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樵/輔仁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
伊朗總統羅哈尼(Hassan Rouhani)與伊拉克首相阿德爾(Adel Abdul-Mahdi)在日前會面,商談區域安全與穩定的議題,而近10年來兩伊關係正處於和諧狀態。
伊拉克大致於1921年建國,時值英國在西亞地區最為強勢的時刻,卻也是開始面對西亞地區抵抗的時期。這百年來,伊朗與伊拉克有著各自的發展,兩國不論是處於對立或是友好的關係,都捲入或影響著世界局勢的發展。不過,國與國的關係總是隨著主客觀因素不同而改變,今日兩伊的關係友好並不代表未來也能持續這樣的發展。
伊朗總統羅哈尼(左)與伊拉克首相阿德爾(右)日前會面,商談區域安全與穩定的議題。(REUTERS)
當鄂圖曼帝國(Ottoman Empire)於第一次世界大戰戰敗後走向瓦解之際,英法兩戰勝國便試圖瓜分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與敘利亞(Syria)地區。而在阿拉伯聖地麥加(Mecca)的先知家族哈希姆(Hashmite),本欲排除北方突厥人(Turks)勢力建立阿拉伯王國,在戰爭時期也與英國交涉過這項事務。結果,英法在1916年先有《賽克斯—皮科協議》(Sykes-Picot Agreement of 1916)劃分了兩國在阿拉伯地區所要佔領的範圍,又在1920年的《聖雷莫協定》(San Remo Convention)正式劃分出伊拉克、巴勒斯坦、敘利亞、黎巴嫩。
1921年,英國扶植哈希姆家族的費薩爾(Faysal)登基成為伊拉克國王,但當時阿拉伯地區反英國的氣氛濃厚,而且英國正在協助歐洲的猶太人移民至巴勒斯坦(Palestine),更加打擊阿拉伯人在西亞地區的主體性,使得反猶等同反英的意涵。伊拉克也就形成了國家上層領導與英國合作,下層與英國對抗的立場。然而,費薩爾並非完全受英國控制,只因為英國是當時西亞地區最強的國家,若不選擇合作,阿拉伯人可能連一點點權力也拿不到。
伊朗也有類似的情況,在一次大戰期間,伊朗雖是中立國,但鄂圖曼的戰場卻波及伊朗西側的領土,這導致1917年伊朗爆發大飢荒。戰爭之後,伊朗想要在巴黎和會(Paris Peace Conference)爭取賠償,卻因為是中立國的緣故無法參與會議。但1919年8月首相維蘇克道拉(Vusuq al-Dowleh)與英國駐伊公使簽署《1919年英伊協議》(Anglo-Iranian Agreement of 1919),儘管協議中英國承認伊朗是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的國家,但英國卻得以主導伊朗的經濟與軍事發展。伊朗群眾對此不滿,反英氣氛高漲,首相也必然明白英國不是個完善的合作對象,只是當時也沒有其他強權有興趣介入伊朗問題。
維蘇克道拉。(維基共享)
伊朗與伊拉克在一戰結束之後,都有在強權壓力之下盡可能取得自主的目標。1937年,土耳其、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簽署《薩阿德阿巴德條約》(Treaty of Saadabad),強調相互合作與維持區域安全的共識,這顯現出這些國家欲擺脫外來控制的意圖。而且,1939年爆發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伊拉克與伊朗都淪為英國軍隊佔領以圍堵德國滲透的基地。以英國的角度來看,二次大戰的邪惡國家是納粹德國,但當時無論是伊朗人或阿拉伯人,都對英國的惡行惡狀深惡痛絕。
1953年伊朗首相穆沙迪克(Mohammad Mossadiq)的石油國有化政策,目的便是要鏟除自1908年以來在伊朗開採石油的英國勢力,然而,在美國介入以取得伊朗石油利益、推倒穆沙迪克政府的行動後,美國在伊朗便逐漸成為重點國家。另一頭的伊拉克,1958年革命後的新政府持反英國、反西方、團結阿拉伯的立場,形成建國以來全然清除哈希姆家族舊勢力的轉折時刻。伊朗與伊拉克就在「是否與西方靠攏的立場」上有了分歧,形成對立關係。
美國隨後加強對伊朗在波斯灣(Persian Gulf)的軍事協助,而伊拉克此時視團結阿拉伯人、消滅以色列為首要工作,儘管對伊朗雖有立場不同的問題,卻還是在1975年談妥了兩方在阿拉伯河(Shatt al-Arab)靠近波斯灣出口的航道劃分。不過,1979年2月之後,伊朗的革命誕生了宗教人士何梅尼(Ayatollah Khomeini)掌握的政府,全盤否定前朝的內政與對外政策,一反過去對美國的友好關係,再加上同年11月德黑蘭的美國人質事件,美伊關係自此完全崩壞;同年7月,薩達姆胡笙(Saddam Hossein)擔任伊拉克總統,而他就是1975年與伊朗劃分阿拉伯航道的協議簽署人,對於何梅尼否定過去一切協議的作為更感到不安。於是,在兩方立場上的矛盾與邊界上的糾紛下,最後擦槍走火,在1980年9月爆發了兩伊戰爭(Iran-Iraq War)。美國因不滿伊朗的「背叛」,在戰爭中成了伊拉克的助力。何梅尼實際上並不是什麼特別人物,僅單就他持反美立場,以及往後他的政府維持反美路線,伊朗便成了主流輿論中的邪惡國家。
伊朗與伊拉克在立場上的矛盾與邊界上的糾紛下,最後擦槍走火,在1980年9月爆發了兩伊戰爭(圖:網路)
然而,伊拉克與美國的關係,並沒有因兩伊戰爭就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1990年伊拉克攻打科威之際,時任美國總統的老布希(George H. W. Bush)是擁有石油企業的總統,在憂心波斯灣戰爭將影響其家族的石油利益的考量下,美國介入了伊科的戰爭。美國做為伊拉克盟友不過才是眼前之事,轉瞬間薩達姆在主流輿論中就成了恐怖份子。小布希(George W. Bush)隨後在2000年擔任美國總統,並於2003年強行攻打伊拉克、2006年處死薩達姆,怎麼看都是小布希為了實現老布希剷除薩達姆這個石油利益絆腳石的願望。而薩達姆也不是什麼重要人物,若非上述的歷史發展,大概就是某一任沒有人記得的伊拉克總統。
2003年薩達姆政府結束之後,兩伊之間的對峙情緒逐漸淡去,而雙方都有反美情緒、近年來也共同對抗伊斯蘭國(ISIS)以維護區域安全。這一切發展,與上個世紀後期兩伊對峙的情況,又是截然不同的光景。再過兩年就是伊拉克建國一百年,兩伊的關係是否會有其他的變化?這取決於兩國內部主觀問題與外部客觀環境變化之因素,而誰也說不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