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主筆室 | 中時電子報 – 2016年6月14日 上午5:50
工商時報【主筆室】
距離英國脫歐公民投票不到十天,由於脫歐(Vote Leave)的聲勢居高不下,相對的由首相卡麥隆領導的留歐派(Vote Remain)即使用盡力氣,甚至加上美國總統歐巴馬、德國總理梅克爾、以及七大工業國領袖同場助陣之下,竟然只能與脫歐派形成五五波的緊張戰局,英國脫歐這個「世紀的抉擇」引爆金融市場高度疑慮,過去兩個月持續造成英鎊匯率貶值,最近更擴大到歐美、甚至亞洲的金融市場,引發罕見的集體重挫走勢。
金融市場是政治投票的領先指標,英鎊兌美元匯率從年初卡麥隆啟動脫歐公投之後,就已經預先貶值,跌破五年以來的低點,並且在2月底創下1.3871美元兌換一英鎊的歷史低點,劇烈貶值之後的英鎊雖有反彈,進入6月之後又再度疲軟,到6月13日來到1.41美元兌一英鎊,相較於去年同期1.60美元的匯價水準,一年之內貶值12%,幅度極為罕見。
更令人憂慮的現象,是英鎊在外匯市場的避險工具,主要是一個月期英鎊選擇權的多空溢價率(GBP/USD RR 250 1M),避險英鎊下跌的選擇權價格,相較於避險英鎊升值的選擇權,兩者的溢價率竟然飆升到7.7%的高點。英鎊匯率多空選擇權的溢價率過去一直在0%到1%之間,如今竟然在短短三個禮拜內暴升至7.7%,傳達出脫歐派可能獲勝的預測,絕非臆測。
這個訊息代表的是脫歐派的支持度已經來到沒有統計誤差的五五波,更是挑戰歐洲整合的強烈警訊。歐盟從1992年簽署馬斯垂克條約,確認歐盟統合的政治架構,至今26年來一直持續朝向統一的方向前進,但是,在2011年歐債危機爆發,歐洲各國為了維持金融安定,最終承諾了高達7千億歐元的巨額安定基金,並且由歐洲央行進行史無前例的寬鬆、負利率政策,來填補歐豬五國捅出來的財政黑洞。之後又爆發極為嚴重的難民潮,財政與移民問題,動搖了歐盟的根本,原本代表政治與金融災難的英國脫歐,竟然在最後時刻打成平手,正是歐盟統合危機的強烈警鐘。
英國一旦選擇脫離歐盟,勢必造成全球金融市場的劇烈震盪,特別是在各國央行拚命水淹市場,鉅額流動資金在債券、外匯與證券市場亂竄,熱錢尋找題材蜂擁進出,是市場劇烈震盪的元凶。英國脫歐給了這些投機熱錢最佳的火藥,雖然實體經濟尚未出現具體變動,但是脫歐結果引爆的預期心理,勢必再度造成新一波的熱錢逃竄,6月至今英鎊匯價震盪、全球股市集體重挫,恐怕只是先聲而已。
英國一旦選擇脫歐,則卡麥隆政府必須重新與歐盟談判所有的經濟、貿易、政治、外交關係,在歐陸國家中,只有挪威與瑞士選擇不加入歐盟,另外則有曾經發生金融風暴的冰島。但是挪威與瑞士都是在1992年馬斯垂克條約簽署初期,就由全民公投決定,過去二十幾年來,以「影子合約」的模式將國內法律修訂與歐盟條約相近,英國脫歐則是全新的挑戰,根據德國、法國等核心國家高層政治人物的意象,英國脫歐將不可能繼續享有「單一市場的優惠」,包括關稅必須重談、人員進出將重新需要簽證、農產補貼將推倒重來,牽涉的層面極為複雜,而且每個面向都存在情緒上的政治因素。
更重要的是,倫敦作為歐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是建立在歐盟單一市場的基礎之上,倫敦的金融機構不需要在德國、法國、瑞典、或是義大利建立任何分支機構,即可提供所有歐盟國家必要的金融服務,英國享有歐盟單一市場「護照通行權」(Passporting rights)。一旦英國選擇脫歐,失去護照通行權,倫敦的金融機構,從商業銀行到對沖基金,是否都得重新在歐盟國家申請執照,至今無人能夠回答,必須在談判桌上逐一協商,這對全世界金融市場的產業架構,必然帶來翻天覆地的衝擊。
但是,倫敦市的金融業者也有相當比例擁抱脫歐陣營,主因是以德國為首的歐陸國,近年來對金融業進行了許多高度約束性的立法。2012年,歐盟對金融業放空交易進行管制、2013年對銀行主管的獎金金額提出「上限制」,倫敦強力反對都無效;歐洲央行曾經推動只有歐元區內的金融機構,才能擔任歐元清算銀行,倫敦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保住歐元清算銀行的資格;還有,歐盟不斷加壓,將已經在歐元區內實施的金融交易稅,擴及到歐盟28國,倫敦也帶頭抵抗至今。對於許多英國金融主管來說,脫離歐盟,意味著倫敦的金融業將會更有彈性,具有更高的競爭力。
美國聯準會主席葉倫近日公開表達,6月份暫緩升息的主要考量因素之一,就是擔憂英國脫歐的風險,葉倫也警告一旦脫歐派在公投勝利,將帶給全球金融市場難以預測的風險。距離投票剩下不到十天,即使葉倫與全球政經領袖高聲呼籲留歐,即使英國財政部發出高度警訊,說明脫歐對英國經濟的傷害,卻無法冷卻脫歐派的熱情。包括美國聯準會、英國央行、瑞士央行、日本央行都將在本周舉行貨幣決策會議,各國央行高度警戒,英國人民「世紀的抉擇」,將是全球金融市場的「世紀的挑戰」。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