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颱泰利路徑不斷北移,暴風圈也朝著台灣北部海面接近,對台灣東半部海面及臺灣北部海面構成威脅,而此颱風的強度也有增強和擴大的趨勢,因為受到颱風外圍環流的影響,今天基隆北海岸及大台北地區也有局部大雨發生的機率。
我們時常在中央氣象局發布的資料或是電視新聞中看到很多關於雨量的名詞,但很多人都不太清楚其中的差異,雨量分級是為了讓大家了解所在地方發生不同等級雨量時,可能出現的天氣現象及災情,並希望能提高大家對於災害的警覺性。
「大雨」的雨量是80mm/24h以上或40mm/h以上,在山區可能會發生山洪暴發、落石、坍方,而在排水差或低窪地區的平地容易發生積淹水。
「豪雨」的雨量是200m/24h以上或100mm/3h以上,在山區可能會引起山洪暴發、落實、坍方、土石流等,而雨區會有強陣風、雷擊,甚至是冰雹。
「大豪雨」的雨量為350mm/24h以上,山區除了會發生豪雨等級的山洪暴發、土石流等意外,還會有崩塌的危機,而在平地積淹水面積會擴大,河川中下游甚至可能會溢淹。
「超大豪雨」的雨量為500m/24h以上,在山區會有大規模的山洪暴發,平地很容易有大範圍的淹水。
這樣的雨量分級除了能讓各防救災單位可以納入警戒值和行動值的參考,民眾看到此資訊也能判斷應變措施。
原來雨量是這樣分級的,我以前以為是目視的
回覆刪除國110 17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這麼講究11028
回覆刪除原來~不過沒有親自看過土石流,不知道嚴不嚴重
回覆刪除颱風原來是這樣分級的
回覆刪除J1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