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守南海主權,未必要和中國同一口徑

2016-07-12 16:32

◎林菘任
去年11月8日,令人詫異的「馬習會」結束不久後,美國知名期刊《外交政策》刊登了三名知名美國學者對「馬習會」的分析,其中一位撰文者是馬英九的老師、紐約大學法學院教授孔傑榮。
他指出,菲律賓依《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向荷蘭海牙的國際法庭提出仲裁南海爭端的要求獲得受理後,中國根據「九段線」劃定的南海版圖恐將被判定無效。在這艱難時期,習近平很可能希望馬政府跟北京當局站同一陣線。
馬英九的老師果然料事如神。和北京當局的基調幾乎一致,當時馬政府對南海仲裁結果的立場就是:「不承認、不接受」,口徑幾乎沆穢一氣。
今年5月初,搶在任內的最後半個月,在美國、菲律賓和越南的共同反對下,馬英九大張旗鼓登上太平島宣誓主權,宣稱「無論就歷史、地理及國際法而言」,南沙、西沙、中沙、東沙群島「均屬中華民國固有領土及海域,中華民國享有國際法上的權利,不容置疑。」
端視馬英九的各種作為,習近平成功地用馬英九夢寐以求的「馬習會」,換到了「兩岸同一鼻孔出氣」的絕佳買賣。
殊不知,馬習兩人的會面和後續的行動,實實在在衝擊了台灣主權,亦對世界釋放一項重大訊息:兩岸同屬一中,南海「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封閉性海域,任何想要通過該海域的船隻,都需經過中國政府允許。這是台灣想要的結果?
實質上,「固有疆域」的理由在「海洋法公約」的規範下,幾乎站不住腳,也違背了國際上處理主權爭議的法治原則。這正是中國抵死不願承認和接受仲裁結果的主因之一。
中華民國已在南海幾處島嶼上實行具體的中央政府權利,這點無論是藍綠政黨執政都無可否認,也必然強力捍衛。但確保南海主權,不必然要否決仲裁結果或被迫和中國站在同一陣線。
尤其,在這個涉及諸多國家戰略利益的廣大海域,任何一方都無法接受南海被單一國家壟斷或採取封閉性主張,更不用說變成中國的內海。
南海周邊諸國於南沙群島各島礁及沙洲的駐軍情況。(維基百科)
故此,若國民黨仍一味死守憲法文本中作繭自縛的「固有疆域」文字,藉此不認南海案的仲裁結果,只是彰顯了其漠視「南海自由航行權」對區域安全和穩定的重要性,否定了國際法治原則,更變相鼓勵中國背離國際規範準則,轉而訴求武力,以爭取主權領土安全。最終,只會徒增區域安全的動盪性而已。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