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醒報記者尹曉春綜合報導】手機高度普及化,將為非洲大陸帶來轉機。長久以來,非洲受限於資源,教育始終無法普及。外界認為,非洲的手機市場廣大,應可透過通訊技術傳播知識以彌補軟硬體資源不足。目前已有許多團體嘗試以通訊設備加強教育資源且效果顯著,若能克服技術、科技與地理環境產生的隔閡,手機不僅可幫助教育普及,更可顛覆以往學習受限於課堂的觀念。
教育為國家大業!過去十年非洲各國都致力於提高教育水平,但無法普及的問題卻始終沒有得到改善。下撒哈拉地區每年有千萬名孩童無法完成小學學業,即使順利通過也往往達不到理想的閱讀與算術水準。物資短缺、硬體資源匱乏等因素之外,合格的教職人數也不到標準。據估計,若在2005年要讓下撒哈拉地區每個兒童都接受教育,每年要新增350,000名新教師。
在資源、人員缺乏情形得不到改善的情況下,手機高度普及化為非洲大陸帶來轉機。GSM協會數據顯示,非洲是全球第二大、成長最快速的手機市場,2000年至今平均銷售成長達43%。在波札那、加彭和納米比亞等地,手機註冊數量甚至超過當地人口。
許多人對通訊設備改善教育持樂觀態度,並且已開始推動這類「非傳統」教育方式。許多地方嘗試以移動通訊設備來彌補教育資源不足,例如傳播學習教材、幫助閱讀或以社群服務來建立溝通橋梁。
在數百萬非洲人的生活中,大部份的閱讀與書寫行為是透過手機完成;在偏遠地區,手機甚至取代價格昂貴的印刷品成為資訊傳播的媒介。
例如提供下載故事與小說的「優加手機故事」(Yoza cellphone stories)計畫,在剛開始18個月就完成470,000次閱讀與47,000次留言。而非營利組織「世界讀者」(Worldreader)發行的電子書已經有390萬次下載,並在奈及利亞、衣索比亞和迦納等地獲得熱烈回響。
然而,通訊設備也有侷限。在基礎建設完善的地區,通訊設備可以接受較完整的服務(如網路),但在其它地方使用上則受限於基本單機功能。若要達到普及教育和傳播的目的則必須先克服這類因技術、科技與地理環境產生的隔閡。在印度、中國、印尼與奈及利亞擁有7,000萬用戶的「愛知識,愛生活」(Nokia Life)服務就成功以簡訊(SMS)技術傳播資訊,內容包括英語學習、國高中課程、健康教育與家庭等。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日前發表的後2015年「教育與技術評析」(think piece on education and skills)預測,歸功於行動裝置不受時、地侷限的特點,教育型態未來可能從典型教室教學聚焦到學習本身;工作、生活與學習的界線或許將不經意地被擦去。
非洲大陸的教育正起著變化,舊式的教育觀念因為手機這類經濟實惠的設備受到挑戰。課堂的定義不再關於學校、教室,老師、學生,相反是在舉手投足之間。手機未來還會以不同的形式影響、顛覆學習的定義。
圖說:手機可改善非洲教育水平!非洲教育水平落後,但手機市場廣大。以通訊技術傳播知識的方式在非洲發酵中。(photo bywhiteafrican from flickr)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