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海岸-- 台灣海岸概況
一般特性 | |||||||||||||||||||||||||||||||||||||||||||||||||||||||||||||||||||||||||||||||||||||||||||||||||||||||||||||||||||||||||||||||||
台灣地區為一海島群,位於東經120°~122°、北緯22°~25°之間,東臨太平洋,西隔台灣海峽與大陸相望,南北長約377公里,東西寬約142公里,海岸線全長約1,200公里(含澎湖群島總長約1,520公里)。島上山嶽高聳,東部海岸因海岸山脈面海矗立,岸邊多懸崖峭壁,海底坡降陡峻,距岸不遠處即為深海。西部海岸則山脈距海較遠,沿海平原坡度平緩,海灘承其餘勢坡度亦緩;加以早年各主要河川均西向流入台灣海峽,順流而下之大量泥砂堆積於近海地區,遂助長海灘向外伸展。 台灣各段海岸面對不同水域,陸域概況亦有所別,故其特性不盡相同。概括言之:自台北縣金山、野柳開始向東北,繞至宜蘭縣頭城以北均為衝擊性海岸;宜蘭以蘭陽溪為中心之三角洲,其海岸屬不明顯的延伸性海岸。蘇澳往南的東部海岸,除花蓮的花蓮溪、吉安溪口三角洲與台東卑南溪、利嘉溪及知本溪口的沖積型三角洲,為不明顯的延伸性海岸外,其餘均為衝擊性海岸。台灣南端自屏東縣枋山起至東海岸,除河口沖積性三角洲外,其餘均為衝擊性海岸。西部海岸,北起淡水河口南迄屏東枋山均為延伸性海岸。 如果以海岸侵淤狀況及其穩定度而言,約可區分為:淡水河口往東北至三紹嶺間之海岸,亦即台灣北部為沖淤並不顯著之海岸。此段海岸係屬於衝擊性之岩岸,短時間而言,如幾十年內並無顯著的消長;不過如以長期的地質年代而言,當然也是屬於侵蝕性海岸。東海岸為逐漸被侵蝕之海岸,其原因包括直接面臨深海,又有板塊擠壓的活動之助力,更增加其被侵蝕性。西部自淡水河口至大甲溪口為漸被侵蝕之海岸;大甲溪口以南至二仁溪口之中西部海岸為內灘繼續淤高,外灘漸被侵蝕的狀況;二仁溪口以南至台灣尾端為侵蝕較劇烈之海岸。澎湖列島沿海多為珊瑚礁,但部分地區亦有侵蝕現象。金門、馬祖列島沿海多屬岩岸,亦有侵蝕現象(詳表2-1)。 近年來由於陸域土地利用的快速而劇烈的變化,更加速了海岸的侵蝕。海岸的各種經濟活動,如海埔地的開發利用、築港及各種海岸的構造物,均因改變了沿岸泥砂移動的條件,常造成其相鄰海岸的失衡,更甚者將導致該段海岸侵蝕情況惡化,不可不慎。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