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星碳權交流 聚焦2議題

 台灣碳交所日前成立,後續的碳權商機已吸引國際市場矚目,據知情人士透露,繼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宣布九月將和國際知名的Gold Standard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引進國際碳權商品,新加坡碳權交易平台MVGX VCM已在本周二低調訪台、拜會行政院,並對於未來合作的可行性提出簡報,引起業界高度矚目。

新加坡二○二一年推出碳權交易平台,比台灣早兩年,目前有兩大碳權交易平台,其中一家CIX平台由淡馬錫控股公司主導,此次來訪政院的,是另一家碳權交易平台MVGX VCM。


知情人士指出,相較台灣有上百家碳排大企業,亟須解決碳排問題,「新加坡反而相反!」金融圈人士指出,新加坡主要是以金融貿易為主的國際中心,並沒有製造業,因此其國內企業需要動用到碳權減碳的量非常少。據新加坡向相關部會提出的數據,其有減碳排問題的企業僅五十多家而已,因此新加坡不會是碳權的需求者,反而是新加坡本身的條件,一方面作為交易中心,另一方面也可作為碳權產品供應者,因此這回MVGX VCM來台在政院這場簡報中,表達其可作為碳權供應者的意願,此外也包括可提供辨識碳權品質好壞的相關技術。


知情人士透露,在台灣成立碳交所後,政院方面對台灣的碳權交易制度如何跟國際接軌,以及認證碳權品質的技術非常重視。因此這回MVGX VCM訪問台灣,不僅拜會政院,且這場針對雙方未來發展合作關係的簡報,政院也安排高規格陣容聽取簡報,包括政院發言人、也是目前碳權交易跨部會協商的政院重要主事者林子倫、證交所兼任碳交所董事長林修銘,環保署、金管會、國發會、經濟部等各部會官員參與該場會議。

相關人士透露,該場會議聚焦兩大議題,一是碳權品質優劣的辨識,另一個重點,則是台灣的碳權制度未來如何跟國際接軌。


至於未來台灣和國際間的碳權交易所合作的空間有多大?相關人士認為,要看台灣未來的胃納量有多大,因為碳交所的成立要能避免讓企業「漂綠」的質疑,最重要的前提就是企業能用碳權抵減碳費的量不能太多,大部分仍須靠自己努力減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