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



要說中亞的故事,就要從這裡說起,在中亞細亞有一個不大不小的國家,名叫--烏茲別克。它介乎於伊朗土庫曼和阿富汗之間,在裡海之東,哈薩克之南,從前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之一。1991年,蘇聯解體後,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與其他獨立國協就此成立。


 


古絲路上的重鎮烏茲別克


        別小看這個內陸國家它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行經點,為溝通歐洲與亞洲起著重要的作用。早在唐代,已有商旅經過。唐玄宗天寶九年,曾經與大食國打仗,救為了爭奪塔什干(即現今烏茲別克的首府)。


 


        當時,唐軍中不乏能人,有個造紙的工匠被人俘虜,被送到了撒馬爾罕,於是,當地人就在那兒設廠造紙,由他傳授技術,中國造紙術就此西傳。還有蠶種,亦是由一兩位波斯的僧侶自中國帶回去,走的也是這一段中亞絲路。


 


        讀歷史的人,更忘不了蒙古三次西征,建立了四大汗國。其中第三次西征,旭烈兀帶兵打到這裡,就建立了伊兒汗國,版圖也極大,令蒙古成為橫跨歐亞的大帝國。在數中國的歷史,還有馬可波羅來華,歐洲傳教士東來,走的都是這歐亞的古陸橋。

獨立日期建國於199191日。


塔什干。


2.270萬人。


全國三分之一是烏茲別克人,俄羅斯人佔百分之十三,哈薩克人與韃靼人各佔百分之五,其餘佔百分之一。


447400平方公里。


烏茲別克語(官方語言)、俄語,除旅遊區外,一般人懂英語的不多。


交通:來往烏茲別克-香港沒有直航機前往,遊客可先飛往泰國曼谷,再轉機前往首都塔什干的國際機場。烏茲別克航空公司每星期有3班夜機,從塔什干飛抵曼谷,航程約5小時,早上抵達。由曼谷飛往塔什干也是夜機,抵達時是半夜。


   國內交通-塔什干每日也有內陸機往來布哈拉及撒馬爾罕,交通很方便。布哈拉來往撒馬爾罕可以乘汽車,約249公里,需3小時。


   境內鐵公路四通八達,塔什干並有地鐵。塔什干每天都有班機往返歐洲與俄羅斯主要城市。


簽證BNO或特區護照皆需簽證,可委託旅行社在曼谷辦理,費用數百元。如要辦理落地簽證,需在入境前十天須將護照影本,及申請入境的日期,傳真予代辦的旅行社。


屬於大陸行氣候,五月至十月為夏季,乾燥且炎熱,在南部七月平均溫度為32℃,白天甚至可達40℃,冬季短促但嚴寒平均溫為零下12℃。


住宿在塔什干、布哈拉和撒馬爾罕這些旅遊區,都有四、五星級的酒店,設備充足,房價亦不貴。可入住塔什干--Shodlik Palace Hotel、布哈拉--New Bukhara Hotel、撒馬爾罕--Afrosiab Hotel  


回教素尼派(Sunni)。


飲食用麵粉烤製而成的是烏茲別克的主食,另外羊肉雜菜湯和串燒羊肉則是當地人喜愛的美食。由於是伊斯蘭教國家,一般不供應豬肉。當地蔬果很多,青瓜、蕃茄尤其便宜。


索姆(Sum),1美元兌720 SOUN。美元亦通用。  


時差塔什干和撒馬爾罕都較香港慢3小時,布哈拉則慢4小時。  


信用卡在大城市的酒店或大百貨公司均可使用。


通訊有國際長途電話服務,國際線手提電話則視個別網。


行政區域十一個地區,一個自治共和國。


政治制度採總統制,由公民直接投票選出。國會為全國最高的立法機關。


地理位置中亞地區的中部,位於鹹海以南、阿姆河以東,北面與西北部與哈薩克共和國為鄰,東面與東南部與吉爾吉斯、塔吉克為鄰,西南與土庫曼交界,南面則與阿富汗接壤。


建國簡史今日的烏茲別克是古波斯的票特省(Sogdiana),也是世界古文明遺產最豐富的地方之一,西元前四世紀亞歷山大大帝曾征服此地,六世紀突厥人佔領此地,八世紀時阿拉伯人成為新主宰,也帶來了伊斯蘭宗教與文化。


十二世紀塞爾柱土耳其取得此地控制權,十四世紀一位號稱成吉思汗的子嗣帖木兒建立帖木兒汗國,定都於撒馬爾罕,在中國元朝歷史上稱作烏茲別克汗,元史上又稱作「月即別」、「月祖伯」,十五世紀末至十六世紀間烏茲別克遊牧民族進入中亞地區,與當地的突厥人相融合,建立了烏茲別克帝國,其首領自稱是烏茲別克汗的後裔,而這民族從此即稱作烏茲別克人。


 


後來烏茲別克帝國又分裂為布哈拉汗國與花刺子模汗國,直至十八世紀中葉建立強大的浩罕汗國,靠著大絲路的聯繫,與中國、土耳其、歐洲均有頻繁的交流,至十九世紀中葉俄羅斯帝國納入為殖民地,一九二四年十月成為烏茲別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一九二五年五月加盟為前蘇聯的一員,一九九一年八月三十一日脫離前蘇聯獨立建國。


全國地勢東高西低,平原與低地佔總面積的百分之八十,且絕大部分為沙漠。


礦產礦藏豐沛以煤、銅、金、鋅與硫磺為主,東部的天山山系和吉撒爾至阿萊山脈之間,為豐庶的費爾干納盆地(Fergana Valley)盛產石油,西部則蘊藏豐富的天然氣,境內三大主要河川為阿姆河、錫爾河、澤拉夫尚河,核川沿線設有許多水利發電廠,以供應龐大的農業灌溉所需。

主要經濟全國以植棉、蠶桑為主要經濟動脈,治金、礦產為輔。



 


烏茲別克首都:

塔什干-地震後重生的新城


 




 


 


  烏茲別克既然是絲綢之路中亞段的重要國家,給人的印象當然是古老和傳統,怎知踏足這個有名的內陸國,卻令人耳目一新。


  塔什干Tashkent)是突厥語,意指是「石頭城」,它也是烏茲別克的首都,更是中亞最主要的交通樞紐,位居前蘇聯中第四大城,位於恰特卡爾山脈西面的奇爾奇克河谷,就塔什干城建於西元前一或二世紀,歷史無法考據,此地也是融合了中亞二千年的文化與歷史遺跡,無論是宮殿、陵墓遺址,每年都深深吸引著無數觀光客。


 


  塔什干位於奇爾奇克河(Chirchik)畔,從奇爾奇克河引出至少五十條渠道,在市內交叉縱橫,不僅提供灌溉之用,更是烏茲別克畜牧、冶礦的經濟原動力。



  全市面積250平方公里,人口212.4萬,在一八六五年時只是一座人口約七萬人的一座小城池,並與俄羅斯有頻繁的貿易往來,一八六七年土耳其新任總督當作主要行政中心,在原來的舊城旁又加建了歐式建物。


 


  塔什干也是中亞經貿、交通的主要轉運中心,也是烏茲別克最大的棉花集散地,工業則以機械製造和食品加工為主,全市有二千多家大中型企業,全市的總生產值佔烏國的總生產值百分之二十三。


 


  塔什干的鐵路主要連結聖彼得堡、莫斯科、克拉斯爾咨克,近年與中共交往密切,正計畫建造一條新絲路鐵路,從平壤起經北京、西安,通過天山,抵塔什干。


 


        塔什干也是科技文化中心,全市歌劇院、博物館林立,在一九六六年大地震後,舊有的塔什干市幾乎全毀,全市經過有計畫的大規模的重建,呈現出典型的伊斯蘭風采。


 


  由於二千年的文化遺跡,造就塔什干成為人類古文明中最具價值的資產,現存有多處十五、十六世紀的宗教建築和陵墓,其中包括巴拉克汗-馬德拉斯(神學院)、伊斯麥布卡利清真寺和骨陵墓,當然也有前蘇聯所遺留的文化痕跡,包括革命公園、人民友誼廣場、勇氣紀念碑。



  飛機降落在烏茲別克首都塔什干(Tashkent)。塔什干雖然歷史悠久,但由於在1966年發生了一次大地震,全城盡毀,所有古老的遺跡皆埋沒於土中,今天所見的面貌,都是地震後重建的,因此入目都是新建的屋宇樓房、市場店舖,設備都不錯。


 


  市內交通也非常方便,電車、無軌電車、巴士、的士,一應俱全。車站候車的人不多,整個城市顯得寧靜悠閒。徒人經過,只見女的已不再戴上面紗,人人穿時裝,偶爾有一兩個穿絲質彩紋裙子。這種鬆身裙子是她們的民族服飾,加上小帽子,或梳了長辯子,非常好看。男士就很少穿傳統的袍子或小背心上街,但由於是伊斯蘭教國家,戴白色小帽子的很普遍。



伊斯蘭教的文化藏寶地-布哈拉



 



 


 



 


  布哈拉是烏茲別克的第三大城,位於澤拉夫尚河三角洲畔,沙赫庫德運河貫穿,全城古蹟和現代建物並存,布哈拉(Bukhara)梵文意指修道院,城市大約建於一世紀前,九至十世紀時為薩曼王國的國都,1220年為成吉思汗所佔,1370年落入帖木兒之手,在此之前布哈拉一直由卡拉罕王朝及契丹人所控制。


 


  在十六世紀中葉烏茲別克的謝巴尼德人建都於此,史稱布哈拉汗國,中國古書中稱之為不花刺、新唐書中的戊地國、唐代招武九姓中的畢國、安國,均指是布哈拉汗國。


 


  二十世紀中葉發現了大量天然氣,俄羅斯人開始大力重建,城市發展迅速,惟舊城部分仍保有昔日風貌,如清真寺、神學院,和磚坯平頂屋加上蓬蓋的集市遺址,主要古蹟有十世紀的伊斯梅爾˙薩曼陵墓,十五世紀的伊斯蘭彩色圓頂古建物,1127年所建的卡楊清真寺,這座清真寺塔高四十七公尺,是布哈拉的代表景觀標誌,也是沙漠遊牧者的地標。


 


  布哈拉意指修道院,當然有許多神學院座落於此,如1509年所建的烏魯別克神學院、1536年建造的米利-阿拉伯伊斯蘭神學院,無論是景觀造型,或是內部陳設仍保留古風古貌。


 


  布哈拉在絲路貿易鼎盛時代,它是著名的伊斯蘭教學術重鎮。居民至今還把該城叫做「布哈拉伊夏立夫」,意思是「高貴的布哈拉城」。在它輝煌的舊日,城裡土黃色伊斯蘭宗教學校(Madrassas)四周佈滿了街聲沸揚的貨攤。高觀深目的店主,高聲向摩肩接踵的往來行人兜售絲綢和漆木盒子。在這片熙攘紅塵之上,一所所伊斯蘭宗教學校巍然聳立。學校正面直指入天、勢若欲飛的尖形拱門外,鑲滾著藍律土耳其玉色磁磚所拼成的曲折幾何圖案。


 


  目前的布哈拉有居民20萬人,城裡仍保有上千座的清真寺與各所宗教學校,充滿神秘異國風情的室內傳統市場也依然存在。只是這一切都年日已久,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敗蕭條景象。


 


  烏茲別克的專家們現在著手修復布哈拉,古蹟修復計畫早在1968年就由前蘇聯政府展開,並在1991年烏茲別克獨立後加速進行。多年以前,烏茲別克就已經修復了舊日絲路名城撒馬爾罕。但當時的修復原則是重建而不是復原。今日撒馬爾罕的雷吉斯坦廣場,已經重現令人驚嘆的燦爛舊觀。可是廣場連同它三面環立的伊斯蘭宗教學校,卻像一座露天展示的博物館館藏,和城內居民的生活並沒有多少交融。布哈拉修復人員不想在犯同樣的錯誤。


 


  負責布哈拉城規劃事宜的總建築師夏里波夫表示,目前「布哈拉居民一致的願望,是看到這座城市在過去事什麼樣子」。除了採傳統上的泥磚外,在極必要的情況下,修復人員也使用少量的水泥,修補穩住瀕臨崩塌的建築物。


 


中亞細亞的露天博物館


  塔什干以外,烏茲別克的古城布哈拉(Bukhara)不可不遊。布哈拉號稱中亞細亞的露天博物館,伊斯蘭教建築隨處可見。遊人最迷戀的古蹟是雅克城堡,它始建於公元前1世紀,距今已2千多年。


 


  這雅克城堡乃是昔日絲路上的重要城鎮,商旅途經住宿休息,十分繁盛。如今,沿路走上城堡,都可以感受到它的氣勢。城門內的一方有囚室,室中塑造了蠟像,原來那是昔日走過絲路不交稅的人,被囚禁在此。


 


  城內左右道上攤販林立,絲巾、小帽、陶瓷多不勝數,售賣工藝品的小姑娘是道地的烏茲別克人,高鼻深眼,輪廓分明,都很美麗。


 


  沿城而上,到一木柱殿,內有說教台,亦有向著麥加的方向供膜拜的台,那是因為伊斯蘭教的殿堂建築甚古,具有歷史價值。旁邊的屋宇中有很多弓箭、衣服、茶具等展覽,乃是小型的博物館,可以一觀。


 


  走上雅克城堡之頂,可遠眺四周,景觀亦不錯。城堡之外,有大片平地,陽光猛烈,可以想像昔日駱駝走絲路的乾熱與艱辛,現今已不見駱駝,商販卻有不少,昔日的風情已依稀想像。


 


  論古蹟,建於9世紀的伊斯葛爾.薩葛尼陵墓也大大有名,它就座落在市中心的城市公園內。沿大門而入,經過一列列的花草樹木,就可尋見。有人順著砌建精美的陵墓繞圈而走,相傳繞圈走三次就會帶來好運,因此人人也不怕累,都去走走。


 


  這薩葛尼陵墓由於早早埋藏於地下,才能避過蒙古西征大軍的摧毀,因此成為中亞建築的珍品。如今,在墓前有小攤檔,出售銅器及陶瓷,做工亦十分精細,吸引遊客購買。


 


波依卡揚廣場如藝術佳作


  當然,到布哈拉就不能不去看看那巨大的波依卡揚廣場,只要到廣場前一站,您就會訝然驚嘆,怎麼會有如此宏偉的伊斯蘭教建築?實在令人嘆為觀止。這個廣場的主體是一座巨塔和兩座相對而建的伊斯蘭教神學院,波依卡揚巨塔內有石階105級,只要付800Soun即可上塔。


 


  如果您怕辛苦不去登塔,那可是個極大的損失,因為登高而望,不只可以俯瞰兩座神學院的建制和佈局,還可以遠眺整個布哈拉古城,四周各有不同的景觀,極目無盡。古塔本身的花紋甚美,牆磚都砌的精緻玲瓏。


 


  在塔前的兩座神學院,以藍磚來建砌,精美絕倫,三座藝術建築互相輝映,真是藝術的佳作。神學院內有很多大小房間,亦有一些改作了手工藝品的售賣點,大家在欣賞巨牆巨磚砌出的不同圖案之餘,也可以一償購物的心願。


 


  從波依卡揚廣場出來,又見一間拜火教的寺院,並沒有特別的裝飾,十分簡樸。旁邊也有一所清真寺,木柱的雕刻卻十分精美。沿路而走,經過伊斯蘭教的神學院有好幾間,大多已變成了售賣工藝品的地方,再走進另一間神學院,竟然變成了表演民族歌舞的地方。


 


  人家坐下來吃飯,就在大院落之中,有葡萄架,也有一張張如巨床般的桌子,可以幾個人盤膝對坐而吃,一邊吃飯吃水果,一邊看烏茲別克民族歌舞,也很有風味。



 




  • 留言者: 蘇小妾
  • Email: aaalice1029@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2-07-19 22:26:35

我是六合國204班41號的劉康同,看了這篇內容認識了一個新的國家烏茲別克,原來是蘇聯的一部分,在1991年獨立建國,在了這些豐富的內容,令人嚮往起這個中國古代絲路途中的小國,有著悠久的文化故事和許多異邦的風味,希望有機會可以到此一遊。







  • 留言者: ★
  • Email: lydia87060880@yahoo.com.tw
  • 網址:
  • 日期: 2012-06-17 14:41:19


哇~烏茲別克真是個好地方,光用看的就覺得它是個非常有文化的國家,它曾是古絲路的行經點,真希望有一天能到烏茲別克這個國家看看阿~順便欣賞伊斯蘭教的文化。


20911








  • 留言者: 曉
  • Email:
  • 網址:
  • 日期: 2012-06-17 10:12:47

烏茲別克真是一個非常有文化的國家,也是一個重要的國家,因為它曾是古絲綢之路的行經點,真希望有一天能到烏茲別克這個國家欣賞伊斯蘭教的文化藏寶地  布哈拉          j21035


        楊展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