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三線上還真的有三條「線」,而且一點也不浪漫!臺灣史上的「台三線」是如何影響平埔四次大遷徙的?
近日來「浪漫台三線」的議題隨著客家委員會主委到立法院內政委員會的備詢中,意外的引起熱議,台三線因為行經台灣西部山區之鄉鎮市區,沿線地形多呈丘陵地、台地,日治時期以來被視為軍事用途而闢建的戰備道路與產業道路(編按1)。
而 Kolas Yotaka 委員也指出,蔡英文總統選前力推的「浪漫台三線」,其實與清治到日治時期設的「隘勇線」重疊;Kolas 以原住民的立場提醒客委會主委李永得除了發展觀光願景,應該也讓國人了解這「浪漫」的旅遊路線上,自清末到日治初期,曾經是統治政權為了鞏固政權、刻意製造的「土牛溝」,客家族群也遭到後來抵達台灣的人口逼迫移往山區居住,導致有大量的客家人與原住民族都被迫參與了這段原漢衝突,甚至原客衝突的歷史。
然而,日前蔡英文總統的就職典禮表演上,有一個橋段旁白:「因為漢人的大舉遷移,平原的原住民全都躲到山上去了!」── 這司儀口中「平原的原住民」,揪竟是誰呢?
台三線上的土牛紅藍線與隘勇線,是真正被人忽略的「台三線」
…… 土牛溝為分界,另沿界設隘寮,住隘勇,定界址、立界碑,防止原住民越出平原,也禁止漢人入山越墾,並搭望高樓看守。
其實絕大部分就是平埔族群,而且我們並沒有全部都跑到山上去,大部分只是退居往山裡靠攏(編按2),這可以由繪製於乾隆二十五年(1760) 「臺灣民番界址圖」上的「土牛紅線」來解析。
「土牛紅線」,是清代臺灣自南而北陸續劃定的人文界線(編按3),康熙六十一年朱一貴事件後,浙江總督滿保主張遷民劃界,而藍鼎元力持不可,取代之為「唯立石禁入番地」來隔離生番漢民;至乾隆年間演為劃分漢民、熟番、生番的界限。
臺灣民番界址圖卷上從南到北繪有一條蜿蜒不斷的紅線與藍線(編按4),線以西的平原地帶為漢人或平埔族群地區,線以東為生番界(編按5)。此界線以天然山區則沿山形或坑谷,有河流以岸為界,至於平原地帶則挖溝堆土成為土牛溝為分界,另沿界設隘寮,住隘勇,定界址、立界碑,防止原住民越出平原,也禁止漢人入山越墾,並搭望高樓看守。(編按6)
紅線為舊定界,藍線則為乾隆 25 年的新定界,台灣的中部紅藍兩線並存,從兩線分布來看,顯示出當時的漢人不斷向內移墾,也造成了平埔族群四次大遷徙。(編按7)
19 世紀平埔四次大遷徙,是誰跑到山上了?
在台灣上對於原住民如此重大的歷史遷徙事件,卻鮮少被大眾了解……,被迫擠壓空間的山居原住民該何去何從?
目前仍在研究中的 19 世紀平埔族群四大遷徙路線如下:
1804 年(嘉慶九年)
中部(彰化)巴宰族人潘賢文因爭奪通事職失敗,懼怕被捕,率領巴宰族之岸裡社、阿里史社,道卡斯族之大甲社、吞霄社,阿里坤族之北投社,以及巴布薩族之阿束社、東螺社等中部平埔族群共一千多人遷墾到蘭陽平原,為平埔族群的第一次大遷徙。
1823 年(道光三年)
中部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宰族、巴布薩族、噶哈巫族、阿里坤族、羅亞族等族群因漢人入墾,壓縮其生存空間,因而遷墾至埔里盆地,這是台灣史上平埔族群第二次大遷徙。
1829 年(道光九年)
高雄、屏東地區的大武壠族、馬卡道族、西拉雅族人,因為漢人擠壓生存空間,越山遷墾台東,在花東縱谷建大庄(今花蓮東里)等部落,此為平埔族群第三次大遷徙。(編按8)
1853 年(道光二十年)
噶瑪蘭族之加禮宛等六社人,因漢人入侵家園無以維生,而舉族遷往花蓮美侖溪畔,建立加禮宛六社。光緒 4 年與漢人的衝突再起,引發「加禮宛事件」,族人慘遭發配打散導致留在原地的已不足十戶,此為平埔族群第四次大遷徙。
在台灣上對於原住民如此重大的歷史遷徙事件,卻鮮少被大眾了解,甚至刻板印象所有的原住民都跑到山上去了,大家卻沒有想過,平原的原住民若搬到山上去了,那被迫擠壓空間的山居原住民該何去何從?
浪漫台三線是憧憬,對原住民是真實血淚
對某些族群而言,浪漫台三線是一個很棒的憧憬,但對平埔族群來說卻是血淚交織的歷史痕跡。
總統就職演說中有提到:
「我們不敢忘記,這個島上先來後到的順序。新政府會用道歉的態度,來面對原住民族相關議題,重建原民史觀,逐步推動自治,復育語言文化,提升生活照顧,這就是我要領導新政府推動的改變。」
也許對某些族群而言,浪漫台三線是一個很棒的憧憬,但對平埔族群來說卻是血淚交織的歷史痕跡。
台灣的教育讓我們沒有正確的多元史觀,許多人不了解原住民的文化價值觀,我們的教育體制甚少不曾教導我們如何欣賞和尊重他人的文化,造成許多人誤以為平埔只有一個族,甚至還以為我們已經滅亡,一直到誤觸、破壞到不同文化底線時,人們才會去重視這件事情的嚴重性。
讓我們原民自己來詮釋自己的歷史,打破彼此的不瞭解及對原住民刻板印象的藩籬,讓我們來告訴你們我們是誰,從哪裡來,創造台灣應有的文化多元並榮。
編按
- 台三線又稱內山公路,北自臺北,南至屏東,其中桃園至苗栗路段與過去殖民者區隔原漢的土牛(番)界與隘勇線常重疊。
- 許多平埔原住民被迫移居山腳,然也有如高雄大武壠族人於 19 世紀末便主動或被動移居至甲仙內山區。
- 一般認為土牛(番)界自明鄭時期開始:
「人民之私墾者亦日進,每遭番害,乃築土牛以界之,禁出入。土牛者,造土如牛,置要害,戌兵防守。或曰紅線,則以土築短垣,上砌紅磚以為識,耕者不得越。」(《臺灣通史》,連橫,1908-1918) - 生番、熟番等名詞,自古以來為殖民者或外來者對原住民族的稱呼,定義也不斷在轉移。1716 年首度出現「熟番」一詞,在此之前,所謂生番亦包含後來的熟番。
- 土牛界不只有紅線與藍線,例如最遲至乾隆末年便有以綠線與紫線表示之土牛界。參照施添福《清代台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p241-245。
- 除了影響平埔原住民族,金廣福等漢移民集團沿當年土牛溝(約苗栗北埔繞三灣至獅潭段台三線)屯墾,亦是造成賽夏族往淺山移動之原因。
- 清朝各朝代對臺灣的原住民族治理政策一直在轉變,但平埔原住民的生計均不斷受威脅。例如雍正初期嚴禁漢人私入越界開墾,主要是避免原漢呼應,對政府反動,但仍阻止不了漢人潛越土牛溝私墾;乾隆中葉後期甚至有平埔原住民保留地,政府態度由鼓勵開墾轉為「禁墾護番」,實施所謂「番大租」的政策,但開墾需資本,制度實際上仍對(漢)墾戶或(漢)佃戶有利,導致平埔原住民的土地不斷流失,間接導致 19 世紀的平埔四次大遷徙。
- 事實上在 1829 年之後,因漢人日益壓縮生存空間,南部原住民族(主要以大武壠族與馬卡道族為首)在 1839、1874-1875、1892 等年又逐次向花東縱谷進行多次大遷徙。
參考資料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