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研1號交船 蔡英文任命名人:帶領台灣重新認識海洋

 
台灣海洋研究迎接新篇章,科技部斥資6億元打造的新海研1號,今天正式交船。科技部表示,新海研1號預計年底首航關島,主要任務以大氣與海洋為主,該船配備船首氣象塔,可搜集氣象資訊即時回傳氣象局;船隻也具備動態定位系統、多音束探測儀等,多功能可進行跨領域研究。
總統蔡英文擔任新船擲瓶人及命名人。蔡英文致詞時,引述作家廖鴻基之言,台灣缺乏海洋教育,長期背對海洋,失去接觸海洋的機會。如今,台灣人打造的新海研1號正式交船,將帶領台灣社會重新認識海洋。

蔡英文也說,新海研1號將開闢高雄、關島、帛琉航線,對西太平洋的颱風、深層區、馬里亞那海溝、北赤道洋流等領域展開研究,建立台灣在西太平洋島嶼的科學研究關鍵地位。

科技部耗資16億打造3艘新海洋研究船,與勵進號研究船共同組成國家海洋研究隊。其中800噸的海研船「新海研2號」、「新海研3號」,去年底交船,分別由台灣海洋大學、中山大學營運管理。2155噸的「新海研1號」,原預計今年第1季交船,但受疫情影響,上月底完成驗收,今天上午在台船公司基隆廠舉行正式交船典禮。
科技部規劃,新海研1號的任務以大氣與海洋為主,2號、3號則分別以生地化循環、海洋工程為主,勵進號則以深海探測為主。
科技部長吳政忠在致詞時指出,新海研1號交船,代表台灣在海洋科學研究的新里程碑。科技部響應政府「向海致敬」政策,以海洋國家為核心目標,結合海洋、大氣、地質、衛星等跨領域研究,提升海洋探測技術,培育新一代海洋科研人才,促進海洋永續發展。
科技部也表示,新海研1號,具備超過40天油水及食物的遠洋研究能力,配備船首氣象塔、動態定位系統,單音束科學魚探測深儀及淺海、深海多音束測深儀及水下定位系統,可進行海上定點及精準的水深與地形研究。

科技部表示,未來新海研1號的研究特色,將以大氣與海洋的聯合觀測為主,並規劃建立大氣與海洋聯合船載氣象雷達及海氣象浮標觀測網,進行有關中光層及海底生物與生態等研究。

負責營運新海研1號的台大海研所所長詹森表示,新海研1號比舊的「海研1號」大了一倍半,可搭乘19名船員、28名研究員。且不少設備是新海研2號、3號沒有的,例如船首氣象塔、動態定位設備,以及2組多音束測深儀,可解析海底地形。
詹森也說,若經費取得順利,未來一年內,新海研1號將增設「大氣雷達」,船隻設備即達到國際級水準,是展現我過經濟實力,也是伸張海權的重要指標。
新海研1號交船典禮上午在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廠舉行,蔡英文總統(中)親自出席。記者曾學仁/攝影
新海研1號交船典禮上午在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基隆廠舉行,蔡英文總統(中)親自出席。記者曾學仁/攝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