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4/25地理學科中心高雄、臺南地區自然地景實察之五

4/23-4/25地理學科中心高雄、臺南地區自然地景實察之五

105 年度教育部地理學科中心種子教師培訓地理實察
帶隊教授:楊貴三教授(國立彰化師範大學 講解及資料提供者)
課程表:
時間
4/23 (六)
第1天
4/24 (日)
第2天
4/25(一)
第3天
上午
◎報到集合(地點:左營高鐵站)
◎燕巢雞冠山(堤嶺、石灰岩、化石、番石榴產業)
◎烏山頂(泥火山、桃花心木)
◎新養女湖(泥火山噴火、土指)
◎新太陽谷(古亭坑層、泥岩惡地、惡地的人地關係)
◎寶來(河階)
◎甲仙公園(腱狀丘)
◎關東巷(氾濫原的變遷、河川襲奪)
◎小林(山崩、土石流、鹽水坑頁岩、糖恩山砂岩、球狀風化、不整合、河階、峽谷、遷村的選址)
◎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傳統民居)
◎七股潟湖、網子寮沙洲(潟湖、漁業、濱外沙洲、防風林、沙丘)
下午
◎青山(潮州斷層背衝斷層反斜崖)
◎茂林(曲流、離堆丘、紫斑蝶、魯凱族文化)
◎六龜18羅漢山(六龜礫岩、礫岩惡地、荖濃溪、中央線形、公路選線、遊客中心選址)
◎寶來(溫泉聚落、討論)
◎南化水庫(水壩的結構、水壩建築的地形地質條件、單面山、豬背嶺)
◎曾文溪大匏崙(泥岩惡地、基蝕坡堆積、滑走坡侵蝕、芒果產業)
◎頭社太上龍頭忠義廟(平埔族文化)
◎頂頭額沙洲(突堤、離岸堤、新月丘、橫沙丘、縱沙丘、圓頂丘、編籬定沙)
◎喜樹黃金海岸及茄萣海岸公園(突堤、離岸堤、海岸堆積及侵蝕)
住宿
寶來
臺南
解散
地點:臺南高鐵站

105/04/25(一)上午行程
◎北門井仔腳(瓦盤鹽田、傳統民居)

◎七股潟湖、網子寮沙洲(潟湖、漁業、濱外沙洲、防風林、沙丘)
以下資料主要來源 楊貴三教授編製"地理學科中心高雄、臺南地區自然地景實察"手冊
嘉南平原 

嘉南平原,北起北港溪-虎尾溪,南迄鳳山丘陵西緣,此平原面頗為平坦,乃河流沖積與地盤抬升所造成。惟斗六、嘉義間之平原東緣有斗六聯合沖積扇,其南 半部經隆起切割成扇階群。民雄以南至曾文溪北岸之山麓地帶有紅土臺地之被切割 成小丘群;臺南附近有 10~30 公尺高之臺南臺地;岡山附近有地下噴出天然氣和泥 水所形成之泥火山;岡山、高雄一帶有屹立於平原面上,形如島嶼之大崗山、小崗 山、半屏山、萬壽山等隆起珊瑚礁。 嘉南平原的河道變遷相當頻繁,例如曾文溪下游原本由檨仔林轉向西北,流經 現今將軍溪入海,自 17 世紀以來,本河段曾發生四次重大河道變遷(圖 15):第一 期(1823 年以前)流路自蘇厝轉向西北,經佳里北方,由將軍溪出海。第二期(1823-1871) 則因臺江內海甫經淤積,故分流甚多,其主流由西港大橋附近轉向西南,經溪埔寮、 學甲寮南側,由鹿耳門溪出海。第三期(1871-1904)主流向西自國姓橋(國聖大橋) 轉南入鹿耳門溪出海。第四期(1904-1911)自國姓橋轉西北經三股溪出海。第五期 (1911 年迄今),主流沖開河口外沙洲,向西直流入海,持續至今。河道變遷之擺 幅南北達 25 公里以上,北從將軍溪、南至鹽水溪間的範圍,無不受其直接影響。


臺南海岸
 (一)洲潟海岸 
嘉義、臺南兩縣市的海岸,全長約 70 公里,形成寬大的潮埔,外側則圍有濱外 沙洲,靠近海岸處亦常發育有沙嘴,由沙洲、沙嘴所圍的淺海部分即為潟湖,深多 不及數公尺,構成獨特的洲潟海岸(liman coast)景觀。

如果沙泥淤積或地盤繼續隆升,成為更淺之淺灘時,常被利用為鹽田、魚塭、農墾地,甚至工業區。 嘉南洲潟海岸,因陸地的離水、河川的堆積,以及波浪、潮汐的作用,形成一 群濱外沙洲,和其所圍的一連串潟湖,為臺灣顯著的海積地區,依據華倫亭的海岸分類,屬於離水堆積進夷海岸。 

  



臺灣西部海岸的潮埔主要分布在桃園南崁溪口至高雄興達港之間,其成因有四: (1)地盤的隆起,(2)河川輸沙的沖積,(3)臨接淺海域,(4)潮汐與風浪的 作用。依其地形形勢,可將其分為三種類型:(1)開放型潮埔:直接面向大海,包 括雲林地區以北的海埔地,(2)洲潟型潮埔:外側圍有濱外沙洲和潟湖,嘉義、臺南兩縣市海埔地屬之,(3)潟湖型潮埔:位於海岸線凹入處的潟湖中,臺南市以南的海埔地屬之。
潮埔類型:
      
  圖三  洲潟型潮埔                       圖四  開放型潮埔
 

圖五  潟湖型潮埔

海埔地
17 世紀荷蘭人測繪的海圖中,曾標示出雲林至高雄一帶海岸,由北至南分別有笨港、魍港、倒風、臺江、堯港等規模較大的內海(潟湖),其西側則有眾多濱外沙洲南北排列,其較大者有外傘頂洲及南、北鯤鯓,整體呈現洲潟海岸的地形特色。
  
黃色區塊代表2012年的外傘頂洲範圍,外傘頂洲的最南緣擺幅最大,大約向東移動了兩千七百公尺,面積則縮減了六平方公里,但是外傘頂周北方的沙洲卻變大了

清初本區海岸線大致沿山子腳、佳里、西港、港口、新市、洲子尾、鹽埕、湖 內一線,約抵今等高線 5 公尺附近。北起古曾文溪口(今將軍溪),南迄二仁溪口, 與濱外沙洲間圍成臺江內海,總面積估計約 3,500 平方公里。當時濱外沙洲規模較者有北鯤鯓、南鯤鯓、北門嶼、馬沙溝、青鯤鯓、加老灣、北線尾、一至七鯤鯓, 以及二仁溪口的鯤鯓頭,其中一至七鯤鯓的位置即為現今安平至喜樹一帶,鯤鯓頭便是現今的白沙崙


八掌溪口至曾文溪口的濱外沙洲群,統稱為臺南濱外沙洲群,包括海汕洲(60 年代已陸化)、王爺港洲、青山港洲、網子寮洲、頂頭額洲及新浮崙洲等,形成一系 列東北-西南向之細長沙堤。這段洲潟海岸的演變甚明顯,而且與溪流河 口的變遷有密切關係。例如曾文溪口南移,頂頭額洲隨而減小,新浮崙洲因而形成, 並且逐漸增大。

自西元 1904 至 1975 年間,曾文溪口共南移約 6 公里,海岸西進約 3.5 公里,可說是全臺灣海岸西進最快速的地方。不過,自曾文溪上游曾文水庫於 1973 年完工後,其下游排水及含沙量顯著降低,故 1975 年圖上曾文溪口流道明顯 變窄,新浮崙洲因沙源減少而不斷縮小31(照片 3)。明治 37 年(1904)至民國 89 年(1990)間,青山港、網子寮、頂頭額三沙洲西側臨臺灣海峽處,侵蝕量分別為 1 公里、1 公里及 1.2 公里,平均每年後退 11.6 公尺、11.6 公尺及 14 公尺。1980 年 至 1990 年間曾文溪口南岸、鹽水溪及二仁溪的河口段海岸各向陸侵蝕 213 公尺、350 公尺及 138 公尺。 濱外沙洲因外海波浪侵蝕及內海潮流堆積,有明顯的內移特性。以青山港洲最 為顯著,70 年間最大內移量將近 1 公里。而河流的供沙、沿岸流的漂沙、冬夏季風 所生的波蝕及飛沙等所形成侵蝕與堆積的消長,使沙洲更有向南(如網子寮洲 70 年 間南移 2.5 公里)或向北(如海汕洲 70 年間北移約 1.5 公里)位移的趨勢

洲潟海岸濱外沙洲南北羅列,其上亦見沙丘分布,目前多數沙洲雖已陸連,但 其沙丘形態仍然依稀可見。

海汕洲、王爺港洲(舊稱新北港汕):分布於八掌溪 口至將軍溪口間,原為古倒風內海出口的濱外沙洲。根據明治 37 年(1904)臺灣堡 圖所繪,當時僅海汕洲及王爺港洲北端有沙丘分布,沙丘高度均在 5 公尺以下,多 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的長條形沙丘。但至大正 15 年(1926)時,沙洲及沙丘規模 均有顯著縮減。至民國 79 年(1990)時,濱外沙洲多與陸地相連,且沙丘規模均已 縮減,目前僅海汕洲仍有 3 公尺以下的沙丘殘存,其上種植防風的木麻黃林。 以頂頭額洲為界,以北的海岸呈北北東走向,以南則呈東南走向,如此海岸線 的轉折造成漂沙方向的改變,以北的漂沙向南,以南的漂沙則向西北。由突出海岸 的防波堤、突堤、離岸堤等的堆積位置,可看出漂沙的方向。曾文溪口以南,昔日發育的潮埔、沙洲及潟湖多已陸化。

臺南市沿海一帶過去曾有一群濱外沙洲群,圍繞鹿耳門溪口與臺南潟湖。現今之鹿耳門溪口之防波堤、 四草湖、安平、三鯤鯓、四鯤鯓皆為明末之濱外沙洲列,呈西北-東南向之延長,所圍的潟湖舊稱「內海仔」,曾有長 16.5 公里,寬 8 公里的紀錄,但在 1904 年已縮 減為長 4 公里、寬 3 公里,近年更由於魚鹽的開發,只剩下狹窄的渠道而已。

以下文章摘錄自 http://www.kcestudio.tw/QingAn/taiwan/007-vista/link/vista002.html

台江內海為17世紀前台灣西南沿岸的大型天然潟湖其分布範圍北從八掌溪南至二仁溪外環由無數個濱外沙洲串起將其間之水域隔離成一內海向東縱深可達現今安定蘇厝其外環沙洲主要有7處由北向南分別為北鯤鯓、南鯤鯓、北門嶼、馬沙溝、青鯤鯓、加老灣及北汕尾300年前之台江內海為7條河流之出海口分別是八掌溪、急水溪、將軍溪、七股溪、曾文溪、鹿耳門溪及鹽水溪其中又以曾文溪為最曾文溪在當時被稱為青暝蛇主因於其流量大、流域廣並在過去200年間經歷五次大改道影響地形、地貌甚巨尤其在1823年之改道其下游奪將軍溪出海夾帶大量土石造成台江內海泥沙迅速堆積在短期間內改變潟湖景觀而其後之4次改道也造成內海逐漸陸化遂形成今日景觀
   

 除了自然之堆積人為的開墾也是加速潟湖陸化的一個重要原因每次河床改道後海埔地激增居民便爭相圍墾 加速陸化過程在屯墾時居民築草寮而居繼而慢慢形成聚落這也是現今西港、佳里、七股、安定、台南一帶許多地名的由來如蚵寮、海寮、蚶寮等今日之台江內海只遺存兩處 : 一在七股溪出海口占地約1600公頃也是目前台灣最大之潟湖系統; 另一在台南四草水域占地約5公頃2007年10月17日台南市長許添財正式向內政部提報爭取台江國家公園的設立經過2年的環評及審議 內政部終於2009年12月28日正式公告台江國家公園成立這是台灣第八座國家公園同時也是第一座結合歷史、人文、生態及自然合一的國家公園整座國家公園面積約35000公頃北起青鯤鯓青山漁港南至鹽水溪沿海公有地東邊由北到南分別延伸至七股海寮紅樹林保護區、七股魚塭區及四草魚塭區最西達澎湖東吉嶼



 其主要特色有 :
自然
台灣最大潟湖 : 七股潟湖

六座大型沙洲 : 青山港、網仔寮頂頭額、新浮崙、曾文溪口、臺南城西濱海沙洲
兩座國際級 + 兩座國家級濕地 : 曾文溪口濕地、四草濕地、七股鹽田濕地、鹽水溪口濕地

青山漁港
生態
四處生態保護區 : 七股海寮紅樹林保護區黑面琵鷺保護區高蹺珩保護區、北汕尾水鳥保護區

歷史與人文
自古以來鹿耳門與廈門之間的水路一直是漢人移民台灣的主要航道所以在三百多年前鹿耳門儼如往來台灣的主要門戶在當時台江周邊匯集了漢人、平埔族、日本人及歐洲人逐漸發展出聚落及洋行在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入主台灣後分別於當時之台南建立 Zeelandia 熱蘭遮城 (今安平古堡) 及 Provintia 普羅民遮城 (今赤崁樓)而其後鄭成功亦由鹿耳門登陸開啟了漢人對台的正式經營因此台江周邊的人文變遷猶如台灣幾百年來的歷史縮影.』

北門井仔腳



鹽田 
臺灣之日光曬鹽,始自明鄭,分布西南沿海地區,包括布袋、北門、 七股、臺南、烏樹林等 5 大鹽場。蓋西南沿海地勢平坦,海埔地廣大,便於鹽灘之開闢;且雨量較少,蒸發盛,晴日多,日照多,氣溫高,海水鹽分高,利於曬鹽。 曬鹽分 3 季:旺產季為 3-5 月,次旺季為 10-2 月,淡產季(風雨季)為 6-9 月。鹽 灘結構以「副」為單位,每副包括的設備,除水門、引排水路、輸滷溝、堤防等外, 以大小蒸發池、結晶池最重要。大蒸發池分為 5 坵,小蒸發池分為 3 坵,結晶池分 為若干格。各池分坵格的目地在保持水深之平均,以利蒸發與結晶。結晶池底舖設 的材料分為土盤與瓦盤兩種:土盤係就原有土面滾壓堅平而成,池間以土堤分隔; 瓦盤以瓦片拼舖而成,池間以杉板或特製磚塊作堤分隔。

在臺灣整個產業結構變遷的潮流中,臺鹽面臨成本高過進口鹽兩倍以上與民營化的壓力後,於民國 91 年(2001)停曬。如今,臺鹽則積極努力朝向生物科技、 資訊科技等方向發展,並有明顯的轉型成效。而北門鹽場及其鹽灘地,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推動下,正以觀光資源的開發型態,積極規劃及重新利用。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將北門第一座鹽田-井仔腳鹽田,也是現存最古老(清嘉慶 23 年, 1818)的瓦盤鹽田遺址加以復育成為觀光鹽田,遊客可在此體驗傳統收鹽、挑鹽的樂趣。
井仔腳鹽田在清代稱為瀨東場,最初位置是在鳳山縣鳳山莊大林蒲(今高雄市小港區),後來在嘉慶五年(1800年)毀於洪水而遷到今臺南市佳里區龍安里的外渡頭。後來因為鹽場又毀於水災,所以第二代賴東場的李、王、張三姓共140位鹽民於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來到井仔腳開闢了第三代瀨東場。進入日治時期後,井仔腳鹽田在大正八年(1919年)12月被臺灣製鹽株式會社收購,戰後則成為臺灣製鹽總廠北門鹽場的一部分,繼續產曬到民國八十九年(2000年)才停止產鹽井仔腳鹽田面積約有80公頃,屬於瓦盤鹽田

傳統民居
氣候因素對嘉南沿海傳統民居與聚落空間環境形式造成相當的影響。本區聚落與傳統民居,為了適應氣候以建構較舒適的環境,從最外圍的海岸防護、聚落本身的防 禦機制、至於內部民居建築上,都能看出先民們的巧思。

由於本區位在沿海地區,比內陸平原具有更多的強風烈日、更重的鹽分、更稀 少而集中的雨量,這些嚴酷的氣候,自古以來一直是當地聚落居民們所面臨的相同 課題。為了獲得較舒適的居住環境,自日治時期政府即開始有計畫種植木麻黃防風 林,使成為遏阻強風、鹽害的第一道防線。而沿海一帶發達的洲潟地形,早期雖然 不斷的化滄海為桑田,近年來卻因為海岸侵蝕、地層下陷,而嚴重危害到當地居民 的產業與生命,因此,如何以堤岸來保存沙洲,再藉由沙洲維護海岸的完整,成了 防護沿海聚落首先必須克服的問題。 本區海堤會被沖毀,是因為第一道防線沙洲的流失、退縮和防風林死亡所致,因此復育沙洲和防風林是第一要務。

臺南市政府首次在北門潟湖沙洲潮流口,採用沙腸袋工法復育沙洲,希望能增加沙洲的厚度和高度。而海岸防護的對策包括於 沙洲上進行編籬定沙,於漁港突堤群中進行人工養灘等。除了依賴堤岸與防風林為最外圍防線之外,聚落本身對氣候亦形成防禦機制。 早期聚落外圍多設立防風林帶,近年來因排水不良而多有聚落圍堤的設施;此外, 整體聚落朝南、採取梳式佈局的排列,可預防冬季的強風與增進夏季的通風;高密度集居的特性也能因應冬季寒風的侵襲,並在夏季造就空氣對流,使之涼爽。聚落內部藉由曲折的巷道與狹小的護龍間距,也能在冬季創造春暖之境,使寒風消失於無形。 至於最核心單位的傳統民居,在有限的經濟條件下,居民們就地取材,加上匠師的巧思,而發展出「包巷路」形式、屋簷上設置女兒牆、屋瓦「夯槽有包」、 鎮壓腳踏磚、屋脊鏤空、尺度低矮等方式,來達到防風的目的。包巷路、雨庇、防水層的使用可以防雨;洗石子、銅釘、藤箍能防鹽害;傳統臺灣紅瓦、編竹夾泥牆、 斜出簷與適當的開窗等,則能對抗強烈的日照。
 
北門水晶教堂
 

 

  

 井仔腳附近有許多保存著古色古味的傳統三合院古厝 


 


 

 
井仔腳瓦盤鹽田的前身為北門的第一座鹽田 也是現存最古老的瓦盤鹽田遺址

 

  

 





 老鹽田的角色除了復育,還打造了遊憩區地上攤著一盤「散鹽」,開放一區製鹽人的工作體驗
提供耙子和藤箕,體驗最直接的樂趣曬鹽、扒鹽、挑鹽,讓人感念製鹽的辛勞

台江國家公園的娛樂筏遊船七股潟湖生態之旅
 七股潟湖 



七股潟湖是臺江內海最後的遺跡,也是臺灣西南沿海非常具有生產力與多樣 性的生態環境,其面積約 1,600 公頃44,介於七股溪與將軍溪之間,當地人稱為「內 海仔」,是臺灣最大、最完整的潟湖與濕地,由頂頭額汕、網仔寮汕和青山港汕 等 3 個沙洲所圍成。 這片水波不興的寧靜海田,有著豐富旺盛的動植物生態,如魚、貝、蚵、蟹、 蝦、紅樹林、白鷺鷥,以及國際級的貴客-黑面琵鷺,總計有 125 種魚類、73 種 貝類、30 種螃蟹以及 200 多種候鳥。漁民利用環境優勢,在此養蚵、捕魚,形成 獨特的產業文化景觀。 黑面琵鷺是全球瀕危鳥種,總數量不超過 3,000 隻,臺江地區是目前全世界黑面 琵鷺數量最多的度冬棲息地,近年度冬最大數量幾乎都在 1,000 隻以上。春天北返前 覓食頻繁,有時會出現在路邊水位適當的休耕魚塭中。偏好在夜間活動,白天大群 聚集在空曠不易遭受干擾的海岸灘地或魚塭休息。飛行時頸部伸直,姿態優雅,被稱為『黑面舞者』。覓食時多成小群集體覓食,以略張開的嘴伸入水中左右擺動搜 尋,捕食小型魚類及蝦。



 

   

  

 

   
網子寮沙洲
 網子寮沙洲是臺南海岸惟一尚未陸化的濱外沙洲。

為七股潟湖西側的濱海沙洲,臺南沿海海岸陸棚平緩,加上出海河川輸沙量大,在河流沖積、季風、潮汐及波浪的作用力下,於離岸及河口形成海埔地或沙洲(當地居民又稱為「汕」)。
網仔寮汕中央是由木麻黃為主構成的防風林,黃昏時常可看見棲息於樹林頂端的鷺科集結歸來;退潮時則可在灘地上觀察到成群出來覓食的和尚蟹。沿著木棧道往西穿過樹林後,是一望無際的臺灣海峽,亦是觀察濱海植物與沙丘地形的極佳之處。




林宗儀等45藉由歷史地圖、航 照、衛星影像及地面的斷面調查等資料,得知網子寮洲近幾十年來的地形變遷。網 子寮沙洲在近年有多次新潮流口的形成與閉合,尤其北段前沙丘消失,高程下降, 而南段的海岸線也後退百公尺以上,海灘消失,海岸防風林倒塌。這些地形變遷的 原因,主要與近 25 年來海岸工程結構物建造所導致的濱外沙洲沙量失衡有關。

網子寮沙洲南段比北段有較寬的海灘及連續的沙丘,南段的北部有部分養灘區的侵蝕後退嚴重,部分防風林受海岸後退影響而傾倒;中部靠潟湖側有一大片防風林,靠海側廣布沙丘並往防風林侵積,是整個沙洲最高處;南部則是一整片連續的橫沙丘。

網子寮沙洲在盛行風向、風沙的搬運方向及沿岸流漂沙方向皆往南的影響下,冬季後的沙洲會往南延伸;夏季颱風常使潮流口產生、擴大或閉合,沙洲往東遷移;冬、夏兩季作用的合力,使沙洲長期往東南移動。

北段沙洲較南段為低而窄,颱風較易在北段沙洲產生新潮流口,可能因該處為波浪能量的集中點所致。南段沙洲較穩定的原因是防風林的攔砂與聚沙的結果;北段因受將軍漁港、西南航道的突堤效應而變化較大。 水利規劃試驗所調查得知網子寮洲民國 50-89 年平均每年侵蝕 11 公尺。


  


 

 



  



 


 

 


 

 

 


 

 


 

 


  





南縣施作定沙工法 保護沿海沙洲 2007-01-06

蘇煥智縣長(左1)、李崇智議員(左3)等600多人進行施作編籬定沙生態工法以「截砂」(記者賴友容攝影)
蘇煥智縣長(左1)、李崇智議員(左3)等600多人進行施作編籬定沙生態工法以「截砂」(記者賴友容攝影)
【大紀元1月6日訊】(大紀元記者賴友容南縣報導)台南縣沿海的沙洲因矮化侵蝕嚴重,逐漸喪失天然滯洪功能,生態與漁業資源豐富的潟湖面臨威脅,並使沿海地區發生水患,搶救行動已刻不容緩。5日上午縣長蘇煥智號召600多位地方志工,在七股外海網仔寮沙洲進行「手牽手、護沙洲」活動,共同施作300公尺長的編籬定沙帶,以阻止東北季風帶來的風飛沙,使沙洲恢復天然防護功能。
來自七股、西港、麻豆、鹽水等鄉鎮的環保志工隊、環保團體計600多位志工在七股六孔觀光碼頭前集合,縣議員李元風、李崇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秘書吳得鑫、副縣長顏純左及各局室一級主管等參與活動。在碼頭旁的記者會上蘇煥智說,近幾年來,已有很多人前來七股潟湖進行生態旅遊,但這個地方已出現危機,原本面積1600多公頃的七股潟湖因嚴重淤積,至目前已減少了600公頃,沙洲也內移800公尺,有海岸水庫之稱的天然防護屏障,因遭此變遷,導致去年沿海鄉鎮發生三次嚴重水患。
北門社大向當地的居民學習使用插竹枝的方式下去攔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