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ke Geske 是名農夫,他訴說世代流傳的經驗,「每次嚴重旱災都有屬於自己的特徵。」這是從家族歷史中習得的教訓,他的祖父是來自德國的移民,在美國密蘇里州開闢農場,他的父親繼承後進一步壯大家族的農產事業。
今夏嚴峻的乾旱極為反常,他說:「一開始雨大得像是老天爺哭瘋了, 突然之間,彷彿有誰關掉了水龍頭。」
相同的嘆息橫越美國中西部,《明鏡》報導,此地遭逢 1930 年代以來最嚴重的乾旱,1/6 的玉米作物毀壞,大豆、小麥同樣慘烈,這場旱災造成各類基本糧食短缺、價格飆升。10 週內,部分農產品價錢飆升 50%,穀物倉庫就快耗竭;很多重要的糧食供應國也預期今年收成慘澹。這廂俄羅斯漫長的乾旱導致今年出口可能只剩去年一半,另一頭巴西卻是雨多得漫漶成災,蔗農叫苦連天。
聯合國世界糧食計畫署上週提出警告:「最新的收成預測顯示,我們應該做好最壞的心理準備。」這是近期自 2008 年、2011 年相似的危機之後,聯合國第三次帶來憂心忡忡的訊息。災難,彷彿成為常態。
小麥、大豆與玉米價格猛漲,威脅每個個體的生存安定。經濟學家更為此創造「農業通膨(agflation)」一詞,用來表述農產品漲價引發的通貨膨脹現象。貧窮國家人民受到的衝擊不成比例的重,因為他們的收入大部分都用作購買糧食;不過已開發國家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用來製作麵包的小麥與其他原物料現在漲得不像話,被迫高價購買的磨坊,卻將多出的成本轉嫁到麵包師傅身上,問題是現在連堅果、罌粟種子和人造黃油也變貴了,德國麵包師傅協會主席 Amin Werner 直言:「我們不能輕忽,消費者不久之後也會知覺。」
G20 也有警覺,計畫於今秋召開會議商討危機因應。首要目標為防堵國家採取單方面行動,2 年前,俄羅斯暫停小麥出口,從而推升價格,這次阿根廷和巴西恐怕也會模仿,壓制大豆出口,波恩大學農業系教授 Ernst Berg 相當憂心,此舉可能進一步降低供應量,「危機會變得更加惡化。」
全球農產品之戰開打,保障糧食供應成為國際議程最重要的議題。地球政策機構創辦人 Lester Brown 指出,「糧食是新的石油,土地是新的黃金。」政客與公民憂慮未來如何確保糧食供應無虞,以及穩定的價格。而究竟這場糧食危機所為何來?《明鏡》提出四大因素:(接下頁)
氣候變遷毀滅作物
不少氣候學家認為,全球氣候暖化日趨嚴重,美國今年不尋常的熱浪將會發生得愈來愈頻繁且一次比一次嚴峻。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農業經濟學家表示,如果氣候模型成真,極端酷熱可能造成美國作物產量銳減 30%。氣候隨著區域劇烈變化,導致有些地方產量萎縮,有些增加,全球應先為此後果做好準備。斯堪地那維亞曾經寒冷,曾經貧瘠,將來卻很有可能成為物產豐饒之地;而當今的農業盛地如西班牙南方,只得黯然退場。此外,由於撒哈拉沙漠逐漸綠化且乾旱愈來愈常見,非洲植被帶也將有所變化。
糧食 vs. 燃料
美國煉油廠自 2005 年開始就被要求多使用再生能源,以減少對化石燃料的依賴。但是,這就意味大量玉米必須用作產出乙醇,導致原本作為飼料的比例減少。約有 40% 的玉米轉化為生質燃料,且適宜種植玉米的農地愈來愈少。投資公司 Lupus Alpha 對白宮環境政策提出諸多批評,特別是補貼乙醇的方案,政府創造了一隻「需求怪獸」。聯合國糧農組織(FAO)主張,應當立即停止乙醇要求,以化解「糧食與燃料」的衝突。
德國發展部長 Dirk Niebel 上週也曾呼籲停售含有 10% 乙醇的生質燃料 E10,這個訴求獲得不少政治人物的贊同,保守派國會議員 Michael Fuchs 表示:「世界上有許多人正受到饑餓摧殘,而我們卻燃燒生質製造無效率可言的能源,這種作為是無法被認同的。」
投機者哄抬農產品價格
2008 年農業危機,就曾出現不正常的價格飛漲,例如米價曾在一天之內飆升 30%。這背後可能是金融市場投機在作怪。投資銀行或養老基金等投資者對實體作物沒興趣,它們要的是期貨合約,猜測糧食商品的價格變化。6 月到 7 月之間,農產品期貨交易幾乎多了 3 倍。需求激增導致期貨價格上揚,於是最終影響了實體市場,也就是問題之所在。已有許多關於期貨合約影響實體市場價格的報告,專家普遍認同,只對影響程度有不同意見。
這種導致飢荒的賺錢方式引來批評,不少銀行開始反思。德國商業銀行、德卡銀行、巴登-符騰堡州銀行決定中止與農產品相關的炒作行為。不過根據救援機構樂施會,最大的炒家如德國安聯人壽、德意志銀行並未起而效尤,兩者在農產品期貨投機買賣上各投資 62 億與 46 億歐元。
為了打擊炒作行徑,專家建議設立「糧食央行」, 在此機制之下,農業大國就能建造聯合儲備中心。倘若價格突然暴漲,就可釋出穀物,以打壓價格並將投機者趕出市場。
新消費型態加劇糧食稀缺
新興經濟體中,中產階級發展快速,他們的飲食習慣與父母或祖父母輩完全不同,肉不再如同以往是珍貴的奢侈品。(接下頁)
特別是在中國,1990 年後短短 20 年,中國人均年收入從 341 美元躍升到 5400 美元;這段期間,肉類消費也從 26 公斤增到 56 公斤。
由於國內農業產量遠不足以應付這樣的需求,中國於是成為全球大豆與玉米的主要市場。而 3 公斤的飼料才能生產 1 公斤的豬肉,因此新的飲食習慣放大了供應問題。
這 4 個影響農產品價格的因素不僅表明情勢相當緊繃,且沒有緩和的跡象。全球人口每年成長 7800 萬,食物需求不斷增加,供應卻十分有限。目前全球農耕地約為 15 億公頃,再擴大的可能性極小。
不過波恩大學農業經濟學家 Berg 仍然相信地球上所有人都獲得飽足的可能性,即使到了 2050 年,他說:「要養活 90 億人口,我們的農產就必須加倍,這在理論上是可行的。」為了達成目的,就必須藉由使用最佳的糧食品種、更有效率的灌溉方式以及精良的機械在全球增加產量儲備,這並非天方夜譚,俄羅斯農夫每公頃產出 1.9 噸小麥,德國農夫卻有 7.8 噸,就是明證。基因工程也是確保在有限的空間中仍能豐收的工具之一,例如生產更多耐旱植物。
只是,並非所有專家都認同運用科技、生物與化學來安然度過農業危機的方法,不少人反對以作物產量極大化作為解決之道。4 年前一組科學家撰寫《世界發展報告》提及,工業化農業只是一則神話,事實上,這將帶來氣候變遷、物種滅絕、環境中毒、水資源短缺以及疾病蔓生,反而導致飢餓與貧窮。該份報告強調,單一栽培(monoculture)、殺蟲劑的使用、人工灌溉和合成肥料造成水源汙染且破壞土壤。因此,鼓勵專注經營在地市場、毋須大量水源的小農,才是該努力的方向,報告也指出,這些小農能夠輕易滿足開發中國家的需求。
這場糧食戰爭需要全球集思廣義,而另外一道防線就在你我家中的廚房,畢竟,有 1/3 的食物,最終被丟到垃圾桶裡頭。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