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輪漏油汙染「透過食物鏈下肚」魚貨誰敢吃

「德翔台北」貨輪漏出大量重油,船上還有許多化學物質,恐成生態浩劫,且因鄰近漁港,民眾吃下肚的海鮮也令人擔憂。海洋大學環境生物與漁業科學系教授鄭學淵指出,依照這艘船的油汙量,生態要復原至少得花三年以上時間,期間汙染都可能透過食物鏈進入生物體內。
農委會漁業署長蔡日耀表示,鄰近的草里、富基、石門三漁港是當地非常知名的觀光漁港,包括萬里蟹、靠近沿岸礁石的鯛類、底棲魚類、白帶魚都有,漁產豐富。漁業署現已使用攔油索攔截油汙,因化學物質若汙染魚類難以靠肉眼辨識,漁業署將會同地方政府進行現場漁獲抽驗,避免受汙染魚貨流入市面。
「聽到斷裂,真的是青天霹靂!」鄭學淵表示,他目前和學生共去採樣五次,一開始漏出的只是潤滑油,斷裂後燃油都跑出來了,昨下午學生去採生物樣本,就已聞到很重的油味,當地住戶門戶上也都是油漬、風一吹路面都是滑的。依船上二五○噸燃油估計,汙染擴散範圍至少五十到七十平方公里。
鄭學淵說,大台北地區約八成近海捕撈漁獲都來自這幾個漁港,「德翔台北」汙染物質最先會衝擊沿岸藻類,再透過生態鏈進入貝類、甲殼類、魚類等生物體內,半年後影響會慢慢浮現,多數物質可以代謝掉,但其中油汙、甲苯屬較難代謝的物質,留在體內時間可達半年以上。
專長研究甲殼類生物多樣性的海大助理教授何平合表示,沿岸底棲生物首當其衝,如石蟹、綠螺及牡蠣等潮間帶生物,移動能力很慢,平常又住在洞裡,萬一油汙蓋住洞口,「根本跑不掉」。
鄭學淵說,油汙易堆積在生物的肌肉內,若汙染嚴重外觀就可看出,若是輕微汙染民眾可用觸摸辨識,若魚體摸起來很乾澀,不像一般的濕滑,就可能受油汙汙染。化學物質因會堆積在魚體的內臟內,消費者很難從外觀或氣味上辨識,不過多數物質都可被代謝,民眾不用太過緊張。

除了重油,船上還有哪些物質 圖/聯合報提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