皎潔高聳的白沙岬燈塔,是西海岸線上的美麗地標,也是當年航行北台灣判斷地勢的重要根據。走過一世紀,仍然屹立在觀音海岸,守護著航行的船隻。
位於桃園觀音區的白沙岬燈塔,是日治時期在台灣興建的第一批燈塔之一。自1901年完工以來,白沙岬燈塔就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守護航行的船隻,指引船員回家的航道;儘管時至今日因衛星定位系統的發展,燈塔警示導引的功能已經漸漸式微,白沙岬燈塔仍然是台灣歷史的一角,默默記錄著過往今昔的航海故事。
在地建造的現代化燈塔
「燈塔,其實就是台灣航海文明為了生存的展現。」國立台灣藝術大學古蹟藝術修復學系客座教授李乾朗分享道。1895年,甲午戰爭結束後,日治時期初始,為了航海的安全,日本人開始在台灣本島興建燈塔,確保從北方航來的日本船隻可以順利靠岸。在興建白沙岬燈塔以前,日本人曾以預鑄的方式,分別在1897和1900年興建了富貴角燈塔和基隆燈塔。「這些燈塔最主要的目的,是要讓海上的船隻知道陸地的邊界,避免船隻發生觸礁、擱淺的問題。」李乾朗說,白沙岬燈塔的選址,是因為這裡剛好是台灣本島在北部凸出的地形,燈塔的警示可以讓船隻避免靠近陸地,與海岸線保持適當的距離。
走逛在白沙岬燈塔園區的綠意之中,別忘了找尋這座歷史悠久的日晷。
「白沙岬燈塔,是日本人在台灣第一座非預鑄的燈塔。」李乾朗表示,1898年白沙岬燈塔正式開工,以士林地區的石材為建材,透過淡水河的河運將建材運送到海港、再以海運的方式將石材運送到觀音地區。當時附近地區存在著治安問題,使得白沙岬燈塔的興建過程必須更為謹慎小心,施工時間也因此較其他燈塔為長。如今在燈塔周圍所看見的白色圍牆,其實就是當時工程單位為了避免抗日軍所興建的防禦工事。
見證空間變化與技術演進
白沙岬燈塔在建築結構上具有許多巧思。就燈塔本體而言,除了以遠從北台灣士林而來的石料為塔基之外,燈塔塔身採取雙層紅磚疊砌而成。白沙岬燈塔主任管理員侯希堯說,由於建造當時水泥取得困難,且為達到防潮耐震的功能,各紅磚間主要以糯米、黑糖等原物料拌石灰黏著而成。從今看來,這樣的建築工法與結構仍然相當具有巧思。
白沙岬燈塔從竣工至今,也見證了相關技術的演進與變化。「現代燈塔的原理,是透過放大鏡的旋轉,將小燈泡的光放大投至海上。」李乾朗說,有別於傳統的燈塔,白沙岬燈塔運用了更多現代化的工業技術。首先,在燈泡周圍設置大型的水晶透鏡,達到將光源放大的效果。其次,這些透鏡圍繞在燈泡周圍穩定的旋轉。透過這樣的設計,海上的船隻所看見的燈塔,就會是一個持續閃爍的光源,避免與夜晚的星光產生混淆。
白沙岬燈塔以水晶玻璃透鏡的放大原理,將小燈泡的光線放大。
在電力設施普及化之前,當時的設計是將1個重錘懸掛在透鏡迴轉齒輪組下方,利用重力帶動透鏡迴轉齒輪組旋轉。原理與現今的機械錶或音樂鐘的原理相當接近。也因此,那個時期的燈塔相當倚賴人力。已有數十年燈塔管理經驗的白沙岬燈塔技工計永德說,當年燈塔的管理員必須定時將燈塔重新上緊發條,把懸掛在透鏡迴轉齒輪組下的重錘重新捲到頂端,才能確保透鏡組可以持續旋轉。為了讓燈塔管理員可以更順遂的管理燈塔,除了在燈塔周圍興建辦公室和宿舍之外,也特別在燈塔下方興建了1個裙狀的辦公空間。
電力設施普及之後,這種重力的槓桿設計被電動馬達所取代,而本來在燈塔下方的辦公室也因此拆除,留下階梯的外觀彷如看見當年忙碌的情景。原本尖屋頂日式宿舍和辦公室,也因為不堪颱風和海風的侵襲,改為今日人們所見的鋼筋水泥平房。空間與建築的變化,除了反映時代的需求,也讓人看見燈塔技術的演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