蹲淡水河口賞鳥一年 劉克襄成名家


蹲淡水河口賞鳥一年 劉克襄成名家

作者: 蘇瑋璇╱台北報導 | 中時電子報 – 2012年9月24日 上午5:30






中國時報【蘇瑋璇╱台北報導】


卅年前的淡水河口黃沙滾滾、荒靜無人,候鳥歷經遙遠、漫長且危險的遷徙,在此落腳,民國七十一年作家劉克襄開始蹲點一整年,進行候鳥觀測實記,土壤的貧脊卻給予他豐沛的創作能量,寫下第一本動物小說《風鳥皮諾查》,也奠定劉克襄一生成為自然觀察者、生態保育者的根基。


照片中的劉克襄,一襲厚重夾克,皮膚曬得黝黑。在海軍服役時,一望無際天際線燃起他對賞鳥的熱情,退伍後立刻向台中鳥會「報到」,尋覓一處最佳觀測點,希望展開春夏秋冬四季輪迴的鳥類觀察。


民國七十一年,劉克襄騎車在北海岸亂逛,不經意闖入淡水沙崙,沙丘上矗立荒廢碉堡,馬鞍藤、木麻黃恣意蔓生,彷彿與世隔絕,強勁風沙吹襲幾淹沒蹲踞在沙堆中、瑟縮著脖子的水鳥,劉克襄內心非常震撼:「這就是我要的地方!」


每天早晨,劉克襄從永和騎機車到淡水,背包裝著望遠鏡、乾糧,從清晨觀測到中午,下午趕赴關渡蹲點,晚上至《中國時報》上班,仗著年輕力壯,一天才睡三、四小時。


劉克襄說,淡水河口是候鳥驛站,越冬後,一隻東方環頸(行鳥)並沒有隨同伴飛走,而是留在台灣繁殖,同樣嘗遍辛苦、千里跋涉來到此地的他和鳥兒產生共鳴,人與鳥之間彷彿命運相繫,激發他的文學想像。但劉克襄笑說,當時沒有鳥類圖鑑可查,在他心目中,那隻水鳥是對抗命運逆襲、選擇根留台灣的老兵,其實習性本就如此。


在沙丘觀測的劉克襄,曾被海防士兵拿槍指著,要求檢查包包,也曾整卷底片被硬生生抽走。為了貼身觀察,他涉水靠近,上岸才發現鞋襪濕透了,一股冰寒襲上,坐在岸邊擰乾襪子,同行的畫家何華仁立刻用相機記錄下這一刻。


年輕的浪漫情懷播下劉克襄對沼澤、溼地關注的種子。不過每天騎車,滿腔熱情難免倦勤,他笑說,現在回想,「夭壽,真是有夠遠!怎會做這麼瘋狂的事情!」義無反顧堅持一年,完成那一剎那,竟有濃濃失落感。


劉克襄一直立志當作家,但當親眼目睹台灣環境問題越來越多,因而走上環境觀察者一途,淡水河口是啟蒙的一站。




  • 留言者: 揚揚
  • Email: joe061089@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2-09-30 11:55:25
J108 35 黃睿揚
哇~真厲害呀! 我要把這事情列入我得夢想行列裡!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