光明節慶典,與南部的猶太人一同慶祝。

高雄猶太人、猶太家庭齊聚慶祝光明節。(圖/謝宜汝攝影)

高雄猶太人、猶太家庭齊聚慶祝光明節。(圖/謝宜汝攝影)

目前在中山大學學習國際貿易的艾隆,受訪時表示,他很喜歡台灣,也很開心能在台灣一同慶祝光明節,這次的聚會跟以色列很像,讓他印象深刻。

中山大學國際貿易系艾隆。

中山大學國際貿易系艾隆。(圖/謝宜汝攝影)

基督徒過光明節的由來

台灣近年來有非常多教會開始過猶太慶典,選民事工差會在台分會總幹事詹奉霖表示,基督徒對舊約與新約是同樣看重的,如約翰福音八章裡記載,在光明節(修殿節)來到之前,耶穌已經到耶路撒冷聖殿預備過節,同時教導百姓(約翰福音八章2節)。此時發生一個大家都非常熟悉的事件「耶穌在聖殿裡赦免一個曾用身體犯罪的婦人,告訴她別再犯罪。」緊接著耶穌就對眾人宣告:「我是世界的光!跟從我的,就不在黑暗裡走,必要得著生命的光!」(約翰福音八章12節)。

詹奉霖表示:「耶穌要帶出光明節的重要真理是,我們的身體才是神所要的聖殿!我們在黑暗中要跟隨真光。」約翰福音第八章,說明了耶穌在光明節前夕,在聖殿裡赦免一個「用身體犯罪的婦人」,並宣告祂就是「世界的光」,要人們離開黑暗來跟從祂。神要人們真正獻上的「聖殿」,是身體和全人,而那方法就是跟從彌賽亞,因為祂是光明節真正指向的真光。祂的光曾經給予這位犯罪的婦人悔改的機會,也將使一切跟從祂的人能脫離罪惡和一切黑暗。

選民事工差會在台舉行光明節慶典。(圖/謝宜汝攝影)

選民事工差會在台舉行光明節慶典。(圖/謝宜汝攝影)



文章來源:基督教論壇報 https://www.ct.org.tw/1374806#ixzz6hGVj6Wao

國一第一冊L5台灣氣候補充資料~雨不停/宜蘭連下23天雨 破連續紀錄

 2020/12/20 05:30

〔記者鄭瑋奇/台北報導〕今年第二十三號颱風科羅旺,最快今天(二十日)生成,中央氣象局預報員葉致均表示,它距離台灣相當遠,位於菲律賓東側朝南海方向前進,對台灣不會有直接影響,不過會為台灣帶來一些南方水氣,今日白天水氣開始增多,中南部雲量會增加,今入夜後南部地區、中部山區都會有降雨機率。

颱風科羅旺最快今生成 對台無直接影響

近來北台灣雨下不停,葉致均說,宜蘭地區從十一月二十七日起,到昨日已連續降雨廿三天,破了連續降雨紀錄,雖然上週日白天有出太陽,不過上週六降雨有跨越到週日,仍算連續降雨,且接下來幾天宜蘭仍會持續降雨,連續降雨天數恐持續刷新紀錄。

這波東北季風預計會影響台灣至明日,迎風面的北部、東北部仍會持續降雨,雖然週二、週三東北季風減弱,不過迎風面仍會有局部降雨情況;週四新一波東北季風增強、水氣較少,北部可望是沒降雨的好天氣。

今明北台低溫15度 高山有機會降雪

氣溫方面,今、明兩天北台灣低溫大約會在十五度,其他地區大約十六至十八度。週二、週三氣溫會略微回升,北部高溫可來到二十度,週四新一波東北季風強度跟這波差不多,北台灣低溫大約十五度。

隨著中南部水氣漸漸增加,明日台灣三千公尺以上高山有望迎來今年入冬以來首波降雪,玉山、雪山、合歡山都有機會看見雪。

尋訪消失的車站 藍皮解憂火車退休前最後巡禮

 (中央社網站17日電)2020年12月20日,南迴鐵路電氣化最後一段路線通車。對旅客而言,這是縮短行車時間的大好消息,但同步而來的「吃柴油的藍皮火車退休」,卻讓鐵道迷滿心不捨。爺級老火車退休前最後巡禮,中央社帶你一起搭乘解憂列車,尋訪南迴線消失的車站。

這列藍皮普快有個浪漫的別名「解憂火車」,每天只有來回各一班次,行駛路線得天獨厚,從枋寮到台東,沿途盡收壯麗山海景致。歡迎旅人隨興下車,品味一個人的車站、沒有站名的小站,或直接走入原鄉部落,看看這片家園的不同面貌。(攝影:王騰毅/編輯:鄭懿君)1091217

藍皮火車在南迴線行經加祿、內獅、枋山、枋野、古莊、大武、瀧溪、多良、金崙、香蘭、太麻里、三和、知本、康樂到台東,枋寮到知本區間電氣化20日通車。(中央社製圖)
藍皮火車在南迴線行經加祿、內獅、枋山、枋野、古莊、大武、瀧溪、多良、金崙、香蘭、太麻里、三和、知本、康樂到台東,枋寮到知本區間電氣化20日通車。(中央社製圖)

國一第一冊L5台灣氣候補充資料~及時雨/桃園1期稻有望縮小停灌範圍

 2020/12/20 

農水署長蔡昇甫表示,近來降雨主要集中在台北、新北、基隆、宜蘭,還有極少部分的桃園集水區,竹苗的水情仍不樂觀;桃園地區仍可能停灌,但應該會縮小範圍。(資料照)


〔記者楊媛婷/台北報導〕繼嘉南地區明年一期稻作停灌後,桃竹苗中明年一期稻作是否停灌備受關注。農水署長蔡昇甫表示,近來降雨主要集中在台北、新北、基隆、宜蘭,還有極少部分的桃園集水區,竹苗的水情仍不樂觀;桃園地區仍可能停灌,但應該會縮小範圍。

竹苗中水情不佳 停灌機會大

近來北部地區都是陰雨天,但現在最缺水的中、南部的水庫仍然「只出不進」。蔡昇甫觀察台中、新竹、苗栗的水庫蓄水量仍不樂觀,甚至竹苗地區水庫有效蓄水量仍持續下探,桃園地區的石門水庫近日雖然略有進帳,「但沒有好到可以不用停灌的狀態,有機會縮小停灌範圍。」蔡昇甫說,仍要持續觀察這一、兩週降雨情況。若桃竹苗中宣布停灌,停灌補償措施將比照嘉南地區標準。

為迎戰乾旱,農委會與經濟部、科技部將跨部會成立水資源戰情室,農委會副主委陳駿季表示,水資源戰情室預計二○二二年正式上路,將先在明年初於各灌區小規模試行智慧水閘門,先鎖定嘉南與桃竹苗地區;灌區外則由農試所設計新的節水設施與設備,透過灌區內的智慧水閘門與灌區外的節水設施,讓水資源發揮最大效益。

蔡昇甫表示,往年兩期稻作輪作時,由於大部分水路都有運作,維修時間較短、僅兩個月,農水署將善用這次停灌將近四到五個月的時間,加大力道整修渠路並做徹底的維護工程,也會同步進行精準灌溉的管道鋪設。

央行:RCEP對台影響有限

 


2020/12/20 

美可能支持台加入CPTPP

我應爭取加入印太戰略、台美BTA

〔記者鄭琪芳/台北報導〕亞太十五國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引起關注,中央銀行理監事會參考資料指出,目前台灣出口RCEP國家約七十六.三%免關稅,RCEP對台灣出口影響應有限。不過,央行也表示,外界認為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上任後可能支持台灣加人「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台灣仍應積極尋求加入CPTPP,並爭取加入「印太戰略」、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等。

台出口到RCEP國家 約76.3%免關稅

央行指出,二○一九年台灣對RCEP國家出口約一八九四億美元,占總出口比重五十七.五%,由於我國對RCEP出口以電子零組件、資通及視聽產品為主,受惠於資訊科技協定(ITA),台灣出口RCEP約七十六.三%免關稅,因此RCEP對台灣出口的影響應屬有限;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PIIE)預估,迄二○三○年,對台灣GDP(國內生產毛額)影響約○.四%,等於每年僅約○.○四%。

不過,央行表示,中、日、韓藉由RCEP形成新的自由貿易關係,彼此進口減免關稅品項比率將達八成,提高三國相互產品出口競爭力,而中國市場占台灣出口三成,日、韓又為台灣主要出口競爭者,日後出口至中國享較低關稅,將對台廠造成額外壓力;此外,日本為亞太供應鏈上游關鍵產品及技術主要來源,RCEP有利中、日、韓產業合作,不利台廠與亞太供應鏈整合。對此,台廠除透過提高產品競爭力強化與亞太供應鏈連結,也應設法擴大參與其他供應鏈,以降低RCEP的衝擊。

央行並指出,外界認為拜登上任後可能支持台灣成為CPTPP一員;研究指出,美國加入CPTPP的情境下,將有利於台灣;但無論美國是否重新考量加入,台灣都宜積極爭取加入CPTPP,以將台灣經濟與全球供應鏈連結。此外,台灣也應爭取加入其他各種貿易協定,包括台美BTA、印太戰略等,利用自身的人才與資源優勢,從中扮演建設性角色,並尋求與新南向政策共同發揮綜效。

縣市改制10年/六都磁吸效應嚴重 學者籲推生活圈合作

 (中央社記者陳俊華台北20日電)縣市合併改制10年,出現人口、資源都集中在六都,磁吸效應恐讓其他縣市邊緣化等現象;學者認為,沒有看到六都發揮領頭羊的實質效益,應推動共同生活圈合作,確保縣市資源公平。

2010年的縣市改制,是台灣從1950年起設置5市16縣後,首度大規模進行行政區調整,除原有的台北市外,原台北縣單獨改制,高雄縣市、台中縣市、台南縣市合併改制,桃園則在2014年改制,形成6都16縣市。

六都所占台灣土地面積約30%,但人口數占全台人數的比率卻將近7成,不僅人口集中在都會區,公共資源也過度集中在都會區,資源分配不均。

「富者越富,窮者越窮」,不願意具名的官員說,台北市還是最有錢,讓其他縣市的剝奪感更嚴重。統籌分配款如果沒辦法依人口數量、土地面積、經濟發展來分配,六都還是搶掉75%的資源。

至於改制10年來,民眾是否感受到生活變化?家住台中后里的洪姓小姐說,台中縣市合併改制後,前市長胡志強執政時,資源分配比較多投入在原市區;林佳龍擔任市長後,改把資源挪到原縣區,就市政建設來講,她對原縣區比較有感。

洪姓小姐也說,區長在改制後變為官派、屬於政治任命,市長換人就跟著換,此制度有好有壞,比較不好的是「會讓地方政治不太和諧」。

家住新北市蘆洲的簡姓先生則說,新北市改制後,生活其實沒有明顯差異,但可以感受到市政資源變多,基礎建設也變多。

新北市三芝的張姓先生則抱怨,以前「鄉」就是自治單位,可以做小型工程,但升格成直轄市後改為「區」,很多業務都要先報市府才能決行,「行政效能不如以往」。

當年的改制,是希望這幾個直轄市扮演領頭羊角色,帶動區域適性發展;不過,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立剛說:「目前沒看到非常實際的效益」。

「縣市整併是很難的行政工程,更是政治工程」,陳立剛說,台灣應該推動共同生活圈的合作,例如國外很多是採大交通、大軌道的工程,台灣可參考透過軌道或大眾運輸系統來建立都會圈共構概念,並確保16縣市基本建設要保持公平。

捷運是縣市合併升格的重要交通建設象徵,卻也帶來人口磁吸效應,如何透過大眾運輸網建立縣市生活圈成為解決之道。圖為中捷綠線搭配台鐵環線打造生活圈路網。(台中市政府提供)
捷運是縣市合併升格的重要交通建設象徵,卻也帶來人口磁吸效應,如何透過大眾運輸網建立縣市生活圈成為解決之道。圖為中捷綠線搭配台鐵環線打造生活圈路網。(台中市政府提供)

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教授呂育誠說,從轄區改變來看,改制是政治問題;但從解決貧富落差,或資源重新調整的角度看,就是民生問題。六都架構下產生的磁吸效應、城鄉差距、遭邊緣化縣市民眾就業困難等問題,必須正視。

呂育誠也說,從民眾立場來看,合併與否不是重點,而是生活有沒有提升。傳統上談合併都很狹義,只針對界線或是轄區,大部分的人都沒有注意到機能;事實上,不管直轄市或是縣市,都應以合作取代合併。

行政院秘書長李孟諺則認為,六都中例如台南市、桃園市本來就是都會化地區,升格前就有很多工商業進駐,原先就具有磁吸效應的條件,並不是因為升格才有;升格只是讓市政運作更有效率,並減少相關經費支出。

這10年來,不少學者專家從共同生活圈為出發點,主張台灣行政區應該再整併,例如:北北基、桃竹苗、中彰投、雲嘉南、高屏等。另有長期研究地方自治的黨政人士主張,台灣幅員不大,從中央到地方卻分成中央、直轄市(省)、縣市及鄉鎮4個層級,應該改為中央地方二級制,提升行政效率。

針對北北基合併構想,新北市長侯友宜曾表示樂觀其成,基隆市長林右昌認為,應該先談國家需要幾級的政府,要徹底解決問題,最好方式就是只分兩級政府。

考量縣市合併涉及政府體制、區域及國家整體發展,需要長時間規劃,總統蔡英文2016年上任後,推動區域聯合治理,例如桃園市、新竹縣、新竹市及苗栗縣就成立「桃竹竹苗區域治理平台」,作為跨區域事務的溝通機制。

東吳大學政治系副教授陳立剛表示,有人主張應更大規模整併,從法律與現實面看,好處是會形成規模經濟,地方行政部門不會疊床架屋,但大規模整併會有治理上難度,畢竟地方治理是希望民眾跟首長親近,但轄區變大後就很難。

未來縣市是否可能進一步整併,李孟諺表示,因為事涉高度政治化,目前沒有進一步整併構想;縣市合併改制後,原本鄉鎮市都變成區,沒有鄉鎮公所及市民代表會,節省很多公帑,過去縣市長跟鄉鎮市長互相對立的狀況已經不見。(編輯:謝佳珍/林克倫)1091220

縣市改制10年/城鄉發展落差大 地方創生提供解藥

 (中央社記者潘姿羽台北20日電)台灣直轄市改制邁向10周年,有了更多經費與資源的挹注,城市風貌更為突出,吸引年輕人前仆後繼地前進都市追夢;但也加劇偏鄉地區人口老化、區域不均等問題,有賴「地方創生」注入解藥。

政府宣示2019年為台灣地方創生元年,並將地方創生定位為國家安全戰略層級的國家政策,希望以此政策達到讓人口回流、青年返鄉,進而促進區域均衡、島內移民。

到底「地方創生」是甚麼,又如何能改變台灣「又老又窮」的偏鄉地區。

「我們希望根據地方特色發展永續產業,讓年輕人能夠回鄉經營,讓地方繁榮起來,延緩往都市發展的壓力」,國發會副主委游建華解釋,若能根據地方DNA,開發屬於地方的特色產品,不僅可以鞏固就業,再將科技、新創導入傳統產業後,也會增加年輕人返鄉意願,落地生根。

儘管翻轉地方非一朝一夕可達成,游建華說,目前還是有些較成功的案例可供分享,以雲林縣口湖鄉為例,因位處西南沿海,養殖漁業豐富,但年輕人多到都市發展,只剩下老年人繼續從事養殖。

游建華指出,養殖業就是雲林口湖的在地DNA,雲林口湖台灣鯛養殖靠著導入科技,打造出智能魚池,可從手機遠端監控掌握養殖池水質水溫、自動投餌投藥、生長監控、太陽能儲電賣電等系統;相同面積下可增加42倍魚產量、相同產量下可節省93%用水量,將每隻鯛魚從新台幣40元增加全魚附加價值到400元。

雲林口湖台灣鯛養殖不僅是雲林首件地方創生通過提案,也是全台示範案例。游建華表示,傳統養殖池很大,導入AI後、養殖池規模縮小,但能更精準地控制水溫以及各項數據;未來口湖鄉將建構109個台灣鯛智能魚池、創造109名科技漁民投入養殖,帶動每年台灣鯛魚出口達856萬斤年產量,可創造2.91億產值。

另外,台南官田擁有全台菱角最大產量及種植面積,卻因燃燒處理大量菱角殼飽受嚴重空氣汙染所苦,現在台南市政府所提出的官田區地方創生計畫,透過循環經濟思維的具體落實,發展出菱殼炭產業鏈,成功將原本棄置不用的菱角殼,煉成「烏金」。

游建華表示,如今官田許多中老年人每日可以靠著剝菱角殼賺外快,年輕人則可用創新、靈活的行銷想法,創造更多商機。

雲林口湖、台南官田樹立地方創生的成功典範,但全台還有許多偏鄉等待點石成金,甚至仍在尋找屬於自己的在地DNA。

國發會表示,目前全國共有368處鄉鎮市區,經分析人口變化率、人口規模、居民收入等因素,並考量資源運用優先順序及地區居民經濟弱勢情形後,已將其中134處鄉鎮區列為地方創生優先推動地區。

「這134個區占全台灣鄉鎮土地2/3,現住人口卻只有1/9」,游建華直言,如果這些區域人口持續外流,後續可能會衍生老人照護、在地基本生活設施及功能維持困難等問題。

也因此,游建華表示,政府將透過3大作法持續推動地方創生,一是國發會將協調相關部會既有資源,除了相關計畫,國發會也會請業師下鄉輔導,甚至會找經濟部工業局、商業司,依照個案特色給予意見。

其次,政府鼓勵企業返鄉投資,或是給予資金挹注鄉村發展;第三,希望透過在地的產官學研能量,與地方達成共識,確認適合在地發展的DNA內涵。

為了支援地方政府推動地方創生事業計畫,國發會及各相關中央部會除了持續加強輔導協助及整合經費資源,同時配合前瞻計畫2.0,提出「加速推動地方創生計畫」(110-114年),預計5年編列60億元預算專款專用,協助地方加速落實推動創生工作,促進區域均衡發展。

國發會官員補充,地方創生希望引導青年留鄉或返鄉,強調在地青年主體性,因此未來補助對象將著重長年在地方經營的團隊,排除由外來顧問公司或沾醬油類型的團隊搶食分散資源。

另外,也將成立專案辦公室及分區輔導中心,強化現行地方創生輔導機制,提高諮詢輔導頻率,可以有效協助地方團隊及鄉鎮市區公所,加速提出地方創生計畫及相關事業提案。

地方創生政策推動至今,截至11月27日止,國發會已偕同相關部會進行約150多場現地訪視、專家輔導及共識座談會議,輔導地方政府提出116件地方創生計畫,經國發會召開18次跨部會「行政院地方創生會報」工作會議後,陸續通過46案(涵蓋52個鄉鎮區),其餘70 案持續輔導中。(編輯:潘羿菁/林克倫)1091220

循著湯姆生腳步 走訪近150年前早期台灣

 文:鄭景雯/攝影:吳家昇2020/12/20

距今約150年前的1871年4月1日,一名蘇格蘭攝影師約翰.湯姆生(John Thomson)從廈門搭船前往福爾摩沙群島(台灣)南部的打狗港(高雄)。原本這趟航行不在他的計畫中,但在馬雅各醫生的邀約下,湯姆生意外踏上福爾摩沙。

馬雅各(James Laidlaw Maxwell)是最早來台的基督長老教會醫療宣教士,1871年馬雅各準備返回英國,返鄉前打算再走一遭台灣教區。正巧,他在中國廈門遇見了同為蘇格蘭人的湯姆生,兩人相談甚歡,在馬雅各熱情邀約下,湯姆生懷著興奮的心情登船,寫下旅行中國時的意外篇章。

1871年,約翰·湯姆生(左)在中國廈門遇見同為蘇格蘭人的馬雅各醫生,在馬雅各邀約下,湯姆生意外搭船來到福爾摩沙。(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1871年,約翰·湯姆生(左)在中國廈門遇見同為蘇格蘭人的馬雅各醫生,在馬雅各邀約下,湯姆生意外搭船來到福爾摩沙。(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這趟旅程不過2週,湯姆生從打狗登陸後,在旗后(旗津區)、猴山(柴山,又名「壽山」)、打狗潟湖(哈瑪星)大約停留了3天,又搭船北上來到台灣府(台南),接著再朝內山地區行走,行經拔馬、崗仔林、木柵、柑仔林、瓠仔寮、甲仙埔、荖濃、六龜里、枋寮等「熟番」(清朝對納入治理的台灣原住民稱呼)與「生番」(清代指未經教化的原住民)交雜之地,保留了50多張極為難得的原住民影像,也是目前最早以攝影方式記錄南台灣的珍貴史料。

竹筏。圖為現今的旗津海水浴場,當年湯姆生搭乘這樣的竹筏上岸。(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竹筏。圖為現今的旗津海水浴場,當年湯姆生搭乘這樣的竹筏上岸。(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濕版攝影即拍即沖

不過當時攝影技術,不像今日拿起手機就能拍。從現存湯姆生所拍的影像來看,當時他以濕版攝影法拍照,拍完照後將底片塗上化學藥劑顯影在玻璃片上,為了避免藥劑乾掉,沖洗過程必須要在30分鐘內完成,有如當今的拍立得,只不過沖洗時間較長。

木柵少女與老婦人。圖為現今的內門區木柵教會。(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木柵少女與老婦人。圖為現今的內門區木柵教會。(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由於湯姆生多半是幫達官顯貴拍照賺取費用,這趟意外之旅雖沒有計畫拍攝肖像,但當時西方國家對東方有諸多想像。湯姆生離台後,在1873年發表《南台灣旅行紀錄皇家地理學會報導》,內容詳細記載他到福爾摩沙的歷程。1877年再將遊歷亞洲諸國時拍攝的影像與手繪圖配上文字編成《十載遊記》。

木柵女與嬰孩。圖為現今的內門區木柵教會,根據湯姆生的圖說以及專家學者研究,這名女孩並非嬰孩的媽媽。(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木柵女與嬰孩。圖為現今的內門區木柵教會,根據湯姆生的圖說以及專家學者研究,這名女孩並非嬰孩的媽媽。(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當時的技術還不能在雜誌上排版印刷照片,因此書中出現的版畫照,都是由湯姆生先將玻璃負片再寄給出版社,由版畫師將照片裡的影像刻出,印製成書。

右邊為湯姆生拍的「木柵獵人」,左邊為印製在書上的版畫。(翻攝自順益原住民博物館舉辦的「約和湯姆生1871台灣早期攝影展」)
右邊為湯姆生拍的「木柵獵人」,左邊為印製在書上的版畫。(翻攝自順益原住民博物館舉辦的「約和湯姆生1871台灣早期攝影展」)

柯南精神尋找湯姆生 書店老闆拼貼甲仙

這些紀錄早年台灣影像的照片、版畫,在當時成為西方社會對東方國家想像的參考點之一,然而隨著時間流逝,這些影像卻也逐漸埋沒。

直到2001年,在甲仙開設「普門書店」的老闆游永福發表了《花邊剪刀》詩集,文史工作者評為「沒有芋頭的味道」,認為游永福的詩文少了甲仙在地風味,鼓勵他研究甲仙文史,於是開啟了游永福長達18年的時間「尋找湯姆生」。 

游永福在甲仙開設普門書店,卻因湯姆生曾經在1871年到訪甲仙,開啟他長達18年的時間「尋找湯姆生」。(圖片提供:游永福)
游永福在甲仙開設普門書店,卻因湯姆生曾經在1871年到訪甲仙,開啟他長達18年的時間「尋找湯姆生」。(圖片提供:游永福)

研究過程中,游永福發現1871年英國攝影師湯姆生曾來過台灣,且進入甲仙,還留下報導與照片紀錄,他憑著59張湯姆生當年拍的黑白照片,重訪150年前湯姆生踏過的足跡與路線,一一比對當年照片裡景色如今的樣貌。

按圖索驥 游永福踏上湯姆生百年前旅程

游永福循著湯姆生「1871年南台灣旅行地圖」,以及湯姆生在照片上的圖說按圖索驥,在18年間來回走訪湯姆生的路線。

1871年湯姆生南台灣旅行路線圖。(照片翻攝自順益原住民博物館舉辦的「約翰湯姆生1871台灣早期攝影展」)
1871年湯姆生南台灣旅行路線圖。(照片翻攝自順益原住民博物館舉辦的「約翰湯姆生1871台灣早期攝影展」)

游永福和湯姆生八竿子打不著,純粹只是在甲仙出生,在外闖蕩多年後,中年返鄉開書店,何以在百年後要找尋一個英國攝影師來台的足跡?游永福在電話那端用堅定的語氣回說:「兒子小時候都要我陪他看『柯南』,這種追根究柢的精神,應該是跟柯南學習而來。」

游永福追根究柢的精神,來自漫畫人物柯南。(圖片提供:游永福/攝影:曾麗雲)
游永福追根究柢的精神,來自漫畫人物柯南。(圖片提供:游永福/攝影:曾麗雲)

游永福回憶,為了找尋湯姆生照片裡的「白雲仙谷」,早年有爬山習慣的他,略知方位在哪。「但怎麼比對就是和照片裡的不一樣。」然而白雲仙谷位在深山,百年來也沒有過度開發。游永福追溯2008年卡玫基輕度颱風肆虐甲仙,好幾層樓高的白雲仙谷瀑布遭土石淹沒;2009年莫拉克颱風來襲,小林聚落瞬間消失,白雲仙谷瀑布土石流災情比2008年更嚴重。

甲仙埔與荖濃間的山溪。此為現今的甲仙區白雲仙谷。(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甲仙埔與荖濃間的山溪。此為現今的甲仙區白雲仙谷。(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直到2011年游永福溯溪而上,終於找到了當年湯姆生照片裡的「白雲仙谷」,但瀑布卻只剩下半層樓高度。

游永福2013年找到湯姆生照片裡的白雲仙谷,但瀑布卻只有半個樓層高度。(圖片提供:游永福)
游永福2013年找到湯姆生照片裡的白雲仙谷,但瀑布卻只有半個樓層高度。(圖片提供:游永福)

為了要拍到和湯姆生照片中一樣的角度,2013年他協助導演鄭立明拍攝《尋找木柵女》紀錄片,再度到白雲仙谷走一趟。經過兩年的沖刷,上下岩層落差持續拉大,高度已比上一回多了一層,但仍拍不出湯姆生照片裡的角度。

不死心的他,2015年第7度到原地踏查,原先被土石覆蓋的岩石紋理,幾經豪雨沖刷,恢復自然面貌,游永福終於和湯姆生在同樣地點、同樣的度,看見同樣視野。這一刻彷彿讓游永福穿越時空,和百年前的湯姆生相會。

2015年,游永福第7度到白雲仙谷探查,終於看見跟湯姆生同樣的景色。(圖片提供:游永福)
2015年,游永福第7度到白雲仙谷探查,終於看見跟湯姆生同樣的景色。(圖片提供:游永福)

尋找接待湯姆生的Hong姓後代

湯姆生來台期間,除了雇用6名平埔族人負責挑運器材和行李,也住在當地的接待家庭,並拍下在荖濃住的「Hong」姓寄住家庭成員。

游永福除了比對湯姆生照片裡的景象,也發揮柯南的辦案精神,在茫茫人海中尋找Hong的後代。

荖濃Hong-Kos的房屋。圖為六龜區荖濃里,這戶人家接待馬雅各醫生和湯姆生一行人,當時的屋頂以茅草鋪蓋,上方還有天窗作為採光與空氣流通。(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荖濃Hong-Kos的房屋。圖為六龜區荖濃里,這戶人家接待馬雅各醫生和湯姆生一行人,當時的屋頂以茅草鋪蓋,上方還有天窗作為採光與空氣流通。(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Hong從英文翻譯多數會認為是「洪」,然而游永福循照片裡的山景比對,詢問荖濃地區的文史學者,發現在地幾乎沒有人姓洪,反倒是姓「黃」較多。游永福表示,從湯姆生紀錄地名的方式來看,像是「木柵」,湯姆生的拼音為Bak-sa,「瓠仔寮」拼音為Pau-ah-liau,「酒」的拼音為Shu,「甲仙埔」拼音為Ka-san-po,從此推斷,當時語言應為閩南語,因此湯姆生的羅馬拼音是以閩南語為主。以此論證Hong應為「黃」姓。

有了這樣的論證,游永福循著照片,比對在小山稜下方有一片竹林,下方則住著一大戶人家,而這家人就是湯姆生照片裡黃家的後代。

只不過百年前祖先所歷經的事,黃家後代沒人知曉,但在游永福心中,找到影中人後代,對他而言,「尋找湯姆生」18載,總算沒辜負當年要他探究地方文史學者的期待。

游永福從湯姆生的老照片比對,找到了黃(Hong)家後代。(圖片提供:游永福)
游永福從湯姆生的老照片比對,找到了黃(Hong)家後代。(圖片提供:游永福)


推廣湯姆生線性文化遺產

如今游永福把這18年來「尋找湯姆生」的歷程出書,今年《尋找湯姆生》還獲得第44屆金鼎獎圖書編輯獎,蘋果日報拍攝「尋找湯姆生」影片,也拿下MOD紀錄片首獎。湯姆生能在150年後再現,全因游永福一股傻勁,讓多年前的影像被看見,「是湯姆生該浮上檯面的時候了,歷經這麼多年,老天爺自有安排,我只是一步一步地做。」

荖濃附近的捕魚團體。圖為現今六龜區荖濃里獺溪,游永福期待未來能推廣湯姆生南台灣足跡,打造全台最有內涵的文化古道。(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荖濃附近的捕魚團體。圖為現今六龜區荖濃里獺溪,游永福期待未來能推廣湯姆生南台灣足跡,打造全台最有內涵的文化古道。(圖片提供:Courtesy of Wellcome Library and Michael Gray)

未來游永福計畫推廣湯姆生遊歷南台灣的古道路線,期望有更多專家學者繼續深入調查,打造「湯姆生1871台灣線性文化遺產」,成為全台最有內涵的文化道路。

(本文出自文化+雙週刊第74期「舊地重遊 鏡頭下的老時光-循著湯姆生腳步 走訪近150年前早期台灣」,12/21出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