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一第二冊L5台灣交通補充資料~撐起臺南府城的經濟命脈──單桅手撐船的黃金時代

 作者|蘇峯楠、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有來過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的朋友,應該會在1樓展覽大廳中,看過一艘古老而斑駁的木船吧。2011年,這艘船才從十多公里遠的安平跋涉而來,落腳在臺史博,成為展場最顯眼的典藏品。不過,我們也許無法單純將它視為一位新同學;它有很多故事等著要跟我們說。

臺江內海:手撐船的黃金時代

這種木船是一種小型貨運帆船,既可升帆讓風力推進,船家也可站在船上,將竹篙撐住水底慢慢推進,所以俗稱「手撐仔」(tshiú-the-á)。展覽大廳這艘,平底、頭尾方正、船上有一根桅桿,就是典型的手撐船形式。

臺南西部曾有一座名為臺江內海的廣大潟湖。17世紀起,潟湖兩端的安平、府城兩座重要海港市鎮先後興起,人與貨物商品都靠船舶橫跨水域、溝通往來,臺江內海因此成為帆檣林立、船運繁盛的熱絡水域。活動其中的船舶,應有不少是手撐船,如老一輩人仍會提及,往昔手撐船會駛入府城五條港水道載貨。由於潟湖水淺而沙多,不太適合吃水深的大船航行,這種平底小船反而能克服地形限制,在淺水域縱橫四方、大顯身手。

手撐船一方面維繫著府城的物流與經濟命脈;另一方面,臺江內海的淺水,也造就了手撐船貨物運輸業的興起。人與水的共存與互動,具體表現在手撐船活躍的黃金時代。

東亞脈動:在局勢變化浪潮中啟航

1924年的安順鹽田平面圖裡,正中央有方形碼頭。當時手撐船在碼頭裝載鹽包後,即循南邊水道駛出鹽場,航向安平港邊。(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24年的安順鹽田平面圖裡,正中央有方形碼頭。當時手撐船在碼頭裝載鹽包後,即循南邊水道駛出鹽場,航向安平港邊。(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推測大約在20世紀初期,館藏手撐船就以平底貨運船形式被打造出來,並投入鹽的運輸工作。它跟鹽的緣分,可能與當時變動劇烈的東亞局勢有關。

19世紀下半葉,日本於明治維新運動期間大量吸收歐洲新式工業技術,繼而踏上近代工業化道路。因日本原本就缺乏鹽業資源,再加上此時的工業發展,更使國內的鹽需求量大增。所以20世紀起,日本便從有悠久製鹽歷史的臺灣大量進口鹽,更在臺灣增闢鹽田以提升產量。代表性的新建成果之一,就是1921年竣工的臺南安順鹽田(今臺南市安南區鹽田生態文化村)。

安順鹽田設有碼頭及水道。在鹽場裝完袋的鹽包,可用手撐船經水路運往安平港,先轉給傳統帆船(put-tong-á)、再轉到貨輪,然後出口外銷。當時許多安平手撐船即受僱於三井物產、臺灣製鹽等經銷商,在安順鹽田載運鹽包、忙碌往來;而像三井會社的包商何兆豹(1887-1924),及臺灣製鹽會社的包商王雞屎(1884-1948)等一些知名安平手撐船貨運承包商,也因此崛起。

住在安平海頭社的林老福,也是三井會社運鹽承包商之一。他有5艘手撐船,館藏手撐船是其中一艘。1920至1950年代,林老福與後續接手的兒子林天慶,就以撐船運鹽為主要事業;而從這段船與鹽相遇的過程,也彷彿能感受到19到20世紀之交的大時代脈動。

水陸更替:轉換跑道與沉入水底

20世紀初期,安平和記洋行前的水道(今臺南市安平區王城路)停靠許多滿載貨物的手撐船。(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20世紀初期,安平和記洋行前的水道(今臺南市安平區王城路)停靠許多滿載貨物的手撐船。(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然而,安順鹽田的水運一直存在隱憂,也就是:安平港日漸淤積,尤其秋冬枯水期間航行更困難,鹽運量因此受到影響。

大約在1950年代,安順鹽田改採鐵路運輸。鹽包先以卡車載到北鄰的臺鹼安順廠門口,轉糖業鐵路火車後,循安順線載到永康火車站,再轉縱貫線鐵路載到高雄出口。這樣的成本並不見得比水運低,卻至少能維持運量;而大概也是在這個時期,林家手撐船結束了運鹽事業。

為了持續撐船,林天慶轉換跑道,改幫安平、四草地區居民載東西。船什麼都能載,有米穀、飲用水等日常生活用品,也幫魚塭載「大肥」(水肥),甚至婚禮的嫁娶用品與新娘本人、喪禮所需的「大厝」(棺材)都載過。

然而,隨著四草周邊道路陸續完工,人們逐漸選擇更方便的陸上交通,撐船載貨的委託也越來越少。地理形勢與水陸交通的變化,最終使林家的撐船事業在1970年代晚期劃下句點。不再出勤的館藏手撐船,從此閒置於鹽水溪畔停泊處,沒有繼續保養維護,在長期風吹日曬下,便不知不覺沉入水底了。

地方意識:古船的新動力

1920年代,日本畫家古城江觀在安平周龍殿前看到許多手撐船,便持筆速寫。這曾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安平在地意象。(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20年代,日本畫家古城江觀在安平周龍殿前看到許多手撐船,便持筆速寫。這曾是讓人印象深刻的安平在地意象。(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80年,藝術學者潘元石在安平協助籌備信誼基金會學前教育資料館的分館。喜愛藝術文化的他,公餘時會四處走看與寫生,遇見棄置的民間文物也會拾起,暫放在天后宮後方的安平文化大樓地下室。

有天,他在鹽水溪南岸一處廢棄魚塭⸺應是林家泊船處舊址,偶然發現了只剩船頭露出水面、其餘皆已沉沒的館藏手撐船,於是通報安平區公所民政課長李啟繁。李啟繁找來中型吊車,花不少時間將船打撈上岸;又請木工司阜簡單修復,才讓這艘船重見天日。現今,在船身仍可見許多修補痕跡,可能就是當時的工作結果。

為了讓地下室的安平文物能妥善展示,李啟繁也在安平文化大樓一樓籌備成立「安平文物陳列廳」,1982年正式開放。在安平港海防部隊8名隊員協助下,館藏手撐船搬入廳內,成為廳內代表藏品。不少安平民眾前往參觀,總會摸摸船身、有說有笑,回想安平水邊生活的往昔記憶。

安平港邊一艘滿載貨物的手撐船(右下),以及停靠在更外側的put-tong-á船(右上)。(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安平港邊一艘滿載貨物的手撐船(右下),以及停靠在更外側的put-tong-á船(右上)。(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70至80年代之交,正值臺灣本土意識逐漸崛起,人們想更深入關懷自身土地的環境、歷史與文化,同時也累積能量,積極投入社會體制的反省與改革。這座安平文物陳列廳,除了是1985年政府開始推動「地方特色館」之前就已經成立的地方館舍外,更是在這一波人們重新關注地方的潮流中,較早由地方自發性成立的館舍。

因為這波潮流而脫出淤泥、進入文物廳的館藏手撐船,航向另一條不同於水路的新航道,開始為人們承載地方記憶與意象。快30年後,它又繼續帶著這個使命駛進臺史博大廳,直到現在。即使離開水域,它依然在繫綁著人們與地方的關係。

船的生命史,我們的故事

1960年代,手撐船仍是臺南水邊常見景觀,臺南運河與手撐船的畫面即曾被愛國獎券引用。(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1960年代,手撐船仍是臺南水邊常見景觀,臺南運河與手撐船的畫面即曾被愛國獎券引用。(圖/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在此之前,我們也許會以為這艘木船只是一種舊時代的水上交通工具,一艘因離開水域而脈絡中止、從此不再活動的古物而已。不過,透過它的生命史,我們看見它在不同時空裡,遇見不同的人事物,也因此有不同的任務與姿態;而每一個階段,都跟人們的生活及大時代有所關連。

船的生命史,不只是船自己的故事,也是我們自己的故事。

內海仔的船家寶:館藏單桅手撐船的生命史展

特展展期:2021年01月08日~ 12月31日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展示教育大樓1樓

(地址:臺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一段250號)

1 則留言:

  1. 17世紀起,臺江內海的安平、府城,因潟湖地形適合手撐船航行,故手撐船非常活躍。但因鹽田改採鐵路運送,且周邊道路完工,手撐船事業在1970年代結束。手撐船不只是歷史的交通工具,藉著了解它,讓人知道先民胼手胝足的努力及過去的文化。10622陳宥安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