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第一冊序章生活的地理補充資料:地理學發展史之二

高一第一冊L1補充資料:地理學發展史之二

一第一冊L1補充資料:地理學發展史之二

地理學發展史,可以分為古代、近代和現代三大階段  
近代地理學(19世紀~20世紀50年代)

近代地理學是同工商業社會相適應的知識形態。它的特點是以對地球表面各種現象及其關係的解釋性描述為主體;其邏輯推理和概念體系漸趨完善;學科日益分化,學派林立。德國為近代地理學的發源地,較早受其影響的是法、英、俄、美等發達國家,然後受影響的是不發達國家,包括中國。


產生時期(19世紀初~19世紀後期)  

最傑出的人物是德國 A.von洪堡和C.李特爾。他們不僅是德國,也是全世界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
弗里德里希·威廉·海因里希·亞歷山大·馮·洪保德Friedrich Wilhelm Heinrich Alexander von Humboldt,1769年9月14日-1859年5月6日),著名的德國自然科學家、自然地理學家,近代氣候學植物地理學地球物理學的創始人之一;涉獵科目很廣,特別是生物學地質學
「洪堡德」的圖片搜尋結果 

洪堡德被公認為近代地理學的奠基人,在其他一些學科如氣象學、地球物理學、海洋學等方面也多有建樹。由於洪堡德的科學活動和學術思想,才使得千百年來純經驗性的地理描述,進入到科學的行列。
洪堡德非常重視實踐,他的足跡遍及西歐、中亞和美洲。在他重要的1799~1804歷時五年的考察中,測量了安第斯山的高峰,探尋了亞馬遜河的源頭,還曾經攀登了厄瓜多的欽博拉索山(海拔6272米),並登到距離頂峰只有150米的高度,創造了當時的登山高度世界記錄,並一直保持了36年。這次旅行,他採集標本達6萬件,並且測定了大量有代表性的自然地理數據。回國后,他整理出十本著作,其中包括著名的「1799~1804年在新大陸熱帶區域旅行記」(共30卷)和《植物地理論文集》等。
洪堡德繪製的地形剖面圖
洪堡德注重實踐觀測也善於創新思索,他總是試圖將觀察到的自然現象進行綜合的分析和比較,以至於他不得不攜帶幾十種不同的儀器來完成他心目中的考察目標。於是,一個個的科學發現上的「第一次」出現了:第一幅全球等溫線圖由他繪製完成;最先發現了植物分佈的水平分異性和垂直分異性;第一次用圖解的方法來研究洋流;首創「磁暴」這一名詞;第一次科學地分析了溫度隨海拔升高而降低的規律等。
洪堡德繪製的全球等溫線圖 

洪堡將畢生貢獻於考察自然界,足跡遍歐洲和南北美洲。他的報告《新大陸熱帶地區旅行記》(30),是新大陸自然、經濟和政治的第一部百科全書和拉美北部的第一部區域地理著作。他提出世界年均溫等值線圖和大陸性概念、以及植物緯向水平地帶學說,是地理學的重要理論,從而公認他為自然地理學和植物地理學的創始人。洪氏代表作《宇宙》,解決了近代地理學的三大問題:①認為地球是統一整體,人類是自然的一部分;②主要探討地表各區域相互關聯現象的差異性;③研究特定自然要素,應注意其與周圍環境的關係。


卡爾·李特爾(Carl Ritter 1779年-1859年),是德國人,於1779年8月4日出生在奎德林堡,後世稱之為人文地理學之父。
「李特爾」的圖片搜尋結果
1796年,他入讀了哈雷大學,讀自然科學文史等課程。1819年,他擔任法蘭克福大學歷史學教授,1820年擔任柏林洪堡大學首任地理學教授,直到1859年9月28日他逝世。
他主張在地理學中貫徹因果聯繫觀點,運用經驗法(實地觀察)和比較法,對區域地理的研究強調各種地理現象(有機的、無機的、人文的、非人文的)的因果關係,從而揭示區域個性;在具體研究工作中,偏重人文現象,把自然作為人文的基本原因,認為自然決定人類歷史的發展;聲稱每一大陸各有其特定的形狀與位置,對人類發展各自起著特定作用,用自然解釋人文。他的名言是「土地影響著人類,而人類亦影響著土地」,被認為是近代地理學中人地關係的最早闡發者和人文地理學的創始人
雖然他也注意自然現象及它們之間互相存在的關係,但最終他關注的是人與自然界之間的關係。他認為地理學就是研究「空間分布的各種架構原理」的科學。,他還認為地理學的基本概念是差異性中的一致性,從而導出這門學科的兩個基本部分:系統地理學和區域地理學。
李特爾著名的學術界名著叫《地學通論》,又名《地球科學與自然和人類歷史》。該書確定了區域的概念和層次。

發展時期(19世紀末~20世紀50年代)  
費迪南·馮·李希霍芬男爵Ferdinand von Richthofen;1833年5月5日-1905年10月6日)是一位德國旅行家、地理和地質學家、科學家。
19世紀末將地球表面分為4個圈(岩石圈、大氣圈、水圈和生物圈),認為地理學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有成因聯繫的事物和現象的科學。
「李希霍芬」的圖片搜尋結果
20世紀初,瑞典S.德·耶爾充實了李氏關於地球表面的內容,認為它是岩石圈、水圈、大氣圈、生物圈和人類圈5個圈的交互重疊地帶。這樣,地理學的定義便具體化了。 

上世紀末到本世紀初,西方發達國家的大學大量設立地理系,地理學開始成為一個職業領域。隨著地理學的進一步發展,出現了各分支學科的分化,在氣象學、海洋學、土壤學等獨立發展后,一些地理學家強調區域或景觀的方向,另一些學者則推行了人文化運動,使地理學的人文分支蓬勃發展。20世紀30年代以後,地理學逐漸向參與經濟工作過渡,西方的應用地理學和蘇聯的建設地理學應運而生。

近代地理學在其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許多成果,並形成了3種傳統和3個學派。

生態傳統與環境學派  
早期的近代地理學是從生態觀點出發,將人作為地球表面的一個因素看待,代表人物是德國F.拉采爾。
「拉采爾」的圖片搜尋結果
拉采爾(Friedrich Ratzel,1844年-1904年)德國地理學家地理環境決定論的倡導者,曾任萊比錫等大學教授。
他早年研習動物學、地質學、比較解剖學,後轉攻地理學。主要研究人文地理,按自然條件或人文現象的綱目系統論述地理環境的決定性影響。他深受李特爾的思想影響,並運用了達爾文生物進化論的觀點,認為人是地理環境的產物,地理環境是人地關係的主導因素;他又在斯賓塞的思想影響下,提出國家與社會是生命有機體的論點。在其主要著作《人類地理學》中,強調地理環境決定人的生理、心理以及人類分布、社會現象及其發展進程;在所著《政治地理學》中,把國家比做生命有機體,認為向鄰國擴張領土是其生存的基本法則。
拉氏學生、美國E.C.森普爾女士在20世紀初系統地闡述了環境對人類的支配作用。
另一個美國地理學者E.亨廷頓著有《文明與氣候》和《人文地理學》,詳述了氣候決定論。

20世紀最初的20年,歐美各國出現了對環境決定論的懷疑和否定,人地相關的可能論和生態調節論應運而生。其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國P.維達爾-白蘭士及其弟子J.白呂納。
「維達爾-白蘭氏」的圖片搜尋結果
維達爾·白蘭士法語Paul Vidal de la Blache,1845年1月22日-1918年4月5日),法國地理學家,法國近代地理學奠基人。1866年畢業於巴黎高等師範學校。曾先後擔任南錫大學(1872~1877)、巴黎高等師範學校(1877~1898)和巴黎大學(1898~1918)教授。
主要從事區域地理與人文地理的研究,主要研究自然與人文的空間關係。
  • 認為地理學應研究各種相關現象的因果關係,並通過對地表不同部分的比較和分析,找出其聯繫的一般法則;主張通過具體區域研究人地關係,成為法國區域綜合學派的奠基人;
  • 反對環境決定論,認為人類的生活方式不僅是地理環境主宰的產物,而是許多複雜因素作用的結果,習慣勢力對人的社會性質具有很大作用,並認為地理環境中存在許多利用的可能性,但其具體利用途徑卻決定於人的選擇;這種觀點成為人文地理學中或然論的理論基礎,對歐美地理學思想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維氏認為地理學的任務是闡述自然和人文條件在空間上的相互關係;白氏的觀點更為明確,:「環境雖足以影響人類之活動,人類亦有操縱與征服環境之能力」。生態調節論的宣揚者是美國H.H.巴羅斯,他認為地理學應該人文化,成為人類生態學,並是地理學用生態方法參與實際工作的開創者。由於西方於20年代后、蘇聯於30年代后、中國於50年代后均展開了對地理環境決定論的批判,環境派的決定論觀點到20世紀中已被遏止。

補充\地理學中的「人地關係」
地理學中所指的「人地關係」,即為探討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相互關係的「環境
論(Environmentalism)」。
傳統上的人地關係理論包括「環境決定論(Environmental Determinism)」與「環境可能論(Environmental Possibilism)」兩大學派
環境決定論注重環境對人類生活的影響,強調人類活動與文化發展,處處受到自然環境的控制與支配,以德國地理學家雷次兒為代表。
而環境可能論則較重視人類可改變自然環境的觀點,認為自然環境裡具有許多可能性,端賴於人類的選擇、利用與應用,「人定勝天」即為此派學者提出的重要概念,以法國地理學家白蘭士為代表。
現代的人地關係則隨著時代與大環境的演變,出現了「環境協調論(Coordination Theory)」的觀點,由1930英國地理學者羅士培提出,1960年代美國地理學者巴羅斯確立其學術地位,並稱地理學為人類生態學,主張人文地理學應具備兩大課題:人對周遭自然環境的適應;人與自然環境間的相互影響與關係。
由此可知,地理學中的人地關係環境論,由早期的決定論至可能論,演變為近期更為重視人地互動合理性的協調論,也與今日全球環保意識、生態平衡觀點相互呼應。

描述傳統與區域學派  
對地表各種現象的分佈進行記載和描述,是地理學最古老的傳統。為此,須把地球表面按等級序列分成區域。
近代地理學區域學派的首倡者是德國A.赫特納,繼承者是美國R.哈特向20世紀初,李希霍芬及其弟子赫特納提出了地理學的核心應是區域研究。根據赫氏觀點,哈特向分別於30年代末和50年代寫了《地理學的性質》和《地理學性質的透視》兩本專著,認為地理學研究地球表面的地域分異特徵,部門地理學是起點、區域地理學是終結。但終因其僅以區域綜合代換地表機理探討,效果頗不理想。不過,經赫、哈二氏的倡導,特別是法國E.de馬東、A.德芒戎,美國D.S.惠特爾西、P.E.詹姆斯等的努力,20世紀中葉在西方出現了一個區域地理的黃金時代。

蘇聯的區域地理既受到西方、主要是德國的影響,又具有自己的傳統。30年代初形成了以Н.Н.巴蘭斯基和H.H.科洛索夫斯基為首的經濟地理的區域學派。

綜合傳統與景觀學派
為使對地表紛紜多樣的現象研究深入,出現了從發生學觀點、用綜合方法劃分地表類型的景觀學派,以彌補環境學派和區域學派的不足。景觀具有地表可見景象的綜合和某個特定區域等含義。
德國O.施呂特爾於19世紀末和20世紀初提出景觀學說,認為地理學的中心是對可見景觀的研究,景觀是一個區域結合的外貌單元,其中「可以感覺到的」具有地域意義的自然和人文現象,共同形成一種獨特的結合。著有《早期中歐聚落區域》(3卷,1952、1953、1958)此書論述了公元6世紀時中歐聚落,提出文化景觀與自然景觀的區別,並最早把人類創造景觀的活動提到方法論原理

同時代的德國S.帕薩爾格則認定景觀是一種地域類型,即地表相關要素的集合體,其界限的確定最為重要,劃分的最好標誌是植被。以後蘇聯Л.С.貝爾格的景觀地理帶,便是受到帕氏思想影響而形成的。

20年代中期,美國C.O.索爾發表著名論文《景觀的形態》,把景觀看作地表的基本單位。他認為景觀由兩部分疊加構成:自然景觀,即一地區在人進入前的原始景觀;文化景觀,即被人所改造過的景觀。索爾及其許多弟子研究了大量景觀變遷的實例,揭示了人在改變地球面貌上的作用,使當時的環境派理論和區域派程式相形見絀。

近代地理學在發展中還取得許多重大成果。
美國M.F.莫里於19世紀中期提出第一個大氣環流模式,發表了近代海洋學的第一部著作《海洋自然地理學》(1855)
俄國В.В.道庫恰耶夫於19世紀後期提出土壤地帶性學說和自然地帶學說;
美國W.M.戴維斯於19世紀末提出侵蝕輪迴學說
戴維斯,美國地理學家、地質學家,美國地理學奠基人。1850年2月12日生於費城,1934年2月5日卒於帕薩迪納。1869年畢業於哈佛大學,1890~1912年任哈佛大學教授。 




侵蝕輪迴學說戴維斯的學說認為最初的隆起地面被侵蝕作用逐漸夷平。也就是說,主要的搬運力-河流,到達侵蝕基準面之後,將不再具有下蝕的能力,最終地形將是一片接近平坦的準平原。




侵蝕輪迴學說正文指地表在河流作用下,地貌形成與發展經歷幼年期、壯年期和老年期階段的學說,又稱地貌輪迴說、地理輪迴說。 由美國WM戴維斯於1889年提出。 他認為地貌是構造、過程(指各種外力作用過程)與階段(指發展階段)的函數,並首先假設有一個因構造運動從海底抬升的陸地,由於抬升迅速,地面立即受到侵蝕,原來的低平地形變為高山、深谷、陡坡;然後,構造運動處於長時間的穩定,高地被蝕低,河谷漸變寬淺,緩坡又復盛行;最終整個地面變成僅有微小起伏的的平原地形


德國W.P.柯本從20世紀初起到30年代,提出氣候分類法和大陸氣候模式;
Wladimir Peter Keppen (1846~1940)德國氣候學家。 1846年9月25日生於俄國彼得堡(今列寧格勒),1940年6月22日卒於奧地利格拉茨。 1866年進入彼得堡大學植物專業學習。 1870年以植物生長同溫度的關係的論文獲萊比錫大學博士學位。 1871~1873年在彼得堡氣象台工作,1874年起任職於德國漢堡海軍氣象台。 1884年完成世界溫度帶分佈圖。 1900年發表了《按世界植被的一種氣候分類》的論文,1918年發表了《按溫度、降水及其年變化的氣候分類》的論文,完成其氣候分類(見柯本氣候分類 ),以後又不斷修正分類指標,1936年在《氣候學手冊》中公佈其最後的修正方案。 柯本的氣候分類法,成為以後許多氣候分類工作的基礎,在各國廣泛使用。柯本的主要著作有《普通氣候學》(1906)、〔地質時期氣候》(1924,與AL韋格納合著)和《氣候學手冊》(5卷,1927~1940,與R.蓋格合編)。




英國H.J.麥金德先後於19041919年推出「陸心說」(即「心臟陸地說」)的地緣政治理論;英國A.J.赫伯森完成世界自然區劃;
德國W.克里斯塔勒於30年代提出中心地學說。
蘇聯М.И.布德科於1956年發表《地表面熱量平衡》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