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域、孤軍、亞細亞的孤兒?泰國北部美斯樂的華人與茶產業

文:許純鎰(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所碩士)2018/07/09
聽到美斯樂,大家可能會想起《異域》、「孤軍」、〈亞細亞的孤兒〉,或是曾經參與泰北服務社團的人們,在腦海中浮現出相對困苦、極需幫助的形象。目前臺灣政府做為中華民國政權之所在,對這裡的生活與生計責無旁貸,也在人道關懷的角度上,對這片土地有多次的援助活動。研究者若松大祐用「捨不得的自我」[1]來詮釋我們與他們的關係,然而,文中的「我們」在臺灣的歷史進程中已不斷改變,我們對「他們」的想像卻仍停留在1980年代「愛心傳異域,送炭到泰北」的畫面。
是的,當今泰北已有所改變,但我並非要說當今的泰北已截然不同。事實上,許多機構仍在泰北地區持續為華文教育努力著,也不能忘卻過去如中華救助總會、明愛會與慈濟等組織對諸多華人村的建設貢獻。在此我試圖透過現在泰北的茶產業,跟隨著當地華人茶家的生產與生活,譜出當代這群人如何以地方與茶鄉之名,不斷訴說自己、改造其所賴以為生的邊境之地。
他們是誰?
要如何敘述這群人呢?學術上與各種大眾傳媒對他們有不同的展現。他們絕大多數祖籍來自雲南,是國民黨軍93師的後裔。因為國共內戰失利,他們從雲南撤退至緬甸,也在此過程中繁衍了第二代。做為一支流離於中南半島北部山林的異國軍隊,其一舉一動讓緬甸倍感壓力,一舉上告聯合國。在國際輿論壓力下,中華民國政府對這批軍隊於1950年代前後有兩次大規模的撤退行動,分別安置於桃園龍崗忠貞新村與清境農場等地,但有些許軍隊因為不同的理由,仍駐於原地。在自願原則下,他們成了不受中華民國政府管控的異旅孤軍,約有4000人。

適逢泰國政府苦惱於對付共產勢力,於是他們在泰國軍方安排下,駐墾於泰緬邊境的十三個自衛村,替泰國守護邊疆、攻打泰共。時至今日,這批軍隊已開枝散葉至6萬人,沿著邊境建立近80座村寨[2],地點包含現今清邁府、清萊府、湄宏頌府境內(詳見下方地圖)。
當今泰北華人村的壯年一輩,多有緬甸的生活經驗,隨著軍隊來泰,並在臺灣念過書、在日本打過工;青年一輩則生於泰國,同時受過泰文與中文教育,到大都市如清邁、曼谷工作。或許你在泰國畢業旅行的當地導遊,就來自這裡。如此複雜的境遇,究竟該如何指涉與分類他們呢?在國籍上,可以稱他們為華裔泰人;在學術上,他們的遷移經驗構成了離散(Diaspora)華人的稱謂,但在日常生活中,他們更願意稱自己為雲南人,來區辨自己與泰國人的不同。
今日的泰北,家家戶戶吃的是雲南菜(到臺灣成了擺夷菜)、衛星小耳朵訊號收的是中國中央電視台、中文學校可能同時教注音符號與漢語拼音,談起政治說的不僅是前總理盈拉紅衫軍,更多機會是馬英九與柯P。若問起身份,他們則會用雲南話跟你說:「我們是泰國人,住在這是父執輩辛苦用血汗打泰共換來的⋯⋯」。
7427935
Photo Credit: 作者繪
泰北華人村分布圖。
種茶之前的泰北
當今泰北的山林地景已感受不出過去作為戰場的肅殺之氣,只剩盤查著來往人員與貨物的檢查哨(Checking point),仍密集的分布在泰北道路沿線,提醒著人們這裡位處邊境。道路兩側有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田園風光,一種是少數民族刀耕火種的坡地與時興的咖啡園,另一種則是華人所種植的桃李梅柿,以及層層排列的茶園。
在諸多經濟作物中,有一項已走入歷史──罌粟。30年前,泰北山林處處是華人口中的「罌山」,與週遭緬甸、寮國的森林合稱「金三角地區」。這裡的罌粟是由英國、法國於19世紀殖民時期帶入緬甸、寮國大量栽種,並販售至鄰近的中國與世界市場。越戰時期,這裡的罌粟則成了美國與共產勢力抗衡的政治籌碼。在當時,美國取代法國在中南半島東側的政治勢力,為爭取當地山區少數民族支持反共活動,大肆收購當地鴉片(罌粟加工品),使金三角地區的毒品經濟歷久不衰[3]。泰北華人軍隊在失去中華民國政府的支援情況下,為了維持部隊的生計,開始涉入地下經濟,包含緬甸玉石的黑市交易、鴉片等特貨鏢運,以自籌軍餉。對泰國政府而言,泰北的罌粟、少數民族、華人軍隊成了一組治理國內北部邊境的政治命題──然而,使用的卻是經濟方法。
肅清罌粟與新農業
泰國政府清楚知道使用純粹禁種與刑罰手段,並無法有效全面肅清罌粟的相關經濟行為,必須以經濟替代的策略,才能將罌粟栽種的經濟誘因根絕。然而,經濟作物的替代並非一蹴可及,物種的選擇、在地適應需要多次的試驗與推廣才得以成功。當時的泰國政府頻向國外取經,而臺灣中橫蓬勃的高山農業正好成為示範。臺泰雙方的農業合作應運而生。
當時的農技輸入主要來自於兩項計劃:1973-1982年針對少數民族的「中華民國協助泰王陛下北部山地農業計畫」,以及1987-1991針對華人的「泰北難民村就地經濟工作五年執行計畫」。前者執行單位為官方的退輔會,經費「完全由泰王自籌」;後者則為半官方的中華救助總會(前身為中國災胞救助總會),經費由臺灣官方挹注。上述兩項長期農業計畫不僅是泰北山地罌粟替代種植的關鍵,同時也肩負紓困臺灣外交困境的重任。
1971年臺灣退出聯合國,隨後亦與泰國失去邦交關係。為了呼應國內因柏楊《異域》而起的關懷聲浪,政府必須重新牽連與泰北軍隊的關係。透過泰國王室的政治超然角色,以泰王的「資助」的名義,臺灣得以先將福壽山農場的高山蔬果栽種經驗轉移至泰國北部山區。有了這段合作基礎,臺灣再以半官方的中華救助總會進入泰北華人村寨,進行基本人道救助與現代化的道路、房舍與水利工程建設,並同樣地引進溫帶果樹與茶樹,定期派遣農業專家進行指導,改善當地華人生計。時至今日,據2012年泰國禁毒委員會最新的統計數字顯示,泰北金三角地區的罌粟種植面積已經比1980年代高峰時期減少了約95.1%。泰北華人也因各項現代設施與經濟作物的栽種,逐漸改善物質環境。
5202076_orig
Photo Credit: 中央日報(1974.06.10 三版)
泰北山地計畫報導。
為何種茶?
在泰王山地計畫之前,泰國北部與週遭山林便存有演化上較為原始的大葉種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Asamica),為各個山地部族料理使用。現在泰北的臺灣小葉種茶(Camellia sinensis var. sinensis),最早可追至1950年代。當時國共內戰大勢雖定,但雙方劍拔弩張的對陣氛圍仍十分強烈,泰北軍隊與臺灣保有密切聯繫,跨國物資補助十分頻繁。我在訪談中得知,當時臺灣以軍機運來一批茶籽於五軍軍部所在的美斯樂,作為開闢軍餉的來源。不過軍機上的茶籽品種各異,軍人無法分辨,便將之催芽入種,彼此之間雜異混種、性狀各異,成為後來臺灣茶葉專家口中的「青青」茶。由於當時對茶葉加工認識有限,所以產品只是初級的加工的「太陽茶」,售予泰國的三馬公司與曼谷的潮州人。
1980年代的臺灣由於經濟發展正值起飛時期的巔峰,國內生活水準提升,對於飲料的需求開始上升。同時,工業化讓務農人口降低、工資成本升高,致使國內茶葉產量下降,進口量飆增。那時,中華救助總會泰北工作團龔團長便因此理由,在眾多溫帶果樹移植計畫中,多增加茶葉一項。據訪談,當時考量不僅是針對臺灣的茶葉市場,還有茶葉加工後相對於溫帶水果易於存放、較不具生鮮時效要求。於是自1980年代開始,便陸續引進臺灣茶樹,包含當今我們所熟知的臺茶12號金萱(當地俗稱「台茶」)、臺茶17號軟枝(當地俗稱「烏龍」)。透過泰北工作團所設立的華亮農場進行大量阡插無性生殖,將性狀均一的茶苗大規模的廣泛分種到各個華人村寨,並在其中規模較大的13座村寨設立公有製茶廠,製茶機器皆從臺灣原裝進口。時至近日,泰北現存三大茶產區(詳見上方地圖數字所標示部分)的茶葉物種與製茶設備多在此時期確立下來。
9736927
Photo Credit: 作者翻拍自中華救助總會。
1980年代臺灣農業專家於泰北教授茶葉種植,圖中背對畫面者是臺灣現任茶葉改良場場長。
如何打入茶市場?
中華救助總會在引進臺灣茶樹與加工設備上功不可沒,但在銷售方面,泰北華人則通過一段很長的摸索期,才成為現今銷路以泰國國內為主、拓展國際市場為輔的樣態。在1990年期間,泰北地區憑藉勞力成本低廉、茶種與臺灣相似的優勢,吸引大量臺灣茶家與茶師傅來此尋找茶源。臺灣製茶設備商看準此當地製茶需求,開始大量引進設備進入泰北,特別是當時發展蓬勃的美斯樂地區。不過製茶設備如炒菁機、揉捻機、烘乾機等價格高昂,故當時以貨債抵押的方式,製茶設備先予泰北茶家購入使用,尚未付清的款項便以後續所製茶乾照價償還。透過上述製茶設備的貿易中介,泰國的茶葉市場得以和臺灣接軌。
但在設備抵債償還後,後續泰北茶家與臺灣市場的連結強度便備受考驗。特別是成本更低、供貨量更大的越南茶進入臺灣市場後,泰北所產的臺式烏龍茶開始受到排擠。如今泰北茶家甚少將茶賣予臺灣,因為定價實在被下削太低,還不如賣給泰國當地市場。因此,泰北茶業因臺灣而起,也因臺灣而市場轉向。當前泰北茶業的主要銷售對象除了當地的飲料公司Oishi外,也透過北部邊界美賽(Mae Sai)、中部觀光城市芭達雅(Phattaya),將茶販售到中國、緬甸、俄羅斯。歐陸地區與日本的生意則會有商人直接找上門,或透過華人遍布全泰的人際網絡間接聯繫。廣布的市場分散了風險,卻也增加許多不確定因子。例如去年盧布貶值五成,俄羅斯遊客銳減,茶葉銷售也深受打擊;Oishi公司的原料採購策略變動,也讓各個茶家憂心忡忡。
華人之外的少數民族
泰北山坡上層次分明的茶園雖然起於華人,但走進茶園,最常看見的卻是少數民族。現在經營茶業的華人多是壯年一輩,年輕人早已不願回鄉務農,選擇在都市落腳。因此勞力上的空缺,就由當地的阿卡族、拉祜族、傈僳族填充,從事茶園管理、茶菁摘採與製茶工作。華人與少數民族在茶產業上,可謂是唇齒相依,以致於許多茶家都這麼說:「沒有他們美斯樂根本不行」。
工資低廉的少數民族並非永遠扮演著被剝削的一方,在茶菁摘採的季節華人往往需要「搶工」,才能即時採收確保品質。若希望穩定勞力,讓茶園保持在管理完善的狀態,就需要長期聘任,提供食宿。負責在茶廠製茶者,也因長期在華人茶師傅身邊「邊做邊學」而自成一格,得以在不同茶家茶廠間遊走謀職。以美斯樂為例,當地的少數民族已開始利用茶葉摘採後淘汰的粗枝,加工成茶粉與次級茶,與華人較無來往的村落,則發展出咖啡經濟,供應泰國本地市場。
離開茶園走進茶店,除了華人頭家招呼客人外,周遭負責搬運貨物、真空裝袋與剔除茶枝的,可能都是來自緬甸的移工。緬甸距此不過10公里之內,從北部關口美賽也才3小時的路程,許多茶家、民宿都會聘用一批緬甸移工作為幫傭。不過相對本地少數民族,緬甸移工的來去更為頻繁,我在三次各相隔半年的田野經驗中,都會看到新面孔的加入。持著紫色護照的他們,在這握有遠高於母國的工資,白天工作,晚上與在故鄉的家人用Skpye通訊。同一塊土地,對三種不同身份的族群有不同的安身立命方式,彼此相生相依。因此,與其討論美斯樂的華人茶產業,不如在人際網絡互動的意義下,討論茶產業中美斯樂的華人、少數民族與緬甸移工。
3320554
Photo Credit: 作者攝影
少數民族於華人茶廠內剔選茶枝。
移動的茶品質
不論在臺灣、美斯樂和泰國的每一個角落,總是會有人問筆者:「泰北的茶品質好不好,和台灣比如何?」這個問題引含了一套評判茶葉品質的標準,而這套標準來自臺灣獨樹一幟的部分發酵茶喜好與價值觀。確實,這裡的茶種與製茶技術來自臺灣,但是對茶的滋味喜好是來自個人的品評主觀,技術良莠則要看對應了什麼樣的市場與價格、採用了何種指標。
來此尋找蟲咬茶菁(具有蜜香)的臺灣師傅就曾表示:「臺灣製茶北中南口味喜好各異,往往做的不是自己喜歡的茶,而是市場需要的茶。」當地某位華人茶師傅也因其茶色香味俱全,受泰國人與中國遊客的喜愛,卻因為形狀不好看,晉升所謂的「高價茶」仍有一步之遙。當然,也有技術和臺灣較為相近,被美斯樂茶家公認手藝精湛的師傅,卻不是每每製茶都投入如此高的心力──「這批是給水公司(飲料公司)的,茶菁好的話稍微翻一翻就會甜。」
有時筆者陪著師傅看訪茶園,就會問道為何有些茶園修整的像公園般精緻,有些的草就很長?原因在於維持茶園所投入的成本十分高昂,因此若非專門製造高價產品,實在毋需週週除草修枝。運用上述幾段當地師傅對於茶的敘述,並非是說用成本考量當作對精益求精的推諉,而是當我們將品質視為產品的內建本質時,很可能會忽略了評判者的立場所挾帶的價值觀,包含筆者自己。
舉個例子,數年前臺灣曾派師傅來此教授「紅烏龍」的製法,筆者將當地人如法炮製的成果送給茶葉改良場的老師,詢問「這是紅烏龍嗎?」老師的回答是:「就臺灣眼光會認為發酵太重,但只要當地(市場)能夠接受,它就是紅烏龍。」確實,我們常用某種穩定、習以為常的標準來看待彷似熟悉的事物,泰北的茶源於臺灣,但隨著市場轉向,其對品質的考驗與看法已異於我們熟悉的臺式烏龍茶,「泰式烏龍茶」正隨著泰北華人、泰國市場與各個本地學術機構的行動而建立。品質在這個意義上,並非固著在茶葉本身,而是隨著生產者與消費者而不斷移動著。
以地方之名
過去泰北的茶葉,因為有著輸入臺灣「併堆」的歷史,所以包裝上始終寫著「烏龍茶」、「高山茶」、「臺灣茗茶」等稱謂,其真空袋若非從臺灣進口,便是從中國進貨。直到近期,美斯樂的茶開始有素色真空袋,貼上泰文標籤的做法,甚至袋子上已印製泰文。最能體察「泰北的臺灣茶」到「泰北茶」的轉變,莫過於泰國政府OTOP(One Tambon One Product,一地一特產)政策的推廣。
我幾次聽到美斯樂鄉長與茶家商討去曼谷參加OTOP展銷會的事宜。討論事項包含他家產品是否算是美斯樂特產、包裝是否符合美斯樂形象等等。這樣的展銷會等於是溝通了雙向的地方想像:泰國人透過OTOP認識泰北物產特色,而美斯樂茶家亦須篩選符合他人與自我期待的樣貌展現出來。配合政策與影視活動,美斯樂以茶為主的地方形象便由此動態過程逐漸穩定下來。
地方不僅存在於各種包裝與媒體的再現,還存在於茶葉栽作過程之中。近期泰國政府透過本地學術單位,進行有機茶園的推廣,以媒合當前全球的農法潮流與市場需求,同時達到北部山林國土保護的目的。然而,有機標章的給定──政府認證的美斯樂有機茶──卻展現國家想像與當地茶家實踐上的落差。對茶家而言,認證的茶不一定好賣,維持認證所保證的只有成本上升的必然性;對國家「推廣」有機農法而言,降低認證門檻讓參與業戶增多,卻讓原先兢兢業業的茶農感到不平。有機美斯樂的口號似乎只存於泰國產官學合作的備忘錄中,但其實另有茶家為了具有獨特蜜香的蟲咬茶,而放棄施灑農藥的慣行農法,維護蟲咬茶主角──小綠葉蟬──的生態環境,吸引了臺灣製茶師傅前來尋覓茶源,也登上了臺灣《聯合報》與泰國《世界日報》。有機作為美斯樂的地方新形象,官方的代言性質雖然看似失效,卻在小綠葉蟬所促成的蜜香與栽種過程中達成效果。
未命名
Photo Credit: 地理眼
美斯樂的所在位置。
當今的茶鄉美斯樂
經歷各式國家力量的介入,而臺灣市場又已然遠去的情況,當今泰北茶業進入發展的「戰國時代」,各自逐鹿市場也各自發展競爭。這樣的局勢隨著具有都市生活經驗、泰國教育背景的第三代經營者加入,而有著與過去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在觀光旅遊、高端消費、品質與產能提升都顯得更有企圖心,打造自身品牌的意識也更加明確、更有實踐能力。
新一代茶業經營者具有與父執輩截然不同的經營觀念與市場嗅覺,對於茶業發展的邏輯與運行方式亦受其影響而有所不同,其反映的不僅是世代交替下茶業的翻轉,更是新一代泰北華人如何重新想像美斯樂的表現。然而,這個由國共歷史、跨國政經、各式族群與製茶技術所共同組裝浮現的茶鄉,僅是美斯樂眾多面貌的其中之一。
隨著泰北更多新闢旅遊景點的相互競爭、茶葉市場不斷變動的狀況下,當地人開始引進更多外部資源,例如在地發起的櫻花種植計畫、與中國某基金會討論共同合作開發旅館等等。茶產業之外的咖啡,也在少數民族的闢建下產量不斷增高,發展出與華人茶產業截然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社群與物作的組合、發展下,美斯樂不斷地被訴說、被改造。與其考察美斯樂如何做「茶鄉」,不如跟隨在地華人、少數民族、緬甸移工的腳步,觀察他們如何面對不同考驗,在一連串行動中「做」茶鄉。
註解
  1. 若松大祐(2013)。臺灣現代史上的官方國族主義與泰緬孤軍形象。大阪大學中國文化論壇,No.2013-5。
  2. 石炳銘(2008)。異域行泰北情──救總在泰北工作實錄。臺北:中華救助總會。
  3. 呂天(2000)。邪惡的罌粟: 20世紀毒品問題掃描。重慶:重慶出版社。

熱爆的北極圈 瑞典北30度 北西伯利亞32度

圖/達志影像美聯社

記者 劉惠卿 報導

2018/07/27 19:50
今年夏天的極端酷暑,分別在歐洲、北美甚至北極圈內,出現罕見高溫,歷年同期平均溫度只有10度的瑞典北部與西伯利亞北部,雙雙出現超過30度的天氣。加拿大一年當中向來是26度的涼爽七月,但這個月21天當中有13天超過30度。英國本周極有可能打破38.5度的歷史極值,國會下議院的環境審查委員會警告,如果政府不盡快採取行動,高溫將成為常態,到2050年,恐怕每年會有7,000人死於酷暑。

央視新聞:「北歐沿岸和俄羅斯西北部海冰,已經呈現出異常偏少態勢。」

海冰減少就表示發生融化現象,位於北極圈內的地區,正在出現罕見高溫,瑞典北部測到30度氣溫,西伯利亞北部則是32度,這些地區歷年同期的平均溫度只有10度。

加拿大向來被形容只有兩種氣候,一個冬季,一個大約在冬季,最涼爽舒適的是26度的七月天,但此時走在蒙特婁的大街,手機上卻顯示34度,而且像這樣超過30度的天氣,從7月1號到21號,就出現過13天。長年低溫的地區,幾乎鮮少有住家安裝冷氣空調,遇到頻繁來襲的熱浪,難以忍受,魁北克在半個月內,不幸有77人中暑死亡。

多倫多大學大氣物理教授 穆爾:「多倫多和加拿大多數地區的夏季均溫高了1攝氏度,也就是說從1980年開始到現在,變暖了一度,這不僅僅是平均氣溫升高,最高溫與最低溫都升高。」

與加拿大相隔一個北大西洋的歐洲,大面積遭受熱浪侵襲。法國包括巴黎在內共十八個地區,氣溫介於34到37度之間。巴黎鐵塔旁的噴水池成了遊客最佳避暑的地方。

遊客漢娜:「有一些水相當棒,這就是我們坐在這裡的原因,就好像有水噴向我們。」

法國氣象部門發出警告,這波熱浪將持續到周五。已經在高溫燒烤狀態的德國漢諾威機場,飛機跑道被烤到變形,當地緊急關閉機場,導致41個航班受到影響。本周很可能打破38.5度歷史極值的英國,歐洲之星列車部分車廂冷氣失靈,因此誤點三個小時,造成英法海底隧道的汽車大排長龍。

英國氣象局 Peter Stott:「我們看到的現象就是氣候變遷,地球溫度升高,氣候就開始劇烈變動,像是有熱浪時,氣溫就會因為氣候變遷,而飆得更高了。」

整個地球像在發燙,英國環境審查委員會警告,2040年之前,英國夏天出現38.5度可能會成為常態。這對於處在高緯度的英國,相當不尋常。

CNN記者:「英國環境審查委員會的報告顯示,發生熱浪的機率,要比2000年高出了10倍,熱浪的次數增加,被熱死的人數,到了2050年會增加3倍。」

也就是說,如果再不採取行動的話,到2050年,每年恐怕會有7,000人死於酷暑。

波蘭海岸救生員:「注意! 注意! 禁止游泳!」

波羅的海岸邊,緊急把玩水的遊客請上岸,超過五十個沙灘懸掛紅旗,列為禁止游泳區。

遊客:「我們已經在這待了五天,只有第一天有一面白旗,接下來的幾天都是紅色(禁泳)。」

原本應該是碧藍的大海,變成這般黃褐色,因為連日極高的溫度加上沒有風流動,使得海面上的藍藻大量生長,遊客一旦接觸到,皮膚恐怕會起疹子,如果喝下肚,就會產生消化系統的疾病。

央視新聞:「河南省氣象台發布了高溫橙色預警,這已經是連續第三天發布高溫預警信號。」

在亞洲,河南省會鄭州,甚至連續11天超過35度,造成25人中暑送醫,中國大陸的東南與西北兩大塊,是紅通通的高溫預警區。北半球今年夏天,歐美亞洲一起壟罩在極端燒烤模式。

高一第一冊L1認識地圖補充資料:地理學發展史之三

高一第一冊L1補充資料:地理學發展史之

地理學發展史,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階段  

現代地理學(20世紀60年代以來)
現代地理學則自美國發起,反過來影響英國和北歐,然後再滲入蘇聯、東歐、日本、西歐和中國。現代地理學的特點:①將人類居住的地球表面看作統一的複合系統,地理學本身的結構和體系已趨向於世界性的一元化。②對地理現象的解釋由單純的類型歸納,過渡到理論演繹、實驗反饋和模式化的方法。③採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對紛紜複雜的地表機理進行確定性研究。

現代地理學的發展過程包括:60年代的數量運動、70年代的行為研究、80年代的綜合趨勢等。總起來,可稱為地理學的理論化和數量化

在西方出現了地理學的理論化和數量化的3個學派:①以W.L.加里森為組織者、有美國著名經濟地理學者E.L.厄爾曼協助,在美國華盛頓大學地理系舉辦的研究生班──華盛頓小組。這是美國許多數量地理中心的影響最大者,從推廣中心地方論、交通網路理論和其他統計方法開始,培養了W.W.邦奇、B.J.L.貝里等名家。②以R.J.喬利、P.哈格特和D.W.哈維為代表人物的形成於英國劍橋大學的劍橋派。此派繼華盛頓小組而興起,以理論造詣高深而著稱。③以T.哈格斯特朗為首的在瑞典隆德大學興起的隆德派。此派40年代已開始空間擴散的探討,60年代后又開展了時-空地理學工作,均卓有成效。故哈氏被公認為當今最著名的理論和數量地理學者、現代區位論大師。
80年代,由於世界範圍內人口、資源、環境和開發等問題日趨嚴重,在聯合國有關組織號召下,有關科學均介入了上述問題的研究。各國地理學者,廣泛地參與了三大規劃(城市規劃、區域規劃和環境規劃)的工作,在有些方面起了主導作用。這樣,就從實踐中產生了對城市、區域和環境的綜合研究,在理論、模式和決策方面大有進展,發揮了地理學固有的綜合特點,萌發出了一系列的新分支:①理論地理學,包括人與環境、區位論和區域研究3個組成部分,是地理學的基本理論,對其他分支有指導作用;②元地理學,是地理學的科學哲學與科學學,是哲學同地理學中間的承上啟下學科;③應用地理學,是地理學通向實踐的應用分支,早在近代地理學後期開始形成,在現代地理學階段具有了計劃規劃、勘測設計和文化教育 3個方向;④新方法、新技術學科,包括地理數量方法、地理資訊系統、電腦繪圖和地理定位研究。

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簡稱GIS),是近年來快速發展的一個跨學門新科技,它所涵蓋的理論和技術來自於數個傳統的學科,包括:地理學、地圖學、測量學、數學、資訊科學等。就應用層面而言,它所涉及的領域更為廣泛,如:環境影響評估、資源管理、國土規畫、都市和區域計畫、交通管理、森林經營、運輸規畫、生態保育、考古調查等,舉凡需要涉及地理因子或空間資料的問題,都可以利用它來輔助作業,地理資訊系統是決策支援上的重要工具。
什麼是地理資訊系統?
(1)就它的組成和功能而言,GIS是設計用來有效地擷取、儲存、更新、處理、分析及展示各種型式地理資訊的系統,系統組成包括:電腦軟硬體、地理資料庫及操作維護人員。
(2)就它所處理的資料而言,GIS 是用來蒐集、儲存、分析具有地理區位特性事務與現象的資訊系統。
(3)就它的運作而言,GIS 大多是高投資的大規模電腦作業系統,通常是由中央及地方政府出資建造。主要目的是協助行政主管有效地管理自然及人文資源。
(4)就它的功能而言,GIS 是具有整合空間資訊及協助解決真實世界問題的決策支援系統。
(5)就它的分析方式而言,GIS 的主要目的是透過疊圖及空間分析功能,將原始地理資料轉變為能支援空間決策的資訊。
2_47dc64ed6690c.jpg 1024X640 px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是由美國國防部所發展的系統,原來的設計目的是為導航飛彈和飛機,近幾年來開始開放給民間使用。這套系統的運作包括三部分: 空中的衛星、地面控制站、使用者所持的接收器。空中衛星計有24顆,每一個衛星都在約 2 萬公里的高空繞行,每半天繞行地球一週。地面使用者必須持有定位衛星的接收器,接收由衛星所釋放的電子訊號,經由接收器內的處理運算,在幾秒鐘內即可以得知所在位置的坐標。利用這種技術,不管任何時間、任何地點,只要視野遼闊,或可接收到定位衛星訊號的地方,都可以迅速精確地定位。所謂定位,就是測定所在地點的位置。以往的測量工作,需花費大量時間和人力來進行定位,使用全球定位系統的工具,便可以輕易地測得每一個地點的坐標。  
        全球定位系統的發明,徹底改變地理資料蒐集的方式。傳統的測量是以相對位置的測量為主,GPS 則是直接提供絕對位置,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內測定地面上任意點的經緯度,這種功能對於隨時需要確定地理位置的應用和大量地理資料的調查工作,帶來很大的幫助。在十年前,這可能只是一個夢想:「每一部警車都裝有定位系統,指揮中心可以掌握每部警車的位置,遇有緊急事故發生時,可以隨時調派距離現場最近的警車前往救援。」在今天,這已不是一個夢想,而是國內警政單位已經採用的科技。對於野外資料蒐集和調查工作,以往利用地圖和指南針來標示位置的情形,如今利用GPS可得到更精確的位置。  
        GPS 技術和地理資訊系統的最大關係是,它大為提升地表資料蒐集的速度和準確性。野外調查者在採集一筆資料之後,可以立即知道採集點的坐標,並直接記錄到電腦中,無須再經過繁複的量測與登錄作業。這種方式不僅省下大量的野外調查時間,也使一些本來因為太費時而無法蒐集的資料,在調查速度提升後變成可行。目前 GPS的應用只是個起步,隨著積體電路的發展,GPS 的體積與價錢正快速地縮減中,目前一臺簡單的 GPS 的價錢在臺幣數千元以內,其體積大小約如一臺隨身聽。 GPS 的普及化將是指日可待,未來勢必會影響人類的工作與生活方式。例如歐美、日本等國的部分汽車廠商,已經將全球定位系統納入汽車的標準配備中,結合光碟片中的電子地圖資料,提供汽車定位與導航的功能。這部分的應用結合GPS的資料庫和地圖展示功能,並且利用到GPS的定位功能,是科技整合的成功範例。

近年來,電腦工業及太空科學等科技的突飛猛進,帶動了航空測量及應用遙感探測技術與衛星影像配合電腦製圖技術之發展,使得地圖測繪之工作邁入了新里程茲略述如下:
(1)電腦繪圖:所謂電腦繪圖,即完全採用數字化地形模型之處理方式,它包含了資料獲取、資料轉換、資料儲存及資料輸出等程序。

地理繪圖賽4
(2)資料獲取:可由航空測量的立體模型中直接讀取獲得,或由現有地圖或外業資料,運用坐標讀取機讀取,將其數據資料傳送到電腦,供資料轉換處理使用。
(3)資料轉換與儲存:數字化地形模型獲得後,則依照所需應用目的的不同,運用電腦做適當之處理,可由一種形式之資料迅速轉換成另一種形式之資料(例如比例尺、投影方式等);同時亦可運用輕便之磁帶或磁碟,將數據資料全部記錄儲存起來,並可建立一完整之資料庫,以供運用。 
(4)資料輸出:依用圖者之目的,可以輸出多種不同型式的資料(如坐標系統、投影種類、地圖主題、地圖縮尺等),均可運用電腦快速成圖。此外,當地圖編修更新時,可直接將電腦資料庫之內容顯示於終端機之螢光幕上,操縱電筆,經必要之修正後,立即交由自動控制繪製地圖,不但快速、正確、經濟且深具時效性,為其最大特點。
(5)人造衛星全球測量與遙感探測:人類為了解地球形狀大小、質量、地球表面地形地物分布與地下層及海洋狀況,故有大地測量、海洋測量與製圖之科學技術,大量測量依地球重力場以決定其形狀,依測量數據以決定其大小,海洋測量用聲納測量以決定海底深度,更利用航空攝影測量以測量地球上一切地形地物,以求迅速確實等,不一而足,惟始終缺乏整體性、全面性、同期性之全球測量,以致紊亂重複,更因傳統性測量方法不一致,資料不統一,儀器精確度不畫一,數據標準欠規律,乃造成零亂錯綜,缺失甚多。 
  自從人造衛星測量及遙測技術日益發展以後,因規模宏大,測區廣泛,精度提高,效能增加,故世界性廣大地區測量及各洲際間輿地位置之聯測、海洋島嶼間之聯測,均可迎刃而解。不僅如此,地球上任何地區一切地形地物,當地磁偏狀況及海底地下蘊藏均能用地圖表現,鉅細無遺,其價值之大,效用之廣,實難以估計。   

航照圖
 
衛星影像圖
        總之,利用衛星影片電腦製圖,已為當前測量製圖發展之趨勢。過去傳統性製圖,雖然已採用機械與光學儀器等作業,但人工作業仍占甚大之分量,如改用人造衛星測量及遙感探測儀器與技術,並配合電腦製圖連線作業,如此地圖之繪製便可達到更精確、更快速、更低成本的要求。

高一第一冊L1認識地圖補充資料:地理學發展史之一

高一第一冊L1補充資料:地理學發展史之一

地理學發展史,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階段  

一、古代地理學(上古時期至18世紀末)

古代地理學是農牧業社會的產物。其特點是以地理知識的描述性記載為主;學科內外分化不明顯;由於環境差異和交通不便,古代地理學的體例和內容具有顯著的地域差異。


古希臘羅馬  古希臘羅馬地理學繼承了古埃及地理學運用數學探討地理現象的傳統,成為西方地理學發展的源流
其早期重要奠基人,是公元前 5世紀的希羅多德,他最早探索了歷史上的人地關係、討論了區域的界線;希波克拉底創立了人的 4種氣質學說,探討了環境對人類行為的影響。稍後,德謨克利特對宇宙的無窮性、大氣現象的原因、生物對氣候的依存以及地理環境與人類社會的關係,進行了觀察和推測。柏拉圖從唯心論出發,認為圓是最完美的對稱形,演繹出圓的地球位於宇宙中心,這是球形說最早的概念。柏氏的學生亞里士多德,則唯物地認為地球和天體都是原質構成的,從實驗材料和實地觀察中進行了歸納判斷,科學地證實了大地球形說。 



(1)代表性人物主要有古希臘的埃拉托色尼和羅馬時代的斯特拉波、托勒密

1.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公元前275一前193)生於希臘在非洲北部的殖民地昔勒尼(cyrene,在今利比亞)
被西方地理學界尊為「地理學之父」,他不僅第一次合成了 geographica(意為地理學或大地的記述)這個術語,而且用兩地竿影換算出弧度,計量了地球的周邊是252000希臘里(約摺合為39690公里),已近於近代的實測值。埃氏不僅是古代數理地理的創始人,還發展了亞里士多德的居住適應地帶學說,將世界分為歐洲、亞洲和利比亞(以後的非洲)3個地區,以及一個熱帶、兩個溫帶和兩個寒帶等5個地帶,並首次根據經緯網繪製世界地圖。

埃拉托色尼被西方地理學家推崇為「地理學之父」,除了他在測地學和地理學方面的傑出貢獻外,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因為他第一個創用了西文「地理學」這個辭彙,並用它作為《地理學概論》的書名。這是該辭彙的第一次出現和使用,後來廣泛應用開來,成為西方各國通用學術辭彙。


ar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 是古埃及亞歷山大圖書館的第三任館長。他最有名的貢獻之一是於240BC,不離亞歷山大城一步,而能於一小時內,就以實驗證明了地球是圓形的,以及計算了地球的圓周。

他所使用的方法相當簡單:1. 以一根八尺長的圓棍,在”夏至 (summer solstice)”時,豎立在亞歷山大城 (Alexandria) 。於正午時,由它的陰影及棍子的長度,他量出太陽與地平面的”仰角”(elevation angle, a ) 為7°12’。


2. 事先知道阿斯旺城 (Aswan,古稱Syene) 是在亞歷山大城的正南方 (見地圖) [即延著地球的同一南北的子午線 (meridian)] (註: 依近代太空測圖,這只是大略正確的假設。),以及兩城之間的距離。

3. 事先知道 阿斯旺城 位於北回歸線 (Tropic of Cancer) 上。[即在”夏至″正午時,太陽在阿斯旺城的正上方 (a = 0°)]。

shadow   fig2

結論:由上面測量結果,我們可得到下面的結論:

1. 由於在亞歷山大城 及阿斯旺城,所測太陽的仰角”a”不同,因而推知地球不是平的 (flat),而是圓形的 (round)。
2. 假設地球是圓的,以簡單的圓形幾何,我們可以下面公式計算地球的圓周。fig5          因綠色的弧長 (arc length) D (亞歷山大城 至阿斯旺城之間的距離) 是圓周長的 a/360 分之一,因此圓周長是D 的360/a 倍:
地球圓周長=  360D/a 。
只要知道兩城間的距離(D),及仰角(a),就可計算出地球的圓周。
用上面公式計算地球圓周的準確性,主要是依靠亞歷山大城 至阿斯旺城之間的距離以及兩城是在同一子午線上兩個假設。如以埃及人當時所知, D = 925 公里,加上所測知的仰角,a = 7°12′= 7.2°, 代入上面公式,我們很容易算出:
地球圓周= 45,931 公里。
現代高科技的測量是: 地球南北方向周長是 40,008 公里。(延赤道東西的圓周長是 40,075公里)。
<兩者之間有14.8%的誤差。此差異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於下面因素: (1) 古埃及當時測量的從亞歷山大城 至阿斯旺城間的距離(D)不準確,(2) 兩城只是大約在同一子午線上,(3) 地球是橢圓形 (ellipse) 。
如果以現代的測量,兩城間的距離 D = 842.7 公里,我們可得到 “埃拉托色尼”所測的地球圓周應是 41,844公里。這答案就只有4.6% 的誤差,真不錯(not bad for one day’s work) 。
不管如何,埃拉托色尼(Eratosthenes) 在兩千多年前,就有正確的科學觀念。這證明古人跟現代人一樣聰明。智慧是人類天生的本質,不是進化來的。

2.斯特拉波,古羅馬地理學家、歷史學家。約公元前64或前63年生於小亞細亞的阿馬西亞,約公元23年去世。
17

《歷史學》約在公元前20年成書,敘述從迦太基衰落到愷撒之死一段時期的歷史,僅存少數殘頁。《地理學》在斯特拉波去世前不久完成,除第7卷外全部保存下來。該書第1、2卷為緒論,討論了以天文學和幾何學為基礎的數理地理以及研
斯特拉波     
究地表和大氣圈的自然地理學,評論了埃拉托色尼、喜帕恰斯、波西東尼斯等前人的著作,提出了地理學家首先應確定地理學的研究對象等一些原則,描述了海、大陸和氣候帶等。第3~17卷分論當時歐洲人已知的世界各地區,按政治單元進行區域描述,內容包括自然特徵、物產、城市、居民及其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等。其中8卷寫歐洲,6卷寫亞洲,另一卷可能寫利比亞(今非洲,即第7卷)。《地理學》是西方古代地理學的一部經典著作,對西方地理學的發展有長期的影響。它是引用前人著作彙編而成,有些地區的描述詳簡適宜,雜有一些神話和許多已不存在的地名等。

斯特拉波認為,地理學是對人類居住世界的描述,不僅要研究一個地方的自然屬性,還要研究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他不同於埃拉托色尼、喜帕恰斯等前輩學者,記錄了存在於地面的人、動植物和陸地、海洋,為描述地理學奠定了基礎;對已知世界進行了區劃和分類,成為區域地理研究的代表;把海岸分為岩岸、沙岸和潟湖等類型;研究了陸地上升、下沉和三角洲的形成;第一個描述了非洲沙漠中的綠洲,正確解釋了尼羅河的泛濫,將其歸因於衣索比亞夏季豐沛的雨水;指出火山土、碎屑土和沖積土的肥力不同;提出自然因素對人文現象(如聚落、人口密度和風俗習慣)有很大影響,注意到歷史對地理的作用。

3.托勒密
克羅狄斯·托勒密克羅狄斯·托勒密(古希臘語:ΚλαύδιοςΠτολεμαῖος;拉丁語:ClaudiusPtolemaeus,約90年—168年),又譯托勒玫或多祿某,相傳他生於埃及的一個希臘化城市赫勒熱斯蒂克。古希臘天文學家、地理學家和光學家。托勒密寫下一系列科學著作,當中三部對伊斯蘭世界和歐洲的科學發展有著頗大的影響。第一部是《天文學大成》 (古希臘語:ΗμεγάληΣύνταξις,意謂「巨著」)。第二部是《地理學指南》 ,是一部全面探討希臘羅馬地區地理知識的典籍。而第三部是有關占星學的《四書》 ,書中嘗試改進佔星術中繪製星圖的方法,以便融入當時亞里士多德的自然哲學。

約公元90年生於埃及的托勒馬達伊。曾在亞歷山大城居住和工作,168年去世。一生著述甚多。其中《天文學大成》(13卷),是根據喜帕恰斯的研究成果寫成的一部西方古典天文學百科全書,主要論述宇宙的地心體系,認為地球居於中心,日、月、行星和恆星圍繞著它運行。此書在中世紀被尊為天文學的標準著作,直到16世紀中哥白尼的日心說發表,地心說才被推翻。另一部重要著作《地理學指南》 (8卷)是古希臘有關數理地理知識的總結,主要以馬里努斯的工作為基礎,參考亞歷山大城圖書館的資料撰成。第1卷為一般理論概述,闡述了他的地理學體系,修正了馬里努斯的製圖方法。第2卷至第7卷列有歐、亞、非三大洲8100處地點位置的一覽表,並採用喜帕恰斯所建立的緯度和經度網,把圓周分為360份,給每個地點都註明經緯度坐標。第8卷由27幅世界地圖和26幅局部區域圖組成,以後曾多次刊印,稱為《托勒密地圖》 。


托勒密認為地理學是對地球整個已知地區及與之有關的一切事物作線性描述,即繪製圖形,並用地名和測量一覽表代替地理描述。他在《地理學指南》中採用了波西東尼斯錯誤的地球周長數字,又在繪製陸地向東延伸中增加了誤差。把有人居住的世界想象為一片連續不斷的陸塊,中間包圍著一些海盆,並在地圖上表明:印度洋的南面還存在一塊未知的南方大陸(見古希臘羅馬地理學)。直到18世紀英國探險家J.庫克的探險航行,才消除這個錯誤。他在《地理學指南》中還提出了兩種新的地圖投影:圓錐投影和球面投影。


克羅狄斯·托勒密       
《托勒密地圖》
托勒密總結了希臘古天文學的成就,寫成《天文學大成》十三卷。其中確定了一年的持續時間,編製了星表,說明旋進、折射引起的修正,給出日月食的計算方法等。他利用希臘天文學家們特別是喜帕恰斯(Hipparchus,又譯伊巴谷)的大量觀測與研究成果,把各種用偏心圓或小輪體系解釋天體運動的地心學說給以系統化的論證,後世遂把這種地心體系冠以他的名字,稱為托勒密地心體系。
巨著《天文學大成》十三卷是當時天文學的百科全書,直到開普勒的時代,都是天文學家的必讀書籍。《地理學指南》八卷,是他所繪的世界地圖的說明書,其中也討論到天文學原則。他還著有《光學》五卷,其中第一卷講述眼與光的關係,第二卷說明可見條件、雙眼效應,第三卷講平面鏡與曲面鏡的反射及太陽中午與早晚的視徑大小問題,第五卷試圖找出折射定律,並描述了他的實驗,討論了大氣折射現象。此外,尚有年代學和占星學方面的著作等。

(2)中國最早的地理著作是戰國時代的《尚書·禹貢》和《管子·地員》。《尚書·禹貢》按地理特徵將古代中國版圖分為九州,並概要記載各地自然條件、經濟活動和物產交通,堪稱世界上第一部綜合地理作品。《管子·地員》探索了中國土地的分類和山地植物的垂直帶譜,是世界上最早對土地進行系統分類的作品。

後來的酈道元的《水經注》至今仍為考證中國水資源和水環境演變的要著;沈括的《夢溪筆談》一書提出了河流的侵蝕、搬運和堆積作用,並用以解釋華北平原形成的原因,較西方類似的見地早4個世紀。

(3)近古時期(1518世紀)  
本期的重大事件是中國的鄭和「七下西洋」和西方的地理大發現
哥倫布之後開始了人類歷史的新紀元,即西方由中世紀封建制向近代資本主義的過渡階段。地理大發現給地理學帶來的影響是巨大的,可以從3方面闡明:
①地理大發現期間,成功地在遠程航行中運用了羅盤,並精密地測定了經度,技術的改進和數據的積累導致了地圖學的革新。16世紀初,P.亞皮安繪製了一個地球的心狀圖,其弟子G.墨卡托於1569年繪成了一幅適用於航海的等距圓柱投影世界全圖,成為第一個將整個地球表面描繪在平面上的人,爾後又編繪《墨卡托地圖集》在中國,義大利傳教士利瑪竇編繪的世界地圖,改變了中國學者沿用的「天圓地方」、「華夏居於寰宇之中」的舊觀念。
墨卡托     墨卡托编制的世界地图墨卡托地圖集
②通過15世紀末到18世紀的地理探險和發現,出現了一些學術價值較高的地理著作。德國S.明斯特爾的《宇宙誌》於1544年出版,被認為是地理大發現的早期代表作。德國B.瓦倫紐斯的《普通地理學》首次將地理學領域區分為專論和通論兩大部分,前者描述地區特徵,後者揭示全球性法則。中國明末出現資本主義萌芽后,也在同期進行了實地考察和理論探索工作,如徐霞客的《徐霞客遊記》已有不少成因方面的論述;清初劉獻廷提出地理學要闡明「天地之故」,即探討地理現象形成的原因等。但是,沒有成為中國古代地理學的主流,中國古代地理著述多描述性記載,缺少對地球表面整體規律的研究。這是近代中國地理學落後的原因之一。
15世紀20年代到17世紀20年代,西歐出現了「文藝復興」,藝術和科學得到蓬勃發展,從而使學者能對自然界和人類活動的某些法則進行概括。當時的地理考察和發現,為哲學家和科學家提供了豐富的自然、人文及二者關係的具體素材。另一方面,新生的地理唯物論又給予地理學發展以難以估量的影響。17世紀法國哲學家孟德斯鳩提出的氣候決定論,18世紀德國哲學家I.康德的二元論,均成為近代地理學的方法論基礎。總之,從1518世紀,地理學處於由古代向近代轉變的時期。西方地理學用了3個多世紀,完成了技術革新、資料積累和建立地理唯物論的哲學基礎3方面的準備,為歐美近代地理學的建立創造了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