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工陳珞韶 奉獻衣索比亞海地







志工陳珞韶 奉獻衣索比亞海地

中央社 – 2012年8月17日 下午7:42





(中央社記者黃旭昇新北市17日電) 陳珞韶擔任國際志工,照顧衣索比亞與海地的孤兒,她說,在服務中,找到生命的愛,還要學醫救更多人的生命。

在海地出入4次,擔任長期志工的陳珞韶(LoriChen),今天在勵馨基金會與少女座談,分享志工經驗。

「不管是衣索比亞還是台灣的老奶奶,都需要被關懷。」她鼓勵大家,在國內、國外,都可以奉獻心力

今年25歲的陳珞韶,9歲隨家人移民美國,擁有俄勒岡州立大學人類發展暨家庭科學學士、芝加哥艾瑞克森學院兒童身心發展碩士學位。

大學時,她到衣索比亞實習3個半月,隨社工拯救被遺棄在水溝的孤兒,照顧將被領養的小孩。

她說,探訪出養3個女兒的母親時,滿臉沾滿蒼蠅,根本無法開口說話。貧病交加、生活環境差,讓兒女被領養是最無奈的選擇。

有次,她抱女童就醫電腦斷層掃瞄,在瘦弱的女童頭皮上找了好久才找到血管注射,醫生還以為她是女童的母親。

在非洲的日子艱苦,但陳珞韶說,「我看見生命的不完美,體會快樂不需要很多物質,簡單就好。」

她的母親楊振凰說,女兒到衣索比亞、海地,難免會擔心,反而是女兒教會她放下,所以,只能送她一對祝福的翅膀。

楊振凰在美國時,每週到養老院當志工,或災難時上街募款,親身示範播愛的種子,潛移默化影響女兒的價值觀。她說,小時候很叛逆的Lori,當志工後,變得獨立、快樂。

家人的肯定與支持,是陳珞韶最大的精神支柱。在非洲,珍惜水資源,回美國後,看到嘩啦啦的自來水,「浪費水資源的罪惡感,讓我徹底的崩潰了。」

2010年海地大地震,擁有法語、英語、中文、台語能力的Lori,前往海地擔任救災翻譯志工,甚至影響了維和部隊放下槍枝投入賑災。

海地一名將臨盆的孕婦,感激陳珞韶的照顧,將小貝比命名為Angle Lori,至今,Lori還與這家人保持聯繫。

陳珞韶帶著陽光般燦爛的笑容,形容海地腐屍味道像是乳酪加上臭豆腐時,依舊眉頭不皺,同年齡的女孩,擁有如此經歷者不多。她說,「海地呼喚我應該要去照顧這些孩子。」

陳珞韶回到美國拿到碩士學位後,申請通過「耶穌兒女基金會」設立的長期志工專案,又返回海地投入重建。

去年在孤兒院照顧幼童時,一名女童突然沒有生命跡象,她一路陪同就醫,沿途給予心肺復甦術,但仍無法挽回女童生命,讓她更體會生命的無常與凋零、重生與韌性,卻沒有擊垮她。

楊振凰說,「這些都不是父母可以教導的,完全靠自己體會。」

不怕髒亂、辛苦、危險,剛結束海地的任務,回台探親,陳珞韶說,考慮前往法國醫學院深造,可以拯救更人的生命。還想成立一所孤兒院,「這樣可以讓更多的人,當志工服務院童。」1010817

 台灣女陳珞韶 獨闖海地做愛心




民視 – 2012年8月18日 下午6:06





2010年1月12日,「海地」發生7級強震,是當地有史以來最大的災難,20多萬人因此喪生,出現大批孤兒潮,當時正在美國唸書,年僅24歲台灣女孩陳珞韶,不顧家人反對,毅然決然遠赴海地,在孤兒院擔任志工一年多,讓當地人都非常感動。

一場大地震,讓島國海地震成人間煉獄,有家庭震後歡喜團聚,但也有孩子因此變成孤兒,當時年僅24歲的陳珞韶,不像同齡的女生嚮往潮流,反而決定動身到海地去當志工。

因為母親是志工,2008年她就曾在衣索比亞孤兒院實習,懷中抱的小男孩,是她從水溝救回的孤兒,落後環境,讓她那時回國還一度無法適應。

直到2010年海地大地震,家破人亡,孩子們頭上包紮傷口,卻不知道自己已經成了孤兒,但陳珞韶計畫出發,卻遭家人強力反對。

憑著這股衝勁,陳珞韶在海地的孤兒院一待就是一整年,陪著孩子們上課、玩樂,暫時讓他們忘記傷痛,雖然彼此間沒有血緣關係,但陳珞韶相信這難得的緣分,勝過血親關係,才是人生中最快樂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