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6年6月18日新北訊,林倩如報導
作者林倩如 | 環境資訊中心 – 2016年6月18日 上午5:38
新北市瑞芳區深澳岬依《文資法》劃設成自然保留區的討論,在3月28日進行的公聽會上,議員、里長、漁會、提案人、公部門等多方意見不一,然令人吃驚的是,卻意外揭露出該處屬於地主私有的事實。
有小野柳之稱的「深澳岬」(番仔澳),位於深澳漁港內,酋長岩、象鼻岩為其地標,奇岩怪石、海蝕拱門,獨特、原始且未有任何人工雕琢的天然海岸線,私房景點長期以來僅低調流傳鮮少人知;而2007年台62線萬瑞快速道路開通增加交通便利性,又因漁港拿下2013年「全國十大經典魅力漁港」特色漁港組網路票選第一名,近十年來,秘境開始為人知曉。
如今,面臨地方開發壓力,民意傾向不劃設保留區、要求設置護欄或步道,消息一出引發環團關切,並展開倡議串連;16日,環團會同專家學者前往場勘,面對如此珍貴的地景,藉由專業評估、法源依據、環境信託、海洋教育、民間參與等環節切入探討其價值,希望提供多元視角的環境保護觀點,創造景觀保存兼顧觀光產業發展的雙贏局面。
海蝕洞外觀猶如一頭大象,高達十幾尺,氣勢磅礡。攝影:林倩如。無庸置疑 肯定國家級景觀價值
台大名譽教授、地理學家王鑫教授,沿途眼睛發光不停拍照,亦是第一次到訪深澳岬,地質背景出身的他興奮之情不在話下。針對岬角的價值鑑定,早於80年代第一屆內政部營建署署長張隆盛任內即投入參與保護區研究的王鑫教授驚嘆,從事地理調查多年走遍海岸線,沒想到獨漏這個地方!
北海岸西自石門、金山、萬里,基隆和平島、八斗子,東到鼻頭角,數個端點得以綿延這般美妙的侵蝕地形,主要來自兩個原因,地質構造線呈東北東方向幾乎同海岸線呈90度垂直關係(軟硬岩層的分佈亦然),及經強烈東北季風吹送遠從日本而來的海浪波長能量增強侵蝕作用導致。岩層抵抗侵蝕的力量不同,堅硬者凸出海域成岬,多擁絕景。
全台灣乃至中國,他敢肯定沒有比象鼻岩更壯觀的海蝕洞!但進行觀賞活動之際同時埋伏著一定的危險性,雖同意需要適度的管理,然無論是加裝欄杆、整理步道,一旦添設人工物,不只改變原有地貌,且必然因此吸引更多遊客,行為不當再造成意外,公共財的開放不乏種種矛盾糾結。
在私有地的前提下,他表示,「上策還是什麼都不動,完完全全保留自然,難得留存一處原始,千萬不要搞大眾路線。」地理條件包括前段海蝕平台的壺穴、潮間帶,中段山丘通道,和末段高處的蕈狀岩、懸崖、象鼻岩等等,加上黑鳶築巢岩壁,盡顯生命奇蹟,所有環境因子、生物現象的聚集,甚可提升人文的美感經驗,並擴充生命哲學的高度,且發揮自然遺產國際化之觀光潛力。
該區域面積不大,小小一塊卻構成獨一無二的精華景觀,他認為,深澳岬的定位絕對超過地方政府層級,應就《文資法》在自然文化景觀的認定上劃設自然保留區予以保存。
(左)地理學家─王鑫教授、(右)台灣海洋環境教育推廣協會秘書長郭兆偉。攝影:林倩如。何況,現已通過《海岸管理法》及《海岸管理法施行細則》,開宗明義強調自然海岸零損失的立法精神,未來涉及私有地劃設成海岸保護區,王鑫教授一方面樂觀其成,一方面亦提醒跟地方的協調溝通尤其關鍵,須磨合達致利益共享方能維繫生態永續。面海教育 結合知識系統和深度體驗
王鑫教授進一步描述整體景觀重點,並解釋分析不同保護層級及管理策略的因應之道。中策則是,若無法順利劃設成保留區,退一步允許基於安全需求的部分開發,但必須遵照國家的高規格等級來規劃設計,如此的資源投資,才足以保障生態旅遊朝優質營運發展。以中段小山丘的階梯通道為例,當使用手工步道的工法為宜。
而萬萬不得已的下策,便是任地方主導流於迎合休閒觀光、消費文化的主流市場趨勢,他呼籲更多民間聲音的參與,共同思辯地景文化的進步內涵,且與社區協作以促成其實踐。
造山運動而地表上升,海底沉積岩被推擠彎曲拱起露出水面,形成一面平緩一面陡峭的單面山,岩層質地軟硬不一在差異侵蝕作用下呈現出深澳岬造型多變的奇形怪石,迄今仍不斷風化剝落。這是生痕化石,那是風化窗,隨時隨地補充地質地形知識,他直言,「不必來此吹吹海風,需透過專人導覽講解以理解大自然演化過程的奧義,涵蓋生物現象、地球科學、大氣科學、海洋科學、區域歷史等等豐富面向。」鄰近的海大、海科館,正可扮演建置相關資料庫、加強環教推廣的重要推手。
漫長歲月鑿刻出深澳岬稀世罕見的渾然天成,若換算以千萬年不可逆的時間、環境成本,造價可是非常昂貴,任何人為設施的加工將帶來極度嚴重的生態破壞,他再次重申立場。更以1974年~1990年擔任北迴鐵路、南迴鐵路地質顧問的教訓為例,許多鄰海岸線的交通建設,每遇颱風、土石流則災損連連,過去輕忽大自然的力量,當今不該再犯同樣的錯誤。
走在依舊原始的深澳岬,不妨「用最原始的走路方法,光著腳去接觸最真實的大地紋理。」王鑫教授建議,提醒全區上下落差不安定,應避免下雨或單獨前往,無論如何,每個人均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回歸環境教育的起點。(未完待續)
怪石嶙峋,遠眺湛藍碧海中的基隆嶼。攝影:林倩如。
朵朵蕈狀岩,造型千奇百怪。攝影:林倩如。
釣客駐足於前端海蝕平台礁岩處海釣。攝影:林倩如。
【延伸閱讀】
-海岸法初登場 分工整併千頭萬緒
-《海岸法》是什麼?能吃嗎?──花東人的觀察筆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