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時報【侯俐安╱台北報導】
一百萬元對於一個素人導演,幫助有多大?紀錄片《梯田’Orip(生命)》寫下花蓮海稻米傳奇故事,一筆百萬元補助金,讓導演王亞梵從台南工廠黑手翻身,返鄉記錄母親與土地。從未接觸影像的他,拿起DV到專業攝影機,學會採訪剪輯拍攝,他感謝林務局生態影片補助。可惜的是,原訂昨天公告的補助緊急喊卡,成為絕響。
優美的阿美族歌聲中,耆老打著赤腳扛起水泥管子,引水入田,他們彎腰插秧,讓廢耕卅年水梯田重現生機。這是花蓮港口部落族人合作的故事。
三年前,剛退伍的王亞梵在台南工廠作黑手,對於未來毫無頭緒。因緣際會回到出生的花蓮部落,看見母親挨家挨戶,尋求耆老同意,攜手讓長滿芒草的廢耕田復活。
手無寸鐵的他決定跟著記錄。在當時復育梯田有限經費下,他拿起DV,隨著母親記錄耆老們從溝通到動工,直到三公里外的水源流進田地,小苗長成金黃稻穗。他也拍攝完成十五分鐘影片《海稻米的願望》,放上YOUTUBE感動無數網友。
廿七歲的王亞梵留著小鬍子,是個木納的大男孩,為了爭取更多經費決定放手一搏。他回憶,那年走進林務局簡報前,一度想奪門而出,「初期拍攝時不但沒錢,連取景也不會,真的很想放棄!」在母親協助下,他鼓起勇氣贏得計畫,沿續《海稻米的願望》,拍攝長達四十分鐘的紀錄片《梯田’Orip(生命)》。
隨著影片即將完成,王亞梵除了記錄復育過程,也希望帶入濃厚的人文氣息及環境意識,讓影片更深刻,「以前不知道自己能做什麼,透過拍片加深對部落認同感,也找到自己喜歡的人生方向。是這筆經費讓我有機會撐到今天。」他將繼續扛著攝影機,記錄台灣每個角落。
林務局生態影片補助計畫至今六年,每年每人有機會申請一百萬補助費用,至今已讓數十個像王亞梵這樣的素人導演圓夢。然而,補助計畫今年卻緊急喊卡,林務局長李桃生坦言,今年經費吃緊,以後若仍須記錄生態,將改由委託專業團隊,確保品質。
7月底、8月初,蘇拉颱風由花蓮陸上登陸,來不及收成的海稻米,奮力挺過颱風帶來的豪雨,證明花蓮場為豐濱石梯坪旁的水梯田選的品種是對的。因為植株比較矮、耐強風不易倒伏的特性,適合在海邊種植「台梗4號」,是益全香米之母,香氣足、口感佳、產量豐。趁著風停雨歇的空檔,港口部落的復耕團隊加快收割的腳步。
雖然一年一度的豐年祭早已於7月下旬盛大展開,也已經落幕,不過真正的豐收卻在這之後。舒米如妮帶領著部落老農復耕的水梯田,為了豐年祭,走訪石梯坪,沿著海岸一片金黃色的稻穗隨風搖曳,這種景觀曾經消失近30年,徒留下蔓生的荒草。
轉眼間,水梯田復耕逐漸交出成績,在花蓮縣政府農業局協助下,老農能整出6公頃可耕作的農地,其中5公頃種植水稻,剩下約1公頃的土地,則維持溼地生態。
斷斷續續的雨,讓原本可以收割的田地土質太軟,收割的機器無法進入,石梯坪的夥伴農委會花蓮區農業改良場評估,至少得等雨後兩天,土地比較乾了才有辦法在梯田中工作。舒米以及族人只能按捺著心情,一邊投入豐年祭,不忘到田裡看看這些飽滿的稻穗,有如照顧孩子般寶貝。
趁著豐年祭,部落的ina,拿出小米酒、辣椒罐,展售之際,不忘以阿美傳統的編織妝點。看似簡單的圖案,卻讓產品多了一份原味。用來編織的輪繖草,也是水梯田種出來的傳統植物,部落ina的巧思,透過輪繖草表露無遺。那麼我也來試試看,無論如何就是拿捏不到這簡單的神韻,於是默默買下小米酒,仔細研究阿美編織的奧妙。編織各式草席供內需
為了豐年祭,有幾位ina以輪繖草編織籐籃,讓祭典中倒酒的男性配戴。今年輪繖草算是豐收,採收全靠人力,剛收割的輪繖草很重,族人都得以接力的方式放到運輸的車上。採收之後,連續曬25天,一旦曬乾就變得十分輕巧,散發著天然草香。
曬乾後的輪繖草未經染色,呈現淡淡的草綠色,是部落婦女編織的材料。編織對於部落的ina是那麼的自然而然,舒米與部落婦女一起將之編織成桌墊、窗簾以及草蓆,一邊哼唱著阿美的古調。
一張草蓆大約花5天的時間編完,全供部落內需。舒米說,部落族人喜歡輪繖草天然獨特的香味,再加上過程未添加任何藥劑,全由陽光做主所曬出的天然防腐草蓆最健康。加上防腐劑的材料不會散發香氣,但這些天然的草蓆,即使潮溼發霉拿出去曬之後又會恢復香味,十分永續。
輪繖草算是大豐收,相較之下,大葉田香草就沒有這麼幸運。一分地的大葉田香草全都慘遭福壽螺毒手,幾乎全軍覆沒。花蓮區農改場雖建議使用皂素,可以讓靠皮膚 呼吸的福壽螺死亡,只是如此一來,一些靠皮膚呼吸的生物,如青蛙,也都會受累,這讓舒米十分遲疑。幸好,舒米如妮仍即時留下足以釀酒的分量,當酒麴。飲酒的節奏
豐年祭裡不可或缺的小米酒,象徵著感恩以及珍惜,這種心情非得是以一種優雅的節奏進行不可,而這正是舒米如妮想要重現的飲酒文化。在祭典時喝著從生產的糧食釀出來的酒,這些原應作為糧食的米,釀出甜蜜的酒,意味著獻上最好的給族裡耆老、長輩,十分珍貴。
釀酒時更是一件莊重的事情。按照古法釀成的酒,是佐以寧靜、愉悅的心情,釀酒的ina(阿美語「媽媽」的意思)常說,要先調整好情緒,才能釀酒。
舒米雖常常釀酒,不過製做酒麴這件事挑戰了他6年的耐力,最近,他以自己種出來的海稻米、大葉田香草做出的酒麴,正逐漸膨脹,眼見成功在望,讓他笑開了眼。過去6年,他嘗試以市售米做酒麴,始終不成功,他說可能是族人以無毒的方式種出來的海稻米,也可能是大葉田香草本身蘊含豐富的微生物,才讓酒麴能成長發酵。無論如何,這讓他更深信,友善環境的耕作方式值得投注心力。溼地釀出酒莊夢
目前水梯田尚未生產糯米,不過這次米收割之後,舒米打算挑戰土地極限,在田裡的南北兩端的土地種植糯米,中間則於收割之後放水,任其自由再生的稻米,除了繼續圓一手產製的酒莊夢,也不忘維持溼地生態,留糧食給溼地上的動物們,維持生生不息的生態系。
舒米說,要讓農民們復耕或吸引人來此地種田,並且持續下去,一定要能看到願景,而生產的稻米必須與自己的文化接軌,而海稻米的終極願景就是以酒莊的形式傳達阿美飲酒的文化,並以此創造產值,以產業來引導前景。
種好米釀好酒,就像法國的農民種出好葡萄釀酒,而石梯坪水梯田旁陸續豎立的達魯岸,將成為酒莊的另一個代名詞,讓阿美的酒莊樣貌與法國酒莊能並立為世界文化資產。溼地上的好夥伴
海稻米今年一共種植5甲地,預計可種出21公噸稻穀,脫糠細輾之後約16000公斤的稻米,其中,6400公斤由協會代為販售。舒米如妮打算以每公斤120元售出,這在以無農藥化肥耕作的稻米價格中很具親和力。
今年的成績對於復耕第一年的團隊,算是優異的表現,這一部分得歸功於主動協助的花蓮場,作物改良課助理研究員林泰佑是專門輔導這片水梯田的輔導員,從3月插秧至今,每周都前來農田指導,並將協助取得有機認證。
有了農業專家的鼎力相助,溼地生產必須積極的達到生產目的。休耕20多年,長時間無化學物質介入,雜草一代一代腐蝕,而使得此地的有機質含量高達6.3%,比一般2.3%高出一倍以上,林泰佑善用了此處的生態環境優勢,也不時以學理提供更快速有效率的技術。
林泰佑說,剛到部落時,林務局以及農業局前導性的水路修繕大部分完成,農地也完成一部分整地,只是在經過多年後復耕,經驗難免流失,以至於整地的落差過高、或將有機質較高的表土拿來填田埂。他提供一些建議,也不時與農民討論,也曾舉辦農田觀摩,無論從碾米、精米到包裝,也會有光豐農會協助;港口部落復育團隊的夥伴也隨時提供病蟲害的照片,與他討論如何善用有機農業的資材。如此的夥伴關係,讓復耕的腳步更踏實,減少摸索所虛擲的時間。為生產、生態、生活米粑流吧!
部落溼地復育的產品品牌也出爐了,象徵阿美族「互助」精神的「米粑流」,是整個石梯坪復育計劃的名稱,也是所有產物的品牌。由四個圖案組成的米粑流品牌,包括溼地生態、海稻米、大葉田香草以及輪繖草,這四個要素,串聯了生產與文化復興、生態保育的意涵。
舒米如妮說,水梯田裡充滿了各種生物,這是兩年前無法想像、也看不到的,去年完工的達魯岸,也常成為閒暇聊天之處。每次到達魯岸和ina躺著聊天,他們就會聊起以前的故事,以前的年代沒有零食可吃,都是到田裡抓田螺、青蛙,當點心烤來吃,有一陣子這些完全看不到,只要提起這些事,大家就有感覺到農藥的危害,也能認同復耕的意義。
石梯田一點一滴的改變,不僅是地景外觀,還有隱藏在族人內在的心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