颶風珊迪(Sandy)侵襲美國東岸,造成的經濟損失,初步估計介於300億至500億美元之間,低於2005年卡崔娜颶風(Hurricane Katrina)的1200億美元災損,為美國史上災損第二高的風災。
不過預測人員承認,他們的預估僅是初步估計,隨著珊迪造成的損害範圍逐漸明朗後,經濟損失可能還會上升。經濟學家則預估美國本季經濟產值將因珊迪減少250億美元,GDP成長率也恐將下滑至1到1.5%。
穆迪首席經濟學家山迪(Mark Zandi)認為,紐約市到華盛頓特區之間的生產毛額,一年約2.5兆美元,經濟活動每停擺一天,將會損失100億美元。
災後重建卻也是一項商機,汽車、超商與居家修繕店家將因災後重建獲益,不過影院、購物中心、餐廳等行業銷售額恐怕會縮水3%左右。
國土安全部長納波里塔諾(Janet Napolitano)表示,珊迪可能是美國有史以來造成最大損害的一場風暴。據美聯社報導,死亡人數已增至59人。
記取颶風教訓 專家提防洪方案
【台灣醒報記者陳珮瑜綜合報導】颶風珊蒂直接撞擊美國所造成的大量傷亡,讓學者再度提出警告,氣候暖化將使熱帶風暴的威力,不但造成生命財產損傷,甚至會影響飲用水質。專家提議建造巨型海堤、海牆,並對沿海重工業工廠採取嚴厲法規,要求改善建築設計等。
颶風珊蒂橫掃美東地區,根據美聯社報導,死亡人數已增至59人,經濟災損則高達500億。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歐波漢默指出,全球暖化所帶來的氣候變遷,使得風暴和海平面威力、高度日增,對人類造成極大的威脅,就如同此次珊蒂颱風對紐約市造成的重創。
氣候變遷究竟對人們會有什麼影響?歐波漢默在其刊登於期刊《自然》的論文中指出,未來的「世紀颶風」將變成「二十年颶風」,意味著颶風生成將更為容易、頻繁且更具殺傷力;此外,由建築師諾德森所著的《On the Water: Palisade Bay》中則提到,來自海洋的風暴可能會影響飲用水質,並削弱生態系統。
面對變幻莫測的氣候,人類該如何防範?專家已提出多項因應方案,例如在海岸建造巨型海堤、海牆等,或是對於工業和化工廠採取更嚴厲的法規,並改善建築設計等。不過科學家也提醒,由於熱帶性氣旋的威力越來越強,因此海堤、海牆的修繕更形重要。
以紐約市為例,該城市受過度開發和海平面上升的影響,處境越來越危險,諾德森參考荷蘭和德國防洪的做法,用水壩、堤防和其他設施將近海島嶼連結起來,築起一道前沿防禦屏障,還興建龐大的防洪閘,當天氣惡劣時就關閉閘門,其他時候則打開,讓海水流入港灣,維護生態系統。
過去30年,北極海冰已溶解約1.3萬平方英里,相當於42%的美國國土,先前即有專家預測,北極夏季浮冰在2100年之前就會完全溶解,不過也有專家直指,融冰速度將加速,恐怕不到2100年便會完全消失,「海冰減少意味著海溫增加,如此更加速其融化的速度。」
也有學者指出,隨著北極融冰增加,使得北半球的大氣噴射流速度變慢,「北極放大」效應也越發嚴重,該效應將使美國西北部乾旱情形加劇,並提高北半球的夏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